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西风残照又一年
西风残照又一年

【篇一:西风残照又一年】

“娘,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做官,为我们家争光。”年少时的我一直是书塾里老师赞不绝口的榜样,而我那时的梦想,也只有一个,那便是做官。

望着凉暮的残阳那破碎不堪的余辉,枯老的枝条冷冷地爬在老树那没有水分的枝干上,似乎是还剩着一口气,或者早已经死了吧。

老树的藤条仿佛只有着一个干枯的灵魂,没有生机地垂落着,就算它原来是多么的葱茏,现在是时过境迁,谁还会去在乎它的过去呢?

“嘎嘎嘎”……

头顶飞过一群排列整齐的乌鸦。哦,可怜的乌鸦,你是想告诉我今天又有哪个蒙古人做官了吗?

我拍拍身边那匹瘦得已经“萧条”的老马,它的四肢不再健壮,有气无力地踏在地上,毛色的光泽也远不比我进京赶考那年。

那时的我满怀着希望,我虽然年龄不大,可早已经把“四书”、“五经”那些书看得十分透彻,只等考上进士、高中壮元,回家给娘争光。

可国已破,一切的一切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不似从前。

“你难道不知道吗?现在科考只允许我们蒙古人了,你们汉人国家都灭了,还想来参加科举考试?真是做梦,现在可是我们蒙古人的天下!”

我刚想踏入考场,却被这个耀武扬威的蒙古士兵拦住,看着那些和我一样被拦在外的考生,我不禁讽刺一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眼前,有的只是那些蒙古考生得意的笑。

“老马,你说,现在我们离科考还有多少年啊?”

古老荒凉的道路蜿蜒而下,似乎连他自已也不知道要通往哪里,寒冷的西风无情地如刀子般割向我的脸庞,绝不留给我一丝美好与向往。

“妈,你今天做了什么菜啊?”

“是你最爱吃的,快来吧!”

远方的小屋里传出一对母子的对话,夹杂着潺潺的流水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

听着他们的欢笑声,我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我和母亲,我已经有多少年不曾感受过家的美好与温馨了,看着自已那已经斑白的两鬓,那远在故乡的母亲,你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吗?

我只觉得眼睛里泛着氤氲的气体,我单手掩泪,防止它落下,但还是听见了“滴答”“滴答”的声音。

我现在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牵着自已那已经苍老的瘦马,慢慢地朝着那条小道走去,我不知道它蜿蜒何方,一如我不知道自已该何去何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站在那已经受尽岁月洗礼的小道上,感受着这西风残照又一年的沧桑……

【篇二:《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读后感】

岁月如常,只是人走茶凉,那一枝落梅,终究化成了岁月里温浅的伤。

佳期如梦,只是因果有缘,那过往红尘,终究也只在佳期的阡陌上遗忘。

纳兰容若,出身在权倾朝野的纳兰世家,原本可以过着寻常富贵人家的逍遥生活,却偏偏坠入了与他的清绝孤傲不相符的红尘世界。有人说,他才高八斗,有人说,他风流多情,他是那个朝代最绚丽的存在,却用一生的时间空做了一场虚度无垠的梦。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他这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整整三十年。

他是多情男儿,把最纯的爱恋给了青梅表妹,把最真的厮守给了爱妻意梅,把最美的邂逅给了至爱沈宛。他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如水的禅心,他行走至哪里,哪里有素淡如莲的情怀,作者把他喻为曹寅笔下的贾宝玉,像,也不像。宝玉一生只有一个人,便是林黛玉,而容若呢?他给得起青梅表妹初见,却给不起她长久的幸福,他给得起爱妻意梅三年的恩爱相守,却最终生死相离,依然是负了她,他给得起沈宛款款深情,却无法与她相伴。他的一生终究是孤独的,因这三个女子走进了他的心里,却无法长久融入他的生命,他心里的忧伤与惆怅,思念与彷徨,夹杂在一更风雨一更愁中,成为化不开的心殇。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一切归于从前,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这一生的挣扎?

