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静听国歌奏鸣时
静听国歌奏鸣时

【篇一:静听国歌奏鸣时】

音乐是世界上最动听的生意,音乐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静听舒缓音乐,可以使人消除疲劳,解除烦恼;静听感人音乐,也会使人振奋,给人力量。

我们学校每周一晨跑后,都要举行奏国歌升旗仪式。每当这首中华民族的义勇军进行曲演奏时,我相信每个有良知的学生都会激动不已,甚至跟着一起动起来,都会在心里默念歌词,轻轻跟着哼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听着这振奋人心的曲调,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不当亡国奴,许多中华儿女拿起各种各样的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有抗联红衣女侠,经受了各种酷刑,仍能坚守民族信仰的赵一曼;转战白山黑水,最后弹尽粮绝,誓死不降的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还有不怕牺牲,把敌人引导我军埋伏圈的小英雄王二小;爱国华侨陈嘉庚……是他们,是他们这些民族的脊梁,为国家为民族,舍小家,牺牲自己才赢得了今天的民族独立与富强。

听着这首歌,我想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五千年的道路像一条滚滚奔流的长江水,有激流,也有缓流。它又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秦皇汉武,开疆扩土,结束分裂,发展经济,实现民族的统一;唐宗宋祖,身体力行,纳谏改革,繁荣文化。即使到了清代,我们还曾有康乾盛世的辉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未曾有过的这些成就而自豪!

听着这首歌,会不由自主的唤起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怀,我们为今天的民族强大、国家富强而热血沸腾。古人有“牧羊北海”的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身陷囹圄,仍能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新中国成立后,有为了民族的强大,国家的富强而放弃海外优厚待遇的钱学森;有顶烈日、冒严寒常年在农田搞水稻研究的袁隆平;在奥运赛场上,奋力争先,一枪鸣响、为祖国取得第一枚金牌的许海峰……是国歌唤醒了他们的民族意识,默默许下报效祖国的誓言。

在静听国歌奏鸣时候,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理应在校好好学习,健全体魄,加强个人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国歌博物馆,我们走进大门,工作人员要求我们把名字写在登记本上,于是,我自豪的把我的名字端端正正的写下去。

我们走进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巨大的石墙,上面刻着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时,我脱下帽子,对着这面墙壁敬了一个礼。接着,我们走进一扇门,国歌博物馆分为两层,第一层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文艺工作者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抗日活动比如:歌唱,拍电影;他们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但是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团结起来,只有团结,才能把日本人赶出我们的国家。第一层其中的一个展示柜里,还摆放着当时我军用过的水壶,大砍刀,以及日军的头盔。那个瞬间,我非常气愤,恨不得把那个头盔拿出来砸个稀巴烂。展示柜的旁边,有一部留声机,那就是第一次录制我们国歌的机器。

接着我又来到二楼,了解到国歌是聂耳和田汉共同创作的,1934年7月,田汉决定创作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田汉在创作歌词时,由于时间仓促,就把歌词随手写在了一张香烟衬纸上。刚完成了电影故事和歌词,田汉就被当时的反动政府逮捕了。聂耳听说这件事情以后,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要求为这首歌作曲。最后,由于处境非常危险,聂耳在日本完成了最后的修改,将国歌传回国内的唱片公司进行灌录,国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是我们祖国的儿女,用自己的热血,坚定不移的信念,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令人遗憾的是,当《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聂耳却因为意外在国外去世了。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士气,奋勇前进!

【篇三:静听历史的回响】

就是现在以前发生过的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从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以史为鉴,从中学习并完善自我。人类社会之后所以能够不断地向前进步,这与人类从历史中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康熙皇帝一生除鳌拜,平三番,收复台湾,一生功勋卓著。堪称千古一帝。从他除鳌拜一事中我深有感触,他的事迹颠覆了我的思想。

康熙皇帝为了除鳌拜,不得不装聋作哑。在大庭之上眼看着苏克哈萨被鳌拜打死而忍气吞声,这得要多大的心机与自制力才能做到啊!类比到我自身,之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对的时候就必须坚持下去,认为对错是绝对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却从没有考虑过,对与错其实是相对的。就苏克哈萨被杀一事而受启发,在当时看来,鳌拜这样做无疑是错的,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在当时甚至连皇帝都不敢站出来伸张正义的情形下,他的行为就是对的。这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看法。我想既然对与错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所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清形势,做顺应形势的事。

