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信客》有感】
读余秋雨的《信客》时,我的心情从叹息到释怀,中间又夹杂着怜悯、愤怒等情感。
《信客》通过讲述老信客和年轻信客各自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信客的尊敬和高度赞赏之情。
文中说老信客因为将客人包装礼物的红绸私自剪下来一条为自己的礼物包装,被客人逮了个正着,从而使老信客的声誉受损,村民们无法再信任老信客,因此老信客就不再干了,自己孤身一人去看坟场了。事实上,老信客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只是觉得一条包装用的红绸并不会影响什么,但是如果自己礼物的包装被动了手脚,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礼物被克扣了一些吧。老信客尽管被村民们冤枉了,但是他还是一心为村民们着想,他想到自己不干后,村人们的物品无法送达他们远方亲人的手里,他就很忧心,因此他找到了一个年轻人接替了他的职业。
年轻信客原本是没有意思去做信客的,但是老信客讲的细心、真诚,年轻人被老人打动了,所以就不再回绝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年轻信客是一个善良的人。
老信客守坟时,想起自己送过的每一封信就夜夜失眠。老信客是一个善良、负责人、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但是他只能在悲伤中度过他的余生,让人无限同情和叹息。
信客是一件很辛苦而且贫困的工作。信客的工资并不多,因此年轻信客出外送信或者物品都要肩挑手抗,住在最便宜的旅馆,以便节约花费。年轻信客因为经常长途跋涉得了胃病和风湿病。从这儿可以看出年轻信客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
外出的谋生者死了,年轻信客需要向她的家人报丧,并且帮忙打点一切。如果死者遗物过于简陋,信客的人格就会遭到怀疑。死者家属往往会提出诘问,信客答不好就不得不赔许多罪。信客会帮助那些不识字的村民代写书信。从这儿可以看出年轻人是一个任劳任怨、老实厚道的人。
年轻信客知道一个同乡出轨了,但是他不想颠沛在外的同乡名声蒙受阴影,他在村里什么话也没有说。关于年轻信客为什么不让出轨同乡的妻子这件事,我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多说什么。我认为别人的事情外人最好不要插手,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那个同乡后来有钱了,因为感动于年轻信客没有传他的坏话,所以想要帮助年轻信客,但是年轻信客并没有接受。
后来,年轻信客成为一个老师,为民服务,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
再后来,年轻信客死了。年轻信客要求葬在老信客旁边。
年轻信客尊敬老信客,视老信客为人生知己,老信客能得到这样的人生知己也算是对他凄凉余生的慰藉了。
【篇二:现在社会也需要信客】
从前,农村经济不够发达。人们互相联系的方式就是书信。既然有人写信,那么,必然有人送信,这就需要信客。
信客,就是专门为人们送信或物的人。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背着一个装满信的小竹篓,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挨家挨户地给人们送信。在雨天里,信客也得按时工作,他们不仅要让自己不被雨淋湿,还得保证信封是干燥的。乡间的小路被雨水淋得泥泞不堪。但信客为了按时把信封送到目的地,他拎着自行车,踏着黄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使污泥溅到了他的裤子上,他也不在乎。为了送信,他可以付出一切艰辛!
信客还经常遭人诬陷。有时,收件人发现送到的物品少了,他们一定会认为是信客偷的。信客有口难辩,他明白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能默默地听着咒骂。还得从少得可怜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赔偿人家。
即使是这样,信客也无怨无悔。他依旧尽着自己的职责,过着贫苦的生活,不会因为工资微薄而放弃这份工作,也不会去偷人家的物品。他兢兢业业送信,不多拿别人一分钱,工作上一如既往地表现信客的“信”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客的行业也渐渐消失了。他们被物流业所取代,送信的方式比信客更快捷、更方便,他们可以开着货车,一次运送比信客多好几倍的信件,既省时又省力。然而,有极个别的却没有秉承信客的诚信。
有一次,我在网上买了一个玻璃工艺品,特别嘱咐店家要小心运送,不要打破。店家很爽口地答应了。但当我收到货物后,发现包裹里已是“伤痕累累”。我马上要求店家退货,可他却说这不是他的责任,不肯退货。我当时心里就想:你的诚信呢?当初你是怎么说的,说到怎么就不能做到呢?
还有一次,我路过物流公司时,看见几个物流人员在搬运货物。但他们并不是把货物一个一个地运送到车厢里,而是直接用手把货物扔到车厢中,有几件货物还掉落到了地上。我终于明白我的工艺品是怎么碎的了。他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我还发现有一个物流人员趁周围人不注意,把一个装有许多水果的大件包裹拆开了,又从里面偷偷地拿出一两个水果,再用胶带贴好,毁尸灭迹。我感叹道:“这如果让别人看见了,那以后谁还敢寄快递啊!”
信客虽然工作劳苦,生活贫苦,内心会受到伤害。但他诚信无私,恪尽职守;但是,现在有极个别物流人员却失去了“信”字。
现在社会信客这个职业早已经消失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物质购买越来越多,这就更需要“信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