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观后感>听我是怎样炼成的讲座有感
听我是怎样炼成的讲座有感

【篇一:听我是怎样炼成的讲座有感】

进入初中的“开学第一课”,拉开了我们初中课堂学习的序幕。

大作家董宏猷老师来我们学校开讲座啦!讲座的题目是《“我”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十分有趣,讲述非常幽默,特别是董老师的大胡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董老师的两个观点更是让我醍醐灌顶。

“什么是好作文?什么是好文章?”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常常会想,但是,又不会去认真思考,仔细琢磨。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心里都没有解答。然而,我在这次讲座中却得到了答案,答案就是:没有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怎么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什么问题会没有标准答案?那小学时期老师是怎么评分的呢?怎么评出作文的优、良、中、差呢?董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伸一个标准的懒腰。这个问题是对还是错?”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对”,董老师公布的答案却是“错”。很简单,世界上会有标准的懒腰吗?我顿时恍然大悟。哦,一篇作文,它可以简短,不用太多修辞手法,只要细节描写到位,文章同样能很出彩。好作文、好文章,它没有一个标准,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作文不一定是老师作业里的一项任务,而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有感而发写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则能更为出色,因为它是一篇属于你自己真实的文章。

除此之外,董老师用了几个词:“独特”,“个性”,“与众不同”来佐证什么是好文章。这三个词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它将提升我的写作水平。这三个词很真实,它们就是写作的核心,只要你的写作作品有足够的创意,你的作品就会很突出,就会让更多的人注意到。

董老师的讲座还让我明白,写作最忌讳的就是“惯性思维”。什么是“惯性思维”呢?就是比如写“做公益”这个主题,大家都会想到“帮助残疾人过马路”,“捡垃圾”,“捡钱包”等等。可是,写作要的就是打破“惯性思维”,做到“独特”,“创新”,“与众不同”!写文章如此,做人也应如此。

作好文章,做好人!这就是我们学校为我们开设“开学第一课的”意义所在。

【篇二:一次讲座】

“太好了!太好了!”一进校门,便听见有人高声大叫,公布栏前还挤了一群人。我飞快地跑过去凑凑热闹,看见了公布栏上写着:今天下午不上学,全体师生到二中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阿姨的讲座。要求:1、要戴好红领巾、穿好校服……一看完,我立刻跑进教室,告诉同学这个好消息。刘一鸣一来,我便冲上去传消息。

下午,我们在东方红学校集合。我排好队,阳光虽然无情地照在我的身上,不停地流着豆大的汗珠,但我的心中却觉得很兴奋,完全感觉不到热。好不容易等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但清点了人数之后,才发现少了几个同学。再等了十几分钟后,肖老师不赖烦地说:“算了,不等了!”走了一段路,我们立刻到了二中的大礼堂。

坐好后,汤素兰阿姨开始讲话了。先开始,汤素兰阿姨向我们问好,礼堂里立刻掌声一片。然后,阿姨向我们介绍了她有几十部作品等。接着,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的节选,内容很搞笑,故事完后,阿姨就请了几个人说感受。有人说:“这位小女巫很讨厌,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没有在意别人的感受。”然后,阿姨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想象一下,癞蛤蟆最想要什么?”礼堂里立刻举起了几十双小手。有一个姐姐说:“癞蛤蟆最想要一个漂亮的青蛙公主,因为他想要有个伴。”阿姨觉得她说得还不是那么具有想象力,但阿姨为了鼓励她,也奖了一本阿姨写的童话小说,让我羡慕不已,决定要举手。阿姨又出了一个问题:“小鸟与雄鹰比赛,小鸟赢了。你们猜,小鸟为什么赢了?”我一想到,就举起了手,但还有点犹豫不决。可阿姨没有点到坐在后面的人。那时,我心里又感叹:唉!真倒霉啊!后来,阿姨又和大家说:“你们要经常猜谜语,写想象作文,要做笔记,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又过了一会儿,讲座结束了,大家就回家了。

汤素兰阿姨说得对,好记心不如烂笔头!我们也要经常写作文。还有,每一个小学生在小学期间一定要读200到300本书,增长自身的知识!

