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从哪跌倒就从哪站起来】
事件一:
记得那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突然心血来潮像去学自行车,于是便去叫爸爸教我骑。来到了旧仓库,找到了一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还是爸爸在过生日的时候送给我,已经很久没有骑过了。我自信满满地对着爸爸说:“爸爸,你就在旁边指导我吧,放心,我肯定会马上就学会的。”我把两只脚踩上去,骑走了,呀!摔了一跤,没事再来一次,我又试了一遍,又摔了,这次可把我的信心给摔没了,我像小孩子一样坐在地上,爸爸看见我这样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怎么,放弃了,你要懂得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这个道理,学自行车不能心急,慢慢来。你首先要把脚放在两边,等到要骑走的时候,你就立马把脚放上去,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平衡。”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我立马站起来,按照方法慢慢地骑,不慌不忙直到平衡了为止。最后在我的努力下,我学会了,我高兴地一下子就跳到了爸爸的身上。
事件二:
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都不会走路,都是在妈妈的教导之下才慢慢学会的。大概在我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妈妈每次都会把我放在地上,让我自己爬着玩,后来妈妈又会把我立在地上,我摔倒了让我自己站起来,每次我都会哭的很厉害,但妈妈总是不为所动看着我哭也不拉我一把。后来,在妈妈这种严厉的教导之下,我居然很快就学会了走路,不在需要妈妈的帮忙了,长大后我会问妈妈小时候为什么要那样教我走路,她笑着对我说:“你要懂得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站起来的道理,如果我每次都去扶你起来的话,那你就会产生一种依赖的思想,什么事你都要学会自己面对。”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了我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教会了我如何学会骑车、走路,让我知道了应该在哪里重新站起来!
【篇二: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哎,真是倒霉,今天刚出门就摔了一跤……’小明不满的和同伴们嘟囔着,再看看小明腿上的伤痕,一条很长的口子横在了腿上,隐隐有血溢出,看起来触目惊心。
‘然后呢……’
‘更可气的是,爸爸当时就在我身旁,却没有搀扶我,任由我一瘸一拐的走掉……’说到这里,小明更生气了,因为当日小明摔倒的时候爸爸就在身旁,而爸爸并没有管他,也没有搀扶他,任由小明咬着牙坚强的爬起来,然后一瘸一拐的消失在自己的目光中。
‘你爸爸为什么不搀扶你……’小红一边小心翼翼的给小明擦药,一边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没做错什么,也没有淘气……’小明有些泣不成声,豆大的泪珠在眼里打眶。
‘那……那你走的时候爸爸有没有看你……’
‘好像看了看,我走到拐弯处时我回头看了爸爸一眼,爸爸一直目送着我离开……’
‘小明,其实你爸爸并不是故意不扶你,而是他想让你自己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你不要误解他……’
‘原来爸爸是想让我变得坚强从哪里摔倒,就应该在那里站起来,我不需要别人的搀扶,我自己就可以站起来……’
小明走到家,看见自己的书桌上摆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小明,不是爸爸心狠不帮你,而是爸爸想锻炼你,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那里站起来,不能一味的让别人搀扶……’
从此,小明只要跌到了,不会再让别人搀扶,而是自己坚强的爬起来……
【篇三:跌倒了再爬起来】
十岁的时候,我还是玩着小三轮车。妈妈望着我那没出息的样子说,给人说:“这孩子这么不争气,这么大啦,连自行车都不会骑!”我有些生气。“嘿!那么简单,我分分秒秒就给你练会”。
妈妈笑着说:“这可是你说的,要说到做到。“没想到第二天妈妈便真给我搬来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是深蓝色的,由于是新的,所以闪闪发光,润泽乌黑乌黑的车轮好比乌鸦的羽毛。我用有手拍拍座位,感到很舒服,又感到有些硬。座子后面是供人坐的后座。骑车人的座位可以调高低。
这么好的一辆车让我真学,我还是有些不安和恐惧。能拖几天就拖几天吧。“对于练车这件事,我一点也不赞同,我玩我的。“我小声嘀咕着说,“你管你的。”开始的不服气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然而,一天下午我被妈妈生拉硬拽地拉到广场上。妈妈让我先坐上车子,我就是不敢。妈妈又把我抱了上去,不到一秒我就摔了下来。顿时我的心里就像冒出了一个黑洞,把想骑自行车的欲望统统吞了下去。妈妈告诉我:“骑车上车时要先把脚放在车登子上,平衡时另一只脚蹬起再把在另一个脚放在另一个脚蹬子上,腰要挺直,眼睛往前看。”我一只脚踏上去,却不敢蹬。我就像一只受了伤的毛毛虫,拖着自行车爬来爬去,我的心里似乎有两个小孩在争辩:一个说加油,你能行;一个说,你不行。最后,为了不让妈妈说我笨,我决定尝试一下。我摆好姿势,大叫一声——其实我只是想为自己壮胆,我蹬了起来,一下,两下……车子东倒西歪。我噗通一声摔到了地上。再来,我重新坐上了车,继续用力蹬了起来,我只觉得耳旁的风呼呼直响,但,我并没有摔下来,我成功啦!虽然我只骑了几分钟,不得已又停了下来,不过我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迎着暖风,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骑车的乐趣。
现在想来,我有时会为我那学车的模样感到可笑,可那时节的经历又不得不让我感叹,跌倒了就爬起来,这样成功才会来找你,加油!
