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走在书圣故里
走在书圣故里

【篇一:走在书圣故里】

来到书圣故里,看到这个新旧交杂的地方,心里的那根弦仿佛被触动了一下,久久未能平复。

一代书圣王羲之,不仅仅是书法家,还是当时的军事家。于越地百姓而言,王羲之堪称一代天骄,在这一片土地上,他的故事千古流传,数不胜数,那么多地方因他而出名,无论是帮助老奶奶题扇的题扇桥,还是因他早晚练字洗笔的墨池,如今走来,无一不令人感到惊艳。

曾有个故事——有人找了一块木板,想请王羲之题字,当王羲之一笔挥就,这人前去取木刻字时,发现羲之的笔力已是入木三分。

王羲之笔力雄厚,由此可见一斑。我想,这归功于他日日苦练,正因如此,每日前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墨宝一出,举世皆惊,许多人为了一副字争得头破血流,一代英主李世民与《兰亭序》真迹长眠于地下的历史记载,更是让羲之书法名震古今。

走在书圣故里,四处可闻淡淡的墨香,让人依稀看到墨影中的少年羲之洗砚的模样。无数个朝夕,无数次洗砚,看来,羲之走的,正是无数成功人士共同选择的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啊!

大凡天下成功之士,谁不是在年少时放弃了美好的无忧无虑,在用功地读书?譬如现代的鲁迅,譬如三国的吕蒙,譬如为了学习而抄书的相声演员,以及那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走在书圣故里,触摸着质朴的梁柱,回味着千年前的故事,我想,这个地方的主人,就是我最好的榜样。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多少年来,书圣故里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我相信前来观光的人们,不仅是出于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钦佩,更吸引人的是他那种刻苦钻研、勤奋苦练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发扬这种精神,一起为了造就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加油!

【篇二:美丽的西施故里】

诸暨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有山清水秀的香榧公园,还有那景色优美的五泄。但我最喜欢的是历史悠久的西施故里。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施故里。

在大门口,我看石碑上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那就是西施故里。

进了大门,走过了大石桥,就来到了小广场,小广场上有五个雕塑人,三个大人两个小孩。“小男孩”用耙子把晒好的稻谷给堆起来,而“妈妈”在收稻谷,两个人有力地配合在一起,旁边的“奶奶”用风车吹掉那谷子的皮,好像在说:“谷子要大丰收啰!”而在旁边的“爸爸”一边擦汗一边说:“今年的稻子太多了,收也收不完,”还有个“女孩子”在旁边玩耍。

小广场旁边还有个荷花池,走过去就能闻到那淡淡的香味,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片荷花啊!真像一群“仙女”在绿伞上摆动着优美的舞姿。池水中还有那游来游去的小鱼,引得行人驻足观看。

往小广场东走,可以看到古越人家的房屋,那里有专门卖麻糍的商店。我真为那打麻糍的人和揉捏麻糍的人捏了一把汗,生怕揉捏麻糍的时候被大锤子打到手,但麻糍的味道是绝妙的。

西施故里不仅美丽的景色,还有那诱人的美食,下次我还要来。

【篇三:西施故里】

在诸暨,有一个名扬四方的风景区——西施故里,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春日来临,蒙蒙细雨笼罩了整个西施故里。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在此时开放了,一朵朵美丽动人的玉兰花在碧绿的树叶里躲藏着,迷人的花香随着密密的雨点儿弥漫在西施故里的每个角落。

夏日的骄阳热情似火,它在茂密的树叶中穿梭着,透过叶间缝隙,将一缕缕阳光洒到翠绿的草坪上。在荷花池中,荷花争奇斗艳:有白的,有粉的,甚至还有粉白渐变的。它们像一个个撑着墨绿荷叶伞的仙女。

秋天来了,清晨的薄雾像一条轻纱包裹了整个西施故里。枫叶红了,一簇簇的,像一团团浮动的火焰在那金色灿烂的阳光下欢乐地舞动着。

冬日降临,洁白的雪花从雾蒙蒙的天空中飘落,层层冰霜铺在柳树的枯枝上。古话说“青山原不老,为雪白了头。”中午,睡了一早上懒觉的太阳伸伸懒腰出来了。温暖的阳光透过云雾融化了冰雪,也温暖了游客的心。

啊,西施故里,我的家乡,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的!

【篇四:伟人故里参观记】

星期四,我早早的来到学校。一跨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好几辆大巴车整齐有序地停在内操坪。知道我们要去干嘛吗?告诉你,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要去旅游咯!

