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老人与海》观后感】
他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每天自己驾着小船到墨西哥捕鱼,漫长84天过去了,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逮到。开始前四十天,还有个男孩子陪他做伴。四十天过去了,他们没有逮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觉得老人捕鱼技术不高,而且比较倒霉,所以不让男孩跟着老人一起出海。
第四十一天,那孩子跟着父母捕鱼,不到一个星期就捕来三条大鱼。倔强的老人认为自己一定能补到鱼,于是他一个人下海捕鱼。有一次,他还独自一人划着小船,不知不觉他一个人已经到了深海,深海里看不见渔船和渔民,可是老人很勇敢。他用鱼饵补到一条鱼,然后他把那条鱼杀了,放在船的一侧做成鱼饵。结果,大海里有十几条金鱼来了,这些金鱼在咬鱼饵的时候,老人眼疾手快打死了好几条金鱼。老人正在得意,结果鱼腥味引来了一条大蓝鲸,大蓝鲸一口吞下了剩下的鱼饵,就向老人扑过来。老人赶紧举起大锤子砸向蓝鲸,蓝鲸下巴流血了,锤子断了;老人又用划船的船浆不停地砸向大蓝鲸,大蓝鲸被打死了。这时,天也亮了,老人开始收拾东西回岸了。结果,勇敢的老人脱着回岸了,大家都十分敬佩的勇敢老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做事要坚持不懈,要勇敢!
【篇二:守望家园的老人】
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新去处,忘却了父母,忘记了归家……
萧瑟的秋天,斜阳晚照,树叶纷飞。夕阳下,几个老人倚在墙根,在重复着那些不知说了多少遍的故事。夕阳映红了他们的脸,映红了他们的衣裳。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寒来暑往,只要天气晴好,他们总会聚在一起,在那堵墙下,唠着往日的美好回忆,日子久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因耐不住病痛的煎熬,匆匆地走了,什么也没留下,就连几身破旧的衣服也化成了灰,随他而去了。剩下的老人还在重复着以往的日子,仿佛一个人也没少。
如今又是秋天,那几位老人仍然重复着枯燥的生活。每当我路过,总会看见他们坐在一起。主人家门前的空地已被踩得平平滑滑的了,硬如水泥。因距离远,我看见了他们,他们不知有没有看见我,我有几次看见他们朝我这里望过来,不知是不是发现了我。而我总是向他们挥挥手,他们好像才发现我似的象征性地举起手晃了两下。他们的儿子几乎都不是很孝顺。外出打工,有钱了,一个个都不愿回来了,有的只有在过年时,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才回来看一看老人,大年一过,他们给老人一点钱就又都走了。只留得老人们孤守空巢。那几个老人的家,就在我家后面的那条庄子上,约有十户人家,平时都大门紧闭。
当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到处是小孩。白天、夜晚都吵吵嚷嚷的。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不再多言语,大部分的同龄人已重蹈了父辈的打工之路。又是菊花盛开时,老人还是那些老人,他们孤独地坐在那堵墙下,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话来消磨日子了。几次路过,只见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仰面靠墙,在晒太阳。太阳照在他们的脸上,更加突显出了那道道皱纹,那孤独的目光。
日暮里,孤独的雁鸣哀转在空荡的田野上,炊烟笼罩在村子的上空,久久不散。透着门缝,泛着黄晕的灯光下,一个孤独的老人在灶台前忙碌。一个人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看着她蹒跚的步履,弯曲的脊背,我不禁心生凄凉。
只求新去处的人呐,你们是否还记得故乡,记得故乡生你、养你、爱你、想你的父母?他们为了你,操劳一生,无怨无悔,老来需要人陪伴时,却倾诉无门,只有在昏暗的灯光下,低头,哀叹……
【篇三:陪伴老人】
小时候,奶奶因为脑溢血而住医院,从此之后,奶奶说话迟钝了,连走路也需要拐杖了。
奶奶总说不清楚话,还特爱讲大道理,有时候事情做得不好,就会招来一个白眼或者我的指指点点。看着奶奶彷徨失措的脸,我真想笑,之后我便一直这么干着,以此来取乐,奶奶也不反抗。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妈妈变得很奇怪:我去写作业,妈妈说我:我去拖地,妈妈总是指指点点;连我坐在沙发上,她也嘀嘀咕咕的……“妈妈,你今天到底怎么了?”我奇怪地问道。“别问我,你自己慢慢去思考思考,思考好了告诉我!”说着,妈妈把我关进了卧室。这是为什么呢?想着想着,我不禁脸红了——那不正是我之前对待奶奶的行为吗?
