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乒乓球复原】
今天我和我的三个好朋友来到广场上去打乒乓球。突然我把乒乓球给打飞了,我急忙跑过去把球捡了回来,但是我发现乒乓球有一个地方凹进去了。我心里非常着急,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乒乓球复原呢?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们说可以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实现乒乓球复原。我听完以后立即跑进了实验室。首先我们拿了一个水杯,倒进去半杯热水;然后把乒乓球放进水杯里,用一个长的小勺按住它。慢慢地,不能到一分钟时间,小乒乓球又变回了完好无损的样子,我们开心极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我们再次找到老师,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乒乓球内的气体,遇到热水温度升高,流动速度加快,气体的体积增大,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就复原了。
这个实验让我感到生活处处都有科学气息,感到了还有好多奥秘等着我们发现呢!
指导教师:李纪伟
【篇二:来自一颗乒乓球的吐槽】
“乒乒乓乓啷!”这是我第三次落地了。这个班在一个老师的带领下,拿我做起了一个对于我们乒乓球来说太不着调的游戏——传球游戏。
刚才我一直在听规则,并做好心理准备。规则嘛!大概是这样的:两队同时开始,用勺拿着我和我的小兄弟跨过障碍——我一看,不过是三把红凳子而已,最后到达终点把我和那位小兄弟放进杯子里。过程中不许拿手碰我们,掉了(听到这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只能用勺盛起来,先将我们放进杯子里的获胜。
那些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开始了游戏,恐高的我待在盘里不住地发抖。当裁判一声令下:“开始!”一只银色的大勺立马把我“挖”了起来。这是个男孩子,他很紧张,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盯得我心里发毛。他的手在抖,尤其是跨过凳子时,抖动得更厉害了,吓得我也在勺子里不停的转圈。
终于,这个男孩要把我传递给下一个男孩了,我打算助他们一臂之力,快点过去,赶快结束这个可怕的时刻。可接我的那个男孩手一抖,吓得我差点掉下去!出了一身的凉汗。最终下一个男孩接住了我,然后稳稳当当走了起来……
我用余光瞄瞄了四周:女孩的那一队稍慢了一点,但我的“小兄弟”倒是挺悠闲的,因为拿勺的那女孩很稳。相比这女孩的淡定,旁边的吃瓜群众就太焦急了。男生这边起哄:“掉了!掉了!要掉了!”女生在旁边加油:“小心!小心!我们一定会赢的!”见此情景,我心里想就冲着女孩们对咱乒乓球的爱护,下个回合一定要帮帮她们。
第一回合结束,男孩们赢了。女孩们唧唧呱呱地讨论了一番,总结了经验后。第二回合开始了。
赢了第一回合,男孩们就有点骄傲了,显得心浮气燥起来,动作也变得更加地粗暴了。他们把我粗暴地传来传去,把我的小心脏吓得都快跳出来了!心不甘情不愿的我掉下去了两次,传递的时间反而变得更长了。结局当然是女孩们赢了。男孩们气急败坏地把我扔进杯子里,我对他们更加地不满了。
第三回合,有个男孩故意把女孩那儿的“小兄弟”撞在了地上,我更加地生气了。我决定为的的好兄弟报仇——和这位男孩作对,每次他一抖动时我就趁机溜出了勺子,“乒乒乓乓啷!”,我掉下去了三次,不过这次玩过了火,全身像散架似的疼痛。当男孩们满地找我时,我听见了女孩们的一阵欢呼——她们赢了!
