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墨香相伴,真好
墨香相伴,真好

【篇一:墨香相伴,真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了它,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去享受与书相伴的每一分每一秒。

每每月圆,皓月当空,便会如一把钥匙,打开我关于《狼图腾》的记忆之匣,勾起我对那道黑色身影的回忆,听得阵阵刚烈的狼吠,望着无边草原上那场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猎杀。

厚厚的黑云,在草原上翻腾,像浓烟般凶猛。天空昏黑,白毛雪在密密麻麻的飘着,枯败的杂草中,一对淡绿色的眸子正发着丝丝寒气,令周围气温到了冰点。视野所望,是忙着吃草的羊,这场战役对狼来说很重要,凄惨而愤怒的嚎叫已因饥饿回响多日。

“嗷呜”,具有撕裂一切的野性叫声响起,匍匐在山坡上的狼群像打了兴奋剂一般,在头狼的号角下奔向山谷。受惊的羊群撒开腿就跑,短小的腿在此刻竟发出了无尽力量。但那些草原的战士们也穷追不舍,一些年老的,吃太多的羊此刻已慢了下来,但没有一头狼表示渴望,他们要的,是羊的主力军——那些壮年羊。

可是,狼群已饥饿多日,要追上一群吃饱喝足的羊谈何容易?渐渐的,一些狼放缓了速度,从狼群中分散出来,羊认为狼群即将失败,便不再周旋,开始出谷湖面上跑去,回看后方,惨白的月光照在头狼身上,此刻的它更显狰狞。可是失败的不甘未出现在它脸上,反而浮现了一丝阴冷的笑。

闪电战已是强弓之末,羊群渐渐跑到湖边,一发未得的狼群显然离失败只差咫尺,可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本来撒开蹄子的羊,现在正停下了双腿,呆呆的看着一个个同伴落入湖中,原来初冬的冰尚未坚固,羊群又吃过草,很重,冰面破裂了。而想着绕开的羊也早已被之前分散开来的狼包围,这时,这群羊正瑟瑟发抖。

屠杀,就此开始!有力的利爪如切豆腐般没入第一只羊的头,鲜血瞬间喷洒而出。大口扑向羊颈,下颚有力的咬合,羊一命呜呼,还来不及挣扎。血腥味弥漫空气,这下子,像是在炸药库中点起了火,狼群瞬间沸腾,痛苦的呻吟响彻山谷……头狼踩在一个羊头上,此时,尸横遍野,鲜血洒满大地,一种胜利的喜悦在狼群中扩散。头狼死死地盯着死羊,呲牙咧嘴,眼中淡淡的不屑流露出来,又似对失败者的怜悯和嘲笑。它用冷静的大脑和缜密的思考宣誓了谁是草原上最强者!

至此,我深深地被头狼的勇敢智慧打动,这种桀骜不驯,有勇有谋问当今几人能做到?在这场草原搏斗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故事的精彩,更有头狼在缺粮时不言放弃,利用好天时地利的机智,追捕敌人的英勇。它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书的的确确是用来消磨时光的,但我们得学会在书中学到东西,使之蕴含的真意伴随我们一生,在人生路上助我们披荆斩棘。

【篇二:四季墨香】

无论何时,我总喜欢于窗边,于桌前,做着一件惬意的美好小事。

我的记忆中,春暖花开,在小区的长椅上读书是件很舒服的事,倚在妈妈的怀里,躺在长椅上,听她给我读书,我在妈妈温柔而甜美的声音中,看小红帽与大灰狼交锋,听阿里巴巴的妙语连珠,为街头卖火柴的小女孩而悲哀。一阵微风拂过,妈妈的头发掠过我的脸颊,衣襟也轻轻飘动,好像是书中的“蜜儿”,沁入我的心脾。

从此以后,我喜欢和妈妈一起,在暖暖的阳光中,在朗朗的月光下,在微风的吹拂后,在书桌旁,在纱窗前,手捧书一卷,细细地品,默默地读,静静地尝那书中的千姿百态。春日暖,心与蜜同甜。

夏日,燥热凌人,无心读书,便想起长辈们总爱唠叨几句古代的怪老头们说的话,例如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却认为这样的读书,丧失了阅读的本质,许有利益,许有作秀,更甚者哗众取宠。我看看手中的书,望望窗外车水马龙,叹了口气。这样的心痛,还有几人愿体会呢?

