【篇一:我愿意】
如果说,爱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感人至极,开天辟地,无坚不摧,你愿意去爱吗?
如果说,光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温暖万分,融化冰雪,给人力量,你愿意去转世吗?
如果说,手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传递情感,自力更生,强而有力,你愿意去变化吗?
如果说,世间有太多,或没有美好的东西。你真正还会愿意什么?
其实,比起对错是非,愿意或不愿意更像是两对有血有肉你的仇人,选择一个,你不用担心是否正确。因为你总有机会去书写一个“不”,?或擦去一个“不”,愿意是由心而生的,听自己总是没错的。你甚至可以大喊“我愿意”。是的,我愿意安静。
你有没有听过水流,水从泉眼里冒出,冲刷着两边不平等的岩石,或从左到右,或从高到低,清脆悦耳,令人心醉。
你有没有听过雨声,雨从云朵里逃下来,洗洒着高高低低的植物,或急湍似箭,或随风披拂,滴答滴答,心如刀割。
你有没有听过山谷、朝阳、归雁、暗浪的声音。或许你听不见,那单调中流露着悲伤,那孤独中吞吐着无耐,那痛苦中压抑的早已不能压抑的情绪自然地自己珍藏,这或许就是宁静,并不是与世无争,而是宁静自己,不让情绪冲昏了头脑。
从前,在一座山上,有一个师傅和他的徒儿,徒儿因生性顽劣,耐不住性子,自找了很多麻烦,在这深谷峻峰中,云里雾里一般很难记住并找到归路,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身落陡崖。徒儿好奇,一切又生性好动,师傅每每让他静心,他都偷偷跑出去。这山林中多少毒蛇猛兽,他几经被师傅救下,脱身虎口,本以为师傅会责罚他,没想到师傅只留下两个字:静心。徒儿没能理解二字之意,他每天出门玩乐。有一次,他回来晚了,天色黑了,四面的树、草、花这些平时和蔼的植被,此刻都张牙舞爪随他走动,还有那一对明亮的光,似乎是某种野兽的眼睛。他越来越害怕,因为他迷失了道路,他开始想那二字:静心,仍未能领悟,越发感到孤独,恐惧,惧由心生,是一种抵制万物的心,是一种恐怕的心。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只猛兽,尖锐的利爪,发着绿光的眼睛,银白如刀的镣牙,大口的喘气,以及内心的恨与痛交织成一张嗜血的网。徒儿的脑子一片空白,黑暗并不可怕,唯有空空的无际的才可怕,是无边,是未知。隐约听见空洞的声音,静心、静心、静心。他静下心来,用眼睛望着那猛兽的眼睛,是静、是水、是不动、是安抚,此刻猛兽像只温顺的小狗,依偎在他的声旁。静心,乃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上者,宁静至远。以静,可抚其心扉,染其情绪,化其仇恨,正所谓天地阴阳轮回,唯静者善静自身,以得此生安得。静者自清,庸者自忧,唯心静,目静、言静、行静,四静皆备,方可处乱世而不受其乱,出淤泥而不染。
我愿意安静,静听其声,静闻其洋,静观世界。
我愿意安静,滋养生息,宁神望远,静如死水。
人是复杂,情感甚多。在这人来人往的喧闹中,我愿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的心声。
静者,凝神而至远也。
【篇二:我愿意】
小时候总觉得“我愿意”是一个很庄重的短语,只有在叔叔阿姨结婚时,在主持人或司仪向他们问“无论贫穷……,你愿意……”时才能听到这句回答。
小学时英语就是我的讨厌对象,只有在英语课上才动动它。下课时就算它很会讨好人,就算它会说话,我肯定也不会动它。
最讨厌的就是背单词了,再怎么背也是过一会儿就忘,要听写时,我才开始记单词。背课文倒是不怕,那时候天天都要听光盘,英语课文只要反复听几遍就能背得滚瓜烂熟。
有段时间我恨它到了极点,英语是我考得最差的科目,还给它害得被训了一顿。
那个时候英语老师找了我。
“我知道你很聪明。你不会的肯定是没有好好记,如果有好好记,我相信你一定会考到班级第一,我送你一个礼物。你愿意做吗?”老师背后的阳光为她镀了一层金黄色的纱。
“我愿意。”那是夏日,熏风还将蝉声吹进了窗内。那一刻我才知道我的一句“我愿意”也是那么庄重的。那是我和老师的一个约定,我要为此努力,为达到目标而奋斗。
为了这个礼物我一有空就拿起英语书在背单词,其实英语单词也没那么难记,几乎都是几个单词拼起来再添几个字母,这就是我背单词的方法了。好像到现在也没什么背不下来的词,唯一背不下来的只有长得要命的“祝贺”了。
实际上在老师一说“聪明”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要为英语而努力,而忙碌了。那一刻我因为英语老师而爱上了英语,想心甘情愿为之刻苦,即便可能会得不到很多的回报,也想无怨无悔地去奋斗。最后还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礼物。
那时我还是比较好收买的,一件“礼物”就会去努力。
现在早已知道那是老师的惯用伎俩。可是心里对老师也还是感激。我的英语已经达到了班级前五左右的成绩了,目前还在努力前行。
捧起英语读到深情处有时会想起披上金纱的mrs。yang,与那伴随着夏日蝉鸣稚嫩的“我愿意”。
【篇三:我愿意】
母亲有时就是不理解外婆,以前每次外婆下山来我们家住,母亲总劝她别去山上了,说在山上每天要烧菜烧饭太辛苦了,而且似乎母亲也不愿意让外婆呆在小姨身边,有时候也让我劝劝外婆,但我就是开不了口。
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想让外婆住在寺庙里。有空的时候我也去过那里,那里的师父或是长期住着的阿姨都叫外婆“母亲”,有时也叫“老妈”,也许外婆已把寺庙当成自己的家,在那里她是轻松自在的。
