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我们身边的税收故事
我们身边的税收故事

【篇一:我们身边的税收故事】

“税收”,我以前对此十分陌生!

每次啊,只要听见爸爸说“要上税了”,我疑惑:“为什么要上税呢?”

开始,我只是在心里纳闷。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问爸爸:“爸爸,纳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爸爸笑着对我说,税就是公民义务上交给国家的钱。比如职工月工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超过5000元的,得上税,购买车辆,彩票中奖都得上税……然后国家也会把这些钱用在建设上,这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强盛。我们家下面的那条泥巴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就是用税款帮我们修的路,这是纳税的功劳啊!

之后,我特意查找了有关税收的信息,了解到税收就是按个人财富状况强制性的无偿的上缴给国家财政的钱。税收参与国家收入分配,是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于是,我更加明白了税收的含义。

人民有义务纳税,也有义务享受税带给我们的好处。有人认为,我的收入少,纳的税就一点儿,缴不缴一个样。可是,我们国家那么多人,一人上缴一点儿,累积起来不就有很多吗?所以,人人都应该依法纳依法纳税。当然,生活中逃税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我的一位邻居开零食店,有一次因为逃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此我明白了,逃税可耻,我们应该依法纳税。

给大家提个醒,去购物要开发票,要不然就是帮人家逃税,有一次,我跟爸爸去买东西,老板对爸爸说:“现在不开发票,我就免费送给包零食给你孩子吧。”

爸爸说:“我不要零食,要发票!”我好奇怪:爸爸不要零食,却选择一张毫无价值的发票!回家路上,爸爸给我了做了解释。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感谢税收,给我们提供了校园建设,让我们有了优美的学习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自觉地纳税,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

每年的四月是税收宣传月,让我们一起呼吁:“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树立照章纳税的观念,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依法纳税,共建和谐社会!”

【篇二:关于我们的故事】

时光波澜不惊,前行路上,那晃晃悠悠的是我们的身影,走过春夏,跨过秋冬,我们一路欢声笑语,高歌不停,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上演着关于我们的故事。

操场里的银杏树上,自由的鸟儿呢喃,婉转的歌声里有我们的春天,你稚嫩的脸庞挂着两弯新月,一弯似你,一弯像我,同样的青春,同样的闪动着希望的光圈。就那么自然的,我们从彼此的身旁走过,你踩上了我的影子,我碰上了你的灵魂,于是,我们手牵着手,走上了这条属于我们的友谊之路,那路上满是鲜花朵朵,旖旎的云彩漫天铺陈着,渲染的那整个世界都缤纷起来。

教室里的课桌上,习题册摞成的高山后,mp3里循环播放的音乐里藏着我们的夏天,你倚着我的肩膀,我拨弄着你的长发,我们在同一个世界里徜徉,像乘着一艘破旧的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飘荡。我们是乘风起飞的蒲公英,飞出教室的窗户,飞出高高的校园围墙,飞向美丽的田野,飞向那我们心中的理想乐园,那里明媚阳光,那里山高水长,那里有我们的疯狂驰骋,我们释放着青春的气息,释放着我们的活力,追逐着我们的梦想。

沙沙作响的画室里,拿着画笔的我们用心的描摹着未来的模样,你可以从一张纸上画出一桌子的蔬菜,我可以从一个画布里绘出水果的芳香,我们像丰收了的农民,那画纸上呈现着我们的秋天,窗外是风轻云淡,窗内是风景各异的画面,我们一张张汇成了我们的青春,每一笔色彩都是我们最独特的创意。那个站在画板前蹙眉的是你,你拿着一个蘸了蓝色颜料的画笔,不知道会涂在哪里。

雪白的校园里灯光闪闪,这宁静的夜晚,寒风更加肆无忌惮,我们从教学楼里缓缓走出,将要走向哪里呢?沉甸甸的作业压在我们的肩上,漫长的黑夜像通往天边那么长,在这湿滑的大地上,你搀扶着我,我支撑着你,这是我们的冬天,我们的冬天在我们的青春里蔓延,长长的黑夜就像我们此刻的高三,我们是否应该欣慰,走过这条黑暗严寒的小路,迎接我们的将是无尽的朝阳和彩虹般的春天。

也许,当我们终于走了很久很久以后,我们回头看到了那些春夏秋冬的日子里勇敢的我们,在所有的风景里,最动人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吧,也许,比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云,冬天的雪更加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我们的友谊,那些关于我们的故事。

【篇三:我身边的法律故事】

法律,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但现在的人,对法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很多人,只是当成一个习惯,并不在意。尽管每个人都会说不要干什么什么,不然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之类的话,但真正遵守的又有几人呢?我就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司机,在开大卡车,这名司机开了11个小时运货,早已疲惫不堪。他刚下高速,在市中心行驶时,因为快到目的地了,精神松懈了下来。结果他竟然睡着了!正好,有一个小伙子经过马路,因贪图省一点时间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悲剧就发生了,小伙子被大卡车正面撞中,飞了出去,当场身死。

