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民族之间的温暖
民族之间的温暖

【篇一:民族之间的温暖】

耳边婴儿的哭闹声,真可谓是歇斯底里,凄惨尖锐,人们来来回回走动的脚步声匆忙而紧促,在我的脑子里嗡嗡作响,我像是要逃避这一切一样,将眼光投向窗外,这虽才是初夏,猛烈的阳已将这繁忙的城市烤的炙热,一切都在这火热的天气中显得渺无生气,房间里弥漫着燥热的空气,显得异常压抑,杂乱闷热,烦躁充斥在这狭小空间里,我心里燃起了一团团怒火。

眼看着距离中考的倒计时一天天减少,我却因为那一点小病被那可恶的医生弄到病房里煎熬,一想到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分秒必争奋力学习时,我就心急如焚,恨不能抓紧时间多学点,但在这嘈杂的环境中我怎能学的进去?耳边时时刻刻的噪音统统进入双耳,毫无遮拦……

和我在一个病房的是一个维族小病号,且不说他的病怎么样,嗓门倒是不小,虽然是不到一岁的样子,哭起来整个走廊都听的一清二楚,他那凄惨的哭声在一层楼里来回回荡,一天要打三次吊针,也就至少哭3次了,从刚看到护士进来开始,扎针时为高潮,到好不容易扎完再哭上一个多小时,方才睡着,有时因为小孩的血管比较细或者因为新来的护士水平不够娴熟,会扎上两三次才能成功。

每当这时,总会围来一群护士轮流尝试,一人负责抱着小孩的头,另一人抓住小孩的腿,不让小孩乱蹬乱踢,小孩也是挣扎着,嗓子都快哭哑了,他的父母更是急的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也听不懂,大意是充满气愤,及对护士的责备,对孩子的心疼也流露出来,引得过往路人无不驻足探望。

我开始是捧着书愤怒地看着这样嘈杂混乱的景象,释放着压抑已久的怒火,然后便捂着耳朵转进被子里,但那声音却像一把利剑穿透所有障碍,直至击透我,我满心只想着中考却又无法学习,心里矛盾纠结在一起,我把所有的苦恼仇恨全部归结到那一家3口上。爸爸妈妈也实在看不下去,和我一致要求调换病房,给医生诉说着种种原因,“能不能让爱哭的小孩都住在一块?一起哭去!”我厌恶地说。但却因为床位短缺不能调换。

那位维吾尔阿姨好像也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慢地,每次孩子哭时,都立刻抱起孩子去过道里哄,就这样,哭声小了很多,我耳边瞬间清净了很多,我正洋洋得意时,像是自己的反抗总算有了效果,终于能安安静静看书了,但心里却又总有些不踏实……

每当看到阿姨抱着孩子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双手轻轻摇动,嘴里小声哼着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孩子熟睡才能休息一会,来回走动的人们总是吵得小孩睡不着,她就得这么一直哄着,有时一哄就是一个晚上,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抱着孩子走来走去,再轻轻坐下,时不时有一阵阵凉风吹过,孩子又冻感冒了怎么办?想着这凄凉孤独的景象,我心里一阵心酸,一种愧疚涌上心头,即使有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也坐卧不宁。

回想到以前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的自私、幼稚,维族阿姨默无声息的宽容,谦让深深地感动了我,温暖了我,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民族,又素不相识,甚至连句话也没有说过,而你却用你的大度和宽容原谅了我,使我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这种关怀,可能不像所宣传的那样热烈、浓厚、那样感人至深,却能温暖彼此的内心,在不经意之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使人感到一丝丝暖意……

【篇二:与民族音乐同行】

上周,我和妈妈来到东城文化中心剧场,欣赏了一场民族交响音乐会。

八点,音乐会开始了,一群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乐手们上场,领头的是一位身穿中山装的指挥。乐手们来到各自的位置坐好,他们有拉二胡的、有敲扬琴的、有弹古筝、琵琶的、有吹笛子的,还有些是我第一次见到叫不上名称的中式乐器。当指挥拿起指挥棒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指挥手里的指挥棒一落下,乐手们整齐的开始了演奏,剧场里乐音萦绕,大家顿时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