外婆每次过节或有事下山都会带一大包零食和水果给哥哥(这些是来山上的人送的),去哥哥家帮舅舅整理被子、擦地、洗衣服,舅舅家外婆不去整理总是一团糟。我看着也想着外婆这会儿是可怜的,仿佛是劳累的仆役。或许呆在山上寺庙里会让外婆真正地快乐许多吧,但自从外婆开始念经,母亲总对父亲或我说,外婆她变了好多,总在说经书里的东西,太迷信了。母亲说外婆在山上每天要很早起来念经,还要在食堂里烧饭太劳累了,总是劝她下山。可是外婆说:“我愿意”。
我看到过当外婆听到师父们叫她”母亲”的时候的笑容和与她们呆在一起时的笑容。那是真实的笑,外公很早就去世了,我没有见过他,但我也知道这些年,外婆也没怎么笑了,艰难维生,辛辛苦苦拉扯孩子承担着最大的压力和担子。这真实的笑就像真实的眼泪那样珍贵,也许只有在寺庙里才有。有时候我觉得寺庙像是一个玻璃盖子,里面的世界对于外婆来说便是陶渊明所谓的世外桃源了吧,有外婆向往的一切,包括最神圣的信仰,所以外婆说我愿意。这也许是她内心因信而生的力量吧。
“我愿意”这三个字是坚定的,并没有犹犹豫豫,拖泥带水的。我忘了这句话外婆是什么时候说的,但这之后母亲再也没有干涉这件事了。她知道这是外婆心的向往,到山上去住在庙里,应该是她对于现世痛苦的一种解脱,所以允许她放手吧,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理解外婆,也很羡慕她过着少有干扰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也许外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她的信仰,这儿是她真实的家园。
【篇四:你,愿意吗?】
曾几何时,孩子们辛辛苦苦攒下零花钱来购买一辆心仪的单车,如今走上街就能看到各种“小黄”、“小蓝”车。
在时代迅速发展,共享改变着人们生活理念的同时,我不紧提出一个疑问,共享,是大家都愿意的吗?
共享需要人们的自觉、资源的生产和社会的支持。
我曾经与朋友突发奇想做过一个调查:选取几个路段,查看与统计小黄车的情况。结果让我们有些震惊,某路段20辆小黄车中有9辆从外观看就不能使用;而有一路段小黄车摆放整整齐齐,在外观上没有任何问题,陆陆续续会有人来租骑或是归还,很理所当然的摆放好。当然我也见过有人理所当然地随地一停,小孩子理所当然地骑着没上锁的车。还记得拦下过一个看起来不满12岁的孩子,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你凭什么管我!”对啊,我凭什么呢?我不是警察也不是圣人,这本应是一件人们自觉就可以做好的事,为什么要有人来管呢!
有时候,共享资源不能满足人们也是一个问题。就像我以前去的有几家冰场,基本是不会再去的了。第一,冰鞋很一般;第二,场小人多。我相信在滑冰场上的人们,都是热爱这些运动的,所以这就是资源方的问题了。像我这样对滑冰只是作为兴趣况且还是学生的人来说,我们没有名牌冰鞋,只能借冰场的。要是鞋好的话,我或许可以来个3S;要是鞋不好的话,我可以两步摔一跤。这样说可能太夸张了,但是共享资源的好坏,对使用的人们总是有大大小小的影响。记得上次跟朋友提到共享篮球的时候,他激动地说:“这样的球还不如我去某宝上买个两百的白菜球呢!”确实,有些共享的资源不尽人意。
讨论起共享的话题的时候,我总是想问:你愿意吗?
上次做这个采访还是在暑假的时候,由于炎热的天气,大多人在说完“愿意啊,骑车挺方便的”之类的话后就骑着共享单车扬长而去。我留在原地思考,真的愿意吗?我看过很多被破坏的共享单车,很难想象,做这些事的人怀着什么样的心理,是单纯的恶作剧?还是对这个社会的不满?
于我自己来说,我很支持,也很愿意共享。可是不断的负面影响告诉着我们社会的现状,有公德心的人很多,但反对与破坏共享的也大有人在。
共享,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了,我们听过多少历史书上的学者借书、抄书、赶着还书。做好共享,也可以算是一种美德的传承了吧。
只要我们的一点点配合,一点点自觉,一点点建议,共享时代将为此益民和精彩。
你,愿意吗?
【篇五:不愿意受苦的鸭子】
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哎!这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冒着风雨,踏上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启程吧!”鸭子指着天上的骄阳摇头说:“哎,烈日炎炎,我怕流汗,等凉爽一些再走也不迟。”大雁顶着烈日,飞向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启程了吧!”鸭子缩缩脖子说:“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是不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日子再说吧!”大雁扑扑翅膀,飞向南方。
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启程了,一年就要过去了!”鸭子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说:“这么冷的天,你要去,就自己去吧!”说着,颤抖着两条细腿躲到避风的墙角下去了。大雁迎着风,冒着雪,飞向远方。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鸭子的翅膀慢慢退化,以至于飞不起来。
而大雁,冒着风雪,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身子也越来越轻盈。最后成了著名的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