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乡土情】
家乡是我心灵的归宿,是我自由翱翔的天空,家乡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段回忆在我记忆力里来回游动。
在那乡间的小路上,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花园”中漫步。风儿迎着我微笑,云朵衬托着那蔚蓝的天空。鸟儿在枝头歌唱,没有任何人的打扰,我一个人静静的在乡间玩耍。这里的草是那么绿,花儿也不好意思“探”出头来,又好像在和我捉迷藏。早晨的空气是多么新鲜,它们滋养着我的鼻子,为肺道做保洁,我的心情那么美丽,在这里充满了自由!免去了噪音的奏鸣,没有了尾气的的污染,也没有了一丝灰尘……,只有你走进乡村,就会觉得世界原来还这么美好。
我回到家乡,自然也少不了观看日落的演出。吃完外婆做的小面疙瘩,我约了几个最好的玩伴来观看日落的情景。坐在小山坡上,我们看着那黄昏时的落日渐渐夕阳西下,一束光辉顿时洒了过来……,这种美景虽然每天都会有,可和玩伴们这么开心、洒脱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而且只有在充满自由的家乡才会有这么静谧的光阴拍下属于我们的短片。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影片,却记录了我在家乡许多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晨起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还有外婆那美味又充满亲切的早饭……,每一个小的细节,都会让你觉得每一天都那么充实,有意义,家乡买不到先进的科技品,也吃不到西式的牛排,但仅仅一碗小面疙瘩就会让我觉得都是人间美味。
【篇二:那一方乡土那一思乡愁】
忘不了,无论何时,身在何处,永远忘不了我的家乡,忘不了那做梦都能使我笑醒的泥土房!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子。清晨,这里是最有韵味的。掩映在茂密繁盛的古树中的泥土房,伴随着山间缭绕的雾气和白云,流露出安静温婉的魅力。因为偏僻,这里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似乎都与外界无关,只顾倾吐着大自然的各种心情。
从山坡上走下来,放眼看去,一排排整齐的泥土房,一间紧挨着一间。虽说是泥土房,但是在泥土造的外墙壁中还是会掺入些石头。每间泥土房都会有几根木头做的柱子,柱子下还有一个石墩。每间每户都会有阁楼,在阁楼上,推开窗户,往下看还有瓦片有序地摆放着,以便下雨时,不会积水。进入泥土屋里,还得跨过门槛,可小时候腿短跨不过,因此总是踩在门槛上,再跳入屋内。有时候被阿婆阿公看到还会挨骂,说不能踩在门槛上,要长不高,也不够尊重祖宗。走进里面一看,方桌,大木橱。再往里走,土柴灶里两个大锅,烧饭烧菜都得用柴。还有木头做的楼梯,直达阁楼,那木楼梯又陡又窄,所以小时候我从不敢一个人走。
还记得儿时,在泥土房前的院子里,和小朋友嬉戏时,总能听到野猫安详地坐在瓦片上,像婴儿一般发出叫声,有时东窜西窜。这一秒还在大伯家的阁楼窗户上,下一秒就已经跑到了阿公家的瓦片上。
泥土房里的空气,夏天凉快潮润。昏暗的堂前,阿婆坐在小椅子上纺线,一只手摇着手柄,一只手舒展开来,手臂不够长了,线还在拉长。泥土房给我的感觉,冬天温暖稳重,黄昏的蜡烛,将漫长的冬夜点亮。我趴在阿公的腿上,听着屋顶瓦片上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眯上眼,一不小心就香香地睡着了。
泥土房是农村文化的载体,遗憾的是,它们正在渐渐地消逝中。人们住进了砖瓦盖的新房,泥土房也因无人居住而相继倒下,我不知道以后,我该如何和下一代叙说儿时的故事。泥土房,承载的是无处安放的缕缕乡愁,在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人眼里,它并不象征贫穷、没落,而意味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如手如足的兄弟之情,人情味浓的乡里乡情。泥土房是乡人幸福的最初根源。故土沧桑巨变,我们欢喜出发,何时能够重新抵达?
我希望为许多这样充满回忆的老屋和老村呐喊。在这农业文明日益萎缩的当下,这里的一草一木,也许可以还原过去的乡村图景和诗意的生活,让我们缓下脚步,等一等我们的记忆。
那一方乡土,何时崛起?那一思乡愁,何时放下?
【篇三:我内心的乡土情怀】
情怀,很温暖的一个词语,它给生活在快节奏里的人们带来了心灵慰藉,在我的内心,也有一种深深的乡土情怀。
我内心的乡土情怀是一棵柿子树
小时候,在我家门前有一棵柿子树,不知它在那有多少年了,多少年都未曾变化过,柿子树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洞,小时候我每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趴在洞口上,想象着里面有一个小人,把苦恼都说给它听。这棵柿树可是知道我
的不少的秘密呢!柿树的树干很粗很高,我特别喜欢爬上去舒服地坐在树杈上,遥望着远方湛蓝的天空,编织着属于儿时的五彩斑斓的梦,后来长大了,但还是喜欢爬上那棵柿子树,日渐衰老的它已快支撑不住一个十五、六岁少女的重量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可以搬个小凳子,依偎着树身,继续做我五彩斑斓的梦。
我内心的乡士情怀是家里的那一张凉席
我是农村的小孩,农村的小孩童年大多都是在地里度过的,大人们要去田里劳作,又不放心把孩子们放在家里,就拿一张凉席,准备好零食和白开水,把孩子带到地里。到了地里,把席子一铺,把零食和孩子住凉席子上一放,大人们就匆忙去干活了。农村的地大多都连在一起,有时几个人家的小孩都放在一起,我们几个小朋友围坐在凉席上,先互相享受着彼此的零食,再尝试着各种奇思妙想的玩法,玩累就睡在凉席上,有时睁开眼睛一看,已经回到家了。凉席是我童年快乐的源泉。
我内心的乡土情怀是那两层小楼。
我家的两层小楼是我爷爷奶奶拼劲半世沧桑,饱含辛酸和热泪盖起来的,它共有七间大屋,我家三间,叔叔家三间,爷爷奶奶一间,我奶奶腿脚不好,想搬到后面老平房里去,我爷爷虽然嘴上说着搬,但就是迟迟不见行动。后来奶奶说其实爷爷就是舍不得我们,不想离我们那么远,所以宁愿上楼下楼的折腾,也不想去老屋,自打我记事起便和爷爷奶奶住一起,我们家有一个大长廊,没有隔断,虽然爸爸妈妈的屋子和奶奶的就隔了两间房,但我还是不愿随妈妈住,也许,是因为奶奶屋子里总有我爱吃的小零食吧!
长大后,为了求学,我离开了带给我七彩梦想的柿子树,离开了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凉席,也离开了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小楼,我内心的乡土情怀就是在小村子里生活的一点一滴,就是小村子里的一草一木,就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说起过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