奇妙的音乐让我感觉到,在我眼前的仿佛不是一个乐团,而是一个巨大的荧屏,荧屏中的场景随着音乐声而不断的切换着画面:二胡的凄美悠扬仿佛把我带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大漠;琵琶轻快的节奏仿佛让我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旁,看着小溪欢快的流淌;皮鼓的低沉让我看到了黑云压顶、电闪雷鸣的景象……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让人意犹未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拜》、《好汉歌》……乐手们一曲接一曲的演奏,阳春白雪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这些乐曲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其中的一曲《精忠报国》。这乐曲伴着男声独唱,激昂的音乐声伴随着浑厚的男高音一同进入耳朵,我似乎穿越回到了古代。“狼烟起,龙起卷,马长嘶”,铿锵有力的音乐让我仿佛来到沙场上,跟着抗金将领们在那誓死拼杀。随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快,战斗愈发激烈。当音乐到了高潮部分,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男高音唱出了一个最高的音,带着我们进入最紧张的一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突然,音乐戛然而止,万籁俱寂,大家都沉浸其中,不愿离去,大约过了十多秒,大家才反应过来,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战斗的胜利,听到了胜利的欢呼……这首曲子,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难忘。

这场音乐会,不但让我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还让我的心被洗净了杂念,留下了纯净……

【篇三:民族团结好少年】

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这句歌词谁也不陌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朝开始,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间断过。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着56个民族。民族团结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我们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因为民族众多,信仰不同,我们就要懂得保护民族团结之花。简短而有力的话语,说得那么坚定,从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维护祖国和平,增进民族团结,为祖国大大好河山增添更美的颜色。

我以前在博乐住的住宅小区里,民族众多,有维吾尔、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在我五岁的时候,我们院子里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个刚出生的弃婴,一个维吾尔族老奶奶收养了他。妈妈知道后,把我小时候穿的衣物都给了他,我还送了一些玩具,那个小男孩我也很喜欢,以后每隔一阵,我们都要去送一些衣物和食物给他。

老奶奶也很感激我们,为了回报我们,老奶奶做好吃的抓饭、羊肉汤都会送一份过来,我每次都吃得很开心,因为觉得自己做的好事得到了认可。我们的关系也日趋融洽。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所有人都认得我,我每天过得开心极了。

我们班的同学也分好几个民族,学校里还有专门的双语班,在学校里,大家都能友好相处,相互帮助,大家心中没有民族之分,没有等级的限制。56各民族没有等级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我们56个民族在一起,和谐共处,和睦相处。才会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繁荣强大。只有个民族团结,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篇四: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俗话说“众人拾柴高”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掰得断,那两根、三根,一把筷子呢?新疆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在班里就有一位维吾尔族朋友,她的名字叫赛比努尔·赛买提,我们虽然是一汉一维,但我们之间无话不说,犹如亲姐妹一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那是一年的冬天,赛比家有很重要的亲人突然被查出来得了重病,她得知了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赛比的父母亲即刻向单位请了假,收拾好行李向库尔勒奔去。

由于当时是上课期间,不能耽误学习,所以把她一个人留在了家中。那几日,她天天都愁眉不展,跟我诉说她的担心,不安,我也每天都静静地聆听,安慰她。过了大概一个多星期,她们家传来了噩耗,赛比的亲人去世了,她的父母亲要在库尔勒办葬礼,过几日才回来。

赛比给我说的时候,很坚强,一滴眼泪都没有落,但谁又知道她的心里有多难受呢?记得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天已经半黑了,寒风萧瑟,昏黄的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笼罩着我们,我们相顾无言。

赛比的亲人去世的第三天,她来到学校,急急忙忙地对我说她梦到她逝去的亲人了,她很害怕,也很想念,晚上不敢一个人睡了。我也很着急,那一天我都在想方设法地安慰她,逗她开心。

放学回到家,我跟妈妈说了这件事,过了20分钟,她带上了自己的洗漱用品,来到了我们家,我们在我的卧室里一起写作业,写完之后一起躺在床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天,聊着聊着就进入了梦乡。

第三日,她的父母就回来了,他们很感谢我们家的所作所为,我说这是应该的。

后来,她说那几晚是她睡得最安心的夜晚。在后来的假期里,赛比经常邀请我去她家做客,给我品尝维吾尔族特有的点心,她的家人对待我也十分的热情。我们俩之间的友情更加的牢不可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凝聚力,这里的人民就会像是一盘散沙,不会繁荣起来。所以,民族团结,从我们的身边小事做起!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在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

热门推荐
1一个“脏脏包”的自述
2妈妈的手作文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读《我不》有感
5美丽的汾河公园
6珍贵的书
7父女情
8猫咪记
9难忘的决定
10一段梦的旅程
11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2难忘那张坚强的脸
13与阳光一起走过的日子
14一次难忘的球赛
15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6烛光
17荆刺里的花
1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9忘不了的那一件事
20我心中的那片海
21为师爱喝彩
22唐俊杰真有趣
23读书的议论文
24中国精神
25我与书的故事
26参观荣昌安陶博物馆
27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8我眼中的世界
29下雪了
30微笑开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