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我与贝多芬
我与贝多芬

【篇一:我与贝多芬】

贝多芬爱弹奏,我也爱弹奏,这是我们之间的一点点共同之处。但我们之间永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无论意志上还是才华上,都是我所不能及的,也是我敬佩他之处。因此我把贝多芬当作我音乐学习上的模范。

我敬佩它坚忍不屈的精神。命运加在他身上的是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那就是将他的灵魂永远的锁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耳聋”之中,可他热爱音乐,爱创作,命运给他的也是一个沉重打击啊。他不愿屈服于命运,坚持创作——但那时自己听不见的音乐。从此,命运再次给他的就是孤独。但它以坚强的意志,承受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痛苦,坚强的生存下来。

我更敬佩他那坚强的意志。不难想象,一个已丧失听觉的音乐家,创作音乐对于他来说本来是已结束的东西。但最难想象就是,一个一丧失听觉的音乐家居然能够继续创作。没有听觉,听不到音乐,怎能做出曲子来?贝多芬做到了。《生命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著作,就是最好的见证。曲调中有悲伤,悲伤中又有气势,每个音符都雄浑有利,给人巨大的震撼。一个音乐家的悲惨命运,完全谱写在了他的音乐上。贝多芬以他非凡的才华和对音乐的热爱,出色地生存下来。

的确,贝多芬是一个巨人,一个出色的音乐巨人。在他的身上,我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但是他有一个地方,就不及我了。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他说人家当他是个厌世者,他孤零零的坐着写自己的音符,他觉得自己孤独。其实都并非这样。他不是个厌世者,他的内心世界有丰富的情感,有美妙的音乐;他热爱音乐,他也就热爱生活,怎么会是一个厌世者?他也不孤独,有许多人在他身边关注他,有许多人在帮助他,就好像那几位来访者,那个好心肠的女佣,外面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而他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别人为什么会当他是个厌世者?那是因为他把自己完全锁闭起来了,他不去接触那个世界。使自己成为一个苦恼的,让人敬却又畏的贝多芬。之所以说他不及我,那是因为我原本也是一个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我孤独。后来我懂了,懂得应敞开心扉,接纳别人,让自己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渐渐地,经过同学的“特别训练”我较开朗起来,也比以前快乐了。我们同样以“孤独”开始,可我最终告别孤独、走向快乐,而他却依旧沉浸其中。他的孤独也许已在他的内心深处扎下根,想要拔掉它很不容易,但他连那么大的困难都战胜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既然如此出色,那么就不应让孤独和痛苦占据自己,更应做的是寻找快乐,让万千大众了解自己真实的灵魂。让快乐代替自己的孤独。

所以说,在这方面贝多芬应学习一下我的想法及做法。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贝多芬。

【篇二:贝多芬传读后感800字】

学校读书节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其中一项推荐我们高段学生去读一读名人传记。我读了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贝多芬传》后,感慨万千。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使我无法完全屈服。”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使人深受启迪和鼓舞。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悲惨与困苦。儿时失去了最爱的母亲,酗酒成性的父亲每天用打、骂来逼迫他“钉”在琴凳上练习弹琴。成年后,风华正茂的他一步步向上攀登,成功近在眼前时,命运又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双耳失聪。这对音乐家来说无疑是最残酷的惩罚。接着,各种疾病又相继而来,爱情却离他而去。他受尽了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

贝多芬又是幸福与快乐的。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自己的顽疾做斗争,努力“扼住命运的咽喉,”谱下了一首首传世华章,如《欢乐颂》、《命运交响乐》、《英雄交响乐》等,受到后人的敬仰与爱戴。他“用痛苦换来欢乐。”

与贝多芬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可我们有些人还老是抱怨上天的不公。与贝多芬的人生比,这简直不值一提。对照下自己,我有时也会异想天开,渴望一蹴而就的成功,缺乏拼搏精神。读了贝多芬的故事,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它告诉我:面对困境,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而应努力“扼住命运的咽喉”,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雨之后看见阳光,获得快乐。

