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山有路“缓”为径】
在快节奏的21世纪,不少人信奉“秒读图书”,以致其似乎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这势。但实则不然,试问,一个正常思维的人如何会相信“3秒钟读懂任何人”、“0。5秒决定你的人生”的论调。其实,书山有路缓为径!
风景需要慢慢欣赏,书中颜如玉也需缓缓来读。缓慢地读书,我们必将收益更多。如果走马观花的看,又怎能领略到川端康成面对凌晨四点开放的海棠花的惊喜?又如何体验棱罗瓦尔登湖畔垂钓的心境?又如何领会加缪垒出不止的幸福?又怎样才能体悟仓央嘉措白鹿踏原的浪漫?他们将自己的体悟、感情思想融入文字中,只有当我们慢慢地欣赏,一看一思的阅读,我们才有可能有所感触,书山有径,只需我们慢慢品味。
缓慢欣赏才能净化人的灵魂,注入高尚的思想。可想而知,“秒读图书”下的文化必将越来越浅薄,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无根的浮萍又如何稳定呢?这个时代已经在向“快餐文化时代”演变。要想扎根稳固,缓慢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每每读到陶渊明的“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心中总是一片澄澈,让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能保持素净。而读到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内心总是一片豁然开朗,而读到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又不免汹涌澎湃,热情洋溢。
在古典诗词中泛舟慢游,着实给了我人生无数启示,缓慢的欣赏的确丰富了我的思想。
秒读图书既然无所裨益,为何不摒弃秒读思想,回归慢读本位。如果每个人都缓慢的来读书,那么我们必可除去社会上的暴唳之气,共同营造一个文明有涵养的社会。缓慢的读书,我相信为官之人必可从魏征那学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缓慢的读书,我相信教书育人之人必可从孔子那学来因材施教的方法;缓慢的读书,我相信学生必可从古人那学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恩……
缓行于书山,“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不再只是贤者的代名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再只是英雄的呼喊。
缓行于书山,我们必将看见嫩芽破土而出的抖擞,倾听花开的声音,见证枫叶变红的轨迹,体悟雪花纷飞的内涵。
【篇二:书山寻径】
闲暇时,手捧一本书,沐浴在阳光下,任阳光在字里行间跳动。这时,你会感到那些方块字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精灵,牵着你的手,带你走进书山,踏着幽径,纵观美景,与书中的主人公同欢喜,共忧伤……
黛玉葬花
暮春时节,春风轻扬。临池岸边,谁家闺秀一袭白衣,亭亭玉立,秀发垂腰。佳人面容俊俏,看到满地落花,她不禁又新添几许悲意,更让人心碎。只见她肩扛一小药锄,口中浅唱,曲调哀伤凄婉,仿佛能让在旁边聆听的人的心凝结成霜。她手捧一捧鲜花,轻轻跪下,白裙铺满一地,仿佛一朵洁白的花,她把落花轻轻放入掘好的深坑中,再用黄土轻轻掩上,她站起身来,眼中暗涌流出,掩面哭泣……此情此景,见者无不动容,闻着无不神伤。我真想在此时幻化成一天使,给佳人送去宽慰,送去欢乐,让笑容重新在她的脸上绽放如花!
赤壁之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赤壁。江面船只纵横,号角声此起彼伏。忽然一小船急速驶向曹营,船中火起,曹营的舰船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呻吟声、哀号声、哭喊声混成一片……这边,一气宇轩昂、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年轻将才,身披战甲,手执利刃,眉宇间透着一丝凝重。只见他大旗一挥,万千船只直奔火海……多么具有战略才能!旁边立一头戴纶巾、手摇羽扇、长须飘飘的长者,他嘴角上扬,透着一股骄傲、得意之态。我好像就站在岸边,多么想身披坚执锐,手持长枪利剑参与其中!折戟尘沙,周郎赤壁,诸葛献策,智慧与才能的完美结合,怎能不壮观呢?
繁星·春水
繁星满天,好像颗颗明珠守望着人间。月下,一个顽童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一颗一颗地数着星星,并问母亲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母亲用充满慈爱的话语一一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并时不时讲几个小故事,逗孩子开心……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温馨的场面!池中,一朵荷花在荷叶的陪衬下显得分外妖娆。一阵微风吹来,荷叶和荷花一起摇曳起来……
书山中,各种奇花争奇斗艳,极力展示着自己的妩媚,但它们只有同一个心愿:把书山装饰得更美。踏在羊肠小道上,听着鸟鸣,伴着脚步与岩石相碰撞发出的窸窸窣窣的碎声,通向最幽深最寂静的最深处。但也许你永远也不能走到山的尽头,永远也登不上山顶,请你不要泄气,只要你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相信你一定会在书山中开辟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篇三:以勤为径】
当90后被流言家冠以“垮掉的一代”时;当无数中学生因课业负担重而迷惘而轻生时;当街头问题少年已然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担忧的群体时;当校园昔日清纯少女已被名利所诱惑而过早成熟时,我不禁上下求索。
究竟是什么,使青少年迷惘;又究竟是什么,令青少年失去追寻的理想。
是网络,是游戏,是浮躁的社会风气?是家长的熟视无睹,还是同学间的互相影响?
我认为,这些都是导致90后迷惘的外在客观因素,而真正导致青少年产生强烈迷失感的内因,是内心勤奋意识的缺失。
众所周知,90后是一批生活在改革开放高潮期的孩子们,大量外来新鲜事物涌入他们的童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过得轻松而安逸,而电脑这一信息爆炸的终端使他们触摸世界变得更为轻而易举,只需动几下手指头就能掌握海量信息。这些都使多数幸福的孩子们忘却了身为中华民族儿女的一项本能——勤奋。
勤能补拙这一定理自古以来都是为读书人们奉为天理。诚然,书山漫漫,学海瀚瀚,指引我们前行的是理想,而支撑我们劈波斩荆的是勤奋。
大书法家王羲之自由练习书法,被时人认为是有天赋异禀的书法奇才。当他十几岁时,有邻居说他的笔风僵硬,书法缺新。因此王羲之苦练书体,并想方设法突破陈旧的风格。一方清池被他洗成了墨池,半块馒头被他沾了墨吃。最终,勤奋出英才,夜以继日的钻研使他练就了一派新风格。兰亭一帖拓出千古绝唱。
书山无路,王羲之用勤奋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大数学家华罗庚是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学者,然这并不能掩盖他在数学领域夺目的光芒。
作为只受了初中教育的华罗庚学习数学最大的困难无疑是没有老师的指点。然而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华罗庚通过自学,两年完成了高中及大学八年的课程。困难时期,大冬天陪伴他的只有一双草鞋一支烟,一把灯草一支笔,他用这些,书写了著名的“华氏不等式”,被誉为影响最为深远的公式。在清华大学任管理员期间,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数论,晚上熄灯,他就在黑暗中默默演算着。被派往剑桥大学留学后,他仍不止学习的步伐。为了节约时间,他没有申请学位,双腿残疾,却仍踽踽独行在数学高峰之巅。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是他的名言。学海无涯,华罗庚用勤奋演算出一座远眺无限的灯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勤为径,我们不惧迷惘;以勤为径,我们踏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