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中考作文>风从这边来
风从这边来

【篇一:风从这边来】

常有人如此形容,曰:“秀色江南。”然而这“秀色”该是种怎样的风韵啊?莫非是那一座座苍老了容颜,却依旧屹立在水乡石桥上的灰绿色苔藓;亦或是那菁菁流淌了千年,轻风逐流的水乡碧波的澄澈透明;还是那盛开在烟雨朦朦中,颇具风情的油纸伞的古色古香的雍容?

就像书中所写,江南,似乎在所有时代的画卷里,都如此诗意。

故,来到乌镇,寻觅着自己脑海中的江南的风韵。我背着单反相机,微倚在斑驳的石桥栏杆上看风景。走过石桥,便是走过了从亘远传来的江南的岁月。码头停靠着的乌篷船,游客轻举着的油纸伞,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房屋……这儿,就是江南,一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莲花过人头,风情万种的慢节奏小镇。

乌镇西栅,这是一处被完全开发了的古镇旅游景区。很多建筑都是旅游公司开发新建的,整个景区少有当地的原住民。这里有很多创意店铺,总有那么几家能让你驻足、停留。夜幕下的西栅是很美的,站在石拱桥上眺望两岸风景,灯火辉映,如诗如画。此时的乌镇,仿佛一位带着淡妆的美人,有她独有的韵味。

东栅,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和傍晚。清晨,河道上会洇起薄薄的雾气,是“兰烬落,屏上暗红蕉”的一份朦胧。傍晚,当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便徐徐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里是清一色的古建筑,原住民也在这小小的镇子里安然生活。这儿的河,送出了涓涓细流,荡涤着尘世间的浮躁。行走在河边,抬起头,阳光透过木质的窗棂,映下婆娑的树影。时而看见老爷爷在阳台上浇花,时而看见老奶奶在厨房里忙活。河边,主妇们辛勤地洗着衣服……我不禁感叹,这才是理想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我静观着眼前的景色,如初入桃花源的渔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里的老宅不施粉黛,上了年代的老墙漆灰剥落,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地播放出一段黄梅戏来;墙角被遗弃的石砖上,工匠的刻字显得漶漫不清,斑驳陆离;人们居舍门前的绿杨阴下,几只猫猫狗狗侧卧在石板上,慵懒可掬。

乌镇的手工作坊里,依然能看见劳作中的手工者。酒作坊里的佳酿飘出来的香气,染坊里扎染的特色蓝白花布,布艺的手工鞋子,手摇的织布机,现做的麦芽糖和糕点,木雕馆的匠心独运,无一不体现了勤劳的乌镇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昨天辉煌的历史和文明!

我寻觅着的江南,不存在于博物馆的展柜里,也不湮没于开发商渴望金钱的欲望里,它是眼前这份原汁原味的小美好。我不禁莞尔,悠悠地举起相机来,记录下这些鱼米之乡的生活碎片。

仔细回想,自己去过不少地方,最爱的,还是江南。我与江南,几面之缘。对它的爱,从春日的柳絮缠绵,秋日的梅雨兮兮里来;从摇摇曳曳的乌蓬小船,斑斑驳驳的古意石桥里来;从易安居士的情有独钟,东坡居士的缠绵悱恻中来,如此云云。

就是这样的一份初心,让我哪怕是读到再让人心动的文字,归来,仍是一位独爱江南的少女。初心依旧,江南亦然。

我知道,或许人们不吝以“四季如画”来与江南相媲。然,在我对江南略略品来,便知江南的美感却决然不是那寥寥数笔所能够描绘的。江南的风韵,似那冰山美人的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江南风,一直都在。它留存于那些原生态的村镇里,留存与每一位土生土长的江南人的骨子里。举手投足,轻柔温婉。

无需总是在记忆的博物馆里刻舟求剑,亦无需在开发商的海市蜃楼里缘木求鱼。不妨去江南小镇的旮旯角里走走吧,去触摸那刻上了年代的皱纹的墙壁,去吸嗅每一缕草木留香的徐风,去感受一息尚存、破茧成蝶的江南。

江南,其实早已不再是幻想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现在的江南,多了些时代的气息。旧垣残壁,仅仅是江南的表,而里,是那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是时光怎么也磨灭不去的清高。

坚守,是每一处江南小镇与漫漫时光的一场细水流长的暗恋。

我独自站立在一条小巷里,一阵飒爽的穿堂风,从巷头穿到巷尾。

这风,古老而又新鲜。

同而有异,与时俱进。

是为江南风。

【篇二:风景这边最好】

春天的新天地公园比冬天温暖,比夏天艳丽,比秋天更宜人。春天的新天地公园别有一番情趣。

大门前已充满了春意,两边草坪上芳草如茵,零星的野花,倾吐着芬芳,好似一条大绿毛毯,镶着印花图案迎接着人们的到来。大门两旁的松树倾斜着,弯着腰在欢迎游客的来到。但大门后面的两棵杨树却不那么恭敬了,它们把身子停得直直的,显得无比骄傲,也只能由它们去干了,这个林子不得不让这两棵树守卫着。