灯火长明夜仍未央,书香如酒醉于心上,夏虽燥,墨香却留心。

秋天到了,秋日天高路远,神清气爽,褪去了酷热和躁动,倒越来越痴迷于书。沉浸书中,只觉得日子一天天都是静美的,只觉得读书时,世间万物都消了踪影,尘世间仿佛只剩下了我和书,在静静地对话。秋不悲,只留些寂静。

冬夜,静雪相伴,一书在手,纸页沙沙,书香缕缕,兴起而读,兴末而止。饮一杯清茶,仍然神思飞扬。读书于我而言已不仅是开阔视野,增长才识,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最好的放松。冬不寒,心底纯且静。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在我眼里,这些足以构成一道风景,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往日的浮躁,只有内心的纯净。

让我最为感动——四季墨香总归有一缕魂。最是读书使人美。

【篇三:让墨香留在纸间】

有人说,《新华字典》里凝结着一种文化情结,我还是愿意享受摩挲字典的“沙沙”声;有人说,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费劲地翻查字典了,电子工具书更方便快捷。而我说:“纵使电子工具书千千万,取一本《新华字典》放心上,足矣。”

一张纸,承载了一代人对一代人的殷切鼓励;几滴墨,渲染出一行人对一行人的自豪恣意。《信中国》的播出,让我们结识了一位位平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人,诵读着一段段极简的文字中流露出中深深情意。奋战在一线的民警张留;八一飞行表演大队中队长余旭;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朱军……在纸面上我们感受的写作者本身的喜怒哀乐,分享着它的成功与失败;但透过纸背,我们看到的是他写下这封信的决心和勇气,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挑战。这是纸墨留给我们的,电子书所不能带来的,形神合一的情感表现。

翻阅几本古诗词,那历经沧桑而不老的苏轼向我们走来。印入眼帘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深意重;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身”的豪放气迈;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身月白。”的惊讶与赞叹。从这些充满书墨香气的字中,我们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苏轼。看到了他被贬惠州却依旧“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乐天派本性。通过书墨我们随着他由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感受着他的大智慧。合上书,他的身影依然在脑海中盘旋。

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由此观之,书之重如泰山。巴金视书如命。新中国成立之初,巴金家钱不多了,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一天,他带两个孩子去书店,妻子说:“家里快没钱了。”不知家庭情况的巴金说:“钱不就是来买书的吗?”说完,带着两个孩子欢欢喜喜地去了书店。在他看来,书是精神食粮,是比物质更为珍贵的东西。

墨香在纸间流淌,沉积于心田,承继五千年文明,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四:墨香忆】

雁南飞,秋风遂,落叶坠,花自零。一切都随时间缓缓流尽,唯有阵阵墨香萦绕,独忆老人笑声荡漾。

曾几何时,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仍住着我年近六旬的婆婆,佝偻的身子,像一棵苍老的槐树,摇摇欲坠。时常,她倚靠在墙边的树下,望着残阳的余晖渐渐散尽,无奈笑笑,垂头,感伤地流泪。

记忆在轮回,风散尽了曾经的美好,记忆涌上心头。依稀记得,老人用她粗糙的双手抚摸我长长乌黑的发际,用她明亮的双眸静望我笔尖藏着的执着。

每一次纸窗发白,我都会沿着那熟悉的小径,穿越那熟悉的小桥,倾听那熟悉的流水,奔向那熟悉的庭院,寻找那熟悉的身影。

老人底蕴深厚,博古通今,更是写得一手好字,那字如其人,清秀端庄,骨气洞达。老人经常在烈日下替我铺好宣纸,磨好黑墨,教我写字。而我却是那样任性与不驯,任饱蘸墨水的毛笔在纸间信笔涂鸦,溅起斑斑点点的黑痕。几次三番后,她似乎生气了,拿起笔敲我的手,我下意识的呜咽了,可老人的眉宇间依旧是严厉,有一丝不可侵犯的威严。我妥协了。老人执起我的手,毛笔在宣纸间如游龙一般游荡,墨黑的字体显得庄严,神圣。从描摹,到临写,背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可她一放下我的手,我紧握着的笔颤抖着,字体变得歪歪扭扭。我似乎气馁了。婆婆笑笑,给我讲了许多故事,从铁杵磨成针,到王羲之入木三分,从匡衡凿壁偷光,到屈原洞中苦读……我眸中多了几分坚毅,磨墨执笔,挥洒如云。赤阳当空,我的汗水沿额而下,婆婆欣慰笑笑。时光荏苒,我的字也渐渐有骨有筋,笔触,有墨香在回荡。

