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过年打糍粑
过年打糍粑

【篇一:过年打糍粑】

度过了三百六十五个昼夜,地球转了三百六十五圈,我们企盼了三百六十五个日月,终于迎来了这欢庆的日子——春节。

每到这时候,我的家乡都会有打糍粑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因为糍粑象征着丰收、团圆和吉祥。

别看糍粑小小的一个,做出来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接着把米放进木桶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米饭拿一个“T”型的大木锤反复在石槽里敲打成饭泥,再拿一个木板,在木板上洒下面粉,把打好的饭泥放在木板上揉搓,分成一个个平均大小的米团,再用另外一个木板放在这上边压一压,不一会儿,一个一个又扁又嫩的糍粑做好了,卖相极佳,让人看得垂涎欲滴,眼珠子都快望出来了。这时你要是站在这希望儿,肯定也很想吃呢,这可不行,这样的糍粑还要放置阴凉处风干,风班干后放在水中泡起来,再保存个两三天,就可以拿出来细细品尝啦。

做糍粑也是聚会的大好时机,大人们不停地忙碌,小孩子们也不闲着,忙来忙去地帮大人们搬东西,这个场面右真是热闹,地无法形容,不过,这才是家人过年其乐融融的样子嘛!

来,废话少说,我来给你科普科普糍粑的吃法。糍粑可以煮着吃、煎着吃、蒸着吃等等,其中最过瘾的就是烤着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经常在火炉上烤火,在火炉上搭个铁架子,把糍粑放在铁架子上烤,烤糍粑时火不能太大,要不就只会把外皮烤焦,而里面还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性急。等到糍粑胀得像个包子时,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糍粑里加些糖,这时你可不要被这它的外表诱惑地急于下口哦!不然烫得只可能是你自己的舌头了,咬一口糍粑,那真是浓深米香,爽滑口感,入口即化,嫩白的色泽,一口则令人流连忘返,二口则令人其乐无穷,三口则令人乐不思蜀,四口则令人醉生梦死,五口则令人飘顠欲仙……

糍粑好,糍粑妙,过年忙,糍粑香!怎么样?呼了我的叙述,想吃糍粑吗?

【篇二:做糍粑】

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爷爷都会为家人做上香甜可口的手工糍粑,那滋味真是好极了。

今天,爷爷又准备开始做糍粑了。首先,爷爷把浸泡过的糯米放进蒸锅里蒸熟,然后拿出来放在一块干净的布上开始使劲揉,爷爷说:“这样子的揉搓方法可以使做出来的糍粑更有粘性,更加香软可口!”一边揉,爷爷一边又洒了一些水在已经变成泥状的糯米团上,使它能变得更软糯一些。待爷爷把糯米团搓成长条形之后,揉搓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爷爷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我连忙拿起纸巾为他擦汗,爷爷高兴地笑了。

爷爷把糍粑晾干之后,切成小块,然后放在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看得我垂涎欲滴、口水直流,我夹起一块糍粑,蘸了糖,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那软糯香甜的滋味久久萦绕在我的舌尖。

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篇三:打糍粑】

“糯米珍珠粒粒匀,木棍石臼往来频。”

大年初三这天,我随妈妈回到小陶镇上湖口村的舅公家。一进院门,就看到了眼前这幕打糍粑的精彩表演:刚刚蒸熟的糯米饭,一粒粒晶莹饱满,如珍珠般透亮,香喷喷;把糯米饭倒入石臼里,几个舅公就轮流上阵,挥动胳膊,手拿木棍,点入臼窝,转着圈儿将石臼中的米饭捣碎,间歇还“哟一嗬,哟一嗬”地喊着号子,声音伴着杵棍声有节奏地散向四周。

好奇的我看着他们轻松的样子,也想动手试试。可木杵被石臼里黏稠的糍粑粘住,难往上提,即便有爸爸的帮忙,才打两下,我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舅公忙接过木杵,笑着告诉我,打糍粑可不仅是个力气活,速度要快的同时还要控制力道,速度慢了就米饭变硬,轻了糍粑又不能成形。看来,我只能站在一旁,静静欣赏了。

刚刚打好的糍粑又软又黏,趁热依喜好裹上咸口的肉菜馅,或者甜口的花生糖浆,都好吃得不得了!你看,像奶酪一样还能拉丝呢!

打糍粑、吃糍粑、闹新春、迎新年。妈妈告诉我,这糍粑早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食物,更是一份情怀和黏住友情与亲情之间的纽带。同学们,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一定要尝一尝!

【篇四:煎糍粑】

糍粑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今天,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准备学煎糍粑。

开始煎糍粑了,我先从冰箱拿出糍粑和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糍粑像一个厚厚的冰块,鸡蛋也冰冰凉凉的。我先拿起一个碗把它放在桌子上,开始打蛋了。我拿起鸡蛋在碗的边缘轻轻地敲了一下,鸡蛋有了小小裂痕的印记,我从碎的那个地方剥开,蛋液顺流而下流进了碗里,可我不小心一使劲,鸡蛋壳子上的一些碎渣也掉进了刚打好的鸡蛋液里面了,我拿起筷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些残渣弄出来。