走进大门,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桃树展出它那青翠无比的嫩叶,向蝴蝶蜜蜂们炫耀。梨树摆动着它那娇美的枝条在阳光下跳舞,杏树摇拽着它那已发红的果子,向着小鸟“咯咯”地笑。柳树妹妹梳着迷人的枝发,海堂哥哥开出了一片粉红的花……诸多的植物的香气混着泥土的气息,清新无比。

最醉人的地方莫过于林荫小道。小道上青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了一道刺眼的绿光,冬青、柏树谈笑风生,畅谈春天的美好。走过小道,眼前出现了一条湖,湖面清澈见底,湖底的小鱼快活地玩耍,石子、石头组成了一个迷宫,栩栩如生。湖面上时不时有游船袭过,受惊的小鱼到处乱游,不一会儿又平静下来继续玩耍。

走过桥来到了出口,出口打扮得特别精致,大理石的地砖、挺拔的杨树,它们向我招手着,我也向它们招手着。再见了,新天地公园。

我喜欢新天地更公园,更爱春天的新天地公园。

【篇三:风从这边来】

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

一阵风吹来,我笑了,满面春风……

期中,分数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排名一出,喜的更喜,愁的更愁。而我一度跌落神坛,本想在期中再次爬起,不了,一落即是千丈。

窗帘被拉上,台灯兀自亮着,桌上杂乱不堪,书本乱堆着,笔筒终插着几支懒散的笔。

我揉弄着衣角,垂头丧气,立在桌旁。“男儿有泪不轻弹”,在承受暴风雨般的责备后,眼中局部阴转小雨,但愣是没流出来。

妈妈叹了口气,说:“出去走走吧!”在小区中转悠,一阵风吹来,拂过脸颊,是南风!妈妈有感而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说实话,其实你的问题主要出在数学上,你数学成绩不稳定,只要数学上去了,整体分数也就上去了。”她想了想,继续说道:“我跟你的数学老师沟通过了,她建议你多刷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大鹏为何能“水击三千里”“直上九万里”?因为它“其翼若垂天之云”,扑棱翅膀,膀下气流积少成多,便可以一飞冲天!迁徒南冥,也可乘六月之风而达!

我为何不学大鹏鸟,积少成多,一飞冲天!

此后,我将不再是从前那个懵懂的少年,我将改变!别看我上课趴着,懒懒散散,实际上“心到,眼到,口到”;别看我周末貌似轻松,无所事事,实际上每周都会做课外资料……

在合理的安排之下,我作业正确率缓慢提高,几次数学小考,成绩也显著提高。

六月,大鹏腾飞之时,也是我们备考之时。在作业和补习班的双重压力下,我有条不紊地重新安排计划,备战期末。

考试之日,信心满满。回到教室,立马加入对答案大军中。“咦?你的答案怎么和我不一样?”“你算错啦!应该是……”“你第六题答案是多少?”……

估算了一下,数学成绩应该还不错,心想,我这班级“老三”的位置应该能保住。

“叮!”,手机响了,是同桌发来的QQ,“成绩出来了!”一看到这话,我赶紧打开智学网。

“哇,还不错啊!”,当我看到分数和排名时,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在班级和年级上,都排在“A1”上。

B卷也结束了,分数大都在预料之中。当老师把最后的排名放在大屏幕中,我心中超激动:班级并列第二,年级并列第24!这是初中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走在回家路上,一阵风吹来,是南风,我笑了,满面春风……

故,成功之风,向“北”而去,而我,化身为鹏,逆风南飞!

【篇四:这边风景独好】

它没有白杨树那么质朴、严肃、伟岸和温和。也没有牡丹那么富贵,更没有君子兰那么的高雅。

它平凡却又不平凡。

在冬日中,你可以看到路的中央总有一排整整齐齐的松树,即使你不仔细地观察。你也一定会知道它是一年四季都是翠绿色的。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看到它有时会是灰蒙蒙的,难道你就不好好想想他们这样不正是与今天的农民、工人一样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地劳动吗?再比如它那枝枝叶叶紧靠团结,难道不像今天力求上进的人民,难道不像科技时代迅速发展的中国?

这种不分昼夜,不畏严寒,以及坚强不屈的品质,不也象征着守卫我们的人民警察和边防战士吗?这不正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同吗?

