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内心的独白
内心的独白

【篇一:内心的独白】

有时候看到网上或生活中那些与父母关系很亲近的画面总是很羡慕。

我从小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从出生起到七岁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你们那时候因为家里面比较穷,就双双出去打工,一年从外地回到家里来,要转车,从坐火车转到坐大巴,再坐摩托车才能回到家。一年头下来能回个四五次就很不错了。可我那时候小,家里那时候就我一个小孩,爷爷奶奶对我很好,哪有什么父母的概念啊。

六岁的时候家里有了一点钱了,就在镇上盖了一栋房子,就开始在镇上生活了,通讯设备也变好了。你们每个星期总会打电话回来,可是从小没有什么父母观念的我哪会有那么多感觉,每次打电话都是奶奶硬拉着我到电话边,被奶奶逼着叫你们,生硬的喊上几声爸爸妈妈就跑了。那个时候的我就只知道有两个叫爸爸妈妈的人存在。

好像是七岁的那年夏天,你们回来住了几天,就说要带我去东莞过一个暑假,我一开始听你们说的那些好玩的,我可开心了,嚷嚷着要去,可到了真正要走的那天,我却死活不肯上车,使劲抱着奶奶。但最终还是被抱上了车。到了东莞之后的事情我自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是前几天你们把这件事当作笑话一样讲给我听后,才有那么点印象。去的第三天晚上,爸爸回来睡觉,不知我哪天是触及什么神经了,爸爸准备要睡觉时,我就哭的抱着妈妈说:他是谁,我不认识他,他为什么要和我们一起睡,让他睡地板。你们当笑话一样讲出来,弟弟听了可乐了,一直在嘲笑我傻,我也笑了,只不过是苦笑。

快满八岁的那一年,我在上一年级,那一年的下半年好像差不多9月份,妈妈突然回来了,还挺着大肚子。我还挺好奇的,问他们你怎么突然回来了,奶奶说你怀孕了,要回来生小宝宝。那时候我才知道:哦,妈妈有小宝宝了。弟弟出生后的第三天我才去看他,并没有过多的喜悦。那时候连父母的观念都不深的我,何谈来的手足情深。

生了弟弟的第二年,你们突然说要带我去东莞上学,和你们一起生活。我们一家人都来到了东莞,就剩爷爷一个人住在老家。到了东莞之后,你就带去上了各种艺术班。刚去的时候是二年级下册,你就带我去学了画画,学了不到半年你就说不要去学了,因为我们那个画画老师不教我们素描。之后又学了中国舞,学了大概有半年又新增去学爵士舞。我那时候不明白你会什么要让我学那么多东西,中国舞对我来说又累又痛,第一次去我连仰卧起坐都起不来,对于一个农村里出来的我是有多难啊。在老家时候上学就跟混一样,来到了这里就不一样了,我的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一次数学考试好像才考了了七十来分,你那天就罚我跪沙袋,拿着棍子边吓唬我边说以后不能考到八十分以下。就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我在一张纸上写下:我讨厌妈妈。我只是随便写写,谁知一天还被爸爸看见了,爸爸就拿给你看了。吃饭的时候你就问我为什么讨厌你。我那时候才9岁啊,你要我怎么回答,我就一个人在那里哭,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好像从那之后你就再也没有因为成绩的事情来打我了。

再一次打我是因为我偷拿了奶奶的20块钱。我坐在床上,你拿着鞭子,这次不再是吓唬我了,而是真的打了我。也是从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偷过任何东西了。

现在我上高中了,很快我就考大学了,现在因为学业就很少跟你们讲话了。回忆自己小时候,还挺心酸的。

【篇二:听从内心的声音】

你是否会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而质疑自己的决定?你是否会因为迁就别人而放弃自己所爱?尔后,你是否又会有过因为盲目轻信他人意见的后悔?你当然会有。因为人生本就充满选择与机遇,随之而来的是踌躇不定,我们都会将求助的目光望向他人。但心不同,眼不同,看到的世界不同,最后去到的世界也不同。所以,走在自己的路上,尽管前途未卜,但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我窥见了这人生真谛。

十四五岁的我们相对于小学时的天真大胆,更多了一些依青涩与依赖,总喜欢和身边的好朋友黏在一起,不喜欢那“孤立无援”的感觉,不知不觉间失去了独挡一面的勇气,什么事情总是会拉帮结派,不想做那“离群之马”。但,通过新学期的选课,我又重新拾起那久违的勇气。