其实,学校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策划这次活动了,可由于天气的原因,只得一次又一次的推迟。我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今天。

我们班的同学共分成十二个人小队,每队六人。我是第八小队的队长。队长们领着自己的五个队员陆续上了一号车。我们的行程已经被导游毛毛雨安排的满满的了。上午到韶山去,参观伟人毛泽东生前的一千多件遗物和他的故居,下午到刘少奇主席的故居和花明园去。

在去韶山的路上。同学们兴致都很高,一会儿唱唱歌,一会儿吃吃零食,别提多开心了!车行了一段时间,韶山到了。下了车,同学们把队伍分成两排,整齐地走向毛泽东遗物馆。在展览厅的玻璃柜里陈列着毛主席以前用过的东西,每一件都有着很长的历史。我跟着前面的队伍快速地看过毛主席的一件又一件遗物。但是,在一件睡衣前,我停下了加快的脚步。我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一间满是补丁的衣服竟然是毛主席的睡衣!那时的毛泽东贵为主席,难道连一件睡衣都买不起?我知道主席是想与民同乐,与民同苦,所以才这么俭朴。这时,我发现前面的队伍早走的远远的了,后面的同学还在不停地催我快追上队伍。在跑的过程中,我不时往两旁望望,但脑海里都是那件满是补丁的睡衣的模样。

参观完毛主席的遗物,我们又乘车到了毛主席的故居。同学们一队队走进参观。有好几个保安叔叔站在角落,一脸的严肃。我走进一间间房,所有摆设都显得那么简单,因为生活简朴是主席的一贯作风。离开了毛主席的故居后,同学们吃完了中餐,精力依旧那么旺盛,没有一丝疲倦。下午,我们参观了刘少奇故居和花明园后,就乘车回了学校。

这次旅游,我知道了名人的生活和他们的故事,收到了很多教育,称得上是“满载而归”啊!

【篇五:游鲁迅故里】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我们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荡着,这已经成为绍兴的一道风景。

石板路旁边就是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绍兴黄酒了,那里的黄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个人就喝了一瓶。我们正在鲁迅纪念馆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让我们猝不及防,一瞬间就淋成了落汤鸡。

湿淋淋的我们来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个老爷爷正在题扇,他的名字叫沈长轩,93岁了。爷爷为我们题了一副扇子,刚劲有力的字体,慈眉善目的爷爷,我们和爷爷合了影,然后去了鲁迅故居。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觉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巨人——文学巨人。鲁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园,里面都是些杂草,据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和朋友在里面玩。走出鲁迅家的屋子,有一个卖青瓷的商店,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了一套餐具,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的旅行就结束了。

旅行虽然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篇六:端午游屈原故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所周知,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名言。屈原是我们宜昌秭归人,作为他的家乡人,我因此而骄傲。我敬仰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惋惜他不遇明主、被小人陷害的不幸遭遇。怀着这种心情,我和爸爸妈妈在端午节这天游览了屈原故里。

来到屈原广场,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以吟唱诗词,跳传统舞蹈的方式,传承诗人的爱国精神。从屈原广场走进去,不一会就来到了屈原祠门前,那大门像一个“山”字,配上飞檐翘角,显得格外壮丽。走进大门,里面建筑青砖黑瓦,飞檐白墙,古色古香。进入前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达3。5米,重达10吨的石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名叫“前言石”。继续向前就是著名的“十里诗廊”,这里,镌刻着屈原写的一首首著名的诗:《离骚》、《天问》、《九章》、《九歌》……

过了前殿,从南配房一路参观过来,就到了大殿。一尊屈原铜像伫立在我们的眼前,他身穿长袍,头戴峨冠,手持佩剑,正低头沉思,也许正在琢磨优美动人的诗句,也许正在思考拯救人民于水火,也许正在探寻楚国的前途和命运。站在大殿回首眺望,长江奔流东去,雄伟的三峡大坝如在眼前。我想,如果诗人还在,一定会为今天祖国的成就而惊叹,而诗兴大发吧?

走出屈原祠,山上、路边、房前屋后,到处都种植着橘树,满眼的橘树郁郁葱葱。我不由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过的,屈原写的一首诗《橘颂》,就是赞美家乡的橘子甘甜可口的。

下了山,我们又收获了一个惊喜:饭馆里免费提供粽子。家乡的人们就是这样淳朴、热情,温暖着我们的心。吃着美味的粽子,我自然而然想起了吃粽子的美好传说:屈原被小人陷害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听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担心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游览屈原故里,我再一次沐浴在屈原的爱国情怀中,也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爱国之心。

热门推荐
1我长大了
2欢乐的水上之旅
3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4我的老师
5爱是怎样读懂的
6中秋节
7行走在消失中
8我站胜了自己
9美丽的校图书馆方笑
10这样的人让我佩服
11趣味运动会
12简单幸福
13傅雷家书读后感
14雪中美景
15不要让生活彻底“碎片化”
16我喜欢的小动物
17致父母的一封信
18小议追星议论文
19金鱼
20离家之后
21牛郎织女缩写
22我的与众不同的生活
23奇妙的大自然
24那一刻,我笑了
25家乡的小巷
26下册作文我的心愿当一名老师
27精彩的足球比赛
28《成长不烦恼》读后感
29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30我自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