从小小年纪的康熙战鳌拜最后除了她之后,我非常佩服康熙的聪慧与睿智。他能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他能掂量出孰轻孰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累p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学不好,或是在某件事上一直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摆正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的位置,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康熙在孝庄太后的教导下,从小坐姿端正,任何情况下都能庄重而不伤风化,这是行为上的,同样吭气身上独特的气质,也促使他养成了诸多好习惯,从简单的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到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式也是如此,这对他之后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对我们而言,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然好的习惯,对我们的人生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辟如数学学习中,每当我做完一个题,我会重新旅游同思路会重新总结,我是如何做出来的,由于这个习惯,我的数学成绩也因此名列前茅,一次成功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习惯。

这就是静听历史的回响,以史为鉴。

【篇四:静听芬芳】

流年无痕,呢语有声。

那些花儿一样的流年,伴随着细微的声音,即使隔着悠悠红尘的距离,也总能把心灵深处的一丝薄凉温暖。或许秋这个季节,更适合怀想。指间弥漫的一缕墨香,悄然中婉约着一杯暗香盈袖。静立在烟火的尽头,在每个温暖而甜蜜的日子里,我能听见那淡淡盛开,静静芬芳的声音。

我喜欢秋天微风拂过水面的声响,但我更喜欢秋天雨打芭蕉的诗意。秋天,在我心中始终是个多情的季节,转眼又见秋雨。撑一把小伞,或漫步,或驻足。静下心来,静听秋雨的诉说。

静听秋雨是一种浪漫,也是一种寂寞。秋雨它轻柔如落花,它温婉如诗意。沉醉中,它轻轻地来着。凉风中,沐浴着秋雨的洗礼,聆听秋雨的呢喃,踩着一地的秋雨落花,心中盛满了盈盈素语诗意。

深秋寂静的午后,雨花点点坠入人的心扉。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个懒腰,以个四十五度小清新的慵懒姿态仰望天空,天晕染了一片乌蒙。或许秋天了,或许心境淡然,总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凄婉的气息。

走近窗外的栏杆,瑟瑟秋风中夹杂着雨丝,拂乱了我的发梢,也拂平了我微微皱起的眉梢。从窗外眺望远处的风景,前有松树挺立于地,绿草盈立于风雨间,虽没有白杨沙沙作响,却有秋风习习叶化蝶。我倚窗听雨,仿佛能听见万物傲立风雨间的坚韧与不屈,任思绪飞扬,任心海泛滥,于是,我仍掉了手中的伞毅然走了出去……

走在街道上,落英缤纷如雨,轻轻坠入眼帘,粘贴在脸上,像一枚枚沁凉的吻。或许是因为无聊,或许是缘于失落,一个人漫无目的在街上徘徊。是的,街道虽热闹,但我仍选择去静听那秋风,静享那秋雨。

在这喧闹的尘世,我们又有几人会选择用一种思辨的思绪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音,随着声音去寻觅那片适合安放自己灵魂的处女地?或许是一座安静的宅院,或许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或许是一条迷津的小路。一个人只要守住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任你经历世事沧桑,风云万变,终究掀不起滔天大浪。那些沉静在骨子里的美好情怀,千百年后,也不会有多少更改。空中仍残留着夏花般的气息,秋叶般的静美。这个秋,就让岁月温暖心中的孤寂,在冷暖交织的时光中,静守流年,观山听水,学会善待。

秋日暖阳,掂起脚尖,轻盈地亲吻眼眸,温暖了秋风的凉意,安静了秋雨的思绪。于是,我便在这份秋的安宁之间,静听那芬芳的声音,我那寂静的欢喜,不知你是否有听见?