【篇三:我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8月30日,假期随着8月接近尾声,今天,便是我们初一新生进入立德正式开始学习的第一天。

8点走进立德的大门,好奇、向往、激动、又或是带着梦想来;跨入大门的那一刹那,那种感觉好像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接着,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开学第一课:《“我”是怎样炼成的》。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而我们的新学期“开起人”就是国家一级作家——董宏猷老师。

几百位立德人一齐坐在报告厅内听着讲座,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听着,听董老师讲着他在山村里是怎样炼成的一系列趣事:把小蛇蛋当成鸟蛋悉心呵护;坐在牛背上迷糊着做梦;把小老虎当成小猫咪带回家里,惹了“山神”……这一个三四岁的放牛娃因为调皮而惹下的“笑话”把我们逗的哈哈大笑,掌声也是一波比一波热烈。

老师的童年趣事呢,有两个最让我有所感触,一个是他因为惹了山神高烧不退,母亲为他喊魂:山那么高,林子那么深,黑夜的路是那么的崎岖……这个母亲就举着一支火把,在深夜一声一声地呼唤着“猷宝啊,回来啊!猷宝啊,回来啊!猷宝啊……”这声声呼唤仿佛已经喊进了我的内心深处,回声也久久的徘徊着。

第二个故事便是那个渴望阅读的孩子为了看一本书去码头拉车赚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一个住在岸上的孩子,生活条件自然不如城里的孩子富裕。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为了阅读,不畏惧任何艰苦去拉车。是怎样的一种意念才能使这样一个九岁半的孩子坚持下来呢?我们无法想象。董老师说,在他拉车时,一位好心的老车夫告诉他拉车的要领:“不怕慢,只怕站。”我想,我们的学习生涯也不是如此吗?不怕进步慢,只怕自己停下脚步放弃梦想,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前进!

随着时光的推移,母亲的花儿落了……

他回到老家,月儿正圆。但当董老师呼唤母亲时,回答他的,唯有明月与青山。他终于意识到母亲为何总能在广袤的大草原找到自己的身影了:是爱的呼唤。老师说,作文就像我们伸懒腰,没有标准可言,打开自己独特的思维与想象,做到独特、个性、与众不同,便是一片好文章;而我说,赋予了爱投入了情,带着自己的情感想要去传达这份爱的,才是一篇“文章”。

走过深山,走过红麦田,走过老师的“炼成过程”,走过老师《金色的童年》我们进入了讲座的尾声,随着董老师奇妙悦耳的口琴声“荡起了双桨”,荡起了我们的美好梦想。

讲座结束了,但我还是忘不了那个在牛背上长大的小孩,忘不了大作家的童年……

一个人不能被别人打败,只能自己打败自己!如果长大后有机会,我想像董老师一样,把自己的金色童年写成一本书,“书写”下我的童年;希望以后的我们能像董老师一样,有自己的个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篇四:那次讲座】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终于盼来了张老师的第二次关于援疆行的讲座。我们好不容易才哄走数学徐老师,满怀期待地等待开始。

张老师端着电脑走了进来。我们虽然手中的笔没停,可耳朵早已支棱起来了。讲座开始了,我们纷纷收起作业,坐得端端正正,双眼紧盯着大屏幕。

张老师说,新疆的水和我们这儿的水不一样,那边的水都是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含有大量碱性。如果长期用这种水洗头,会导致头发脱落,变白。而长期饮用这种水,还会导致胆结石。老师还用自己举例:他在刚到库车两个月后就查出胆内有结晶。医生告诉他得多喝水,多跳绳。张老师为此特意买了个一升的水壶,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喝一瓶半;他一有空便跳绳。终于,下一次检查时,结晶已经没有了。

一对比,我发现我生活的环境真好。那里的人民一定非常不容易吧!

更恶劣的是新疆的自然灾害——-沙尘暴。老师的一位同事这样形容南疆的沙尘暴——“南疆人民苦,一日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可想而知,南疆风沙呼啸的样子一定像黄袍怪一样狰狞恐怖。张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支教的学校有两扇玻璃门。沙尘暴袭击后,第二扇玻璃门内也堆满了沙子。门外两侧的花盆被打翻,东倒西歪,还断电断网。往外面看看,黄沙漫天。门外,几个女大学生把头裹得只剩眼睛,快步逃离;“教师公寓”的“师”字也被打落一半。这种天气,在我们这里是少有的;而在新疆,这种天气却很常见。

不知不觉,今天的讲座接近尾声。我想,张老师和他的同事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去援助祖国的西北,他们默默地忍着一切,忍着对家人的思念。这一切,只为了让祖国的西北富饶起来。他们,都是援疆的英雄!