数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她辞世已久。老屋和小桥流水也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骄阳似火,我在旧时屋檐下席地而坐,却下起了滂沱大雨,什么炽热的晶莹的水珠落满衣襟,浸湿了院落深处一张张白净的宣纸,渲染出一层层涟漪,散发出浓浓的墨香,是雨滴,汗水,还是泪珠?

【篇五:墨香伴我成长】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是一种文化艺术。我学书已有一年,从对书法的好奇,到拿起毛笔,再到现在已经能写出那一个个娟秀的毛笔字,每一个笔画都是我的汗水。还记得第一次写毛笔字的场景……

“叮——咚”,随着上课铃声的敲响,我心涌澎湃,“嗒——嗒”,随着老师脚步声的接近,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开始写!”我拿起了毛笔,可是手却不住地颤抖,停滞了良久后,突然,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学习书法最重要的还是勇敢。”听了老师的话,我提起了我的手,写下了我学习书法的第一笔,也正是这第一笔,开辟了我的一条学书之路。我学书法史从魏碑开始的。老师常讲,临帖先求形似,得其精神,再注意气息。书法不单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去人浮躁,锻炼意志的修为。当我接触书法的时候,我就被那或长或短,或重或轻,或浓或淡的线条打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书法的深入,我的心变得更静了,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受外界所影响地学习。

从对书法的好奇,到过程的辛苦沉闷,我几乎要放弃了。现在我渐渐地迷上了散发着墨香的笔墨世界,我始终都记得注意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就是因为这一次次的超越,我的书法技艺才能更上一层楼……

“临池晋魏,翰墨飘香。”充满墨香的世界锻炼了我的勇气,充满墨香的世界去除了我内心的浮躁,充满墨香的世界使我永不言败,充满墨香的世界使我不断超越自我……

啊!墨香伴我成长!

【篇六:墨香伴我行】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就像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有下棋、唱歌、骑自行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书法。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到江南书画社周老师那里学习书法。一到那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墨香,许多哥哥姐姐手握毛笔潇洒自如地书写着各种字体,我看着羡慕不已,心想要是我也能写出这么美的字,那该多好呀!

刚开始周老师教我写最基础的笔画横、竖、点、撇、捺。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些笔画,看着简单,写起来可难啦!我总是把握不住用笔的轻重,把横、竖写得像一根根火腿肠,粗粗的,胖胖的,把点写成不是花生米,就是烤面包,样子可难看了。最搞笑的是捺,老师笑着说像老爸的大皮鞋。可是我毫不泄气,根据老师指导的方法,每天坚持练习。终于我把每个笔画都写得漂漂亮亮的了,在周老师那里顺利过关了。

接下来,老师教我写欧阳询《九成宫礼泉铭》这本字帖里的字。我紧记老师教我的要点,仔细观察笔画的位置,把每个笔画写到位,写精致。每天晚上我都会认真书写,有时,当我偷懒不想写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的故事,这样又激起我要把字写好的决心。我天天不厌其烦地练呀练,看着自己写的字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真开心呀!

到现在,我写字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我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校书画展览会上,我的两首古诗作品也被挂了上去;布置教室时,老师把我的一副对联作品贴在了教室的墙壁上。当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自豪!

我爱书法,我愿把你当成我的朋友,让你成为我的骄傲,让墨香永远伴随着我吧!

热门推荐
1乡村童年
2考试前的烦恼
3春游
4科技的魅力
5坚持
6我们球队的女汉子
7真的不一样
8《我害怕》诗歌
9老师,谢谢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家乡的石城
12我家的一张旧照片
13感悟生命
14至少还有你
15小鬼当家
16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7一件特别的礼物
18怎样学好上册语文作文
19我爱荷花
20游玩灰汤“华天”
21军训
22我长大了
23挫折
24我最敬佩的人
25网格员的一天
26有书的童年不寂寞
27军训日记第二天
28我爱读书
29我的家乡厦门
30秋天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