我走出卧室,走到奶奶跟前,我说:“奶奶您是属什么的?”“我属,我属,飞檐走壁的老鼠。”奶奶边说边做动作,逗得我哈哈大笑。就这样,我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我突然发现,奶奶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呆,她的想象力和思维其实非常地活跃,只是没人陪她。
打那以后,我还是嘴里时不时地吐出几句指责的话,但不会很尖锐,刺耳了,大人听到了的话,我也会立刻打住。平时我在看书时,也会叫奶奶陪陪我,让奶奶和我一起看看书,聊聊天。
我为之前的行为感到羞愧,我正在不断改正,你们也得多陪陪老人,老人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首饰!而是子女的陪伴。
【篇四:老人与狗】
在村子的一个老院里,住着一位老人和一条狗。
老人的作息很规律。每天早晨会出门溜达一圈,顺便背上背篓,沿途采些野货。午饭后就会搬把椅子坐在门口,面朝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一坐就是大半天。而狗则像影子一样,无声无息地陪着他,老人到那儿,它便跟到哪儿。
村里人说:原来这家里挺热闹的,老人的老伴儿还在,和儿子、儿媳还有孙子都住在这院里,一家人其乐融融,令人羡慕。院里有一棵老树枝繁叶茂,村里人说,那是福气!
一天,儿子和儿媳要去城里发展,便去了。走的时候,那条老狗——那时还是小狗,在门口“呜呜”地叫着,很是不舍。
儿子儿媳这一去再回来,就是好几年,回来是要把孙子带走。孙子临走时,抱着狗狗不撒手,哭着要带它一起走。最后是老人劝着,才依依不舍地和它道别。儿子儿媳还想把老人和老伴儿一起接走,可老人摇了摇头说:“家在这儿呢!城里住着不习惯……”
后来老伴儿生病了,没多久就去世了。村里通讯不发达,儿子收到信后,紧赶慢赶还是错过了葬礼。老伴儿被葬在院里的那棵老树下,那是她生前喜欢纳凉的地方,如今已秃了枝,狗狗不停地在树下嗅着,不时抬起头来望着这对红着眼的父子。
老人和儿子吵了起来,老人很生气:“你不要忘了,这里才是你的家!咱们家祖祖辈辈都在这儿!城里再好又怎么样?你妈不出事,你就不回来了吗?”……儿子也很委屈,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除了每个月往家里寄钱。
就这样,老人和狗重复着每天的作息,他和它总是沉默地望着村里通往外面的路,似乎在等待着谁。老人心里难受,可又觉得自己没错,就这么固执地孤独着。他有时会回想起从前平静的日子,有时又会喃喃自语,说着家、土、根这些狗狗听不懂的话。
老人一天天地消沉着,那狗也渐渐显得老态龙钟。终于,一天傍晚,老人在树下的椅子上睡着了,再也没醒过来。
就在这天夜里,狂风暴雨接踵而至。天明时,人们发现:院里的老树,也塌了。
【篇五:老人与海读后感】
窗外,下着雨。淅沥,从云朵里抽出来的雨丝千丝万缕,就这么随风悠悠地飘洒着,滋润万物却又悄然无声。我独自一人倚着那扇窗,微微垂眸,在脑海中反复回味着那本书,同时也牵起了几缕往事的记忆。——题记
《老人与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就连一起出海的小孩马诺林也去了别的船上。但他仍然不肯认输,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他终于杀死大鱼,但许多小鲨鱼前来抢夺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作为武器。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却只拖回了一副残破的鱼骨头而已。
细细品读,我发现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精神:即使一个人已经在绝境之中了,但也不要放弃,越是艰难,就越是要迎刃而上。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么在那个时候,你会迸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令你孕育出那不可思议的奇迹。就算那股力量耗尽了,最起码也得到了精神上的胜利。而这种精神,也让我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道。
第一次考试,象征着我即将正式迈进知识的门槛,可我的成绩却并不理想,甚至可以称之为糟糕。父母的严格要求,已然成为了我的负担。考试的失利,令我背负上了沉重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像丝一样紧紧包裹着我。“好难过,这就是成长吗?这就是我的未来吗?”我喃喃而摇头。空旷的房间,灯光为其打上暗黄的底色。在一个昏暗的角落,隐约蜷缩着一个女孩儿。走近看,眼底是满满的忧伤,与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稚嫩的脸庞上是憔悴,那个阳光稚气的女孩儿仿佛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忧郁的我。“只是不适应而已……”我自我安慰着,却依旧茫然地盯着天花板,眼里是彷徨,以及对未来深深的恐惧。情绪渐渐好转,可再一次到来的试卷,狠狠撕裂了,我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把我从自己创造的那虚无飘渺的梦境中拉了出来,逼迫我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就这样恍恍惚惚得过了几天,这本书被朋友送到了我的手上。起初只是心不在焉地看了几眼,可在不经意间看了几眼后,便感到妙趣横生,反复思考这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书本中,老人不服输的硬汉精神令我感到由衷的佩服,敬意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面对没有水、没有食物、身体疲惫的困境下,老人也不放弃,继续抗争着。而我仅仅是两次考试失利,就整日怨天尤人,顾影自怜,不懂得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懂得要努力去改变,才能得到胜利。“多简单的道理呀。”我久久地凝视着这本书,轻笑出声。
这本书让我那已经偏离航线的小船,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