【篇五:听讲座有感】

我是怎样炼成的听后感

八月三十日,对于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它是我迈入初中生活的第一天,也是我告别懵懂童年的第一天。

很荣幸我能参加董宏猷老师的讲座,进入报告厅,找好座位便坐下静听董老师端坐在大家面前回忆他是怎样一路迈过来的。

在老师的回忆中,最吸引人的亮点是那段充满童真、童趣的捉小老虎的经历。当时的老师还只是个天真的乡下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一只看似小花猫的小老虎抱回家中藏了起来,结果招惹来了虎妈妈带领的虎群,无论人们怎么恐吓,虎群就是不肯离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它是固执的、无畏的、不屈的。虎袭危机解除后,老师却莫名其妙地连夜发高烧,怎么也不退烧。有人说是老师惹怒了山神(老虎),魂被叼走了,需要师母等夜晚去捉“猫”的地方把魂给喊回来。你们说,谁会想夜晚进深山老林啊!但是,母爱的力量又一次驱使母亲去行动了,不久后,老师竟然真的退烧了。听着老师生动的回忆,看着老师比划着当时的一景一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畏,不止是人,老虎之间也存在着深厚的感情,它体现在母寻子上,也体现在母盼子康的心理上。就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感悟到亲情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再后来,老师回忆起小学时光,当我得知当时的中国还和富强扯不上关系时,再想想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渴望得到一本书,竟得卖力拉车挣小钱;想在炎炎夏日中解解渴,却又想省钱买书,只得喝洗杯子的水;为了捡一片西瓜皮给母亲吃,竟遭到他人歧视和同伴们的一顿毒打,心中不禁感到同情,却又因老师的遭遇打抱不平,同时又因老师为目标奋斗的坚定意念而震撼。

这节课,使我明白“家中必有爱”的道理,使得我懂得怎样向目标进发。董老师真不愧是孩子们的知音。在我看,只有过来人的作品才是亲身经历,才有真情实感,才会受得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啊!

【篇六:一次难忘的讲座】

今天,我们小记者团来了两位大哥哥,我奇怪极了:“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老爸告诉我,他们是萧山最有名的重点高中—萧中毕业的两位学霸,今天是特地来给我们讲学习方法和课外知识的。

开始了,两位大哥哥先各自介绍自己,一个瘦瘦高高的大哥哥说:“大家好,我叫韩潇。”一个长相温和的大哥哥说:“我叫翁文新。”在他们作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我们就认识他们了。

首先,他们教我们在遥远的亚马逊森林里该如何跟原始人打招呼,韩潇大哥哥先给我们做示范:第一步,说几句话。话音刚落,他俩就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我们听不懂的“火星语言”。第二步,拍拍肚子,我奇怪了,拍肚子要干啥?难道表示肚子饿了?他接下去的话才让我恍然大悟:“这就是表示你晚餐吃饱了。”哦,原来如此。

接下来,翁文新哥哥又给我们讲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方法。他说“学语文最好有一个笔记本,在上课的时候要认真记笔记。课后要经常复习老师讲的重点,并且还要多看经典名著,可以帮我们积累词汇,对写作文有帮助。接着他又说:“学数学一定要有错题本,用来记录错题。每次考试错了题,不要糊里糊涂地把答案直接抄上去,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再改,改完将原题抄到错题本上,不要直接写答案,过段时间再拿出来重新做一遍。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想想我平时,我对他的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讲座结束了,我在心中默默地想:“我一定会把他们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争取有一天也能取得像他们那样的好成绩。”

热门推荐
1看杀猪
2关于黄河的作文
3尝跳跳糖有感
420年后回家乡
5回顾与展望
6挖竹笋
7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8我的奶奶
9一本可怜的书
10井蛙成因
11我的乐园作文
12暑假漂流作文
13读书真有趣
14研学之旅
15八年级作文
16童年的记忆
17水,催我前行
18元旦
1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20我得到了锻炼
21水仙的智慧
22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23游白洋淀有感
24汉字
25春天的足迹
26温暖的记忆
27小雨滴旅行记的童话作文
28春天在哪里
29家乡的竹林
30我最喜爱的诗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