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范文作文>分合之间
分合之间

【篇一:分合之间】

我踱步在那小石子铺成的路上,独自一人,凝望着那稀疏的竹林。夕阳在天边缓缓地下沉,霞光遍洒,十分耀眼,可我却觉得黯淡无比。

这竹林,曾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每逢周末,我们都会聚在这里,要么嬉笑耍闹,要么窃窃私语。如今,他们远走,再难相见。

我也记不清是何时开始的,只记得他们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们以前的相见也变成了网络上的聊天记录。我不知道,想必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情形。然而现在就是变成这幅模样了。曾几何时,我看着这一条条通过网络传来的节日祝福,总是会回以“谢谢”,但是,这冰冷的文字真的能代替他们吗?

竹林依旧死寂,我听不到鸟的叫声,甚至风轻拂过竹叶的声息。我似乎有些麻木,开始努力迈动我的脚步。

若在从前,有谁过生日,我们总会去准备一些稀奇古怪的生日礼物,例如一堆装在瓶中的蝴蝶;或是自制的贺卡。倘若谁的生日在春天,那我们就会去竹林挖一堆竹笋给他,可现在呢?

生活,逐渐被电子屏幕割成一堆堆锋利的碎片,我们在这堆碎片中不断翻找,早已伤痕累累却浑然不知。

长期面对着屏幕,渐渐地,我忘记了许多,渐渐地遗忘了好友的生日。等到好友生日那天,QQ猛地弹出一条生日提醒,我才发觉,今天是他(她)的生日。

碎片化的生活呵,你是一个破坏者,你是一个大有权威者!为什么非要来诱惑人们,麻醉人们?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购物、阅读、还是聊天,都被你做成一串串令人眼花的的代码。无论再怎么好的学生,沉浸在你的怀抱中,都会忘记自己的本分在哪,职责在哪!

想到这里,我只觉得失望、灰心到了极点。我们生活在这碎片化的生活中,不知不觉荒废了自己的时间。即使计划再远大,有什么用处?又有什么结果?当我们伤痕累累地从碎片中爬出,到头也不过是虚空。

我走进竹林,看着那以前搭的小灶,竭力地安慰自己:何必为这样的生活难过?何必因为生活的碎裂而难过?人生在世,天天为生活打拼,回到家,看看手机上的新闻便是对他们的放松,让他们自己也得到慰藉,这样也不是挺好?

叹了口气,我走出竹林,依旧是傍晚,马路上的行人少的可怜。勉强定了定神,往四周看了看:我依旧站在这条小路上,景物一如几年前,人却早已改变。

几年前,除夕夜我会和家人一起看春晚,一起评论节目;几年后,除夕夜我会在床上玩手机而不是和家人一起。

回到家,母亲照旧拿着手机给自己所做的菜拍照,发朋友圈;父亲还是紧握手机,玩着似乎永远结束不了的游戏;家里安静得可怕。人们都被碎片化的生活划得遍体鳞伤,却无视这带给旁人讶异的创口。

回到房间,轻轻关上房门,我端坐在书桌前,冥思着。“上帝创造出这个世界,又让我们放肆地将生活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究竟为何?”“想看着你们被这些碎片划得痛苦不堪。”一个声音讽刺般地回应了我。我并不惧怕,继续同他对话。“如果你想停止这种碎片化的生活,除非你能让人们看到自己被这生活划的伤痕累累的手,不过,这不可能。”他又说。

我似乎迷茫了。

“这碎片化的生活,便是上帝投给人类的一剂毒药,等到人们老年时,孤单、冷清、无助便会叱咤他们的生活,而你想想,如果他们的子女只会玩手机而不去关心他们,这世界会如何?可以说,礼崩乐坏。”他冷笑着对我说。“人们总会去心甘情愿地服下这毒药,陶醉在虚拟的世界中,明知道这点却不去克制,克制了却不去戒除,终有一天会再度成瘾。所以未来,未来的赢家,便是留给那不受此生活迷惑的人,留给那些会去寻找自己的生命本色,会将这些碎片剔除,体验真正生活的人。”

我似乎又清晰了。

残阳走了,留给我们漆黑无月的黑夜;分合之间,带给我们爱与生活的真谛。

【篇二:刚与柔之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这灵物,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它的智慧。“滴水穿石”,何其刚也;“顺流而下”,何其柔也。水的智慧在刚与柔之间彰显。小到个人,大至社会,他们的魅力与精神也同水一样,在这一刚一柔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在刚与柔之间彰显人格魅力。“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犹如裘,千骑卷平岗。”有力的双手,一手牵着拼命往前跑的猎狗,一手擎着勇猛的苍鹰,千骑的军队踏起滚滚黄尘,你酝酿着半醉的胸胆,出猎密州。是啊!微霜的双鬓又有何妨?被贬黄州又有何妨?你这铮铮铁汉不是依旧高唱“共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么?这便是苏轼的刚,贬后的他依然豪情万仗,失意的他依旧心怀天下!他有一颗刚强的心,不畏强权,不畏挫折。

苏轼的柔亦是动人心扉。同是一曲《江城子》,《记梦》却为我们展现了曾大笔挥下“大江东去”的豪放词人的柔情一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何幸,生得苏轼十年相守,死后亦得词人十年相思。当他为亡妻种下十万株松苗,当他十年后写下这感人肺腑的天下第一悼之词,苏轼便注定以柔情男人名义流传千古。他的柔情抚慰了亡妻的魂灵,他的柔情诠释了文人君子应有的风范。

苏轼在刚与柔之间找寻到了人生的定位,他的人格魅力在刚与柔之间溢满天地!

