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奔走在如歌的岁月中
奔走在如歌的岁月中

【篇一:奔走在如歌的岁月中】

在多少个空隙的时间里,我都无意地在纸上写下这个词,然后闭上眼,细数我的如歌岁月。

给童年的歌——《明天,你好》。

童年的我,小小的个子,穿大红的裙子,笑容天真像个傻子。爸爸妈妈视我为掌上明珠,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爱:爸爸自己是个“吃货”,因此每天都买我喜欢吃的,和爸爸一起出去,只要我提出要吃什么,爸爸是绝对满足我,唯恐我有半点的不开心;妈妈自己喜欢“臭美”,因此每天把我打扮得像“白雪公主”一样漂亮,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无不羡慕我,我也很大方地把自己的东西与朋友分享。记忆里,我小时候吃饭很慢,别的小朋友都吃好来我家等我,我却一点也不着急,一粒一粒地扒饭,然后,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去学校。牛奶咖啡的《明天,你好》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就像旋律一样以一种欢快的节奏流淌。

给少年的歌——《秋日私语》。

不知道这首钢琴曲为什么会让我难忘。第一次知道这首歌是小学,在一本漫画上看到的。小学的我明显内敛了许多,玩伴虽然有许多,但特别好的朋友只有一个。那本漫画是我和她一起买的。

那是一个清冷的早晨,天空很有诗意的飘洒着朦胧的细雨。我和她好不容易凑足了钱趁早读课还没上,冒着雨,从学校一路狂奔到书店。水泥地上坑坑洼洼的布满小水洼,我们走得很急,没注意就一脚踩在水里,我的鞋子湿了,她的裤子也被溅到泥水。我的朋友扭过头来傻乎乎地笑道“在这么一个美好的早晨,天空很有诗意的飘着朦胧的细雨,只有你的脏鞋子和我的脏裤子大煞风景。”,我朝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我的朋友文笔很好,她很会写美丽的秋景,就像《秋日私语》一样。

后来我上了初中,遇到了一位会弹钢琴的朋友。一副笑嘻嘻没正行的样子,我跟她说我喜欢《秋日私语》。她朝我翻翻白眼。

学校里开元旦联欢会,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居然弹了《秋日私语》。那些我最喜欢的旋律从她的指尖缓慢流淌然后倾泻而出,我的眼睛居然有点湿润。从前我央求过她弹《秋日私语》,没想到她能够把这首曲子驾驭得那么好,一定是有练习的。这时,我才想起来在联欢会之前的一个月,她曾小心翼翼地问我是不是最喜欢《秋日私语》。

给未来的歌——《谢谢爱》

从我的岁月奔走而来,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关心我,给我爱。

我是一个幸福的小孩,给未来的我点一首《谢谢爱》,继续走下去。

【篇二:走进爸爸的童年岁月】

爸爸五年级时还没有英语课呢!他们并不像我一样,才三年级,就开始上英语课。那时条件差,爸爸初中才上英语课。回到现在想一想,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还是很幸运的,小学就可以学英语了。

爸爸放学时,不像现在我们班同学一样,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或去看手机,而是放下书包,跑到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打野战,有时还会抓起地上的泥巴,捏一些小动物,或者捏一些碗。我觉得社会变化的很快,学习压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到户外玩了。

爸爸小时候也会像我一样,十分调皮。比如有一次,当时不是周末,爸爸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偷偷拿起五块钱,和小伙伴一起,到村的小卖部偷偷地打台球。一直打到天黑了,才回家。结果一回到家,就被奶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哇,通过这次采访,我才知道,我的调皮性格都是从爸爸那里遗传过来的,难怪现在的我也因此而经常被妈妈教训。

当时爸爸用的文具跟现在的差不多,也有铅笔,橡皮,尺子,圆规之类的学习用品,只是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中性笔,当时爸爸写作业用的是钢笔。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书写工具,其实跟以前的也差不多,只是造型各种各样,引人入胜而已。

【篇三:岁月, 你还会等我吗】

花开就有花落的时候;树木在发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有凋枯的那一刻;太阳从东边升起,就注定在西边落下。这一切大概是上天安排好的吧?不,这也许是大自然的规律吧!

世间一切有因皆有果,有生必有死,谁也改变不了这一切。巨人夸父为了留住时间,结果未半而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经历了15个春夏秋冬我们现在只能回忆过去,但无法回到过去,这一切都像过眼云烟一样,最终还是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曾尽力去留住昨天,但当我不经意时,它却悄然流逝。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然而明天我们却在感叹,多么盼望回到昨天,但那是可望不可及的,我们只有乖乖地迎接,把握明天。

现在我们只有好好地把握今天,让他在慢慢的、慢慢的消失,虽然我们留不住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住时间,让它在我们学习时流逝,不可让他在我们“狂妄自大”时流逝,因为今天只有一个,到了第二天就成了昨天,就变成了记忆,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什么事都不要留到明天去做,结果事情越来越多,古人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没错,明日是无穷尽的,但在我们的人生中,明日过了一个就代表我们失去了一个明日,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实属珍宝,朋友,当你们浪费了一点“珍宝”时,别难过、伤心,如果你一旦伤心,与此同时,你又付出了双倍的光阴,解决此事的方法是,好好把握剩余的时间,尽力在把握剩余的时间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当你想放弃今天时,你要想清楚这浪费的也许是你的一生不足之处,当你想自暴自弃时你要想清楚这浪费的也许会毁了你的一生,所以你要想明白,三思而后行。

岁月,你还会等我吗?