合上书,重温一下伟人的箴言“扼住命运的咽喉”、“痛换来欢乐”。我想我们也要发扬他的这种精神,即使碰到艰难险阻,也不放弃勇敢前行的步伐。

【篇三:战胜磨难的凯歌——读《贝多芬传》有感】

月下的清风,悄无声息地捧起书页,和着月光,书香四溢,那段不朽的传奇,又重现在眼前……

贝多芬,一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苦难与坎坷却充斥了他的整个童年与花季。十七岁母亲离世,贫苦的他独自承担起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但命运却从不眷顾善良的他。经济的困窘,恋情的失败,甚至是最后双耳的失聪,对于对音乐充满热爱的他,无疑都是命运上的一道道伤疤。但他却在绝境中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诚然,他也做到了,在无声的世界里,他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世界著作。贝多芬,音乐巨人,用自己的自强不息,用自己的音乐精神,战斗着,直至生命尽头。

但如今沉浸在霓虹灯下的我们,身体健全、生活优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只走到半途,就因眼前的荆棘而放弃前进。桌上的题目,只因我们心里感到困难,便不再去想;早晨的锻炼,只因汗水在背脊流淌,便不再继续;以致是自己所炽爱的,所追求的梦想,也只因别人的质疑与嘲讽,便轻易放弃……

懵懂的青春,我因对数学的痴迷与热爱,便在心底埋下了当数学家的种子。怀着那份热血与渴望,幻想着将来如伟人一般功成名就后的喜悦,我努力着,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而那粒种子,也在奋斗的浸润下,发出了芽。

然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措不及防的失败与质疑,犹如一场不请自来的暴风雨,摧毁着那份看似坚不可破,实则脆弱不堪的梦想。风雨过后,那棵刚刚挺起腰的小树苗倒了,那份梦想,也随之破灭,被岁月渐渐埋没在记忆里。而我竟毫无一丝愧意,任凭它成为回忆,慢慢淡忘,慢慢消逝在脑海之中。

经济的快速发展,诚然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头,但它又何尝不是人性懦弱的祸根。而实现梦想后的快乐,或许并非是愿望成真后的满足,而是在追梦过程中成就新的自我的喜悦。

轻轻合上书本,那首雄壮激昂的《命运交响曲》仿佛又回荡在耳畔。就让我们伴着旋律,以那份坚毅与不屈,谱写出一首首战胜磨难的凯歌!

【篇四:贝多芬传】

从“摔入低谷”到“站起来了”

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却遭受失败,曾几度被抛弃,他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以顽强的毅力投身于音乐创作中去,写出一系列辉煌、闻名于世的作品。但命运又在与他开玩笑,让他耳聋,要知道,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那将是多么惨的事情。但他没有放弃,他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他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

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不朽的作品

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波恩。酗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希望儿子成为莫扎特似的神童,11岁缀学,13岁任宫廷乐队羽管键琴手,14岁任宫廷第二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演奏员,1792年去维也纳跟从海顿学习。1801年,他钟情于朱丽埃塔﹒圭恰迪妮,为她题赠了《月光奏鸣曲》。贝多芬耳聋后,作了《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这两首曲子,象征着他不曲服于命运,勇敢奋进,向往美好!也指引了无数堕入黑暗的年轻人找到方向。贝多芬本人崇拜德国诗人席勒,席勒在《欢乐颂》这首诗中表达出了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而贝多芬深有体会,所以把《欢乐颂》谱成了一首意境恢宏的钢琴曲。

贝多芬与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他和贝多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米开朗琪罗是天才的工具和牺牲品,他想雕刻整个一座大山峰,费几年时间到石厂去挑选石块,他想独自一人建造宫廷和教堂。他没有时间吃饭和睡觉,40多岁精神属于迷乱状态。他的意志不是英雄式的,危险来临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动作是逃避。但经过一番磨难后,他反而要强制他的肉体和精神去忍受危险,极其矛盾。他不如贝多芬惨,他非常富有,却十分节俭,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贝多芬呢?他是勇于与命运抗争的人,不会被轻易打败,音乐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会把自己所忆、所想、所悟全部写到音乐中来表达。所以即使命运对贝多芬如此不公平,他也可以体会到快乐,而米开朗琪罗不能。我想:如果米开朗琪罗是音乐家,贝多芬是雕塑家,他们都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用痛苦来换来欢乐,是贝多芬一生的写照,伟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永恒追求,他们学会了第一百零一次站立,当今社会的我们,做到面对困难永不放弃,难吗?

