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三年级作文>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

【篇一:琴棋书画】

我有四个小泥人,他们分别会“琴”、“棋”、“书”、“画”。

我先来说“琴”吧!弹奏的是一个穿橘黄色衣服的小女孩,她的手指修长白嫩,眼镜看着远方,嘴巴微微向上翘,头发盘起来,还戴着几朵花,头高高地仰起,手指轻轻触动琴弦,如

流水般的琴声立刻响起。远远地看去,那小女孩好像一只高傲的孔雀。

说“棋”吧。会下棋的是个小男孩,他扎着两个小辫子,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头上还有一小撮的刘海,他的一只手握着一枚黑棋子,另一只手不停地挠头皮,仿佛在思考这一步棋,怎么走才最好。

再看看“书”吧!一个小姑娘盘坐在一张席子上,前面有一张桌子,小姑娘身着粉色上衣,穿绿色裙子,她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本书,时不时地往上写点什么,或者做些笔记。

再来谈谈“画”。画画的是个男孩子。穿着一蓝衣服。她右手拿着一支毛笔,一手按住画纸,不一会,一支栩栩如生的梅花就画好了,他似乎很满意这幅,微微地点了点头,嘴角浮现出一丝骄傲的微笑。

你们说,我这套小泥人可爱吧?

【篇二:江南书画】

江南如一本古老的需要你细细口味的书,厚重而缠绵。鲜衣怒马踏在氤氲如烟的江南,狂妄的笑穿透层层烟雨,在古朴的伞下缠绕,那曾让无数佳人摩挲过的伞柄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馨香,渗透着丁香般的惆怅。

江南给人的印象总是温文尔雅的,如气韵生动的国画,又似潇洒飘逸的书法,让你陶醉,然而彻底沉沦在江南温柔的顾盼里。

江南的书画是柔美的,因为有无与伦比的风华。无论是烟水迷雾中的采莲女,还是水中月亮弯曲的一叶残舟,都是写意画或是工笔画最根本的情愫。风华之中,寻一份慧根,一份画中难得的意”,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悟出了狂草之意,苏轼和黄庭坚分别从逆水行舟和船夫荡桨中悟出了笔力的奥秘。

江南的书画是灵气的,因为有人杰地灵的传说。书法有笔势、笔法、笔意的轻重缓急,使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黑白相依,虚实相生。笔锋的变化,运笔的跌宕,屏气凝神之间,温润的宣纸便似乎有了仙风道骨一般,飘飘欲仙。

江南的书画是厚重的,因为有沧海桑田的积淀,故而在江南,又多了几分历史的底蕴。秦淮河的浆声灯影,魏晋的王谢堂前燕在南朝的暮鼓晨钟中飞过,几个王朝的背影在摇曳了千年的荒草丛中若隐或现……

清代王原祁说,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斐然于笔墨之外。既然心中有对历史的感慨和牵挂,书画中无须在意的便流露出治世与乱世的情怀。只可惜,当“江南”二字只成为现代人梦里水乡的代名词时,当凡。高、达芬奇等的油画蒙上厚厚的铜臭时,真正的江南书画也不免沦入深深的世俗泥淖之中。

让思绪停留在江南的山灵水秀之间。远山村落,沉默为一幅远古的江南书画,沉睡于童话的缱绻,谁来托起这梦中的沉舸?谁来洗涤那堆积千年的尘埃?

当水声铺向遥远,当青春划向彼岸,我又忆起了江南,忆起了这条承载着华夏书法和绘画的江南古渡的船。那是游子心中那根神秘的舷。

这午后,我只想摸一摸古渡那真实的舷。

【篇三:书画之乡】

去年寒假,我们一家人回乡老家去过年。

大年初二的早上,我们一家去大爷爷家拜年。拜完年,大爷爷就叫爸爸陪着他喝罐罐茶。在大爷爷家的客房炕上,他们围着一张上了年月的小炕桌,盘曲着双腿,相向而坐。他们一边听着咕噜咕噜的茶水声,一边吃着大奶奶亲手做的油饼,一边聊着天,气氛颇为融洽。

大爷爷蜷曲了身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扑哧扑哧地向着烟熏火燎的柴火炉子吹着气,紧接着,金黄色的火苗子就又升上来了,随后是长长的一串咳嗽声。