他是风华才子,短短三十载遗留下许多诗篇,清丽温婉的词藻,勾勒描摹着他的生命。他的一生犹如逆旅,愈是走得远,就愈是走得艰难。他的纳兰家的长子,从小被父亲纳兰明珠捧在掌心,从远近闻名的神童到年纪轻轻的举人,他这一路走得一帆风顺,没有坎坷,也没有牵绊,如果不是掉进了疾病与情感的漩涡,他的成就势必不单单只在诗书文学之上。他自负才华,文韬武略无所不及,却当了整整九年的御前侍卫,他不甘满腹才华却不被当朝皇帝康熙所重用,他不甘美名其曰“御前侍卫”实则只是听人差遣而不得志,可是他又能如何,帝王的心思岂非他能够揣测,他的一生,沿着特定的轨迹行走,他信佛,于是佛便安排给他素淡如莲的一生,他也曾向往过着山水风情的生活,寻一个同他一样淡然若素的女子,携几个知己好友,过着天上人间的生活,可他知道他不能,他有父母,有庞大的纳兰家族,尘世的一切,他终究无法抛下。

一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一切归于从前,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这一生的沉浮?

他三十一岁的生命,终究湮灭在康熙王朝,寒疾发作,沈宛能为他暖得了身子,却暖不了心。

容若合上眼,气息逐渐微弱,他本佛前的一朵金莲,生死只为赎命,此时,他不留恋,也不后悔,这一生,有三个女子为他厮守,有倾心的诗词为他徜徉,已然足够。他的一生,繁华似锦,却比不上一枝素梅绚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京城金碧堂皇,江南烟雨薄纱轻笼,他这一生,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落满白梅的深冬,只为着年月这一场盛大的宿醉。

【篇三:西风凋碧树,且望天涯路】

陶潜一生不喜人间烟火味,只愿带月荷锄归,所以于天地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放翁旬载不人异族占山河,报国之心,矢志不移,奈何仅须臾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樊锦诗,伫于大漠,遇见飞天晓看神鹿,茫茫戈壁间唯汝读坚决……

不是人间荒芜,我们才停住脚步,而是心灵无物,我们才不明前路。人只有抬头仰望星空的欲望,才不会有来自灵魂深处的空洞。

且望天涯路,不觉世事苦与艰,“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敏半生隐姓埋名,扎根于大漠深处,投身于报国之中。来时青丝,归时白首,“山中无岁月,恍然半生过”,你用个体点亮集体之光,一心为了祖国安定与强大,不觉岁月多坎坷。一个人的精神信念是不落的恒阳,曙光所照之处,似久旱逢甘霖,如柳暗又花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精神追求是你在困境中永不枯竭的动力。

精神燃不息,一念恒久远。不悔渐宽衣,以中足有欢与乐。樊锦诗,一位于大漠深处守望敦煌的学者。因为执着,所以坚决。“不能让这么好的壁画就这样随风沙掩盖于历史中,既然无人留守,就由我来开先河”。敦煌壁画象征着中国千年的艺术成就与智慧结晶。樊院长,将敦煌的命脉与自己紧密相连,从此大漠中不仅有孤烟直起,漫天风沙,更有一个她—樊锦诗,因为精神有了寄托,追求得以安放,从此看山不是山,是山色空蒙;看水不是水,是水光潋滟。从此大漠不再是大漠,而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

信念摧不折,巍然自处立。回首阑珊处,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在前行,一直在路上。“不为浮云能蔽日,心有长安怎生愁”,因为有精神的引领,不会行将就木,不会垂垂老矣。大国工匠耿家盛“我的一生都在传承父辈的技术思想和对人生的要求”。没有人是无根水,也无空穴之来风,所谓精神与信念所遗留的必经岁月积淀,非一蹴而就,一念桃花起,一朝藤蔓生,而是熬江成糖,破茧为蝶。

仰之且弥高,钻之亦弥深。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望君勿登西阁楼,且望天涯路。淬火为剑,信念为锋,斩前路之迷蒙,悟自身之得终。

热门推荐
1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森林运动会
3可爱的大熊猫
4有你真好作文记叙文
5小松鼠偷椰子
6八年级语文作文
7窃读记
8辩论的靶心
9我最崇拜的人
10快乐,可以很简单
11最美的风景
12生活万花筒
13我喜欢的水果
14清与浊
15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16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17蚕宝宝成长记
18守诚立信
19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0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1榕树下
22那时花开
23雪魂
24拒绝支离破碎
25啊!爱我校园
26听风说话
27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28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29游橘子洲
30读《笨狼旅行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