每学期的选课,我和死党总会挑一个都可以接受的课去上,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但这学期的一门选课紧紧的抓住了我的心,虽然它很冷门,但它介绍的是我可望而不可及,想要全面了解的文化。我将期许的目光望向了死党,尽管我知道他不喜欢这门课,但还是希望他同我一起。果不其然,他拒绝了我,抛下几句冷嘲热讽,便强烈建议我去那最受欢迎的课。

我无法又无奈,一面是我期待的课程,一面是死党的不断说服加半开玩笑似的嘲讽。钟表滴滴答答的走过,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紧握着手机不停地登录那网站,看着我所喜欢的课程渐渐报满,我开始陷入漫长的思索。手心沁出的汗将手机浸湿,手机啪的落地声将我的思绪拽回。眉头紧蹙,双目黯淡,心中急躁,遂变得面红耳赤,更加心烦意乱。没办法迈出那不知是否正确的一步。

终于,当我再次进入网站时,我所喜欢的课程只剩下最后一名了,我下意识飞速的点击了确认,提交了。那不假思索之快让我愣神了十几秒钟,纠结了一个小时的选择,怎的就这么结束了?并且一片释然和欣喜荡漾在心中。那似有为抢到名额的窃喜,为自己勇敢的欣慰,即将与喜爱课程接触的期待。

我不仅没有后悔,并且随着课程的愈来愈近而更加兴奋。所以,在这个人云亦云的时代,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顶着别人嘲讽的眼光还能坚守内心做自己。

【篇三:内心的声音】

如花般万紫千红,人生亦有千种姿态,万种风骚。而在人生傲然屹立的天地中,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使生命如花般绽放。

有人说:生命是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迹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召唤。生命是一场现场直播,请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定自我,让生命如花般绽放。

红尘万丈,回首追忆。在时光的深处我听到有一个深沉的声音在低低吟诵:“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好一个独爱!纵然是弱水三千,我亦只取一瓢饮。周敦颐对莲矢志不渝的深情,实际上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贞捍卫。在那个媚俗易浊的世界中,他始终坚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不与馋佞之人同流合污。他便如那一朵莲花,有着如莲花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品格。

美国电影《星梦奇缘》中有位科学家说:“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可以重来。可喜的是,它无须重来。是啊,今生的我们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那么人生也无须重来。孔子周游列国,为宣传自己的学说而四处奔走,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他傻,虽屡遭挫败,他依然坚持。因为他正在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因为他的坚守自我,才使我国出现几千年来灿烂的儒家文化。

反观现实,很多人被社会羁绊了自己的脚步。广东佛山“小悦悦”在马路上被多辆汽车多次碾压后,却无一位路人伸出援手。还有一位老人骑车摔倒,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却无一人搀扶。他们为什么不帮助小悦悦和那位老人?他们是害怕被受害者讹诈,害怕舆论的压力,害怕被诬陷,从而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坚守自己的信念,使得生命之花暗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坚定则国坚定。青少年的我们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勇敢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那么整个国家也会变得坚定。

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根植土壤又坚守自我的人。他的心是强大的芦苇。浩渺田野中,汤汤河水畔,纵使风吹过,但见他随风飘扬,却不让昰风改变自己的脚步,动摇自己的根基。只因他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己。

【篇四: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发爱好,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个性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创造。”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如某某某聪明,认为自己笨,加上许多人这么认为后,都去问身边的人,得知身边的人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或者希望自己想谁谁谁一样,那些人知道了,从而模仿聪明人的一切活动,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掩盖了自己应有的爱好,失去了自己成大器的机会,让我来告诉这些人:你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去变成别人希望你变成的样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永远无法变成别人,更没有必要变成别人的样子,你要试着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想要知道这一点,就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在一家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成绩一般,后来只好悻悻而归。可是他却在篮球方面发挥了他的天才。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找到自己能力和职业的结合点。要找到这个结合点,必须要你自己去发现。

可是,有些人往往有很多爱好,他想要把这些爱好都做得很完美,可是他们不知道,想要每件事情都做好的人,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每一个人会有许多爱好,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将这些爱好都做的面面俱到,十分完美,反而弄巧成拙,每一样爱好对你的职业或学习都没有很大作用。所以说,将爱好划分等级,不做完美主义者。

