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我们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到底是什么东西?

【篇一:我们到底是什么东西?】

人和计算机的差别从来都只是:人相对主观,计算机绝对客观。

我的电脑死机了,VB中试运行的一个“当型循环”结构,因为漏了一个“n=n+1”语句而陷入了死循环。我有些懊悔地重启了电脑。为什么电脑就不会自己判断一下会不会死机,然后终止运算呢?我键入的一条条指令在电脑眼里都是不容违背的必然规律,就像我们人类目前所认知的物理定律一样。面对客观的东西,它便一路执行,不会考虑下一步会怎么样。它当然不会“判断”一下。

你平白无故地叫我跳粪坑,我不跳。你让我平白无故地杀人,我不杀。但如果你告诉我粪坑里有一个粗心掉入的小孩要我救,而跳进去把他救出来是唯一方法,我会跳。如果你对我说那个人是下一个杀人无数的恶魔,我一刀下去可以拯救上亿人的生命,我会杀。就算跳粪坑里浑身臭的难受,就算杀人背负着良心上的谴责(他毕竟也是一条生)。我是人,我会根据人们说的人伦道德,根据我接受的教育这些我受的外在客观条件而主观地做出抉择。因而我的任何举动都是相对主观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库克对人类的警告,他担心我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看到他这句话,我不禁要发笑了,因为它并不严谨。首先,“价值观”从来不会“失去”,它只会扭曲。再者,“扭曲了价值观”、“失去了同情心”、“罔顾后果”是“绝对主观”的结果吗?不是。导致这样结果的,实际上是我们变得“绝对主观”了。我们不顾客观的事实而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如此。我们不需要警惕“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吗?需要。《1984》中,人们只会听从统治阶级的意愿,就是绝对服从客观施加的表现,甚至,“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不能被称之为“思考”,因为它只是服从。库克的这句话分开来看,确实是有警世意义的。

但他倒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这种多数人害怕的事。我们分析一下人们害怕的原因,实际上单纯是我们对自己认识的不足。猫初次见到镜子里的自己时被吓了一跳,如果我们有机会看到克隆的自己也一定不会感到亲切。我们怨恨的、害怕的,恰恰是那些像我们自己的事物。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迷失,到底哪个才是我?我又是谁?

现在,我们可以抛开计算机而单独审视我们自己了。其实即使人工智能没有出现,总会有一个向人类的事物催逼我们拷问自己的。我们终于像孩子、像哲学家一样问:我们到底是什么东西?

现代科学总是指引我们走向客观,但我们有些淡忘我们主观的功用。其实,我们人类所自诩的所谓“情感”、“是非观”、“创新精神”等一系列“独有”的东西,都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才造就了我们人。主观催我们探究客观,主观帮助我们根据客观做出反应。我们最基本的天赋就只有这一条罢了。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个问题了:我们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是基于客观的主观者。

所以,库克的这句警告,古往今来学者对我们行为的规范,哲学家的思辨,科学家的定规,无不在不断地警告我们,客观是我们的土壤,主观是我们的果实。

你还在担心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或是人像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吗?哈,那其实不过是对我们是否认清自己的试金石而已。

【篇二:什么也是一种养料】

在生活中,你难免会受到有许许多多的伤害,虽然它们千奇百怪。

是啊,不仅仅是树,人也如此。以前一二年级时,我的一直是班上最好的,我还常常以此为傲。可不久后,我们班又冒出了一个尖子,我的劲敌——小孟。见他那么快便登上了这座“巅峰”,我有些不甘心,便更加努力地奋起直追,可我已经一落千丈了。正当我快要气馁时,古文这一方面为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条路上充满了未知与神奇。刚上路不久,“樱桃”和“桑果”这座位两块巨大的“绊脚石”也出现在我的.面前了。这次我并没有跨,而是轻轻地一跃—跳,因为我知道,如果跨,一定又会像上次那样被绊倒。

挫折,往往层出不穷,可它并不是所谓的“坏事”,而是可以对你产生帮助的事。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场里,一位农夫为了方便栓牛,在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铁圈长进了树里。有一年,那个地方的所有榆树都得病死了,只有它还活着。植物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原来,这棵榆树通过那个腐蚀的铁圈,不断大量地吸收铁,便增加了对真菌的免疫力。

这是19世纪50年代,在一个农场里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现在,那棵老榆树还在那个农场里傲然挺立。对植物来说,挫折也是一种历练和养料。

挫折,让我们在生命的道路上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学会了面对,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刚毅,更加富有生命力、活力和意义。

【篇三:碎片化生活带给我们什么?】

大家都觉得这个时代无比美好。科技发达,物质丰富,通讯方便。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宽带,光纤,手机,电脑,给人们带来资讯互通和生活的方便。

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把我们的时间和生活都变为碎片。碎片化的生活带给我们什么,是值得我们认真冷静思考的。

纵观人类历史,哪一个重大的科技、人文、文学、艺术、医学乃至军事的成就,不需要长期的、专注的、不屈不挠的努力才能够达成?

