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追问
追问

【篇一:追问】

请问爱是什么?是痴迷无悔的等待,还是望而却止的祝福。是流水落花的无奈彷徨,还是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落寞。

无情的被痴情的等待,衷情的无人理会。我深深的知道这并不因为那人有什么优秀的特质,只是缘分的阴差阳错,只是爱神的光辉对于最中意的人隐匿了光耀,所以痴情的人啊,热爱自己的理性生活吧!追求自己的美神吧,因为美永不会有傲慢与偏见。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世人都这样对我,我搜集空中的花,只是陨落的泥沙肯把我眷顾,我睁不开双眼看情前面的路。我的理智呢?他是永远的磁铁石,可他总是偏离轨迹。我的思想呢?他是完美无暇的宝玉,可是散落满地。

我不企求爱,他是那么温柔隐藏的无比犀利的刀,我惧怕他甚于魔鬼,甚于最阴森的地狱。我只追求普希金、拜伦的大海,象他们在大海边深沉的大海,我只希望在肖邦、莫扎特的音乐中沉醉,消融于无温和的音律里。我只希望是安徒生笔下的夜莺或是小鱼。

【篇二:社会价值取向——永恒的追问】

假设有一天人类培育,或者说设计出来了“电子羊”,它的外观与正常的羊没有任何差异,那么该如何区分它们?

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可以以仿生人作为类比。仿生人可能会对“朋友”具有情感,会对外界于自身的刺激作出情绪化的反馈,但不能对于陌生的仿生人共情。也即,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它旁边一个它并不认识的仿生人进行伤害等行为,它并不能感受它的痛苦而自身感到痛苦。会对电子羊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认为这一判断方法(提出者称其为“移情测试”)是合理正确的,那么不难得到,是否能怀有共情心是区分生物意义是的生命与人工智能等电子“生命”的一大依据。但如此并未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因而这里还是有很重要的另一点,就是价值观。人的同情心与价值观共同确立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

人的价值观与同情心来自两方面,一是人脑的物质基础,二是外界环境及社会舆论对其塑造的作用与影响。如果量子计算发展到机器的计算能力能达到人类神经元计算运作的负责程度所要求能力,那么这一物质基础或许是可以达到的,区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根本因素也这一过程中,关系价值观形成的舆论氛围与社会价值观取向便格外重要。人具有社会性,社会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价值观发展与延续的机制,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营造的舆论氛围与价值取向对个体及整体价值观的塑造又有着很强的反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便至关重要。

许多思考与文学作品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萨勒姆的女巫》为例,群体性的价值观扭曲和同情心的沦丧在这一作品中得到了极大化的呈现。逐巫案成了人们报私仇、逐私利的方式、教会建立权威地位的手段。虽然最终普罗托克找回了他失落的人性光辉,勇敢赴死,但这一群体性价值扭曲的后果仍是发人深省的。同样,在另一部戏剧作品《犀牛》中,人们对于变成犀牛的态度由坚决抗拒、害怕厌恶转变为争着变成犀牛,以犀牛为美。这一转变恰恰警示了我们社会价值取向扭曲的可能性与其可怕的后果。

鲁迅先生在其《《呐喊》自序》中写到“铁屋子”的意向。处于铁屋子中的大多数是不觉的,正如当社会价值扭曲时群体中的大多数是以其为自然的,我们必须时时追问社会价值取向,以一种提出当时惯象的高度去反思、警戒彼此,才有可能不至在错误的路上走得太远,不至失去作为人的最重要的东西。

【篇三:来自内心深处的追问】

当你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老人的钱包,你会阻止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不管会与不会,你的内心绝对将受到良知的拷问。

有一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乘坐公交车去国美买电器。我把存钱罐里的钱也拿出来,想看看有没有自己想买或者需要买的东西。

中途,公交车在一个站牌前停了下来,上来了两个人。其中的一个贼头贼脑,在车厢里东张西望。也许你会以为他是在寻找座位,但你错了,他是在寻找目标。当他看到一个睡着了的老大爷后,就在他身边站定,用一只手轻轻塞进老人那打着补丁的衣服口袋里,另一只手还在老人的眼前摇晃了摇晃,已确定老人是不是真的睡着了;然后把老大爷口袋里的钱一张、一张掏出来,塞进自己的口袋。老大爷和车上其他的人都浑然不知。

得手后,小偷立马恢复了正常神态,但那双眼睛看上去还是像极了一个贼。我多么想冲向前去,一拳把他揍扁了啊。“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样一种人?”我在内心里追问自己。“我应该喊出来,不能让这个小偷逍遥法外!”我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可是,万一他身上有刀,劫持了我怎么办?不行!不行!可是,如果我不喊出来,老大爷的钱怎么办?再说,将来他一定还会偷别人的钱。”我忍无可忍:“爸爸!爸爸!”“什么事?”爸爸很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回头看着我。

“吱——”公交车进站,车门打开,那个小偷抓住有利时机,像一阵烟尘一样,溜之大吉了。面对爸爸疑惑的眼神,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哦——没什么。”

如今,那次经历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往事早已经从记忆中消失,但那个小偷将自己罪恶的手伸向老人的口袋的那一幕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无法忘却。我好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勇敢站出来,感觉就像是我偷了那个老人的钱一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被自己的良心拷问。

“那些能够真正克服自己的人,要比那些克服了困难的人伟大一万倍。”在今年的一堂作文课上,徐明老师跟我们如是说。当初我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这句话,但当我回顾自己既往的经历后,却又被这句话的朴素和深刻深深震撼——难道不是吗?徐老师随后又补充说:“世间有一种伟大,是从克服自身缺陷中走来的伟大,是相信自己可以伟大的伟大——势在必行,就一定能行!”

现如今,我依然不能轻松地跟自己说,过去的已然过去,做好现在就可以了,因为我不知道这来自内心最深处的追问还会不会再来;也许从内心深处,我也不愿意使这追问不再,因为这何尝不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呢?

热门推荐
1师生墙
2暑假作文
3冬雨
4希望之路
5那一刻触动我心
6《爱的教育》读后感
7傅雷家书读后感
8一道风景线
9生活中的乐事
10班级文化布置
11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12我是大自然的一员
13永远的夜来香
14哥哥,我想对你说
15那一次我真担心
16我想回学校
17蒲公英之海
18在这个春天
19四年级作文捉蚊趣事
20门卫爷爷
21我想为你唱首歌作文600安
22法律护我成长
23第一次当保姆
24日记一则
25老师,我想对您说
26未来的书桌
27春天来了
28钓鱼
29黄桷树
30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