“晓军,你是个读书人,你认得字,你说这客房里的字画,那一幅最好?”大爷爷指着房屋四周挂满的字画,一手按着喘息未定的胸膛,一手捋着灰白的胡子,自豪的问爸爸。

“要我看,还是老魏的这幅中堂好,这幅中堂现在可值钱着来。”爸爸看着屋子后墙中央方桌前的中堂说。

“我们俩的看法一样,你确实会认字,隔壁你吴大爷硬说是老魏的比不上陕西的那个叫什么的书法家的,为此,我们还争了大半年呢!他家的中堂就是那个陕西书法家写的。”大爷爷满意的点了点头,满脸的皱纹里都是笑容。

那几天,我像放开缰绳的小马驹,整天跟着老家的小伙伴们,走西家串东家的玩,玩累了,就随便去某个小伙伴家里喝水吃东西。我惊奇的发现,他们每家的客房里都挂满了书画。有中堂、有横幅;有的是崭新的,有的已经随着岁月的侵蚀而发黄;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端庄秀丽。这些书画虽然形式不一,风格多样;但它们绝没有一幅是印制品,大多出自我们通渭的名家之手。这对于我这个小小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大饱眼福的机会,我都会驻足观赏良久。

后来,我疑惑的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老家人的客房里都喜欢挂满字画呢?”

爸爸若有所思地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这就是我们通渭人,勤劳质朴的通渭人,将书画艺术爱到骨头里了啊!”

是啊,通渭人将书画艺术爱到骨头里了,我为通渭的书画艺术而自豪!

【篇四:书画大师——郑板桥】

我的家乡有许多名人,如京剧大师梅兰芳,英勇无畏的杨根思,为国为民的胡锦涛……他们都让人尊敬。我今天所写的是清代文人--郑板桥。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他的书法被称为“三绝”。

郑板桥写过四个大字“难得糊涂”,意思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做人凡事涉及到原则性问题要认真对待,而小事情则没必要斤斤计较。

说到画,郑板桥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郑板桥小时候特别爱画竹子,但是郑板桥不知怎样才能将竹子画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一天,郑板桥坐在茅屋里盯着竹子看,看着这些竹子的杂乱,不就像一副天然的风景画吗?他突发奇想把竹子的影子倒映在纸上,就像一幅图画那样的优美。说干就干,郑板桥搬出家中的展风架,将它横放在屋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郑板桥画竹子越来越出色了。我要学习郑板桥刻苦学画的精神。

郑板桥不仅“诗书画”被称为“三绝”。为人也是一个热心肠。在一个冬天里,一个老奶奶,家里有急事,但是没有钱,于是迫不得已的在冬天里卖扇子,可是一个人也没有买。郑板桥看到后,给每个扇子画上画,于是扇子很快就被一抢而空,老奶奶非常感谢郑板桥。平时每次郑板桥拿到钱后,一路上都捐给了穷人,回家后才发现两袋早已空空。郑板桥为人正直,乐善好施的品质,值得我欣赏。

这就是我的家乡名人-书画大师郑板桥。

【篇五:“书画”桐城】

朋友,你了解桐城吗?

人说桐城是一本书,经过千百余年的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一字一句,百代桐城人倾血著成。

人们说桐城是一幅画,赤橙黄绿青靛紫,百代桐城人手持彩练用智慧绘成。

我说桐城是一本书也是一幅画。书中有着七彩的世界,画中又有着优美的文章,赏画与览书,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也。

在这幅画里,值得一提的是便是鼎鼎有名的嬉子湖了。

昔有八百里洞庭,今有万余亩嬉子,嬉子湖是我们桐城内陆最大的湖,它是上苍赐予桐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奉献,它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养育了湖边热情的儿女;它清澈,依稀可见到油油在水底招摇的水草;它神秘,在那湖水深处,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因为这首诗才真正令后人感受到张英胸襟的宽广,也许你知道落凤窝的故事。“只可棺(官),上加棺(官),不可移棺再葬。”所以出了双宰相,伴随着他们一路求学,上京为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不忘嬉子湖的深情厚谊,一生如水清廉,以此作为报答。

今天,嬉子湖虽未培养出父子双宰相,但会在未来培养更多的“宰相”,不是吗?