香港:在刚与柔之间传达香港精神。

还记得菲律宾人质事件吗?香港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向世界传达了香港精神。在事件一发生香港媒体就跟踪报道,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并谴责菲政府,要求力查真相,严惩真凶。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得知香港有仇菲事件,香港媒体立即发表文章表示谴责。香港媒体用理智与善良告诉世界:什么是香港精神。香港精神是激烈谴责菲政府的刚硬,是坚持正义;是真切关怀无辜菲人的温柔,是善良宽容。

香港人坚守自己的刚与柔。他们能空前团结却不群情激愤;他们能善良宽容,却不放弃追责而纵容罪恶。

苏轼用刚强的心灵撑起宋词的天空,用似水的柔情抚慰受伤的心灵,在刚与柔之间为君子写下注脚。香港媒体用刚硬的态度击退罪恶,用善良的柔情宽容无辜,在刚与柔之间诠释香港精神。

【篇三:我与书之间的故事】

我读书比较晚,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一本书已经是初一了,注定了我与书相处的时间短,可这短短的时间真的收获不到吗?

第一次看课外书,还是初一时老师推荐的,大冰的《乖,摸摸头》。虽然时间已久,但记忆犹新。起初买来只是看个热闹,读起来就被书中的生活所吸引,这本书像是一本游记,记录了旅途中的生活琐事和那些朋友之间的来来往往。初读,便被书中“老不死”的形象所吸引,大冰写的“老不死”极其有趣,描写他惨不忍睹的样子更有画面感,当时每天晚上闭上眼都会浮现出老兵的样子。

“温故而知新”,课外书也是如此。又在一个假期拿出了大冰的这本书,再读才发现书中“老不死”实则令人心酸,无论是他经历过战争的“破裂”的身体,还是他的种种悲惨的经历,就连一个微笑都让我看起来那么心酸,那么令人心疼。我亦读出了大冰与老兵之间密切的关系,一切感受都与第一次读截然不同。

进入初三,中间夹杂着《亲爱的安德烈》的柔情,《边城》的悲情以及《明朝那些事》的历史,但印象中最深的还是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的这本书,使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因为读的时间最近,还因为这本书中的内容对我的口味,好似美味的甜点,入口即化,令人心情舒畅。如果说前部分写食物有些“浮夸”,那后面的写生活,就真的是接地气了。它更像是随笔或者是日记,至少是我那么觉得。看似轻松悠闲地文笔,却又充满作者的用意,这可能就是写作的最高水平吧。

和蔼的沈先生,爱花的老舍先生,造型奇特的金先生,哈哈笑的林斤澜……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几乎每个符号中都有着特殊的含义,所以即使我做了大篇大篇的批注,也不感到浪费时间。这本书,值!

我与书,相处时间虽然短,但收获到的一点也不少。

【篇四:童话与我之间发生的事】

童话,一个充满温暖,欢笑和幸福的幻想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美好,是他成为了所有小孩小时候的主宰者,当然我也不例外,而且我还因为童话而发生过很多事情。

相信大家都知道蓝胡子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可以说得上是我的童年阴影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蓝胡子这个故事是我7岁那时,这个童话与我所听过的所有童话带有不同,他不像白雪公主那样充满梦幻色彩,也不像玫瑰小精灵那样充满悲伤,更多的是恐怖血腥,我爸给我讲时还为了不把我吓到,给他强行讨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说最后蓝胡子的妻子的哥哥找到了妹妹,还一把火烧了蓝胡子的城堡,弄得我现在才知道那个结局根本就是胡扯的。但虽然爸爸给这个故事造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当然我还是吓得睡不着觉,甚至还让我有好一段时间一度认为当了公主之后就会有这种结局,弄得我那一段时间人心惶惶的,晚上上个厕所都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开开。

其次就是我刚才说到的那个玫瑰小精灵了,这个童话属于安徒生故事,而且这个童话也非常的冷门,但他却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一个深不可灭的印象,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读过这个通话,所以我就来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主要是说的一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子相爱了,但女孩的哥哥并不同意他们这个恋情,而且还把男孩的头砍了下来藏到了花盆里,玫瑰精灵见证了这一切,把它告诉了大白花精灵和蜜蜂皇后,让女孩的哥哥在心灵上遭到摧残之后又被毒剑杀死了。最主要的是这个故事还是我一个人自己看的,当时女孩儿的哥哥所做的行为实在是把我吓得不轻,特别是他把男孩的头栽进花盆里那一段,让我至今也忘不了,还让我看完的那个夜晚一直睡不着觉,而且在那之后我见到月季或者玫瑰就会禁不住打个机灵。