这个司机有错,但小伙子也有错。在法律上明确写了司机不能开车超过4小时,每4小时至少要休息20分钟,而这名司机严重超时了。法律上还说明了人过马路必须要走斑马线才安全,两人都违法了,才导致这次事件的发生。

我相信,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司机和人,只是媒体没曝光出来而已。我发现在我们边,甚至我们自己都经常不走人行道过马路,我们心里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样走不会有事,有事也轮不到自己。正是这样的心理导致了现在的事故。

有不少人整天对孩子说要遵守法律,但自己却在违反。孩子们不是听一下就会记住的,而是看你的行为下意识学你,再加上孩子看到有很多人在违反,那么从心里就会认为这是安全的,又省了那么微不足道的时间。在这个谁快谁赢的社会,他自然就会去模仿,去做。而现在人对法律了解的又少,没这个氛围。所以导致大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不把法律当回事。

在这个社会,我们人微言薄,改变不了这个趋势。或者说,也没哪个人能改变这个趋势。我们只能尽量做好自己了。

【篇四:我身边的税收故事】

放寒假了,爸爸买了一辆小汽车,具体什么车说了我也不懂,但有一个事情使我很困惑,那就是交朋友税。

爸爸妈妈闲聊时,我听见爸爸说:“今年比去年小排量车购置税多花了两千多元。”我很纳闷,自己花钱买的车为什么还要交税呀?带着疑惑,我便问爸爸:“我们家买的车,为什么还要交税呢?”爸爸回答我说:“这是规定,买新车都要交税。”我接着问:“这些钱都给谁呀?”“交给国家呗。”爸爸回答道,“那这些钱国家用来干什么呀?”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用处可多了,比如咱们的汽车尾气带来的大气污染,国家会用这些钱来治理呀!还有,咱们的小汽车在马路上行驶,需要良好的路面,否则,车会很难行驶,所以国家会利用这些钱,修建公路和维护破损的路面,来保证我们的车安全畅通的行驶在道路上。”

“难道只有买车才要交税吗?”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爸爸说:“不是的,各行各业都要缴税,比如,咱们国家的教育、卫生、国防等事业都需要花很多的钱,那钱从哪里来的,税收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我听了爸爸的话,似懂非懂的问:“那每个人都要交税吗?小孩子也要交税吗?”爸爸说:“所有人都要交税啊,等你长大了,开工资了还要交个人所得税呢。”我想了想问爸爸:“那不交不行吗?”爸爸说:“不交那叫偷税、漏税是犯法的。我们的国家要强大需要钱,而税收在国家收入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每个人都不交税,那国家怎样能强大呀?所以说,交税是光荣的,每个人都有义务上交自己应交的税额,我们中国有近14亿人口,如果每个人交100元税,那就大约1400个亿啊!”“那一个人交1000元的税呢?”我接着问,爸爸看着我说:“你收入的多,交的税也就多,国家都是有标准的。”

我听了爸爸的话,才了解了什么是税以及税收对国家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以交税为荣,以偷税、漏税为耻!

【篇五:我身边的法律故事】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法律,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彼此冲突。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到法律这个字眼,也经常在课堂中听到。那么法律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篇小故事吧!

我去云南旅行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太阳公公叫醒了,下楼时,我听到院外时不时传来嘈杂声,于是我走出去看了一下。才理解到原来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住的客栈的主人是一个老爷爷,他每天都出去晨练骑自行车,而村里又有其他人逗猫遛狗,一不小心就碰倒的一个年轻人的小猫。老爷爷满脸抱歉可年轻人就是不肯让步,非要老爷爷陪治疗费。

在我了解情况后,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爷爷和年轻人被围在人海中,人声嘈杂,一点说“当然是要逼她赔钱啦,毕竟撞到了小猫啊,看那小猫多可怜!”另一些又说“年轻人就不应该这样,又没有伤到,就应该让一下嘛,真是的,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到最后七点多的时候,老爷爷的儿子出来替老爷爷解围。老爷爷的儿子问清楚碰猫的时间就开始说:“这位小伙子,第一,你的逗猫的时间不对,云南的法律不是有规定的吗?规定时间是早上七点后和晚上七点半前。第二,法律上本身就规定逗溜宠物要系牵绳的。”年轻人听了老爷爷儿子的解释后,意识到是自己做得不对,道歉了几句就走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多多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因为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热门推荐
1安全在我心
2我最喜欢的照片
3天空之城
4夏天游记
5再见
6那一刻我们学会奉献
7难忘的发试卷
8若未来机械化
9龙江人民公园
10我最喜爱的人
11从脚下出发
12望庐山瀑布(改写)
13西游记读后感
14我和书的故事
15编童话故事作文
16在磨练中成长
17冬韵
18有你真的很幸福
19埋在记忆深处的远方
20妈妈,我想对您说
21故宫导游词
22开心的一天
23呼唤
24姥爷的田地
25一杯水的色度
26暑假作文
27生命是什么
28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29傅雷家书读后感
30我是小小志愿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