当然,也不能一样爱好也不追求完美。首先,将自己的爱好列出来,如果超过五项,就尽量合并或删除,然后开始行动,光一时行动可不行,想要成功,必须持之以恒。不论是爱好还是学习,都不能半途而废,因此当你决定了自己的爱好,不管有多累都要努力坚持,直到做到最好。

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该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一片树叶总有露珠养着,人人都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所在,一定要将自己的爱好一一列举,从自己最拿手的开始做,坚持到底,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通过奋斗取得成功!

【篇五:一点一滴看内心】

每个人的的胸腔里,都有一颗心,这颗心或是浮躁,或是沉静……

人们往往不会在意的细节,却能展示一个人真正的心,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每颗真正的心。

在作文班的门口有扇门,它总是关不紧,需要进来的人拉一下,就这样一个简单、自然的动作,却没有多少人做到。一个刚放学的小孩,好象后面有人追他要钱一样,“砰”地一下就把门撞开了。那扇门,在寒风中晃来晃去,就好象找不到妈妈的小兔子,独自一“人”在风中摇摆,特别可怜。还不等门停下来,又来了一位成人,骂骂咧咧地一脚把门踢开了,连旁边的窗子都像见了疯狗似的,被吓得颤颤栗栗。

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比如说有位家长,在作文班门口打电话,说话的声音极小,还用手捂着手机,生怕吵到我们学习。接着,她用手轻轻推开门,进来后还不忘回头,用手将门轻轻带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恰到好处。

同样是关门,可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大家或许不会在意,“不就是关门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有没有人想过:在你不以为然的细节上,彰显出的往往是你那颗没有伪装的心。

一滴一点看内心!

【篇六:回顾内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纯净的人,眼睛里也透出纯真,心思缜密的人,眼睛里也透出一丝丝的算计和狡诈。

我们平常与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她说:“我最了解你了,你想干嘛我还不知道吗?”我们也说过这一类的话,但我们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了解她这个人的喜好,还是了解她真正的内心。

这一学年,我明显感觉和上一学年不一样,我感觉我周围的人都在改变,而我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一学年,我也遭受了很多事情,学习上的压力,玩了半年的好友背叛,心里特别乱。我可以说,每天都有一丝忧愁,我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当她背叛我的那一刻,我心里反反复复的在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怎么了,她怎么可以这样做。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想这样的话。最后,我还是去找了她,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也非常明确的告诉我,说:“我们玩不下去了,我听说了你之前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玩了吧。”

我听到这些话后,眼里出现了一层层的薄雾,别人随随便便一句话,半年的友谊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现在回想,我们俩当初一进班,就特别投缘,聊得特别开,一起去吃饭,一起上课间操,一起去上体育课,一起做其他的事情,那时候真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一起,我感觉我比较了解她,我慢慢地感觉她也比较了解我。但后来,就因为别人的一句闲话,我们俩那么多美好的记忆,都变成回忆,再也回不去了。现在想起,内心还隐隐作痛,即使她回来给我道歉,请求我的原谅,又回到一起玩,那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纯正的友谊了,内心难免有隔阂,还能回到那样吗?回不去了,她也问我这样的问题:“还能回到过去那样吗?”我说:“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把握好现在就可以了。”现在的我,想起和她认识到现在,我们彼此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还看不到各自的内心。由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自己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就不要从别人的嘴里去了解另一个人。

人本善良,只是通过一变再变,自己慢慢地就看不到自己的内心了,找不回儿时的童真了。

热门推荐
1我的童年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黄水一日游
4美丽的春姑娘
5老师,我想对您说
6我是妈妈的小田螺
7青春理想
8我的青春里有你的笑
9最美的人
10我的新朋友
11牛肉酸辣粉
12生活因爱心而精彩
13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梦想
14阿秋
15家乡给我的思念
16咔嚓,吃饭全家福
17我眼中的雨果
18武林高手
19惊魂一日
20人性的突围
21以考试的作文
22简单爱
23全能偶像——罗志祥
24寒假的精彩
25似水年华,有你相伴
26我的家
27爱在旅途
28游子吟改写
29家乡的小河我的最爱
30母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