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宁做路人
宁做路人

【篇一:宁做路人】

宁愿做路人,也不去风口浪尖,偶尔会这么想。

爱江山爱功名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用尽力气争得壮志凌云赢得生前身后名;爱喝彩爱光环的人也不甚少,他们玲珑夺目笑容骄傲。平凡的人就要叹一声,好羡慕啊。而不曾细想,光环笼罩后是否已失去纯真本性,曾经信誓旦旦说的“不忘初心”是否已烟消云散。也许,又是哪一次黄昏,哪个良辰,才知是黄粱一梦。

隋文帝的长子杨勇,诞下便被立为太子,享受数年唯我独尊的荣华富贵,不曾做过什么错事,却莫名引得独孤皇后的厌恶,世事难料,最终竟落了个“废太子”的命运。其实,这样的事在历朝历代并不鲜见,终是浮生若梦,无一非空。繁华落尽的悲凉孤寂大概只有故事中的人自己来体味了,留下的不过是后人的一串喟叹罢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沧海竟为水。而若不经历曾经“大起”之后的“大落”所带来的痛苦,也不至于痛心疾首了吧,就如曾经的楚霸王,最终选择乌江自刎而不是重头再来,也许是心神凋零殆尽了罢。

我敬爱的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不屑于功名利禄,也不愿在风口浪尖叱咤风云。在他四十出头的盛年时期,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可谓立功立德,官场顺风顺水,当他有机会跨上所谓的更高的台阶上时,他却辞职了,前前后后写了二十多份辞职信,先生只是说“去寻找我的田园”,只是想做一个一身清风的文人,一个不沾官场污渍的学者,先生不忘夙望、不忘初心,令人感动!

宁愿做路人,也不去风口浪尖。林徽因与徐志摩,才女才子佳偶天成,怎会不互生爱慕。林徽因曾说他是“人间的四月天”,徐志摩也写给徽因“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射在你的波心”。而最终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归于理性。也许,她知道如果那时与尚未离婚的志摩相爱,会被推向怎样的风口浪尖,她宁愿不去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她宁愿做路人。

也许你要说了,你说你的雄心壮志不可隐没,你说爱过恨过经历过才不枉少年。你要翻过高山越过大海,你要追随太阳一路向西,你要天地作证,你曾那样活过,然后热泪盈眶直到地老天荒。人各有志,这绝不为过,这绝对令人敬仰。

然后我说,我还有一点点要说,我爱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写过“愿醉春日之酒,诵金缕之歌,唯求日日如此,天天这般”。

何为路人,何为风口浪尖,都是自己体味自己定义罢了。

【篇二:作为路人】

在生活中,自己是主角,别人只是路人。然而在别人的世界,我们同样也只是充当着路人的角色。作为路人,应该懂得作路人的艺术与技巧。

赞美之辞谁都爱听,但你要明白钻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稀少,石头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它随处可见。作为路人,我们应会让自己的褒扬之辞是钻石而不是石头。没错,看到别人做了好事的确应该称赞一番,以资鼓励。可是赞美是有前提的,你平时吃饭睡觉会有人称赞你么?没有吧,为什么?因为那是一种理所当然,司空见惯的举动。为什么要赞美?因为值得去赞美的那些人、事、物不常见,还需要去提倡。我们提倡乐于助人,老师常说,社会提倡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乐于助人会得到许多人的赞扬,那是因为人们认为那是一种不在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善举”,而非如同吃饭穿衣一样的常事。如果有一天,与人行善得不到赞许了,我们应该庆幸,因为那些所谓的“好事”成了一种近乎本能,不带目的的行善了。

那么,作为路人,不去过多赞美应随意批判吗?NO,NO,我们绝不会应该以自己的眼光对别人妄不断语,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与你有什么关系?除非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否则我们决不应该横加指责。其实,有很多事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眼见也未为实。一件事就好像一个洋葱,要剥去层层外衣,才会水落石出,一览无遗。所以,仅作为路人的我们不应该以挑剔、短浅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是是非非,在批判之前,请思考三分钟,冷静地思考三分钟——事实真的如我所想么?我的思维方式正确么?我有权力在这件事上对别人加以指责么?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能批判,批判精神是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应当具备的素质,我们应有这种精神,但不可随意,在你意欲指责谁的时候,请慎重地思考一下。

作为路人,我们看着别人演出自己的人生,或好或坏,应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态度,不卑不亢,这才是作为路人,作为人的最佳姿态!

【篇三:我是路人甲观后感】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我是路人甲》。讲述的是一个叫横店的地方的众多群众演员的事。既然是路人甲,那便有路人乙、路人丙、路人丁那些卑微的,过目即忘的人的不是演员的演员,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可以忽略不计。

观众对这样的有时只有几秒不到的角色往往不会留下任何印象的,观众只会记住占据银屏大部分时段的主角,还有那些出色的配角,但铁定不会记得这些累死累活的群演,这个世界似乎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在这部演片中,原是路人甲的万国鹏,带着一千元钱和演戏的梦想来到横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可以到北京学习的机会,不过其中的艰辛无法计算。还有无法计算的那些打拼了仍然不见半点希望的追星人。

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说,不管是路人甲还是路人乙,对他们自己的人生来说,他们都是自己生命舞台里的主角。不是么?