一场比赛下,我除了累得像条狗,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骄不躁更能取得成功。男孩们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篇三:感谢乒乓球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旋转、跳跃,你又在我眼前飞舞,“当当当”,清脆的碰击声又在我耳边响起。乒乓球,从我接触你以来,你带给我无限的欢乐与激动,感谢你,陪我走过青春时光。
我不太喜欢运动,最开始接触乒乓球,是妈妈为了保护我的视力,同时也锻炼身体。可自从打乒乓球后,竟渐渐对它产生了兴趣,从中获得许多快乐,成为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每当我打乒乓球时,看着球在桌子上旋转跳跃,如同一个快乐精灵在跳一曲优美的舞蹈,学习带来的疲惫总会一扫而空,又重新充满了活力。听着球与桌子与球拍相互碰击发出的“当当当”的声音,这是一首节奏感极强的音乐,音乐随人而响,人随音乐而动,其间快乐,身心愉悦,自不必说。
一次阶段性考试,我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我沮丧极了,什么也不想干,只是坐在座位上发呆。放学后,最好的朋友找到我,邀我去较量乒乓球。“不去,没心情。”我没精打采地答道。“去吧去吧,打一会儿你就会满血复活的。”朋友极力劝我。禁不住他反复游说,我只得答应去了。到了操场,一开始,我情绪不高,打球的时候有气无力的,心里总还想着考试的事情,觉得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会考成这种结果,想不明白失败的原因,乒乓球毫无生气地从桌子这边跳到桌子那边,绵软无力,慢慢吞吞,“当当”的碰击声也不再悦耳,像钟摆的声音一样枯燥无味。怎么会这样?我这么喜欢的乒乓球,怎么会完全打不出感觉?“不打了。”我放下球拍坐在一旁,低头沉默。朋友也来到我身边静静地坐下,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知道你今天为什么打不好吗?”我抬起头看着他,没说话,等着他接着往下说。“是因为你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做任何事情不专注都是不行的。”是啊,我打球的时候还老在想考试的事情,所以球打不好,学习的时候又常常分心想其他的事情,所以学习也搞不好。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专注,不能一心二用。看着圆圆的乒乓球,它仿佛又开始飞舞了,我站起来,拿起球拍,对朋友说:“我们继续切磋吧!”
乒乓球还是刚才的那个,球桌也是刚才的那张,对方也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这一次完全不一样了,我全身心投入,旋球,搓球,削球,长球、短球、扣杀,左右腾挪,推拉自如,乒乓球又开始旋转、跳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在你推我挡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就出汗了,运动的快感中我心情也渐渐地好了起来,乒乓球让我又重新找到了信心,我真的满血复活了!
谢谢你,我热爱的乒乓球,感谢你带给我的愉悦,感谢你陪伴我的青春!
【篇四:乒乓球带给我的快乐】
我是一位乒乓球爱好者。本学期开学后,经常有小伙伴找我PK,这让我更加着迷于此。
那些日子,每天下午一放学,我们几个便先后拎起书包,不约而同地冲到楼下的乒乓球台旁,展开擂台赛。而我,通常都最后一个下去。
最后一个下去的主观因素:我是王牌大将,我得压轴登场!在无敌的我削平他们之前,且让他们快活一会儿。
最后一个下去的客观因素:我,太慢了!记作业、收拾书包要老半天,快清场了我才能下楼(注:此话出自我X一样的队友,可信度只有50%)。
当我下楼向小伙伴们宣战后,他们便会轮流上来与我大战。为什么要轮流呢?哈哈!当然是全都被我刷下去啦!我用我的骚球大法,将他们一个个溜得找不着北,败得神魂颠倒,拍得晕头转向。而他们依然愿意跟我斗,B哥不来不罢休。(注:B哥是学校的安全督察员,负责每天放学后清场,发现放学不回家的同学,就会把胸前的口哨吹得“哔哔”响,劝其回家,故人称B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每天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球技越来越好。对持能力增强了,对持时间拉长了,同时也不再满足于B哥到来之前那短暂的“Happytime”了。于是,渐渐地,就算B哥来了我们也死磕到底。
在与B哥的斗争中,我们制定了两种作战方案:一是游击战,二是正面硬扛。
若我们正玩得不亦乐乎,B哥却翩翩到来之时,我们通常会选择方案一:游击战。在这里还原一个小情节:
“哔!”随着一声刺耳的哨子声,一个身材瘦高的男人走进了我们视线。只见他双手无力地下垂着,微微驼背,无精打采地撑着他那昏昏欲合的眼皮,口中叼着个黑哨子。啊!B哥来了!演员小丘高呼:“不打喽!不打喽!回家七饭喽!”随即开始装模作样地装球拍。B哥见我们挺自觉,慢悠悠地从我们身边走过。为了给我们争取更多名正言顺的收拾时间,让B哥有充足的时间走过这条笔直的走廊,演员小L(本人)大喊:“哇!你们来看这个!”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不过是球台旁边花坛里的一堆土。小伙伴们非常配合,纷纷凑上前来看。于是,一群人像大傻子一样,盯着一堆脏兮兮的土看上半天,嘴里还不时感叹:“哇!真漂亮!”
