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喜气洋洋闹元宵】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萧报小记者在子弹哥哥的带领下去新世纪广场的英孚教育闹元宵。
最能体现元宵节的当然是灯笼啦,于是我们就先去做灯笼,我挑了个红色的圆形的灯笼,往两边一拉,灯笼的样子就出来啦,然后用一个架子和杆子固定好灯笼,就可以装饰啦,我贴上了2018的贴纸和各种颜色的蝴蝶,亮丽的灯笼就做好啦!
接着第二个游戏是猜灯谜,这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不知细叶谁裁出”猜一商品,“二月春风似剪刀”那一定是剪刀啦!还有好多灯谜是猜四大名著里的人名和各种地名的,这时我觉得我的大脑几乎智短路了,哎,平时看的书太少啦,以后还是要多看书才行。
接下来我们又玩了敲锣迎新春和年年有鱼的游戏,小记者们都争先恐后,使劲全力的进行比赛。最后压轴是自己动手做元宵,老师帮我们做好面团,然后我们自己搓圆,捏扁,包馅,我搓了好久,做出来的元宵超级圆,就像我们全家年年都团团圆圆的。
闹元宵活动真是太好玩了,下次我还要自己做灯笼和元宵!
【篇二:元宵作文】
既然是过十五,就一定热闹红火啦!你听:咚咚咚锵ヽ咚咚咚锵……鼓声不断。
你瞧,有耍龙灯,踩高跷ヽ划旱船ヽ狮子滚绣球等。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这不,我拉着奶奶的手,也夹在人群中急匆匆ヽ喜滋滋地朝前挤着,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现在大姑娘小伙子来踩高跷当然不奇怪,可中间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呢,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一个“老太婆”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烟杆,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真美啊”人们不禁赞叹道。可不是嘛,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了大街小巷,有红红的五角星,各式各样的宫灯,大大小小的花篮灯。活泼的'小狗灯,可爱的熊猫灯,红花绿叶的荷花灯,瘦高个子的玉米灯。还有庞大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的造型,如西游记,八仙过海……还有许多大超市别出心裁,在路旁的小树上,挂满了纸剪的桃花,梨花和梅花周围挂上了一串串的小彩灯,远远看去,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可真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啊!
我成长中第一次见到的最欢快,最喜庆的元宵节啦!
【篇三:元宵节的习俗和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篇四:元宵节行通济】
终于盼到了元宵节啦!我们又可以行通济啦!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去行通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队出了校门,向通济桥进发。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通济桥到底有多热闹。看!马路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条幅,行人道上站满了许多来行通济的队伍。有格力的、苏宁的、美团的……他们手上举着各种风车,还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子。看!还有外地的旅行者呢!
大约十五分钟后,我们走到了通济桥前。一个巨大的牌坊映入眼帘,上面挂着大约有几百个灯笼,灯笼前还挂着一串又一串的大风车。牌坊整个呈红色,再配上南瓜般大,火焰般红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风车,到处都洋溢着一股喜气、祥和、热闹的气氛。
走上通济桥,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人流络绎不绝。兜售风车的摊位密密麻麻排列在大街与通济桥的两旁,俨然成了人与风车的海洋。
风车、生菜是行通济的吉祥物。人们一手拿着风车,一手提着生菜,随着人流挤过通济桥,来到桥西头的生菜池,把生菜使劲地往生菜池里扔。他们都希望把生菜扔到生菜池中那颗巨大理石生菜的最高处,把好运带回家。我们在那里呐喊助威,大家都融进了这欢乐的笑声中。
时间过得很快,该回学校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通济桥,明年再来吧!
【篇五:喜气洋洋过春节】
耀眼的烟花在天空中闪烁,鞭炮打破了千家万户的睡觉声。这就是春节。
春节是我们广东地区一个隆重的富有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大家都会做出美味的饭菜,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为了方便亲戚和朋友互相串门吃年饭,所以每个家吃年饭的时间都不同。我家吃年饭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太阳刚起床值班,我和爸爸、妈妈早已经穿好衣服,来到盈信菜市场买菜。我们买了新鲜的大虾,肥嫩的猪肉,绿油油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当然,少不了鸡啦!正所谓“无鸡不成宴“嘛!还有我最爱的果汁和雪碧。我们一家大小提着大包小包,开着车一路‘乘风破浪’地赶回家去!
