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梨园乐
梨园乐

【篇一:梨园乐】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家乡的蜜梨丰收的季节。我的爷爷就是一个地道的“梨农”,每年暑假我都会跟着爷爷一起去采摘蜜梨,今年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戴着小草帽,拎着大篮子,跟着爷爷来到了梨园。今年的梨园似乎比往常更热闹!到处是人们的欢笑声。爷爷说这儿不仅有梨农,还有很多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来亲自看看生态梨园,体验采摘梨子的乐趣。

我一看树上的梨子一个个黄澄澄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看看这个好大,看看那个也好大,赶紧动手采摘,我贪心地把梨子都放进我的篮子,篮子一下子就沉了起来。

爷爷一边摘着梨子,一边跟我说起了家乡的故事:“菲菲,你知道吗?爷爷小时候啊,这儿可都是荒山,进村都是盘山路,一下过雨又泥泞又危险。人们提到鸬鸟可都是不屑一顾的,觉得这儿不过是个山脚旮旯,又偏僻,又穷苦。”

“真的吗?可是现在来鸬鸟旅游的人可多了,那鸬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这全靠鸬鸟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靠山吃山,鸬鸟人民打通隧道,修建道路,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办农家乐,搞生态旅游,荒山上种植蜜梨,养鸡,原来的山沟沟现在变成了‘天然氧吧’,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禁感叹道:家乡的人们真了不起!

“大家快点!车子来了!”远处有个大叔高兴地喊着。

爷爷说,那是专门来装蜜梨的车子,一蓝蓝梨子经过包装,要送往各个地方的水果店,让更多人尝到我们家乡的蜜梨呢。

看着一车车蜜梨运向远方,梨园到处飘荡着欢声笑语,连梨树都忍不住在风中“手舞足蹈”起来,它们也许在欢送自己的孩子,也许也在赞叹家乡人们的勤劳智慧。

【篇二:大围山梨园】

今天,我和爸爸还有很多叔叔阿姨还有我幼儿园的伙伴“小石头”。我们开车开了一小时终于到了大围山。

我们走进梨园,看见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梨树,梨树上挂着被一层土黄的纸袋包住了,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让我们看见她。我摘了一个金灿灿的梨,洗干净了,一口吃下去像水管爆了,梨水溅的我一脸都是,又香又甜又脆的果肉,如果你吃了第一个肯定还想吃第二个。这个梨不像在超市里买的梨,超市的梨里面有籽,还有皮比较厚,但是大围山的梨无籽,皮也很薄。但我还是不知道梨为什么外面要包一层纸,然后我就问了那个梨园的主人,主任说因为梨的天敌是小鸟还有蚊虫,还有一个跟颜色有关,但我没怎么听清楚。因为我们要去下面吃饭了。

吃完饭了,我们依依不舍的走了。我心想:大围山又好玩水果又多,那我把大围山叫做“果玩之山”好了。

【篇三:春游梨园】

阳春三月,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梨花正在盛开,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互相约好了,一起去最近客流量很多的梨园玩。

由于这次是我第一次不带爸爸妈妈出来玩,所以十分激动。

来到梨园,当然要先看梨花了呀!于是,我拉着朋友,快速地跑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茫茫花海。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用梨花比作雪真是形象生动。于是,我们走进了瞧,发现梨花不是纯白的,而是百种带黄,不仔细瞧,根本发现不了。梨花的花蕊从黑渐渐变成了黄色,一朵梨花中都会有几根。梨花一般都有五至六瓣,每一瓣都只有指甲盖大。

这时,我的另一个伙伴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急急忙忙把我拉过就走。没走几步,就有一座凉亭隐隐约约地淹没在繁花深处。我走到那儿,发现亭子里坐满了人,亭外有许多小吃。

这时,我也感到我的肚子饿了,便和她们一起买了一些吃食。糯米圆子散发着一股梨花香,诱起人们的馋虫;糯米糕上撒着一些研磨的梨花粉,入口的香味久久不散。在梨花盛开的季节里,糯米和梨花,口感和香气的结合,使路过的游人纷纷停下了行走的步伐。

后来,我们坐在凉亭中休息了一会儿,拍了一些风景照,便回到家中。

【篇四:梨园花海】

清明节到了,路上行人都心不在焉。可谓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一天,人们绝大多数都去踏青了。我和妈妈就去了梨园赏花。

梨园是近似正方形的,周围都用铁栅栏围起来了。我和妈妈还没有走进梨园,迎面扑来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不是很浓,但却令人神清气爽,泌人心脾。里面一棵一棵的梨树,很有秩序的生长着。树枝上开满了白白的梨花,白的像雪,好像要把树枝压下去是的。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然这是描写雪的,但是用来描写梨花,真的不错。

虽然现在还是有一点冷,但是勤劳的小蜜蜂已经开始工作了。“嗡嗡嗡”地在梨花海里飞来飞去,忙的不亦乐乎。游人们在一棵棵的梨树边欣赏着美丽的梨花,小孩子们在树间跑来跑去,好像在玩捉迷藏。

我以前去过一片玫瑰花园前,那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花朵争奇斗艳,好像生来就是为了招人眼球的。我也去过一棵开放了的昙花前,“昙花一现”可不是浪得虚名啊,整个屋子都飘满了香味。可是今天我来到了一片,没有那缤纷的色彩,也没有那让人怜爱香味的一片梨花海前。但是它比任何高贵的花朵都要强的多,它自生来就是为了后代,而不是那毫无实质用处的花。它的生是为了为人们提供甘甜美味的梨子。只有它,在花中才是最有意义的,才是最动人的。