他们一样有梦。其实梦想是什么,真的不需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反正身体里那股汹涌澎湃的热血,会一鼓作气地牵引你往一个目标前进,那怕结果也只不过是人家生命里的一个路人甲。

还记得那个跑龙套的,做人肉背景还常常一次次死掉的无厘头吗?他和好友去参加无线电视的选秀,本来自信满满,可结果却辛酸不已。入选居然是陪他一起去参加选秀的朋友。只是失望之后的他没有泄气,而是到剧组里跑起了龙套,他演被人一掌劈死的士兵,演了五分钟,结果电视播出后,他的镜头仅剩三秒钟,并且好像不仔细看,连脸都没露足。就这样在演艺圈,他仍继续跌打滚爬,中间的过程和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因为那是他担任的自己人生的主角的体验,没有谁可以替代。他是以自己的努力验证了戏剧家洪深说的一句话的:我的梦想,是明年吃苦的能力比今年更强。所以,才有好多年后的凭借自己过硬的演技一炮走红,在演出电影《霹雳先锋》之后,以该片勇夺第二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然后一步步地走向了演艺事业的巅峰,他的名字,叫周星驰。

人的一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生来就可以走上舞台的中央,成为万众瞩目的闪光主角。但每个人一定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要让生命里的每一个日子都强力起舞。人生之路中,会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但多的是阻碍重重,山环水绕。想超越,靠的是自己的勇气和担当,付出和拼搏,并一直行进在自己的梦追梦途中,把握生命的航向。

那样,你一定不再是路人甲,而是有可能是周星驰。

【篇四:那个陌生的路人】

生活中,有许多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而今天我就遇上了这样的一个人。

吃过早饭,我高高兴兴地走在大路上,心里盘算着周末该怎么和同学玩才能尽兴。一时想得入了迷,没发觉自己走歪了路,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竟和路边的一棵大树撞了个满怀。怕别人瞅见,连忙起身,正尴尬间,突然感觉鼻子一热,一摸,呀!竟然流血了,我惊慌失措,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个过路的人看见了,说:“你怎么了?”我指了指鼻子,他一看大吃一惊,“怎么流这么多血,快,快,我带你去卫生所。”说完,他就背起我来,往诊所的地方奔去。

一路气喘吁吁,到了诊所的时候,人却没在家,这位好心人叹了口气,在村里人的指点下,又背我奔向了第二个诊所。

来到诊所,医生看了看我的鼻子,说:“没事,只是擦伤而已,擦点药物就好了。”那个好心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幸亏没事,以后走路可要小心点了啊。”给了钱,我们拿着药,就出了门口。看着他满脸的汗水,我一时感激不已,分别时竟然忘记了说声谢谢。

回到家,我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嗔怪道:“你怎么不谢谢人家呢?你还是个学生吗?记住,以后不管谁帮你,都要谢谢人家,听见没有?”“听见了”这句话我脱口而出。

对美德的追求,总是在不知名中显得那么可贵,那个陌生的路人,让我知道了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帮助别人。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对美的追求的人,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多么可贵啊!

【篇五:路人甲也耀眼】

今天上午和下午,我们在学校大礼堂排练了端午节诗会的节目--《橘颂》,我负责打中国传统龙鼓。这个这角色的职责貌似不大,相比于台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演员,这只算得上是“路人甲”。

两个鲜艳的龙鼓分别摆在舞台的南北两侧,或许也只有第一排边上的观众会注意到我们俩,那并不动听的震天响的鼓声,或许会遭受某些观众的厌恶,但我不想就此放弃这个宝贵的机会,即使是路人,也要当“甲级”路人。

排练间隙,我和董晨廷商量着谱子、节拍。在台词的旁边圈圈画画,我还即兴画了两小节的solo。平时学的那么多乐理知识,现在居然能派上用场,看来,掌握一些乐理知识,比盲目学习乐器还有用!

初中以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才艺,真的很紧张。几分钟下来,我的双手手汗就出了不少。我在心里默念:“我不紧张,我不紧张,放松!放松!”果然,过了不一会儿,我就放松了下来。

一上午,我并没有碰过几次鼓,所以一直处于很“闲”的状态。我并不想把时间荒废,再加上还有段solo没写出来,就再也不敢懈怠了。终于,那段solo在下午四点正式出炉,这意味着整首曲子大功告成!

在一个大型节目中打鼓的人,或许只是一位路人甲,但我的心却十分火热,我将每一分专注都注入了每一声鼓点中。

我期待下周三的那场演出,盼望着“路人甲”能够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1阴沟里翻了船
2读懂一座城
3我的同桌
4光荣院里笑声欢
5我家的猫
6为人缘改变
7美丽的万绿园
8沙家浜之旅
9母爱如灯
10心中的那抹晚霞作文
11写夏天的作文
12元旦活动
13美丽的沙扒湾
14秋天的风景
15同心协力
16抓鸡
17想起那句话我就后悔
18一封家书
19那一刻,她很美
20瘸腿女孩
21
22游金仓湖有感
23碎片化的时间
24天生“碎时”
25值日趣事
26太阳和月亮
27游览三峡好风光
28我的拿手好戏
29什么让我如此美丽
30《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