【篇四: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
小时候,我们学走步,走一步就跌倒一次,但每次都是努力爬起来,继续坚持才学会了。小学时,我们从加减法学起,第一次学习经常出错,但我们没有放弃,更是加强了练习终于学会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们每一次失败,都要在失败的地方爬起来。
有一天,同学们邀请我出去玩,本来不想去的,但在同学们的百般邀请之下还是去了。一下楼我看见大家手里不是羽毛球就是羽毛球拍,于是,我疑惑地问:“这是要干什么去呀?”
“我们要去比赛羽毛球,走吧!”旁边的一个同学说。
我心想:我是不是该回去呀?我又不会打羽毛球。
不管我有多么不想去,还是被朋友拉跑了。到了体育馆,看见他们一个个打得特别好,觉得自己特别孤独,我还是学一学吧。于是,我拿起了球拍,准备发球,可球却并没有发出去。我试了一次又一次,仍没有把球发出去,旁边的同学甚至不由得笑出声来,我额头上的汗一滴一滴地流进衣领里。有一个同学还说:“行不行啊,不行就下去吧!”说得我面红耳赤,心里像是有一扇大门被锁住了,再也打不开了一样,心里的石头一直放不下,总是想放弃。可旁边的朋友一直在鼓励我:“王嘉琪,你不能放弃,相信自己,我们要从失败的地方重新站起来,让自己淡定!”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学会了。心里的那扇门终于为我打开了,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是啊!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要想一想“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让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让失败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
【篇五:跌倒,站起来】
印象里,用和蔼可亲形容父亲是最合适的,而他认真起来可绝不是一般严厉。
从小,在我蹒跚学步时,在父亲的目光下挣脱了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一步,两步,想要扑进父亲温暖的怀抱里去。可父亲,想引导我前进,步步后退。渐渐地,重心不稳,步速随即越来越快,一摇一摆,要倒的趋势。果然,两条腿不负众望——跌倒了。
腿上的疼痛刺激着大脑神经,父亲却第一时间阻挡了母亲上前扶我的动作。脸上的表情180°大转变,成了冰山一般的冷酷,缓缓吐出五个字:“跌倒,站起来。”就是这五个字成了我一生坚持不懈的话语。
还记得八岁那年,班里流行一阵骑车热,每每听到班里同学自行车酷炫极了,车技如何了得,我就想得心底发痒——我是多么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啊!于是,我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直到第二天早上,父亲像往常一样送我上学,与我道别,却绝口不提车的事。我有些失望,父亲说我太小,不适合骑车。过了许久,久得连我都把这事给忘了的十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送上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然后,自行车就当着装饰品摆着,从来也不骑,有一天父亲突然提出学车,我当然是满口答应,可上了“战场”才“知难”,但我却不能“而退”了。
刚开始,父亲教我单脚骑车,一脚做支柱,这不难马上就能学会。后来便是双脚骑车我平衡感不怎么好,一离地就摔跤。几圈骑下来收获不多,伤痕很多。可每当我泪眼朦胧地看着父亲,可总会得到这五个字:“跌倒,站起来”。有一瞬,我几乎觉得:骑着自行车的我像一只弱小的羊羔,父亲的眼神像狼,骑自行车不是为了学,而是为了逃。
这种“严厉+逼迫”式的自行车教学下,我学会了骑车,父亲的那句“跌倒,站起来”已成为我的人生格言。这也让我明白了:在人生路上,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来,为目标努力奋斗。
【篇六:跌倒后站起来】
一个孩子跌倒在路上,伤心地哭着,巴巴地盼望着求助,你们会怎么办?是连忙轻柔地将他扶起来,还是站在一旁,严肃地对他说:“孩子,加油,你一定可以自己站起来的”。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跌倒了,可怜巴巴地等待着帮助,然后,我的身体在大人的手臂间传递着,在大人低语一般的安慰中获得了安全感。
于是,我失去了一次成长。
然后,我,长大了,在别人冷言冷语的热嘲冷讽中,我不言不语;在求助时,大人们上扬着的嘴角中,我看到了“你得自己去应付”。我失望了,我受伤了,我,还是那个渴望寻求大人帮助的婴儿,但是,这一次,我将自己去面对,面对这一次考验。
我辗转反侧,在黑的发蓝、深邃神秘的天空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时,摔倒在地,直面伤心、绝望。而现在,没有一个人能来帮助我,我咬咬嘴唇,努力将快要流下的眼泪咽回去,一种奇异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慢慢凝聚成形“你们不帮我,我自己来”!
命运让我逃掉了一次磨难,这一次,是补偿。
我面带微笑,充满阳光地加入。
我带了3块糖,在别人向我讨要时,我欣然同意。
在别人喳喳地讨论某物或某事时,我会插进去,发表一些观点。
……慢慢地,他们接纳了我——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后,我也有了我的小圈子,接着,我可以发扬自己的才干……我发现,我的优点在一点一点地发掘出来。
我望着窗外,有些怅然若失,一会儿,突然开朗了。
在雄鹰的发育过程中,雏鹰必须被抛下悬崖,它们只能依靠自己,于是它们奋力扇动翅膀,即使骨骼断裂,即使双翼无力。在这残酷的历练中,有丧命者,也有幸存者。只有真正飞起来的,才能成为森林之王。
有一本书上曾经说过,从孩子出生以来,他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父母注定只能看到孩子受苦,而不能去替孩子承受。
所以,当孩子摔倒在地时,可以将他扶起来,但是,最好应该告诉他:你必须自己站起来。只有依靠自己,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