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记初春游梅园
记初春游梅园

【篇一:记初春游梅园】

一月廿二,乘早梅初防之际,便兴起之游梅园胜景。

一出市中,天空格外湛蓝,甚至连几缕薄云也慢了下来,不再为调皮的春风之左右,亦与我们一同悠悠然然,可也兴致勃勃。太阳已经升起多时,依然精力充沛,毫无保留的将光芒射向大地,路边的冬青嫩芽也一如翡翠或碧玉雕琢出来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溅射出不计其数的碧绿光晕。太阳又为它们镀上了玉屑银末般的金边,更是锦上添花。

入了市郊,春意更浓,鸟语花香。一阵花香由远及近,渐行渐浓,抬头一望,一座假山石刻了两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梅园”。又缓行百十来米至梅园正门口。

由于先前几次已来过,故此不走寻常路,直上浒山的乐农别墅。一路上早梅簇簇丛丛,煞是好看。一阵轻风拂面,不时吹落下不少花瓣,它们如一群小精灵,飞过来,飞过去,又调皮地在我们面前跳上了一段芭蕾,又似一个个顽皮的孩童,围着我们转圈圈,又任性地在我们面前抱着我们搭顺风车,又偷偷地亲我们一下,惹得几个女同学咯咯笑了起来。

走了几十来米,便至天心台。天心台挺宽,只是旁边有几个石磨占去了大半位,可依然能容百许来人。顺山势前进,忽见一泉,其泉深约一丈余,名曰洗心泉。泉中落英缤纷,望泉对岸,过一石桥,便是乐农庄。

在乐农山庄稍作休整,大家在顺山势修筑的石头小径上一起观赏梅花。正巧,约行了百二十步,小径便一头“冲”进了梅林中,同学们纷纷在里面合影留念。我也跑进了梅花林中,我依在一颗白梅树粗壮的枝干上,仔细端详着:朵朵梅花冰清玉洁,虽春寒料峭,可也已盛开,五瓣的花组成一个小喇叭,向四面八方播放着春的讯息,可谓王冕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远处,一株墨梅又引起了我的注意,后退几步,黑与白相映成趣树下不知名的野花闪着蓝色的光芒,恰到好处。极目远眺,红梅虽无杜鹃国色天香之感,可也有沁人欣脾之香,姹紫嫣红,千姿百态,或俯或仰,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亭亭玉立。

绕过一片郁金香的草地,又走过松树枝叶如盖的林荫小道,过一座木桥,旁边有泉水欢腾着,顺水信步至大门,排着队,出来梅园。

【篇二:梅园中的春天】

香肠、果冻、干脆面……这是为了什么准备这么地充分?嘿,我们就要去春游啦!零食、坐垫、相机当然一样不能少,只有“装备”齐全才能出发呀!

今天,天气似乎格外爽朗,今天,校园似乎更加美丽;今天,同学似乎格外昂首挺胸。这足以可见我们对春游格外期待与重视。坐上大巴车,浏览着窗外美丽风景,我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三十多分钟的奔波后,那有劲的“梅园”两字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立即映入了我的眼帘,雄伟气概在字行间完美地凸显出来。

进入梅园,一样样带着原始生态的东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古色古香的小桥、清澈见底的小溪以及优雅自然的风车屋……可真谓古诗词里提到的“小桥、流水、人家”呀!潺潺的溪流、沙沙的风响、叽叽的鸟叫共同奏响了我们的“用餐时间”。同学们各摆“地摊”,却一起享用“美食”,这其乐融融的景象为公园添上了最美的一笔!随后,我们又去拍了一张“桃花”集体照,用照片诠释欢乐。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彩色的书包排成直线,踏上了返回之程。

我曾回头,望过美景;我曾转身,帮过同学;我曾大叫,释放欢乐。春日里的初春的梅园,在我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淡淡的花香与深深的印记。

【篇三:游梁化梅园】

假期就要劳逸结合,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今日我们继续梁化梅园之游。

十里李花

我们来到梅园才得知梅花早已谢了。惠州的春天来得就是早,李花开得正旺,漫山遍野的李花着实让人震撼。我们异口同声道:“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远远望去,目之所及,青白一片,中间间或点缀着几点粉红,有锦上添花之妙。走近才发现白的是李花,粉的是桃花。李花是5片一朵,小小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紧紧聚集在一起,像一个个小球。用花团锦簇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李花是白的,树干是黑的,给人视觉一种反差显得更美。我们置身在一树树繁花似锦的景色中,畅游在花的海洋里,流连忘返。游人穿梭在花与花之间不停地拍照、拍照。大有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

怪?不怪?

出了李林我们来到了“怪坡”。“怪坡”之所以叫“怪坡“,听说是因为”怪坡“上的水是倒着流的,就是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真是闻所未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水倒了下去,是往下流的。再倒,再倒,一样。我很纳闷,不是叫“怪坡”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怪吗?不怪吗?

山上美景

继续往上走,可以看见山顶被云雾环绕,跟罗浮山的美相比毫不逊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呀!我们赶紧用相机捕捉下这一美妙时刻。李树和桃树被包裹在云雾里面,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的梦幻。在云雾中依稀可见几点粉,几点白,那画面,想想都是一种奢侈,何况我们清清楚楚真真实实地看到了呢!