【篇五:永远的贝多芬】

他,是一个传奇,用心灵感受着世界,用生命谱写着乐曲。他,是一个英雄,他的乐曲就像一面战鼓,擂响了战斗的声音;他的乐曲就像一把利刃,直刺邪恶势力的心脏。他是一个伟人,一个对民族、对国家乃至世界都有着卓越贡献的人。他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

自从上周在老师的引见下,我们通过音乐视听拜访了这位音乐大师后,我就深深地为之折服。我不敢说懂贝多芬、懂音乐,但我爱。贝多芬,作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被人们冠以了“乐圣”的头衔,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极为丰厚的音乐财富。

像巴赫、莫扎特等音乐巨匠一样,贝多芬同样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但是,童年时代的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嗜酒如命的父亲败坏了家业,并且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一棵摇钱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年少的贝多芬被强迫表演、卖艺,十一岁就开始在乐队里工作。但贝多芬并未被艰难困苦打倒。这样没有自由、缺少快乐的童年生活,迫使贝多芬早早地走上了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养成了他坚毅独立的性格。他虽没有天赋,但是通过孜孜不倦的自学取得了前辈所无法企及的成就。

贝多芬的命运何其坎坷,人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战争。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无声的世界残酷地摧残着他,多种疾病无情地缠绕着他。他从内心深处发出呐喊:“我不能对别人说‘我是聋子’!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啊!”但与此同时,他又发出了另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痛苦能够毁灭人,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是啊,生活这样美好,活它一辈子吧!在这短暂的57年当中,贝多芬正是以这样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英雄交响乐》,庄严辉煌的《欢乐颂》,豪放激昂的《命运交响曲》……我不禁感叹,创造出如此神话般巨作的正是这一位听不见声音的巨人。他是凭着怎样的意志,去谱写,去弹奏的呢?

每当想起贝多芬,我的眼前总是浮现他的那幅画像。他的眼神充满着执着与追求,充满着对命运的无畏与不屈,充满着对生活的憧憬与自信。他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音乐巨献,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抗拒生命的不竭动力!他将痛苦化作了美妙的音符,他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精神历程将如珍珠般永远熠熠发光。

【篇六:贝多芬深深影响了我】

在人们心目中,自己所崇拜的明星也许都是无可挑剔的,而贝多芬,一位简单、朴实的音乐家,虽然患有耳聋,却也创造了许多不朽的神话。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会像贝多芬那样坚毅、执着,在生活中,不抛弃希望;在音乐事业中,一次又一次地默默写着一直陪伴着他的音符,他从音乐中获得了难以磨灭的幸福和超越生命的力量。他与病魔做着斗争,和命运顽强抗争,一次又一次创造出奇迹,他不向现实生活所屈服,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贝多芬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不管过去多少年,他为音乐所熬白的头发和一张憔悴的脸庞就像烙铁深深烙在了我们的心上,这辈子已经无法遗忘。

在以后的日子里,象征着贝多芬的生命的音乐从此会融入我的身体里,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的长,我也会像贝多芬一样永远走下去,而他今生没有走完的路,音乐会继续替他走下去,因为他的灵魂早已经融入了音乐之中了。

在生活中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在5。12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多少的兄弟姐妹,但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之下,却还有着一条条像贝多芬一样的灵魂,一条条不肯向命运、困难所低头的生命,他们仍对生活充满着信心,没有说过放弃,那么我们的救援队员更不能就这么说放弃。生命之火会将光明重新带回大地;命运之水会滋润世间万物;柔和之风会拂去人们满心的疲劳和伤痛。人类不会被苦难所动容,只会将祖国发扬得更加繁荣富强,让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相信吧,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美丽。就让贝多芬成为我们的榜样,永远的走下去,带着一颗不畏惧的心走下去……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2020作文
2我爱阅读
3我家的吊兰
4与书牵手
5暑假周记大全
6无问西东观后感
7这才叫酷
8美丽的南岳衡山
9写蜜蜂勤劳的作文
10成长路上的阳光
11误人的美
12小老鼠与小鸽子
13我的外公
14垃圾分类
15我的母亲
16传统节日作文春节
17我得到了表扬
18享受那一丝苦味
19宽容是一种修养
20美丽的星空
21那一次,我哭了
22文学是灯
23家乡的树林
24植树节的作文
25陪伴我心
26人间仙境—黄山
27军训的一天日记
28流浪地球观后感
29走进秋天
30秋游栖霞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