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节日作文>端午粽香
端午粽香

【篇一:端午粽香】

一阵清逸的香气从蒸笼里飘出,充斥着整个厨房,端午节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叫“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舟”,一连过五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们家正在包粽子!

制馅

制作粽子的第一步当然是做馅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大袋糯米,将米放在已经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时将其他的一些杂粮也放进去。再过了几个小时后,妈妈将水倒出,那些被浸过的杂粮就有点粘稠了,妈妈说这样做出的馅会更好吃。

洗叶

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叶。妈妈让我把放在阳台的粽叶拿来,我一听,立马拿了过来,妈妈接过粽叶,把粽叶放在热水中浸了十分钟,接着解释到:“这粽叶放在热水中,一来是为了消毒,二来是为了使粽叶变软,包粽子时更好包,一举两得!”

包粽子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妈妈将浸好的叶子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留出一部分粽叶,再在圆锥中放入做好的馅,就像盖盖子一样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叶一按,再把粽叶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缠,用绳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一个小时下来,已经包完了将近二十五个粽子,然后妈妈把它们这些“胖小子”放入蒸锅中,蒸出来后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打开锅盖,香气直往鼻子上扑。我们就拿出粽子,几个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烫、不怕烫一样,从我们手中“抢”过几个粽子立马吃了起来。就这样,端午节在洋溢着浓郁的快乐气氛和甜蜜的粽香中过去了……

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一种文化温暖的记忆。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你们呢?(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二:粽香满端午】

早上,我提着昨天亲手包好的粽子走进教室,教室里还迷漫着淡淡的箬叶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那快乐美好的时光。

马上要到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为了缅怀伟大诗人屈原,学校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包粽子。下午,校长伯伯亲自出马给我们演示了包粽子的过程。首先,她精心照料挑选了一大一小两片箬叶,将两片叶子重叠形成漏斗状,再把米放入漏斗中用筷子把它压紧,再用箬叶把口封好,像一个三角形一样。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缠好。一个精美、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

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次实践开始,可我们一个个都笨手笨脚的,李思蕊的奶奶看着我们笨拙的样子,便手把手的帮助我们完成了。我深吸一口气,决定要凭自己单独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我左手拿起箬叶有模有样的包了起来,一边包一边默默地念叨着步骤。可同样的箬叶,校长包的是“大美女”,可我却包的是“丑八怪”。第三次,我用心地包,到封口的最难的时候,让高手奶奶帮我把它也变成“大美女”,真神了,粽子变得更好,更美,更棒!

我瞧了瞧其他同学,个个都在忙碌着,有的向家长请教,有的正手忙脚乱的系绳子,有的在向同学展示他们的胜利品……

慢慢地我们一步步熟练起来,还尝试着调出不同的新口味:红豆、绿豆、葡萄干、火腿肠加在一起是什么味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粽子煮熟,给家人分享。我们品尝着粽子,虽然不比外面的好吃,但毕竟是我的劳动果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赞不绝口。

【篇三:端午粽香】

我先拿起三片粽叶,再把它们一片片捋好,顺着叶边用双指卷成一个螺旋状,然后手忙脚乱地用勺子往里面塞糯米和红枣。想到我的“作品”马上要出锅的样子,口水边流了下来。可做事不能三心两意,一分神,手里的粽叶不听使唤,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糯米散落一地。看着自身狼狈的样子,宣告我第一次制作失败了。

经过数次的失败的体验,渐渐地,我失去了耐心。我很不耐烦地把卷好的粽叶丢在一边。在我旁边的罗颢洋外婆看穿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耐心,看,像我这样,一只手拖着底部,另一只手倒转呈锥形就可以了。”说话间,就包好了一个粽子。

经过“师傅”耐心地教导,一遍遍慢动作“回放”。终于有一次粽叶包的有模有样,可要添加食物了,还是持续不断的集体在逃亡,只能放入甜枣来“镇压逃兵”然后盖上“盖子”,小心翼翼地系上绳子,丢下它自己逃之夭夭了。

被称为“狗鼻子”的我,老远就闻到了粽子的香气。开始分粽子了,我目光犀利地盯着筒里的胖娃娃。我身体前倾,大有猛虎扑食之势,时刻准备着猎取属于我的食物。我心想:“哪个是肉粽呢?”心中默念数遍。可是剥开的一刹那,看见几粒红豆,我仿佛掉落万丈深渊,只能委屈地吃着自己选的粽子。

【篇四:端午粽香】

一团团雪白的糯米,一片片碧绿的粽叶,一颗颗鲜红的枣子,一条条青青的绳子。这就是我端午节包粽子要用到的材料。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挂上艾蒿,这是习俗来着,是需要我们一直延续下去的。

当然,端午节的重头戏还是吃粽子和包粽子。

告诉你,这个不用着急,我妈妈不是正在努力包吗?