中国古代不缺乏这样的例子。春秋时代的左丘明编修国史,历时30余年,写出了一部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无独有偶,西汉司马迁历时13年创作了50万字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这两部巨著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再看看外国。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天才科学家、画家。他的老师从第一天起,让他每天画蛋,通过画蛋来提高观察能力,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的差别,就能锻炼手眼协调,做到得心应手。坚持3年以后,达芬奇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例子也不少。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毛主席开始夜以继日地潜心写作《论持久战》。他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眠,连棉鞋被火炉烤焦了都不知道。八九天后,5万多字的伟大军事著作《论持久战》诞生了。这部著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客观依据,指导中国军民获得抗战最后胜利。

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当时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科技人员都吃不饱饭,最困难的时期,就拿树叶草籽充饥。就是这些不怕困难、忍饥挨饿的人经过10年不屈不挠的专注科研,终于把原子弹搞出来,创造了奇迹。

上面的事例都说明了成功的秘诀=时间+专注+才能+精神(奉献、吃苦、牺牲)。

现代碎片化生活下,这些成功的要素都不复存在

时间:碎片化分割

专注:人心浮躁,精力分散

才能:没有长时专注,难以成就真正的学者和专家

精神:物质、金钱和享乐取代了奉献吃苦精神

如果左丘明、司马迁出生在今天这个时代,他们还能写出《左传》、《春秋》吗?

今天碎片化生活下的中国,还能够产生中国历史上璨如群星的众多杰出的人物吗?还能为国家和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吗?

人类怎样利用科学技术而不受其害,值得大家深思啊!

【篇四:共享物品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当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共享物品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种类也是越来越丰富,如: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床铺…………可它们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就拿共享单车来说吧!现在的上海街头随处可见或黄、或红、或橙、或蓝、或绿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刚出现时,人们都认为它火不了几个月。可是,过了将近2年的时间,马路上依然到处都可以看到骑着共享单车的“上班族”、学生甚至一些老人,成了上海街头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共享单车甚至成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享单车的最大优点还是方便。只要用手机下载App,注册账号并支付押金就可以了。当你想要骑车时,只需在街上找一辆共享单车,用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骑行上路了。共享单车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虽然每一辆共享单车上都张贴着“未满12岁严禁骑车”的告示,可还是有许多不满12岁的小学生甚至5、6岁的幼儿园小朋友肆无忌怠地在路上骑车。前段时间,“小学生骑共享单车被卷入卡车车轮”、“学生被共享单车车把插入脖子”等触目惊心的新闻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头条。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12岁以下禁止骑共享单车上路,更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家长们没有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擅自骑共享单车上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共享单车为我们带来了悲伤。

共享单车虽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可现在的社会上仍旧会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出现。有的车少了轮子、坐垫;有的车被拆除了脚蹬、车把;还有的甚至被装上了私锁、停放在小区里被人占为己有………在大街上,共享单车也被随意乱停放,不但挡住了道路,妨碍了人们的出行,更有损市容!共享单车为我们带来了羞愧。

我认为,共享单车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它更多的是为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共享单车,人们平时可以骑着它在外滩或者公园里享受空闲的时候,既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又强身健体,让人们不再为双休日去哪玩而烦恼;有了共享单车,人们平时可以骑着它去超市购物、看电影、逛街,不再为开车找停车位而烦恼;有了共享单车,以往如果有急事,却常常因为公交或地铁等待时间长、开车堵车而迟到的现象将大大减少,人们可以骑着自行车出行,不再为出行方式与时间而烦恼…………

共享单车的好处有许多许多,它使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再那么快,使我们减少了许多烦恼。共享单车,为我们带来了幸福、便捷与美好!

【篇五: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微风浮动,悄悄的从窗缝中钻了进来,我一哆嗦感受到了些许凉意,手不自觉的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将书合上,目光向窗外看去,又是一个圆月,正如月朗星稀,只见一颗明星依旧闪烁,今年是18年了,记得貌似10年前刚上小学的那个时候也是个圆月,时光如梭,一转眼,我已从从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孩,成长为了现在要为了高考奋斗的少女。