松树的树干直立着像一名警察,松树的树干上分着几根树枝,像一些小小的梯子的木棍,它像一个天然的梯子。松树的树枝上长着一组组的树叶。这些树叶虽没有白杨树那么粗壮,但它却像君子兰一样一根一根像针一样。

从远处看去,松树就像一棵青色的胡萝卜,矮胖矮胖的其貌不扬,歹不知走进直至了解后才发现,它有如此的特质。

松树是由下到上,有粗变细。宛然象征了当今社会许多人民力求上进,却不成功,许多人渐渐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斗志。但是,总有那么几个登上人生的顶峰,成为了天之骄子。他们为何会登上顶峰,因为他们遇到困难,抱着的是不放弃的信念,而且当他们最终成功后,他们依旧不会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有激情,更加有斗志。

这样力求上进的松树,难道不像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交错的人们,他们用血书写出了新中国历史的不朽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

【篇五:这边风景独好】

寒风吹过,树叶飘落。小区里到处铺满了金黄的树叶,一个瘦高的身影正挥舞着扫把,认真打扫。他让小区充满生机,他正是小区人眼中的最动人的风景。

他是小区的门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每天,小区里总能见到他熟悉的身影。春天,万物充满生机,原本干枯的小树也冒出零星嫩芽,他也开始了工作。按时照看的植物不久便长出了新的枝叶,为春天增添色彩。

夏天,不少孩子常到小区中央玩耍。他于是在孩子们上学时间,把小区中央的健身器材擦的一尘不染。阳光下,他在各种显眼芬芳的花丛中穿梭,投射的影子和嗡嗡闹着的蝴蝶,蜜蜂的投影重叠在一起,他们都是忙碌但又快乐的。

秋天,风把枝叶吹的跳起了舞,树叶飘落一地,满地金黄。他便挥舞起了大扫把,认真地将落叶扫到两旁。有时还会和过往的人们打招呼,一阵大风吹起后,原本扫成了一堆的树叶又散了,吹向两旁。可他丝毫没有怨言,一心一意清扫。

冬天,雪又为万物化了妆。随处可见的白色,孩子们便聚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到如果不尽快扫雪,地上便会结一层十分滑的薄冰,十分危险。每到这时,他总会在小区中央为孩子们留下一块雪地,把两边的雪迅速清扫。铲雪,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但他总是在大雪停后不久将它们及时清理。有时还会在小区门口贴上“小心地滑”的手写标语。

记得有一次,人们都在午休。楼下却响起了叫卖的声音,他听到后马上制止了那个大声叫卖的人并十分认真地说明了理由。在他的说服下,那人赶紧撤离了,小区一片安静。

四季变化,他也在老去。可小区里总有花在绽放,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美丽,他的身影融在小区这花花草草中,成为我们眼里靓丽的一道风景!

【篇六:这边风景独好】

我见过很多风景,但走得越远,我越迷恋从我家那上了年纪的窗户望出去的那片风景——远处山色的轮廓,群山环抱中休憩着上了年纪的老屋。

这里的风景,有家的亲切。如同《飘》中,家乡是斯嘉丽心底难舍的温柔一样,这里风景的底色是儿时的记忆。我总记得小时候,在某个霞光把空气都染成粉红色的傍晚,爸爸带我站在窗边,指着夕阳落下的地方,缭乱霞光中,雷峰塔是一块深沉的剪影,爸爸问我那座塔叫什么,调皮的我故意乱猜一气,保俶塔?六和塔?但当我终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他会高兴地将我抱起来,举得很高……

城隍山、雷峰塔如同我的故交。没有雾的日子,天蓝得发紫,我会从窗口探出身,极目远眺。东边的城隍阁掩映在山间的树中,玻璃上的云影也隐约看得清楚。我沿着凤凰山麓一直向西望去,直到视线被一座新盖起的楼唐突地切断。自从小学后,这座楼房便挡住了西山、夕阳和雷峰塔,但我从不忍埋怨它,因为向晚时,它孤零零站在霞光里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凝望落霞的孩子。

这里的风景,有无言的人情味。入夜,我站在窗口默数对面楼上点灯的窗户,好像孩子数星星一样。夜色中,阑珊的灯火确乎有些凄清,但窗里影影绰绰晃动着夜归人的身影总让人不由生出些许暖意。我知道,每扇窗透出的昏黄灯影,飘出的缕缕炊烟,都是一户人家平凡的幸福。这里的楼年纪大了,也许无力演绎一分万家灯火的壮美,但它们无声地浸在夜色中,甘做夜空最好的倾听者。我总觉得,有这样的夜,楼才是楼;有这样的楼,夜才是夜。

走过许多地方,见过不少风景,然而蓦然回首间,风景仍是这里独好!

热门推荐
1时光的镜头那么长
2找橡皮
3参观三峡大坝
4妈妈,我想对您说
5让记忆盛开如花
6我们家的小乌龟
7西游记续写
8我的家乡
9特殊的相遇
10找本好书做挚友
11学习的启示
12年味
13被撕掉的卷子
14有家真好
15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6辛勤的蜜蜂
17新生我的军训生活作文
18一件难忘的事
19我为自己点个赞
20我上了作文
21追求
22最珍贵的财富
23蓬莱的小面
24校园的林荫道
25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26五一劳动节作文
27我的老树
28父爱无言
29人性的芳香
30二十年后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