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想象作文>君不德,何以得天下
君不德,何以得天下

夜如何其?夜未央。

远处宫殿的灯火长明不灭,丝竹奏曲,歌舞鼎盛。我站在这凄冷却散发温暖烛光的竹屋前,恍恍惚惚,犹若在梦。苍竹的清香遮不住夜的薄凉,是谁在这秉烛不寐,远离了那世嚣的烟火。

我推开竹门,墨香扑鼻,伴随着沉重的咳嗽声,我以为看到了一棵遒劲的苍柏,但明灭的火光清晰的勾勒出人影,只是个将近油尽灯枯的老人罢了。

他的身形伟岸,却充满说不出的孤独,满头的银发静静的下垂,眉眼平和,游走着一夜之昙凋零破碎的苍白。他抬头,眼里没有惊慌,只有宛若不谙世事的孩童似的疑惑,“汝为何人?”

“吾只是一个过客。”我轻轻的摆手微笑。“汝呢?汝为何人?”我问道。

“吾名丘,字仲尼。”他答道。

居然梦见了孔子,我对这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产生了几丝兴趣。细细地打量他,确实饱经风霜,如今的他血肉羸弱,空有鹤发却无童颜。

“汝可愿在此寒舍一坐?”孔子问道。他停下手中的笔墨之工,冲了一壶滚烫的茶水。茶叶在水中飘零,犹如浮萍。“乐意之至。”我不加推辞。一个梦而已,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好了。

“汝从何来,又欲何去?”他问道。

“无所从来,无所归去。吾心安处即是吾乡。”我喝一口茶,漫不经心的说道。

他沉默,手中的活却未停下。

气氛有些沉默,我便接话道:“听闻汝早年一心从政,推崇德治仁政,提出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不错。”他说。

“汝是觉得以德治国为上上策?”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沉声说道。

他侧目望月思考,笔放在了砚台上,斑驳的竹影在他的脸上投下岁月的痕迹。“统治者应该克己复礼,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吾憧憬周初的文武盛世,游说君王实行周制,其因在于,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我望向窗外灯火明亮的鲁国宫殿,嗤笑一声。“汝年轻时陈力就列,今鲁国已分崩离析,所以汝才会选择在这默默整理文献古籍吧。这天下无人能救。”

他淡淡的抿一口茶,升高的月亮将他的影子拉得无限延长,亦有无限的孤独。“如今天下形势既乱,单凭一人微薄之力,的确杯水车薪,难以力挽狂澜。如此便有了数之不尽的从事农桑者,古往今来,唯独这种人不怎么缺。一楚地狂生曾警告我,今之从政者殆已。”

他话锋一转,变得犀利起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无论如何,这就是身为哲贤的使命,道德责任与理想目标不可分离。天下若无一人想助理朝政,辅君主以贤能治平天下,可谓真之末日。”。

“汝刚才说,恐惧君主一事。活在民心中,才是永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百姓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以德治国,方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以达大同社会。”他又继续提笔疾书,一边补充道。

说得颇有道理,我接着说道;“汝纵有满腹经纶,不也蜗居在此无为。”这话,就有一点质疑的意思了。

他毫不在意的扬起手中的笔,“生不逢时,今老如枯木,不得逢春,只有选择另一种方式尽力尽才了。”笔下,压着厚厚的六经。

一杯茶水下肚,浓稠的翻滚酝酿起来,味苦,叶粗。平平淡淡的下等茶水,在这里更显寂寞冷凉。但却胜过那醉生梦死的宫殿里,欢声笑语之下袅袅的酒气。

夜色微暗,孔子又点燃了一根蜡烛,跳动的火光照亮小小的竹屋,他望着窗外的辉煌,轻叹一声,“君不德,何以得天下?”

是啊,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至今使世界受益,他复杂而完整的政治体系,到底是围绕一个“德”字,“为政以德”这一论说,成为了全人类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随着思绪的飘远,烛火在我面前逐渐模糊,孔子那勤碌而伟岸的身影朦胧不可视,周围一切柔和的扭成漩涡,电光火石间,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可以游戏人生的空梦,这是一场跨越两千年漫长光阴的促膝长谈,一次“为政以德”的谈论。

醍醐灌顶,梦醒时分。那句“君不德,何以得天下”的轻叹,仍依稀的萦绕耳边,经久不散。

标签:
热门推荐
1夏日街头
2我的青春摆渡人
3金秋校园
4小鸟
5旅店里的年味
6小树的心思
7一句话
8秋思
9多肉观察日记
10真的不容易
11美丽的姚江
12自作聪明的小毛驴
13台风
14海底旅行
15开学的日子
16幸福的n种感觉
17
18我喜欢的玩具
19问世间情为何物
20梅花
21新生军训日记
22这边风景独好
23寻找春天
24爱是一双苍老的手
25追求内心的呼唤
26那段幸福的日子
27我的同学
28他害怕了
29参观科技馆
30温馨的港湾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