我们走了,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和一路花香。

【篇四:梅园之行】

伴随着2017新年的钟声,我和妈妈来到了梅园,开启了我们的赏梅之行。

未进园子,已是车水马龙,进了园子,更是观者如堵。一走进梅园,顿时感觉春意融融,一派“鸡”祥如意。鸡妈妈和鸡爸爸领着5只小鸡的巨大卡通形象伫立在主干道的花圃中央,引来无数的游客驻足拍照,本命年的我也不例外。漫步在小道上,道路两旁满是梅花树,朵朵梅花争奇斗艳,层层叠叠,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一般。亭台楼阁,假山怪石,被掩映其中,好一派美丽风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最香不过腊梅,寻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片腊梅林。走进枝头,细细观赏,一朵朵腊梅花昂首怒放,它们三五成群地拥在枝头上。举起一根枝条仔细端详,蜜桃形状的黄色花瓣成螺旋状排列着,错落有致。一簇簇花朵在寒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最雅不过宫粉梅。沿着小径,我们又来到了另一处梅花林。这里的梅花粉粉的,煞是好看,名曰宫粉梅。它们花开繁密,花色淡红,娇艳欲滴,仿若林花照水的美人,脉脉含情,欲言又止,惹人生怜。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拿着照相机,飞奔到了梅花树下,踮起脚来,看了又看,闻了又闻,拍了又拍,开心极了。

梅园的梅花真多啊,我们一路走,一路赏;一路问,一路醉。我喜欢梅花,不仅是因为它的颜值高,更是因为它的品格高。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正是对梅花的真实写照吗?

【篇五:梅园游记】

三月,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节。周五,天气晴好,老师要带我们到龟山探梅园去游玩,想到漫山遍野的梅花,我既兴奋又期待。

还未走进梅园,一缕缕清香迎面扑来,绵绵悠长、沁人心脾。远远望去,梅园一片花海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满园梅花流枝缀玉,穿插在奇石间,倚在小桥旁,卧于溪水边,更有老藤古柏、清溪秀竹,亭台水榭环绕着红梅绿萼,处处冷香迷雾,横斜影动,让人如坠入仙境一般。

这儿的梅花品种众多:红梅、白梅、绿梅、乌梅等千余株梅树应有尽有,梅与石相映成趣,暗香沉醉,梅花点点。它们千姿百态,有的一枝独秀,绽开笑颜;有的倒挂枝头,仿若金钟;有的千朵成群,紧紧簇拥。颜色也各不相同,粉的如霞,犹如姑娘羞红的面庞;白的似雪,仿佛落雪重压枝头;红的似火,好似熊熊燃烧的火焰……自古以来,喜爱梅花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今朝我终于体会到他们喜欢梅花的原因了!

来梅园游玩的人真多呀!他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或簇拥树下,合影留念;或围聚在一枝俏梅前,轻嗅花香;或弯下腰捡拾地上的落花,吟咏梅花……

景色秀丽、如诗如画的龟山探梅园,真令人流连忘返。

【篇六:雨中游梅园】

我的家乡在长兴县,这里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其中,水口川步的东方梅园也是风景名胜之一!你们去过那儿吗?就让我来给你们讲一下雨中的梅园景色吧。

进入梅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盆栽的梅花树。这些梅花树颜色不一,形态各异。有的直挺挺的,就像一个个守护梅园的士兵一样;有的则弯弯曲曲的,缠绕在一起,像麻花;有的像一只小鹿,趴在石架上,眺望远方。“滴答,滴答”,这是雨点落在伞上,落在梅花树上的声音,我们伴着小雨点儿的节奏,欢快地向前走去。

一路上,我们欣赏着梅园里有关梅花的音乐,心旷神怡,很是舒服。走到半路,雨停了,太阳便现身了。我收起伞,啊!四周是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棵梅树。这里的梅花只有三分之一完全绽放了,三分之一还是花苞,三分之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有的梅树经过嫁接,一棵树上同时出现了不同颜色的梅花。走近看,每朵梅花、每片叶子上都挂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雨珠,伴着阳光,像一颗颗挂在树上的小精灵。我们来到一棵梅树下,望向湖面,多美的景色啊!湖面波光粼粼,花瓣飘落在湖面上,就像给湖面铺上了一条粉色的毯子。瞧,那里有一棵梅树正耷拉着脑袋,树枝都伸到水下,好像在和湖水来个亲密接触呢!

随着泉水的水流声,我们来到了竹林里。“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又下雨了,可为什么我没淋到呢?噢,原来那是茂密的竹叶挡住了雨点的来路啊!下了山,我们来到了泉水潭,泉水很清澈,一眼就能见到潭底,水潭四周还绕着一圈梅花树,我按着台阶一级级的走下去,碰了下泉水,好清凉的感觉!

经过半天的游览,不仅让我欣赏到了东方梅园得天独厚的美景,还让我了解到了东方梅园的很多信息:东方梅园占地有300多亩,梅花品种有60多种,梅花是我们的县花,梅花还能加工成香水……,使我收获了很多知识!

热门推荐
1哭泣的林妹妹
2感谢有你们的春天
3保卫家园
4二年级作文夏天的雨
5一碗牛肉面
6幸福如此简单
7家乡瑰宝金鸡碑
8争做文明使者,争当美德少年
9奖励自己
10过去的时光旧旧的
11描写动物的作文
12竹海游记
13让我思念的一个人
14生活这本书
15美丽的冬天
16远足感悟
17四年级记事作文
18一场足球赛
19和妈妈说说心里话
20蜂眼看世界
21那一刻,我很高兴
22我得到了表扬
2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4微幸福
25新来的班主任
26今年夏天作文
27爱的漫想
28猜猜他是谁
29《冰雪奇缘》观后感
30我的超级妈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