虽然有些童话真的非常的可怕,但是童话更多的是展现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也告诉了我们,坏人永远不会有好下场这个事情,希望童话能继续给更多小孩带来一个美好和充满幻想的童年。

【篇五: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虎妞”是我家猫的名字,它是间层品种,之所以给它起名“虎妞”,是因为它身手敏捷、聪明伶俐,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虎妞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又圆又胖的脸叫人总忍不住捏一下,它叫起来的声音极其温柔,每当听到它的叫声,总能触动我内心温柔的地方。最具特色的就属它的毛,从表面上看是一层灰色的毛,但是把它拨开,里面便是雪白雪白的,因此得名叫间层。

有一次,我吃了早点,正在准备猫粮时去上了个厕所,等我回到屋里以后,咦?虎妞的猫粮怎么少了这么多?这时,我看见虎妞正在死盯着猫粮舔着舌头,难道是虎妞偷吃了?为了一探究竟,我又倒了点猫粮,把虎妞关进笼子里,躲在一个角落偷看,一分钟,两分钟,几分钟过去了虎妞还没什么动静,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只见虎妞用前爪使劲刀笼子的料扣,一会儿就把笼门打开了,它三步两步地爬上了笼子,低着头美美地吃了起来。看到这里,我冲出来大叫“虎妞,你原来会偷吃食物呀!”虎妞听到声音,抬起头,睁大了眼睛看着我,那眼神无辜极了,看到虎妞这种眼神,我再也不忍心责备它,只好说:“好吧,你吃吧,吃吧,吃成大胖猫。”虎妞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向我“喵喵”叫了两声,又低头吃了起来。看着它贪吃的样子,我也真是无奈极了。

虎妞是我的朋友,当我学习累了的时候我总喜欢摸它的毛来缓解劳累,这时虎妞总是乖乖地趴在我的腿上,它把它的体温传给了我,让我疲劳顿消,而它往往会舒服地闭上眼睛享受我的爱抚。

记得作家冯骥才说过“信赖往往会创造美好的境界。”我想我和虎妞相处的一幕幕就是这美好的境界吧。

【篇六:是与否之间】

要在这里“存档”吗?

玩游戏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存档和“读档”功能。我毫不犹豫的按下了“是”,因为只有这样,玩到后面,发现剧情朝不好的方向发展时,还能及时回头,读档,重来。

于是,我就一次次的在存档和读档之间,将原本选错的选项以及渐渐走歪的路,一一纠正过来,走向那条人人都希望的通向美好结局的路。

一路向前,但当我终于到达那美好的路时,却感到心累,又感到迷茫。因为我在不同的路线中看到了不同的结局,看到了由我操纵的主人公的不同经历,而主人公依旧毫无保留的对我笑着,即使我一次一次的试验,最后将他逼上唯一的由制作人指定的路。

这是好的结局,理想的结局,但这真的是我的路吗?人生可没法如此的存档、读档!

人生路上,如果想要好结局,也许就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跟着众人走,就像游戏里跟着制作人的意愿走一样。

但我又不由得问自己,也许这样的选择很安逸,不用动脑筋,但等走到最终结局,想起当年时,也许我会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那首有名的诗《未选择的路》中所写的那样:“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那一叹,一定是伴着迷茫而又遗憾的苦笑。就像《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回顾自己的后半生一样,“随随便便”,“模模糊糊”。

在玩游戏时,我试着不再用存档和读档功能,在每一个分叉口,坚定地选择一条路往前走,一口气玩完了整个游戏。虽然结局有些遗憾,但这是我的结局。我看到了不同于皆大欢喜而更加现实的结局,因为人生怎么可能都是那样一帆风顺呢?

所以,如今现实生活中,当我选择了一条路走下去时,会为未来的风景不安,却又满含期待的笑着。儿,回首过去时,也能为自己的错误释然一笑,对自己所看到的独特风景感到欣慰和光荣,即使结局不是那么好,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最真实的好结局。

就像《静静的顿河》中坚定地选择为爱情而奉献一切的阿克西尼亚一样,不管是跑还是爬都会不顾一切的追向格里高利,即使最终中弹,也会像格里高利露出微笑。

要在这里存档吗?

否。

热门推荐
1人生处处是风景
2印象徽庄
3幽幽书香伴我成长
4啃书的小蚂蚁
5停课不停学
6我教爷爷玩微信
7我向往的童年
8逍遥游
9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10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1音乐是我的伙伴
12诗歌作评语,让人眼前一亮
13温暖的拥抱
14军训第一天
15我是贪吃的虫子
16这就是幸福
17青春,喝彩的季节
18留念幸福童年
19诤言为伴一路同行
20十年
21我家的小白兔
22寻“脸”趣事
23星空下的遐想
24打水仗
25我的老师
26冬雪
27纸船
28我与古诗中的儿童玩耍
29我爱大海
30我的同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