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悠悠国风入我心
悠悠国风入我心

愿是唐朝一株柳,摇曳在古风河畔;原为宋时一尾鱼,游弋在清澈柔波;愿似元时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愿如明时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愿化清时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题记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唐诗宋词齐争艳。即使时间长河滚滚向前,世间万物轮回变迁,中华传统文化仍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雾气散尽,屈原已行至江畔。在这个“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楚国,怀王昏庸,奸佞横行,屈原一腔热血已无用武之地,却仍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醉而我独醒,汨罗江畔,屈原的纵身一跳,成就了一段千古传奇,其坚守自我的美德却不曾磨灭,世世代代流传开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毅然决然放弃官场,归隐田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此世俗红尘皆为身外之物,一袭白衣,一叶扁舟,山水为伴,入景随风。望江畔渔火,闻僧侣复诵,惟愿衣襟带花,惟愿岁月风平。千百年来,陶潜的超然绝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仍是世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昏黄的灯光下,李贺不断用瘦削的手展开一个个纸团,那是他白天记下的一个个灵感。人们纷纷称赞李贺的诗辞彩瑰丽,而这瑰丽之诗正源于他对灵感的不断积累和每夜对诗句的反复推敲。正因如此,才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这样的传世名句,才有“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样的奇思妙笔。尽管生不逢时,尽管天妒英才,但历史的洪流并未湮没这位熠熠闪光的诗人,他的积累与坚持激励了莘莘学子拼搏追逐自己的梦想。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学大家鲁迅曾这样评价《史记》。只因朝堂上为李陵求情,却为自身招致了腐刑。此时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终于,面对屈辱,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狱中创作了煌煌巨著《史记》,完成了身为太史公的使命。他的坚忍与顽强也被时间长轴铭刻下来。

浊酒一壶,“歌遍山河八万里”;轻舟一叶,“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充斥着功名利禄的官场,李白优雅地转身。反观当下,官员收受贿赂之事层出不穷,不禁令人为之汗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青丝飞扬,水墨画般的女子令人向往,替父从军十二载,为国建功的木兰令人钦佩。对《氓》中洒脱女子的不幸扼腕叹息,更惆怅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兰芝。沉醉于“大姒嗣徽音”——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更欣喜于“呦呦鹿鸣,食野之蒿”——85岁屠呦呦女士对青蒿素的发现。

国学经典,教导我们要严格自律,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做人做事要有持续性,守节不变,内心强大,坚定不移,始终如一。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有甘于清贫淡于富贵的超然,有做事无愧于心的泰然,有得失任评说的淡然。

君子慎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与时俱进,天人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热门推荐
1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叩开幸福之门
3观察鹦鹉
4秋天的田野
5你最珍贵
6叶落的启示
7美丽的九峰公园
8不一样的春节
9真情
10缅怀先烈,爱我中华
11我也是一束阳光
12逆水行舟
13莲花
14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15古诗的阅读时代正在降临
16不再捕猎的猎人
17粽子飘香
18环保建议书
19写人
20游青岛
21青岛游记作文
22教你识别人民币真假
23排队
24我的家庭成员
25邂逅
26细心的王叔叔
27小兔过河
28一起走过灿烂的日子
29她真好
30那一段艰苦的时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