接下来我开始把鸡蛋搅拌均匀,鸡蛋搅拌均匀后成了金黄的蛋液,还有一点腥味。接着我把糍粑放入搅拌好的鸡蛋液里,糍粑就像穿上金色的铠甲。然后,我把锅洗干净,放在灶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火,放入少量的油,等油烧热之后才能将糍粑放入锅里。锅里已经有淡淡的白烟了,妈妈告诉我油已经烧热了,让我把已经裹上金铠甲的糍粑用筷子挑起来准备放入锅中,可是糍粑好像在做垂死挣扎似地总是想从筷子中挣脱出来,还边往下流蛋液,仿佛在说:“不去,我不去,我可不要变成你们人类的食物!”我一狠心,还是把它们一个个放进了锅里。

很快,靠锅底的糍粑上的蛋液凝固了,糍粑也在慢慢变软、变大,香味扑鼻而来,一面糍粑已经煎好了,妈妈指挥我:“卓卓,赶紧把它们翻了个面,不然会糊的!”我赶紧手忙脚乱一个个将糍粑翻面,最后翻面的已经有些黑乎乎了。我深吸一口气说:“我的妈呀,这太不容易了吧!”等另一面也凝固了,变软变大了,我便赶紧把它们盛起放入盘子里,撒了少许白糖,端上餐桌细细品尝。糍粑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

煎糍粑真不容易,看来世上压根没容易的事!

【篇五:土家人过年】

小时候,我们家每次过年都会去乡下我外婆那儿。外婆是土家族,于是汉族的我过的却是土家族的年。

腊月中旬,外婆便会同妈妈一起去集市买杀好了的年猪,回来做“刨汤”吃。“刨汤”就是用年猪肉做的一桌丰盛的菜,一家人围成一桌,有时还请周围的乡亲。男人们坐到一堆,为喝酒的事情“吵架”,不醉不归;女人们则慌着给自己的孩子夹菜;孩子们一个个都吃得满脸红彤彤的,嘴边偶尔还会粘有一两颗饭粒,引人发笑。

腊月下旬就该吃糍粑了。这是小孩子们很喜欢的食物。大人们把糍粑一个个堆放在火炉旁边,呈圆形。烤过一会儿后,原来硬梆梆的糍粑变成软绵绵、胀鼓鼓的了。孩子们顾不上去洗那双脏兮兮的小手,争先恐后地将手伸向火炉旁,用胖乎乎的小手用力扯开,然后把撕成两半的糍粑往装满糖的大碗里蘸一下,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

土家人有一个习俗,就是要提前一天过年,土家人叫做过“赶年”。为什么过“赶年”呢,听大人说,土家人的先辈为了躲避战乱,还有的说是为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于是就提前到阴历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过年,直到现在土家族还保留着这个习俗。过“赶年”时,外婆会早早地做好一盘盘与腊肉、豆腐和萝卜有关的菜摆在桌上,等着我们回家团年。

到了大年三十夜,一家老少围坐在火炉旁边吃边聊,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些坐不住的小孩子就跑出去,找一块空地燃放爆竹。

初一到初五在吃每顿饭前,都要把碗筷放好,并往酒杯里倒上酒,举行“叫亡人”仪式,那是为了祭祀先人,不忘祖宗的恩德。“叫亡人”通常是让当家的晚辈主持,小孩子们不能站在旁边,也不能让人堵住路,应退让在一旁给亡人“让道”。这体现出土家族人民善良、有爱心、继承先辈优良传统的良好品质。

土家人过年是美好的、快乐的。

【篇六:小雪,打糍粑】

“嗨呦,嗨呦……”一大清早我就从睡梦中被吵醒了,我循声望去,只见爷爷在院子里正吃力地用一个大石锤捣着糯米。“这是什么情况?”我急忙穿好衣服向院子跑去。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爷爷奶奶身边,指着那个大石缸和大石锤好奇地问道:“爷爷奶奶,你们在干什么,这个石缸和石锤又是什么呀?”爷爷擦了把汗说:“今天是小雪,我们要打糍粑。俗话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我们将用这些糍粑来祭祖。”奶奶又接着说:“这个大石缸叫做石臼,而这个大石锤叫做杵,现在你爷爷是在舂米。”原来举着一根杵,不断地往石臼里面捣米是叫舂米呀!我看到爷爷不断地来回弯腰,这么冷的天还浑身冒汗。可想而知舂米是件多么费力的差事,我真想帮帮爷爷,可惜我根本没法举起杵。

过了许久,爷爷已经将糯米舂得比较烂了,此时奶奶将石臼中的糯米翻个身,让爷爷再舂几下,这样反反复复,在爷爷奶奶的默契配合下,糯米变得细腻柔滑。奶奶赶紧将这些舂好的糯米端到八仙桌上,在桌上揉一揉,然后在用手拧成一个个圆球,用手掌在圆球上用力往下按,直至按成圆饼状才算好。我见状,觉得好玩,也去按了几个,可谁知这些圆球不是黏在我手掌上,就是被我按成了有好几道裂痕,还是溜之大吉吧!我跑到了石臼旁,见石臼的纹理上还粘着些糯米,就用手挖出这些糯米,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糍粑就是小雪的传统美食,你要不也来一块尝尝!

热门推荐
1再见梧桐叶
2我的弟弟
3不期而遇
4老人美丽的背影
5我眼中的秋天
6那一次留言
7那就是我
8感恩老师
9浅淡心理健康
10爱吃醋的妈妈
11守信的重要
12记忆里的童年
13温暖的旅程
14生活因细微而精彩
15扬州作文
16青春作文
17家是温馨的港湾
18吃货的天堂
19大自然的变化
20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21有趣的小实验
22校园的早晨
23螃蟹
24家乡的竹
25阳光与你同在
26成长路上,有妈真好
27妈妈有你真好
28书包里的争吵
29吹糖人儿
30听讲座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