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谦过之而不得之
谦过之而不得之

翻开课本的第一页,“满招损,谦得益……”就映入眼帘,让我思绪万千。的确,这千古流传的道理堪称经典。谦虚是中华之美德,是为人之本,是处世之则。这是亘古不变的,也是不可置否的。不矜不伐固然好,但是,有时人人称赞的谦虚表现得太过了,就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各方面都很优异,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但她却谦虚得过分。在上课时不举手,她认为是低调的表现,不应该争夺锋芒。但这不是与积极发言相悖了吗?每当我们夸奖她时,她却“反咬”我们一口。一次次的互相夸捧,真是让我不明白这样的语言有何用意,但却又不得不夸。这根本不是什么韬光韫玉,甚至让我觉得这是在炫耀。其实从学生就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姿态。

我的朋友内心是真正谦虚的,但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可是变本加厉、数不胜数。有些人表面是一副谦逊和蔼的样子,内心却想着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而当一个人表现出他应有的自信时,人们又会觉得他怎么能这么骄傲,一点都不谦虚。这难道不是社会的一种病态吗?难道没有人会去理睬这一现象吗?这让我不得不去质疑谦虚这一传统美德的存在意义。谦虚原本是指不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自负。可现在人们对于这个词语的理解好像变了味儿。我谦虚了,你就会夸我。人们好像是为了自己灵魂深处的虚荣心而谦虚的,并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所想的。

那这样虚假的谦虚又有何用呢?至少能获得某类人的“欣赏”。职场上,生活中,就算是虚情假意,也还是会有一些人看戏的。就是这些看戏的人,促进了恶性循环,由此社会风气也就成了这样。在古代与我们现在这种社会,还是有一定的不同,所以谦虚一词也不能混为一谈。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谦虚的人也不能一概而论。只是想不明白,经典,为什么会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既然是典范的,经久不衰的权威之作,那么它的存在会有巨大的价值,如果是这样的形象,那它留给世人的又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1举例说明昆虫的智慧作文
2家乡的重阳节
3初学篮球
4家乡的小竹林
5不得不孝敬父母的理由
6姥姥家的菜园
7我学会了包饺子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努力后的快乐
10一只漂流瓶,怎样飘过一片大海
11窗外即景
12有趣的蚕宝宝
13风的重量
14品糖
15军训的一天日记
16人生的色彩
17有一句话
18高中生活的冷与热
19日记
20学校午餐大风波
21山乡巨变
22端午节
23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24奶奶的话胜似一剂良药
25第一次骑马
26胜似亲人
27晨露
28亦师亦友
29军训感言
30妈妈的白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