【篇四:青春岁月之繁华】

青春,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有彩色的梦,绚丽的,耀眼的,美好的。

——题记

那时的我们,桀骜、狂妄但又天真,都固执地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追求着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不会去探究后果,更不会去审视那些伤痛。

我们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和听不完的唠叨,但我们只顾挥霍着属于我们的繁华岁月,用多彩的画笔,渲染着我们独特的青春。

我们永远都在极力地向旁人展现自己的成熟,却永远摆脱不了那内在的些许稚气。外表坚强的我们,内心却不堪一击,我们可以为了一句话而振奋或崩溃,或做出旁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饶雪漫笔下的米砂可以为了路理在黑夜不顾一切地冲进酒吧,路理又为莫醒醒奋不顾身地冲向车海。他们亦然是这个年龄,我们亦是如此。我们可以为了一个煽情的小说而泪如雨下,事后却还是会说这些故事都是骗读者的眼泪。

我们总是寂寞的,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站在楼顶上仰望天空。那时的天,蓝的可以挤出水来,那时的云,白洁的没有一丝污垢,那时的星星,璀璨的让人炫目。我们想飞,想在蓝天上自由地飞。天空中的翱翔,是多么美好,摆脱那沉重的压力。远方,有绿草,有花香,有家园,有希望,还有……幸福。看,我们就是喜欢幻想呢!

我们都善于伪装,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酷,很靓,试图向旁人显现自己的倔强和成熟。不可理喻的发型,浓密的刘海儿把眼睛半遮,衣着随意不羁,永远也甩不掉各色的帆布鞋,很颓废的清新。总是喜欢帅气地甩甩额前的刘海儿,却又赶快去整理并不杂乱的发型。这就是我们。

有人说过,不谈恋爱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可是那些纯洁的,美丽的小男生小女生的故事,已经被我们阅读过无数次,但却不能感悟到什么。小说毕竟是小说,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这只是单纯的让我们无聊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幻想。

我们的笑容,灿烂如同向日葵,内心却会像南极的夜晚,棱角分明的脸庞透着丝丝倔强,潜意识里却一直渴望被爱的温暖,特立独行的装扮引领着时尚的潮流,长长的刘海儿也掩饰不住忧伤,破洞的牛仔只是给悲伤一个出口,耳钉闪闪的颜色诉说心中的伤痛,怪异的发型显现着独有的倔强,网吧的电玩是我们发泄的对象,手牵着手的校园情侣,有多少个能懂得真爱?这不是非主流,这只是我们这个年龄独有的风格!

青春是我们的,这诠释青春电影的主角,舍我其谁?把脑海中的记忆碎片拼接在一起,这场繁华,我们要一起走过。

【篇五:面对萦绕书香的岁月】

岁月的暮鼓晨钟,叩响了新的朝阳,我们仍还在路上。来不及回味昨天,一天便又匆匆开始。忙碌间捧起一本老书,又泛起了我的笑声。

我还是个孩儿时,总喜欢攥着一本童话书追在母亲身后,让母亲念书与我听。母亲倒似无法了,对我笑了一笑,轻轻翻开书,一句两句地读着。我也没听出个所以然,可却笑成了花。夕阳下,母亲念着,我听着,风儿刮着,书香萦绕着,笑声循环着。不知何时,我悄悄沉睡在母亲温暖的怀中,母亲悄悄地理顺着我的头发,风悄悄地拂过我们的脸。夕阳西下,一天竟这般匆匆流去。那被书香萦绕着的笑声,母亲那青春的笑颜,那哭着嚷着要听书的孩儿,倒不见了。

我小学时,迷恋上了书中那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我热衷于追寻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佩服那林冲怒杀王伦的侠义肝胆。拾起一本书,暮光折射进窗里,照在书上。我贪婪地汲取着一文一字,忘却了时间。几时窗外滴滴答答落下两三滴雨来,滴在窗外那棵大梧桐树上,我自又吟起诗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了。自乐得哈哈大笑,母亲笑我傻,我笑她不知之乐。便这般过了一个下午,直至母亲再三唤我,我才不舍而去,凝望着书,会心一笑。