桐城,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桐城优质大米以其色白质优而享誉全国。桐城的鱼也种类繁多。我们的嬉子湖早年盛产体白如银的银鱼,而今,它每年奉献的长臂青虾达几十万斤。现在,来嬉子湖参观,垂钓的人群也是络绎不绝。

桐城,又是文派的故乡,桐城派前后延续了二百多年,留下了二千多种创世之作,更铸造了千百位作家,方苞、姚鼐名噪一时。桐城派文人运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建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五四运动后,桐城派没落了,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不想去辩解什么。正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对它的评价就交给后来人吧!

桐城,用千余平方千米的面积养育了过百万的人口。在这方沃土上,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名胜古迹犹如牛毛细雨。“青山不老,碧水长流,每一天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处都是一幅画卷。”这是前人所述的,也是我想说的。忆往昔,桐城文章甲天下;看今朝,桐城学子领风骚。

【篇六:琴棋书画道人生】

我爱琴棋书画,它们从悠远的历史中走来,独具中国古典芳香。它诠释者我们的人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景,有琴韵的悠长,有对弈的精彩,有书法的秀丽,也有国画的重彩。

琴韵

古琴的弦轻轻拨动,低沉而厚重的曲调和着飞流而下瀑布的瀑声,在高山流水之间飞舞,似俞伯牙和钟子期促膝谈心。琴声是灵动的,能唱出心底的缕缕思念,道出人生的百般滋味。

琴声为沉寂的世界传递着幸福,让世界有了生命的律动。人生似悠悠琴声,有跌宕起伏,有高潮,有低谷,时而盘旋而上,时而婉转缠绵,宫商角徵羽,无论怎样的音符,都是漫漫人生路上的点缀,充满活力的生命可以将人生演绎的精彩绝伦。在风中轻轻拨动琴弦,让风与琴声共舞,将幸福的琴声传递。

对弈

一尺见方的棋盘就是整个世界,静对棋盘坐,心中装乾坤,黑白搏击,看似单调的黑白世界有着智慧的较量,勇气的比拼。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恬静平和,棋子落下时的清脆悦耳,之下,是高手对决时的缜密思维,不屈意志。

人生如棋,要有勇有谋,以静制动,泰然处之,用执着和智慧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黑白之间有奋斗的精彩。和谐,国运兴,棋运兴,无欲则刚,便是最高境界。

书迹

淡淡墨香,散发着几千年古老中华文明的幽芳,一朵奇葩用墨色点染,开在中国历史之颠。隶书苍劲的笔锋,浑厚有力;楷书,笔法温婉,秀丽清新;行书,灵动飘逸,宛如天龙游动;草书,随心而动,柔中带刚。

书法是刚柔并济的,人生颇似在书写一首诗篇,用心,用力,运笔之间,透露出的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的感悟。

画彩

墨绿的芭蕉,朱红的樱桃,靛蓝的飞蝶,舞动着江南雨意朦胧的一隅。还有徐悲鸿笔下飞扬的神鬃,板桥泼墨留下的高洁翠竹。绚丽的色彩在宣纸上一朵朵绽开,多彩纷呈,和谐的搭配,明丽的格调,充满诗意。

为自己的人生加些色彩,舞动属于自己的青春,跳出完美的舞步。人生如画,每一抹色彩都有一丝记忆,每一笔勾勒都是成长的足迹,这是一幅属于我们自己的绝版收藏。

琴棋书画,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欣赏着变化万千的景致,感悟看过去的一点一滴,体会着现在的分分秒秒,思绪飞扬品味人生。

琴棋书画,诗意人生。

热门推荐
1总有风景,让我沉沦
2戏台之下
3钓鱼真有趣
4春天,温暖四处蔓延
5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6放风筝
7丽江古城导游词
8老师我想对你说
9伟大的父爱
10我喜欢的小动物
11我家是动物园
12游苏州树山
13童年趣事
14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15我喜欢的小仓鼠
16难忘的一件事
17海是蓝给自己看的
18你快回来
19猜猜她是谁
20走出来真好
21天气控制器
22留在心中的那份情谊
23放学路上
24想象中的未来
25吹鸡毛比赛
26那一刻,我好后悔
27难忘的星期天
28古屋
29野炊
30动物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