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篇一: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走在大街上,人来人往。见到人要打招呼,打招呼不可能没有礼仪。礼仪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中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

上课:上课5分钟前要作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角上。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听讲:在课堂上,上课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课堂上应独立完成作业,不随便离位走动,不吃东西。

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学生的批评劝阻。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要求我们每个中学生,不仅要说的好,更要做得到。像古人那样,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篇二:读《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有感】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曾经说过:“爱都是甜蜜的,无论是给予还是回报。爱就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他那熟悉的嗓音永远不会消沉。”是啊,爱是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一生都将在爱里。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像花开出来,愉悦别人,自己也结出果实酿造甜美。

不管在整洁的大街上,还是在干净的小巷里,都离不开他们忙碌的身影,那就是――清洁工人!他们顾不上欣赏街上的美景,也顾不上与家人团聚,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工作着。哪里有垃圾他们就在哪里,哪里的污水堵了,他们顾不上脏、臭,用手疏通,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下雨了,就穿着雨衣扫;天热了就在身上搭块毛巾扫;天冷了,就多穿几件破旧不堪的衣服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清洁阿姨准备去捡汽车上丢下来的香蕉皮时,一辆车不断地按着喇叭呼啸而过,清洁阿姨惊吓的呆笨的站着,好大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我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一下子堵住了喉咙,很大一会儿也透不上气来。试想一下,谁不愿意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认不愿意在干净、整洁的大路上散步,可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爱护它,维护它。这,不仅仅是清洁工人的事。

因此,你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去爱身边的环境,你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为清洁工人提供了便利,为身边的人奉献出一份整洁。如果人人都这么做,世界就能变成一个干净、整洁的世界。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地方呢?爱别人,爱环境的同时也是爱我们自己,让我们的心境更加美丽,也让世界更美丽。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篇三:《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观后感】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告诉了我们一本书的内容,它们到底诠释了什么?我带着满腹疑问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

起初,封面的设计就深深震撼了我:“一颗茁壮的大树上拥有‘文明’‘和谐’‘公正’‘诚信’等果实,旁边有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棵树只有拥有一些最基本的,才能挺拔起来,鸟儿们才会愿意在它的身边欢快地跳啊,唱啊!而这棵大树就好似我们的中国,鸟儿就如人类,如果大树没有了那些果实,鸟儿还会自由、幸福吗?

不仅是封面给了我震撼,内容更是让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人的数量当属世界第一。我们不仅要做人口第一,更要做到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只会听从别人的命令以及摆布,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没有主见,更提不到什么价值观。

现在,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了强者,成为腾飞在世界的一条巨龙。这本书里的英雄人物塑造了祖国的希望与辉煌。

两弹元勋——邓稼先,26岁被称为是“娃娃博士”,放着富裕的生活不过,只身投入到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中,创造了中国许许多多的第一,为中国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为了能让人民明白国民党的罪恶,冒着生命危险而演讲,振奋了民族精神……英雄的楷模——蒋卫红,为了人民与社会的安全,用生命去保卫,你是英雄……人民中的英雄——朱自清,宁死不吃救济粮……

这些英雄勇士,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换取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看到这儿,是否有一种迫不及待想去做好事的冲动与力量?大家是不是都愿做好人好事流传千古?我们亿万中国人做着不同的事情,却有着一致的目标,一致的方向,一致的将来,一致的国家。

我们一定要建设富强、反对专制、公平的美丽中国;构建自由、法制的和谐社会;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这就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本质。

让我们像鸟儿一样在大树旁自由地翱翔!让我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放飞梦想,收获希望!

【篇四: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奋发向上,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勇敢向前的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高尚品质。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虽然我们做不到那么伟大,但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礼仪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作用太多,数不清。升旗仪式,最为庄重。这包含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在此,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昂首挺胸,不辜负这面国旗。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可以关系到一个班的荣誉与集中力,也可以关系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所以要认真听讲,不要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校园礼仪也很重要,当在下课时间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玩危险游戏、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要问好。如果你把这些做好,这个学校校风会有很大进步。不光有这些,校园更重要,我们还应该爱护学校的一花一草,不从草地上穿梭,爱护清洁卫生,听从老师的安排等。这些礼仪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果你做好身边的一点一滴,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当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进行自我反省。这样班级才会更加团结,友谊才会深厚。

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拥抱明天,让我们拥抱明天的梦想,拥抱明天的美好。一起加油!

【篇五:践行文明——《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征文】

“文明”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字眼儿,一个读起来嘹亮而亲切的字眼儿,更是一个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字眼儿!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最重要又不可缺少的就是——文明。

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文明都没有了,那他的生活该会多么的枯燥,多么的暗淡啊!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环境破坏者”他们的到来,给生活造成了重大的灾害。

我还清楚地记得:上个星期六下午,我来到小区花园里散步,路过一条小桥时,我看见几个孩子,在玩耍,不知何时,柳树姑娘那柔美的枝条把他们喜迎过来了,一个男孩子用力拉扯着柳树的枝条,见扯不断,便叫其他几个伙伴一起来扯,他们一人手上拿着一根,像顽皮的“猴子”似的荡来荡去。纤弱柔软的柳条禁不起这般折腾,只好哭丧着脸离开了柳姑娘。“吱”“吱”,又有几根被扯断了。孩子们很扫兴,又跑向另一颗高大的松树。看着地上那几根被折断的柳枝,我心想:”这些孩子真可恶,难道他们的老师没教过他们,不能破坏环境吗?他们的文明去哪了?”当时,我真想冲上去阻止他们,可是我的“胆量”拦住了我……现在,我真的很后悔当初为何不去劝说阻止呢?!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吐痰的画面,以及乱丢垃圾的情景,更可恨的是,那情那景垃圾桶就在身旁,却因为一时懒惰,而就地扔掉!这些都是不文明的现象。在学校里,墙上明明贴着“禁止吸烟”这几个大字,可还有许多家长大摇大摆的继续吸烟,不但污染了空气,而且若烟头没熄灭,还有可能发生火灾,那损失可就不小了呀!再说,这些大人给我们学生做了什么榜样啊?!

文明不仅是口头上的说辞,更要付诸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尊老爱幼,更要以身作则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热门推荐
1写给两年后的我
2年的作文
3美丽的松湖花海
4绽放观后感
5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6我心中的那抹绿色
7翠华山的风景
8那天让我难忘
9老虎发通知
10我给妈妈画像
11冬天来了
12茶花的自述
13饭团王
14古莱坞半日游
15生活万花筒
1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7我们怎样读书
18孝念长存于心
19春风十里不如你
20我的好朋友
21有父亲的肩真好
22那一次,我流泪了
23那个动作别再重复了
24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5我的暑假生活作文左右
26保护汾江河
27以唤醒为题的记叙文
28我的春节
29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