到了家,大家都喜气洋洋地一起将屋里屋外的灰尘打扫得一干二净、一尘不染。打扫完以后,奶奶就烧起热水来,提着银光闪闪的大刀开始宰鸡,准备祭拜品。我也成了家里的“打工仔”忙着东奔西跑地递碗筷。虽然脚有点酸,但我心中依然是快乐的。杀好鸡,爸爸准备好糖果和水果等。挑起担子,到寺庙里去祭拜神明。
到了寺庙,满眼都是人头,哇!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们一家人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却被弥漫的香火烟气熏得直落泪。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迅速帮爸爸妈妈摆好极祭品。哎哟!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急忙逃了出去,大口地吸收清新的空气。等妈妈上了香,我又钻了进去,恭敬地在神明前祈祷,希望能达成我的新年小心愿……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们收拾好东西,走向下一个庙去了……
日上三竿,随着一阵阵的磨刀声,爸爸妈妈开始在厨房做菜了。只见燃气炉里的火苗烧得正旺,爸爸将切好的鸡肉放入锅中左右翻炒,做出一道香喷喷的香葱鸡;爸爸又把鲜虾倒进锅里,准备做香辣虾……香味四处飘散,馋得我的肚子“咕咕”叫,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接着,邀请的客人来齐了。
上菜啦!我和哥哥、弟弟一起摆好桌椅、端上一盘盘美味可口的食物。客人们都对我们赞不绝口,爸爸妈妈都笑了,满屋子的人都乐融融的。
年饭后便是春年晚会了,家人们来到了村的广场。大家齐聚在一起欣赏烟花。天上开这许多美丽的烟花,有的像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像四散的流星,有的像闪闪发光的碎金……烟花变化万千,千姿百态,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丽。村民们都拍手叫好。还有舞龙舞狮。一条条龙和一只只狮子相互交错着,像天上的天狮和天龙在打架似的。有的龙在相互切磋,有的狮子正在相互缠绕着,还有的龙、狮一起争夺着皮球。村民们个个都举起大拇指说棒!
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喜欢的节日啊!在这节日里,大家会齐聚在一堂,有说有笑的,虽然作为主人家的可能会友些辛苦,但是我们心目中仍然是欢乐的。我喜欢春节!祝大家在春节里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六:快快乐乐写春联,喜气洋洋迎新年】
1月22日上午,我准时地来到阳光学校,参加萧报组织的小记者活动“写春联“。要知道以往都是我看别人写春联,这次是要我自己动手写,所以我还有点小紧张呢。
活动一开始,书法老师先给我们讲了春联的来历:在古代,人们过年的时候,都会在门上挂桃树枝,用来辟邪和求平安。后来桃树不够砍了,古人就在红纸上画桃树枝,再贴在门上。可是人们觉得光画桃树枝很单调,于是就又在上面加了一些字。慢慢地人们干脆桃树枝也不画了,只写字了,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联。
讲完了春联的来历,书法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毛笔的握法和它的基本笔画了。一开始我是像握铅笔一样握着毛笔,特别别扭。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握对了,真是难为情啊。接着老师就边示范边让我们在纸上练习“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比如,写”横“的时候,要把”横“的顿笔给写出来,还要有倾斜度。写”捺“的时候,起笔要弯一点,再轻轻地捺出来。我觉得写毛笔的要求和我练硬笔书法的要求有点类似,只不过毛笔的字要大好多。
练完了笔画,我们就要在春联上写字了。我要写的春联是“春风轻拂千山绿,旭日东升万里红“。这条春联中有好几个繁体字,真是对我极大的挑战啊!我一笔一划小心翼翼地写着,生怕写错。落笔的时候,脑子里也不断地在回忆老师刚才说的要求。终于,在活动快结束时,完成了春联的作品。我还拿着春联,拍了照留了念,妈妈说还真有小书法家的样子呢!一回到家,我就赶紧把我写的春联贴在了门上。看着我的“杰作”,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今天的活动对我来说特别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写毛笔字,第一次写春联。虽然没有买的好看,但自己写的更有意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