【篇五:静听回声】

悄然步入回忆冥想的殿堂,静静地挖掘着停驻在思海中的断章,无形的手抚了抚我的脑壳,试着唤起一抹七彩的情景。可为何,我想到的却是一幅幅黑白的剪影,唯独剩下的是那一缕缕的绿。

小时候,坐在爷爷的肩头,伸出细嫩的小手去拽拉它身上的叶子,它痛得皱了皱眉。从此,我决定不再欺负它,也许这就是我对那颗老树最初的记忆。

长大一点,我和伙伴两个人把牛皮筋系在老树上,叫来好多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我们打羽毛球时,把球打到了树上,可我怎么爬也上不了树,于是就用羽毛拍狠狠地拍打树丫。

再大一点,我就搬起小凳子坐在老树跟前,拿着画笔细细描画它的轮廓,用彩笔在心上记录下老树给我讲的故事,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再后来,外公每次来,都会借由老树计量我的身高,那一条条的印记扎在老树那厚厚的外壳上。老树说:它痛并快乐着,小姑娘在一天天长大。我拍拍老树:哥们,我不会忘记你的。——从什么时候起,它竟也成了我成长最好的见证……

没有一辈子的朋友,天下也无不散之宴席。记得1998年,我们搬了新家。搬家前,我最后一次抚摸了老树,忽而发现原来不仅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它的年迈。我告诉它:我会记得回来看它。老树笑着说:不用,回来看也总是要走的,那就安安心心地别离吧。我也笑了,最后一次点了点那些我成长的刻印,默默地说:哥们,要记得我,就算得了老年痴呆也要记得我呵。老树说:知了,知了。树上掉落一片旧叶,滑过了我的脸颊。我最后一次朝老树微笑,转身后,就任由泪水倾泄,但愿留给老树的是我最坚强的背影。

离开后,我时常回去看看老树,时而回忆起在老家的点滴。儿时的伙伴大多都分开了,而内心总有一种臆想,想着老树不会离开。

然而,爷爷走了,我哭着跑去找老树,可哪儿还有老树的身影,留下的是一个停车场,一辆辆灰黑色的汽车是在讥讽我的无措吗?我静静地站在老树曾生根发芽的地方,任由泪水无尽地滑落。刹那,我仿佛与老树合为了一体,我代替它,我延续它的梦想。以前我一直不懂,不懂为何它轻意地离去,如今渐渐地想通了,原来只是为了以另一种方式植根于世界,只要被记住,那就不曾死亡。

承载着童年的笑声与泪水,又一次传承于他处,天道无言,人心有情,那么就让我用记忆用笔来证明你仍存在。

【篇六:唱响国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同学们,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呢?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1949年响彻北京天安门上空的旋律,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永不停歇的革命号角。我们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是“冒着炮火前进”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强大力量来源于祖国,祖国的强大力量来源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对祖国发自肺腑的深爱。爱国,是每一个有所建树的人的坚定信仰;爱国,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信念源泉。

郑和为了祖国,七下西洋,出使各国,一路劈波斩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顾宪成身处深山,却发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呐喊,抒发了一个封建文人报国无门的无奈心情;伟大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坚决不说出其他党员的下落,在生死攸关之时,她怒吼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夏明翰同志,视死如归,临去刑场之时,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人生赞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战斗英雄董存瑞,面对敌人的碉堡,手举炸药包,毅然拉响了导火索……

在这些的英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一片片爱国之情。他们就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冒着炮火前进”的人们。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飒爽英姿,也仿佛听到了他们在唱着国歌。不管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但都有“亏了我一个,幸福亿万人”的壮志豪情。

爱我们的祖国吧!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才有资格向世界袒露出我们的灵魂。只有爱国,将国歌铭记在心,真正地唱响国歌,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凝聚力,才会有尊严。

“爱祖国是无条件的,就像她当初无条件哺育我们一样”。只有不忘祖国,不忘民族,学习和事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学们,让我们用今天的勤奋学习,明天的努力工作,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让你,我,她,我们大家,在心中永远唱响国歌!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1说谎王国
2妈妈我想对您说
3比陀螺
4疼我的爷爷
5多一些童真
6爸爸爱我
7地球的自述
8寻找秋天的礼物
9妈妈的爱
10泰迪熊
11春的旋律
12学会面对作文
13带好你感恩的护照上路
14寻找秋姑娘
15我的妈妈
1620年后
17我的悦读童年
18落红夜,雨连绵
19第一次骑自行车
20七年级英语作文
21地球上的最后一瓶水
22米兰花开
23记一节体育课
24成长路上洒满阳光
25快乐多多
26最美的青春我的班
27游朱自清故居
28今天天气真热
29五年级作文路灯400字
30感谢有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