我想人也是这样吧,不论贵贱美丑,只要活的有意义,有价值,就是那“甜美的梨”。

我怀着这样的心,和妈妈走出来梨园。在路上我还是想着那梨花的样子和味道。再见到它们,那便是明年的春天了。

【篇五:家乡的梨园】

我的家乡有一个梨园,这个梨园一年四季景色都是多姿多彩的。

春天,梨花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一进梨园,我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我已经陶醉在梨花的香气里了。睁开眼,我看到远处白茫茫一片,如云山雾海一般,就像仙境一样。而近处却是一座金光闪闪的雕像,雕像周围是绿里透蓝的水,这些水其实是莲花池,莲花池旁边有一个大铜锅。梨花姑娘好像是从欧洲来到这的,难怪它们都是白皮肤呢!站在观花台上,往下一看,如同下过一场雪似的。

春天过去了,夏姐姐拿起画笔,给干巴巴的树枝增添许多绿色的生机。如果你再站到观花台上,就会看到绿油油一片,就像绿色的大海洋。这时,莲花池里盛开着朵朵荷花,粉的如霞,白的似雪。这些荷花一边照镜子,一边张开双手向我们问好。夏姐姐正准备走时,叶子便呼唤梨娃娃快点起床。

秋天没有雪白的梨花,没有粉的如霞,白的似雪的荷花,但农民伯伯最喜欢秋天了。农民伯伯把梨从树上摘下来,卖成钱,乐得喜不自胜。我也喜欢秋天。梨园里到处都散发着一股香香的气味:有苹果的甜味、花生似的清香……梨园里有很多种梨:有酸甜可口的鸭梨、口感润泽的凤梨、皮薄肉厚的黑梨……

冬天,冬爷爷悄悄地给梨树们盖上了厚厚的大棉被。当它们醒来时,又将是新的一年。

看!我家乡的梨园怎么样?是不是很美呀!

【篇六:梨园幽韵读后感】

泡泡珠晃,粉墨登场的,是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一杆大枪流光飞曳,尽情唱若江河奔放满宫满调,用丹田气唱气口险中见长,战“大锤”腾挪疾利……梨园里,老板辈出,英俊杰出,真戏子自风流!

轻轻掩卷,从台下一片掌声雷动中抽身,那远去的幽幽梨园,如此清晰地映在脑海,戏子的人生百态,亦是那段不老的岁月……

戏子苦。九年科班方可亮相。其中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冻不死的花衫,热不死的花脸”之说,从何而来?科班不养无用人,懒了上鞭子,绑沙袋练腿劲,提砖练肩……穷人家的孩子卖给师傅学戏,失去亲情当徒,那是怎样一番彻骨寒啊!荀慧生便是典型代表。人家名旦的光辉岂是如此得来的!

戏子委屈。封建时代,对以优伶为职业者是瞧不起的。为限制这般人溷入仕途,不准其考试,违者处罚甚严。德珺如票友下海革籍,汪笑侬唱戏罢官……而程长庚因恪守班规竟被有钱人锁柱看戏。梅兰芳名噪一时却安全无保,舞台被炸。他们凭本事吃饭,满怀对艺术的热忱,惹了谁了?给观众如此快乐,为什么还有“杨月楼诱拐”、“陈伯华乡下躲祸”、“常香玉化妆脱险”?

戏子有骨气。优伶虽为社会底层人物,却也不乏铮铮傲骨。刘赶三借艺传谏,寓讽于戏,为光绪争得看戏位。金少山装病全节,梅兰芳蓄须罢演,周信芳收容共产党……大敌当前,民族将沦陷,作为炎黄子孙,纵使戏子也有民族气节,地位再卑微骨头也绝不软,我的灵魂乃台上王侯将相,侮辱不得!

戏子英俊杰出,自风流。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亲国戚,戏子的魅力早已随了国粹流入国人血液。即使等级再森严,总有韦阿宝要嫁杨月楼,总有德珺如弃爵从艺,京城载涛成“龙票”。余三胜一连唱七十四个“我如比……”。那出“打棍出箱”、“游龙戏凤”,那时南麒北马同登台,真乃五官与心灵的盛宴,戏子们以自己的努力与天赋演活了戏中人,举手投足间风流倜傥,令人折服。行行出状元,戏子更是人才辈出,红遍大江南北,炮火连天中给百姓带来稍许放松与慰藉……

白墙满漶,岁月淌过了朱红漆落。那“咿咿呀呀”的梨园,不知何时已失散在记忆的尽头。那时的京韵味儿,如今在北京也很难听到了。西皮散板,京韵大鼓……当代人早已陌生,但那段烽火岁月里伴随国人的梨园却绝不能为历史所遗忘。那个个活生生的戏子,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诠释了国粹的艺术之美,给了苦难中的人们以视觉享受。他们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但他们一如舞台上光鲜,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真戏子,他们自风流!

热门推荐
1乐在其中
2琴结
3老师,谢谢您
4军训初中日记
5共享时代
6假如我会克隆
7珍贵的礼物
8汉语的魅力
9走夜路
10无言的爱
11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实现——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12每一天都是读书日
13情景描述
14感恩大自然
15点燃信仰的明灯
16书,吾之最爱
17特别的800米
18小学中秋节作文
19生活纪录片
20美丽的清晖园
21我们以前的那些事
22新学期展望作文
23漫画的启示作文开头
24珍爱生命防溺水作文
25踏青
26家里来了“新朋友”
27我学会了包粽子
28漫画老师
29我和哪吒过一天
30美丽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