但又不知何时,时间竟这般与我作怪,那本本书上都盖满了灰尘,像是在与我抗议,又像是我嘲笑我的无奈。岁月的霜华,悄悄镀上了母亲的发梢,那幼时会听母亲念书乐得捧腹大笑的孩儿,那会看着窗外细雨吟起诗来的影子,如同流星飒沓,如同过眼烟云。

我只是被时间这条绳索束缚着,一个劲地埋进那万分无聊的教科书中,为了那俩个熟悉却又陌生的“中考”俩字。我哪不知道时间等不及?我哪又不知道母亲的白发更等不及?所以我只得努力地奔跑,时间的匆匆,母亲的霜丝,已经容不得我放纵了。细心捻去书上的灰尘,淡然笑之,再又一头脑埋进功课中……直至身心疲惫,看着窗外俩三只归鸟簌簌飞去,看着那轮残阳一点点地褪去红纱,一点点地埋下了头,想起母亲与我儿时那般无忧无虑的笑颜,倒又乐得哈哈大笑起来了,只是现在的我相比那时,多了份懂事,多了份舍取,多了份傲气!

又不舍,再拾起那曾被我视如珍宝的书,合上书卷,轻声微叹,时间匆匆。那年书香萦绕着的岁月,那些珍贵的回忆,那被时间冲刷过的白丝,我也必定珍藏着。

【篇六:岁月沉淀的味道】

天刚破晓,天边泛起微微的鱼肚白,四周仍是一片朦胧,如同笼罩了银灰色的轻纱。昏黄黯淡的灯光隐约从桥头那边荡漾开来,热腾腾的雾气朝天空冲出一柱白雾。四周仍是静谧的,可我知道,外公已经早早地开铺去了。

外公有一门祖传手艺——拉肠粉,每天天刚亮,他就早早地到桥头的肠粉铺忙活了。这种薄滑软爽的米粉,须由青石打造的石磨,才能磨出均匀细腻的米浆。再准备好各种配料,就等乡亲们过来品尝了。

小时候,我总喜欢待在外公店里,看他忙里忙外地招待客人。外公的手艺娴熟得很:首先,在盘子里洒一层油,用刷子涂均匀,然后拿勺子往里倒上一瓢米浆,洒上盐和一些细碎的葱花,倒上配料,再推进炉子里,不一会,便香飘四溢。这时拿出盘子,薄薄的一层粉膜,只见光彩剔亮,软软的却有弹性。倒上一点纯粹的花生油,早已令人垂涎三尺,含于口里,入口即软,香酥味从舌尖传出。我就爱这股味道,不只因为它的美味和诱人,更因为那拉肠粉里有外公的味道。

外公的味道,是最娴熟的手艺,最质朴的气息,是最辛勤的汗水,亦包含着外公最淳朴的心。

“一份蛋肠!”——“好咧!”

“一份肉肠!”——“来啰!”

此起彼落的应和,形成一曲最美的桥头对唱曲。

每天干完活,外公的脸庞总被蒸气薰得发白,却也遮不住他脸上的黝黑,汗珠挂在鬓角上,肩上的毛巾总变成湿巾。

儿时的我,看到这样勤劳的外公,总是不甚明白,他为什么要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或许,人们也只是惊讶于一个70岁的老人为何还如此卖力地拉肠粉。

后来,我才了解,一份拉肠里,不仅展现着外公的勤劳执着,更承载着外公那一段独特的光阴故事。

80年代的香港,相比大陆,确实让人怀想联翩。即便现在漫步在香港老街,仍可一睹昔日的繁华。那时候,外公和太公在香港经营一间餐饮店,外公的手艺可以说是深得太公的真传。在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外公更是爱上了这古老的风味,也很为自己的手艺而自豪。

香港回归后,退休的外公和外婆本可安享天伦之乐,但他们回到家乡却盘下了桥头那间十来方的小铺。我知道,外公的执念是源于对这门传统手艺的热爱,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外公常笑着对我说:“你吃到的不仅是普通的肠粉,还有80年代香港的独特风味哦!”在外公的笑容里,我分明感受到的是憨厚中蕴含的那股执着劲儿,那是外公青春的记忆,是历经时光沧桑后的沉淀,是经历人生百味的淳朴!

一碟拉肠,一代人;一段时光,一份情!它是岁月陪伴的守候,是时光沉淀的芬芳,更是多年不变的——外公的味道!

热门推荐
1爸爸的鼾声
2手中的温暖
3观《战狼2》有感
4描写三亚的作文
5小学时的我
6绿豆芽的观察日记
7我的感动在这里
8那首词,我曾读过
9未来的家
10十秒的战争
11我敬佩的人
12这样做最好
13似水流年
14无作业日随想曲
15难忘那期盼的眼神
16探寻中华精神,我的最爱
17关于雨的作文
18八年级作文
19小仓鼠
20愿木棉精神永驻心中
2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后感想
22星空下的遐想
23山水之悟
24请留住共享资源的笑脸
25未来的魔幻书包
26幸福的我
27春到校园
28我爱夏天
29母爱
30最爱喵星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