我手痒痒的,实在忍不住想大显身手一番。于是我拿起一片竹叶,学着妈妈的动作,慢慢把它折成个圆锥形。然后,把叶子拿平,在里面放米。可是呀,一切可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容易,这些个小米粒好似跟我过意不去,一不留神就从我手里悄悄溜走。我赶快拿了第二张竹叶来,不够又再来一片,结果啊,我包的粽子就像“大肚子将军”一样,可壮啦。

包完粽子,接着就来蒸粽子了,妈妈先在锅里倒满水,再用小火蒸一个下午,久不久的,就会有淡淡的清香飘散出来,可诱人了。

一揭开锅盖,那些粽子变得更大个了,个个是你推我挤,争着让我把它们吃掉。

咬上一口,忘也忘不掉,这一种棕香,长久地伴随着我,芬芳了我的童年时光……

【篇五:端午粽香】

又是一年端午到,再回粽叶飘香时。端午节没有春节的喜庆;没有中秋的月圆;更没有儿童节的欢乐。端午节是一抹淡淡的艾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思念。

每逢端午,我就会想到远在武威的大姨公,大姨公总是会站在高处遥望东方。大姨公是江苏扬州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在战斗中负过重伤,是一名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响应祖国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甘肃武威,这一去就是一辈子。大姨公特别喜欢吃粽子,但是大西北没有新鲜的粽叶,很多年都是绿皮火车在端午节前夕运送一批粽叶,可是还没等到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有一次端午节,我跟随阿婆带着粽叶来到了武威,当大姨公看到家乡的粽叶时,用手轻轻捧起,狠狠地闻着粽叶的清香,眼含泪花,我当时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情感,觉得粽叶有什么可闻的。接着,阿婆亲手给大姨公包了几大锅粽子,粽子煮熟了,浓郁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大姨公激动地剥开粽子咬了一大口,高兴地说:“就是这个味道,家乡的味道!”吃过粽子后,大姨公并没有扔掉粽叶,而是小心翼翼地放进水池里,打开水龙头,仔细地清理,就像对待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轻轻抚摸。清理完粽叶后,大姨公把粽叶挂在了自家的阳台上,让太阳那耀眼的光挥洒到那一抹绿色上,久久飘香……

粽叶的艾香,糯米的黏稠,寄托着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我又闻到了大街小巷的粽香,现在的我似乎有些明白大姨公了。当时的武威是不毛之地,可现在的武威已经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城市,为什么转变这么大?对,就因为有这么多爱国的老兵无私的奉献,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繁华,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大姨公闻到的不是粽香,而是故乡的味道,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端午时节,我们不由得想到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想想屈原不甘楚国被侵略,跳江铭志,成为了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而当年祖国西北大建设,也成就了大姨公他们的一番报国之志。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到粽叶飘香时,就让这清清的粽香绵延流长吧……

【篇六:端午粽香】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源自一个传说。

在古时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国家衰败之时,想为国家出力,却怀才不遇,愤而跳江。他当官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因此,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粽子下锅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在空中飘荡,让人神清气爽。粽子煮好了,将其剥开,不用刻意的摆盘,只需将粽子随意放在盘子上,绿油油的粽叶托着晶莹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泽饱满,透着光芒,每一粒都是椭圆,一个个挨挨挤挤,却又各不相粘,让人垂涎欲滴。几颗红枣像宝石一样点缀其间,令人食欲大增,又像一件精细的艺术品。这难道不是大师之杰作吗?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气便吸引着你的味蕾,那是粽叶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红枣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劲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荡,忍不住细细品味。

这一个个民俗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中一颗颗明珠,我们要让它们传承下去。

热门推荐
1碎碎的光阴
2我的理想
3拔河
4让梦不再遥远——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
5对自己残酷一点
6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7暑假漂流作文
8狗的自述
9我的烦恼
10最美的瞬间
11心不停,爱不止
12我真不该责备您
13你让我感动
14这事真带劲
15雨之惑
16不忘始终
17灯塔的守望
18小乌龟
19
20游抱犊寨
21爱不需解释
22我为奥运加油作文
23懂您
24八年级下册作文
25欢乐元宵节
26搞笑的同学
27我的弟弟
28雪中的童年
29第一次购物的经历
30去水上乐园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