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

【篇一:千户苗寨】

暑假在贵州旅行的时候,我们特地在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里住了一晚。

“千户”——自然是指千家万户。那里有成百上千的木楼,层层叠叠于山麓之上,就像是从大山上长出来的一般,与周围的草树浑然一体,壮观之中不乏奇妙的色彩。

这些木楼非同寻常,正是苗族独特的吊脚楼。吊脚楼的结构很是奇特:二楼比一楼凸出一块,下面是长长的柱子,支撑起大大的阳台和房屋。看起来摇摇欲坠,好像随时都可能会倒塌,可是当你真正的置身于上,却发现它其实十分平衡、稳固。吊脚楼这种奇特的轻快与活泼的设计,离不开当地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这深山老林之中,不仅天气潮湿,而且地面上遍地毒虫,还有野兽骚扰。而吊脚楼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让苗族人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使他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深深地扎根于此。

苗寨除了吊脚楼,还有六座“风雨桥”。风雨桥有一个大大的顶棚,两边是门廊。它像水上的房屋,即便刮风下雨,里面还是舒适的。桥上面很宽敞,两边供游人观赏水上的景色。最神奇的是,桥没有用一颗钉子,都以榫卯结构相连接,却能百年不倒。这是多么精细的工艺、多么过人的智慧才能创造出的奇迹!

到了晚上,苗寨的灯火陆续地亮了起来。一个山头……两个山头……都笼罩在明亮的光辉之中。而灯火映照下的一座座吊脚楼,在黑色的大山下,衬得格外明亮。这时候,苗寨就有了带着神秘的壮观,那样的美,让人叹为观止。

苗族人的智慧,创造了适应环境的吊脚楼;又创造了神奇的风雨桥;让他们幸福安乐地生活在这里,聚居在西江畔。

每当苗寨的图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总是忍不住赞叹: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啊!多么智慧的民族!

【篇二:苗寨吃新米节欢迎你】

一年一度的苗寨隆重的收获季节,就是吃新米节,吃新米节家家户户满怀喜悦,劳作在于春季,收获在于秋季,春天是我们苗寨带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新的世界,秋天是我们苗寨里喜庆的日子,瓜果飘香,家门口就有小菜园,依依不舍的是我的家乡就是住在苗寨。

父老乡亲们在寨门迎客,苗寨芦笙艺人在吹着醉人心扉的芦笙曲,苗寨儿女跳着舞,敬酒的苗家儿女微微一笑,敬贵宾们的牛角酒,喝一口,就是半斤以上,纯纯的米酒,三年以上的米酒,香甜可感,贵宾们说,真是好酒啊,宾客一个接一个,迎接完的时候。最迷人的就是我们苗家人好客热情,到苗家里坐起,吊脚楼是民国时期建立以来,至今完好无损。依然让你迷失了方向,好想在古老的年代。当你喝一杯糯米酒的时候,感觉醉在心田,尝尝苗家人的糯米,香香的,吃了一口还想吃一口。热情的苗家人,千年如一日。

牛角酒可有意思了,这故事我们应该从古老的苗寨祖先们说起,据我所知,我的爷爷常说的,到喜欢自己的女生和男生在一起,就是现在的结婚,就拿我们苗寨最隆重的敬酒礼仪,进亲朋好友的喜酒,一对新人敬酒,从元老开始,在敬酒给父母和好友们。苗家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是我们最高兴的,因为有你们的到来,所以我们的吃新米节欢聚一堂,共享美好的未来。

吃好了饭,喝好了好酒,我们的不一般的热闹又开始了,那就是千年传来的芦笙舞,家家高高兴兴的到跳月坪,男儿们的吹芦笙,老老少少的苗家人跳着,欢着,带你一起跳着,刚开始,你不会节奏,慢慢的在我们的指导下,宾客们慢慢的会跳了起来,好壮观呀,夜在黑也挡不住我们的欢快,跳着,笑着,你看,那8岁的小女孩跳的多好呀,手脚灵敏,舞让全跳的老少们夸她,真是花一样的美。

跳着,跳着,我们忘掉了所以的烦恼,带给我们的只是快乐,带给我们的是光辉的岁月,那就是快快乐乐。

小孩们穿新衣,吃新米是我们小孩的最高兴了,爸妈回家了,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多好呀,一桌简单的饭菜,一家乐融融的吃着,男儿们划拳,你来一句,亲就亲嘛,哥弟好,一定祝你一生平安,我出一句八杯敬你,祝你恭喜发财。你一拳我一拳的,到最后个个醉了。你说扶我去休息,我扶你去休息,都离不开酒桌了。

牛打架是我们的习俗,让我们这次一起去看看吧,看那激情的牛打架。给你不一的苗家人。来吧,朋友们,十一月一号我们在苗寨欢迎你们的到来。去遨游苗寨的不一样的世界吧!

热门推荐
1书香袅袅
2那时,我懂得了坚持
3好书推荐
4贵州冬令营手记
5爱祖国
6畅游未来世界
7以家为话题
8加油吧,豆苗
9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10学生作文
11新学期展望作文
12刺猬苹果看图写话
13雨水的烦恼
14桂花香
15童年里,我因有义卖书市而快乐
16忘不了你的帮助
17学骑自行车
18感谢你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19假如我有来生
20我的同学像小动物
21尖叫的海棠读后感
22围棋比赛
23猜猜她是谁
24写景的作文
25我眼中的色彩
26一次难忘的排座位
27校园的春天
28最快乐的一件事
29寻找街头错别字
30一碗牛肉面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