9年的读书生活有过欢呼雀跃,有过伤心,有过懊恼与后悔,总之,学校生活带给我了许多感受。

小学生活大概是最无忧无虑的吧。那时候我们刚踏入校园,不用经过大考,就可以通过学区的划分升入高中。一二三年级时,我的成绩都很好,从没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当时考试考好的时候,看见老师喜悦的笑脸,与家长欣慰的表情,感觉拥有了全世界。可是随着课室的难易程度逐渐增加,年级的升高,觉得学习貌似是一种负担,被老师与家长批评时,突然间会生出一种叫做放弃的念头,但是只敢在心里想想从未付诸行动。家长总是会在你面前念叨,你要好好学习啊,你看爸妈现在这么苦,这么累,是因为当时没有条件上学,你再看看你现在,吃穿住行都不用烦,学习怎么可能不好,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出人头地,有个稳定的收入。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小学毕业我也没弄明白,只是依稀懂得要学习。

直升到初中后,老师开始强调中考的重要性,现在是为了能考上一个好的高中而读书。小学其实还对成绩的好坏不太在意,但上了初中后,年级排名上的黑字像针一样刺在眼中,心中开始有了些许疼痛。嘴上跟同学说着不在意,内心却是百感交集。想着回家要跟父母怎么交代,为什么当时不好好学习。时光似箭,转眼间初三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数以百张的试卷,中考试题,堆在眼前,扎头苦学,为的是不后悔。可坚持不到三天,我又退缩了,最终没考上我心仪的高中。

我又后悔了,却已无能为力,只能按部就班的学下去,承担自己做错的责任。

上了高中,又想着我要考一座好的大学,为了高考而读书。现在也一直为此而努力。

我没有像周恩来那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与抱负。梁启超曾经在《少年中国志》中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为自己读书,也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我们虽没有那个英雄文人的壮志与年纪轻轻就有的雄才伟略,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书,争取不让自己后悔,给父母一个回报,等有了成就后,回报国家带给我们的优越环境,虽不能致力于国家,却不能做一个啃食国家之血液的蛀虫。

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读书,争取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篇六:共享时代,我们该共享什么?】

生活在随科技的发展愈发舒适,新的想法在生活中逐一为我们带来便利。好比新出现的一个词——共享。身处共享时代,或以为我们正分享着物质,增进人与人的交往,又得到了好处,而隐藏于这些优点之下的隐患也不断浮出水面。最终归结于二个字——人性。

网络世界的发达意味着你可以随时掌握各地的新闻消息,所以便不断地出现共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看到一则又一则共享单车被占为己有,或是被破坏,甚至于一个共享单车公司倒闭的新闻时,心里不觉难过而无奈。

偶然间,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同往常一样去上海市区补课,站在那繁忙路口的公交车站,我看到马路的那一边是一个共享单车站点,然而一辆辆单车倒在地上,有的则是被卸下了坐凳和踏板,一片狼藉,广告版上的“素质与文明”成了巨大的讽刺。来往行人脚步匆匆,不愿多看这里一眼,而这种场面对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春天的阳光映在我身上,很暖,可一下子我却有种道不明的寒冷。缓缓地,从远处走来一个乞丐,跛着脚,一摇一晃地走着,头发杂乱,身着一件旧的灰色单衣,袖口破了,脚上的布鞋磨破了前端,看着令人有些不舒服,而分明地发现周围的行人在绕着他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走到那些单车旁边,一手扶着前端,一手拉着坐凳,将倒在地上的单车拉了起来,一使劲,于是又拉了一辆。他神色平静,双手将车子夹在身体两侧,然后又是跛着脚,缓慢地走向停放的地方,摆整齐再去排好下一辆。

眼前的景象着实让我震惊,我怎样也未想到会是这样一个人去整理这些单车。他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专注仔细地完成着并不属于他的工作,这一举动成了道德至高点上的一个壮举,这一来一回之间是他努力的见证。在这一刻,他的素养在所有人之上。我与他相隔着一条马路,却好似可以透过冷漠的人群感受到一种温度,在这初春的早晨,终是感到了温暖与希望,淡然而不至断绝。

共享时代,人们共享着物质,仅仅自私地顾着自身的利益,却忘了我们真正应该共享的是修养与文明的精神。人们创造了文明却没有彻底地做到文明,修养不在其表,更在于一个人的心。是那颗善良而滚烫的心让我领悟到,其实自己的利益无足轻重,真正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奉献的、善良的心,拥有高的素养和文明的精神。

共享时代,我们真正该共享的,是精神。

热门推荐
1中考作文
2尝试让我更开阔
3从这里开始
4新篮球
5哥哥伴我成长
6《蓝色的树叶》读后感
7一件难忘的事
8妈妈的生日作文
9春风
10“天才”与“蠢才”
11朋友向前冲
12别了,旧时光
13认识自己
14我家的家风家训与家规
15咖啡杯
16父亲的教育
17改写《题西林壁》
18与“她”一起走过的日子
19风雨中,你教会我微笑面对
20嗝神
21秋的脚步
22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23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24街角的早点铺
25蜕变
26美丽的春天
27第一次放风筝
28我的两个洋朋友
29带上梦想上路
30我的自画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