当B哥从走廊的尽头左转消失,我们就从戏里出来了。接下来……没错,你猜对了,继续打球!
“乒乓!乒乓!”本人笑道:“哈哈,下一位挑战者!”
那段时间,小伙伴们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放学后的“乒乒乓乓”。
【篇五:乒乓球复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同时也是充满着科学的神秘。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探索奥秘。
上课了,语文老师姗姗来迟,她的脸上带着某种神秘的笑容,怀抱着一个大水壶,里面盛满了水,出气口像烟囱一样,从里面缓缓升起了几缕白色的轻烟,在空中跳起了曼舞。老师把它放在了讲台上,随后拿出了一个塑料杯,里面安然地躺着一颗“黄黄胖胖”的乒乓球,接着朗声对台下满脸困惑和惊讶的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台下,同学们立刻有了呼声:“做实验!”有的人则打趣地接上三个字:“写作文!”老师笑着说:“哈!被你们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做乒乓球复原实验。”
接着许多同学立刻举起了手,踊跃地参与实验。陈一为、蔡宗谕、郑达琛三个男同学很荣幸的得到了压扁乒乓球的机会,经过三人的共同努力,乒乓球终于被压凹下去两个小坑。老师请刘宁同学小心翼翼地把壶中的热水倒入了小塑料杯里,随后把乒乓球放了进去,用手指轻轻地把球按入水里。
等呀,等呀,等到花儿都谢了,乒乓球被无数次拿起、放下,换更热的水。可是,凹下去的部分仍不见动静,没有预想中的复原。我们都急坏了。“按理说会凸起来的呀?”老师怀疑道。“是不是压坏了?”有人问。老师急忙把球拿起来,一检查,果真如此,乒乓球被压破,漏水了。
我们随即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压扁、检查、放水、按入,同样的流程。我们满怀希望地望着乒乓球,希望它可以恢复原样。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随着我们的期盼,乒乓球奇迹般的慢慢复原了!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压扁的乒乓球能复原,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它是由于物体内空气粒子运动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物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减少,从而使得物体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热胀冷缩的道理。不仅如此,我还感悟到了世界上的任何的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就如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他为了发明电灯,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获得成功,因为他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来之不易的成功一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些独立思考的人,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其实,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还隐藏着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观察,发现。
【篇六:乒乓球复原小实验】
“它鼓起来了!鼓起来了!”咦,这声音是哪来的?又是什么鼓起来了?快跟我去一探究竟吧!
作文班上课了,一上课,老师便拿出两个全新的乒乓球,美中不足的是乒乓球身上“伤痕累累”的,老师说:“这个乒乓球被挤扁了,大家想办法复原它!”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按压派”,一派是“热水派”,双方各抒己见,老师狡黠一笑,清清嗓子说:“既然这样,我们就用实验来证明!”
NO。1挤压法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着手,个个跃跃欲试,只见老师唤了个“大汉”上场,他一上场,便使劲按,不一会儿就脸色通红,青筋突起,咬牙切齿地看着乒乓球,像是要一口吞下去似的,按了好半天,乒乓球却纹丝不动。
NO。2热胀冷缩法
老师先盛来热水,接着将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对准热水放下去,接着,就是等待了,明明只有几分钟,大家都感觉像度过几个世纪一样漫长——他们太想知道结果了。一分钟,两分钟……,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耐不住性子了,有的说:老师在骗人;有的说:老师在消磨时间,还有的说:老师耍花招。老师只是微笑不语。
忽然,奇迹发生了,乒乓球一点儿一点儿鼓起来了。老师这才狡黠地说:这是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乒乓球中有空,凹下去的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就会膨胀,使乒乓球复原。”
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解决问题要运用知识来解决。知识和智慧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谜题之锁,使我们获得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