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都是分数惹的祸】
“分数不是唯一衡量学生的标准”这句话可能在大部分老师眼中非常正确的,但家长的眼中,这句话永远是错的不会正确。
那次期中考试几门科下来,我考的很差很差不尽如人,离老妈的标准很远。于是老妈把我堵在门口“大发雷霆”用她狮吼功教育了我一个晚上,所以顺理成章,这个周末变为了“补课日"星期六上午学作文,下午学英语,晚上做作业,星期日上午做作业,下午学数学,晚上家教,把我像陀螺一样抽打的团团转,累的要死我快疯了。
第一天上午在学作文,我学了一上午,什么比喻,什么修辞,什么夸张,什么设问……好多好多学校老师都教过了,那个老师说:"写作文就必须用修辞手法。”还有许多许多,我都听迷糊了。他说作文要写一定要多用成语,要想好再写一定必须要认真,不然你写的作文就像一坨屎,还谈什么作家,想都不要想了,总之我是听的迷糊了,听得不耐烦,直想睡觉。
下午又去学英语,那个老师讲得我都听烦了,听疯了。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两个正用书挡着说话老师居然没发现;再看一个读英语完全没有对上口型的,一定是在蒙混过关吧,怕老师发现于是很心虚,在看看一位男同学正像夏日炎炎正好眠,马上就要睡着了一样,而我26个英语字母在我脑海中回荡
因为晚上做作业的时候都睡着了,所以作业没做多少,但第二天上午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完了,原以为终于有时间休息了,谁知道老妈还给我拿了一大堆资料让我写,写完了让我再看看,我现在除了吃饭可以休息。
我想天下没有作业。
【篇二:比分数更重要的】
在学生眼中,分数是命根,是至关重要的通行证;在家长心中,分数是孩子优秀的标志凭证。可是,你们是否想过,世界上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亲情。家长们只顾孩子的分数,却总是因此断绝了沟通的渠道。不断地压迫孩子“考试一定要考前三!”“再做三张练习卷!”凡是不顺意,定会遭到惩戒。可家长们,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培养孩子的怨气。有时不让孩子参加聚会,走亲戚,甚至见亲人最后一面……这么做,为小小的分数失去难以挽回的亲情,心中留下终生的遗憾,根本不划算。
比如说友情。朋友对于少年时代的我们,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些家长却秉持着“他学习不好,别跟他玩”的理念,导致孩子们缺少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么个事例:一位家长不让孩子跟一位学习差的学生玩,强迫他与“优等生”相处。但前者是他的好朋友,他不想这样,却担心挨骂;照做吧,又怕失去一份真挚的友情,只好左右为难。选择朋友是我们自身的权利,为分数而如此逼迫,岂不是太不值了?如果真的以分数作为择友标准,那成绩差的人不就没朋友了?强迫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就算不考虑孩子,那也得为别人考虑呀。
还有乐趣。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是体育运动,有的是乐器,但年龄越大,学得越多,家长们便会让孩子抛弃自己的兴趣,将学习放到最重要的一位,对孩子说“再玩下去就玩傻了”这一类的话,孩子们只好“忍痛割爱”,一味的学习,抛弃了篮球,抛弃了绘画,抛弃了演唱会,抛弃了集体活动……这丧失乐趣的学习,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如果只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考试不断学习,而不劳逸结合,那人不都成一台学习机器了?机械地学习,脑中空空,生活无趣,人生又有何意义?想想吧,这么多孩子因为这个得抑郁症,精神失常,甚至与家人对峙,而这一切都源于自由被剥夺。
除了分数,世界上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别因为分数,而失去这么多重要的东西,活跃,乐观,开朗,孝顺……为仅仅一个分数这样,真的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