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情系胡同
情系胡同

【篇一:情系胡同】

不同于大城市的繁忙与匆匆,位于市中心的胡同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韵味,情系胡同,品一品它别具一格的慢生活与旧时光。

凉晨、青瓦、碧树。胡同的清晨是我的最爱。夏天的清晨还有一些凉意,天刚蒙蒙亮,不知是不是阳光的原因,所有的一切都笼上了一股薄薄的雾气。踏在青砖上发出的声音在这个清凉的早晨格外显眼,周围的绿瓦都被岁月薰成了舒缓的黛色。檐下的蜘蛛网和着微风,是否能奏出些声响。杨树下的老自行车,斑驳的白墙上趴着打盹儿的白猫。都不禁让人放缓脚步,融入其中。远远的就能听到骑着三轮车的小贩的叫卖声:“豆浆油条麻团嘞…来来来……”似乎唤醒整座城的不是公鸡报晓,而是胡同售卖早餐小贩。

躁午、鸣蝉、倦扇。胡同的正午会使任何一个人感到困倦,就连早上在门口穿着马褂下象棋的老头们,也都各自回到家中午休了。搬一把躺椅,拿一把大蒲扇,便是午休的最好装备。老大爷打开收音机,调到那个几十年不变的频道,躺在椅上,手拿着蒲扇一晃一晃的,鼓出一阵阵凉风。收音机里有些参差的京剧,和窗外响亮的蝉鸣声,似乎都是最好的催眠曲。大爷手中的蒲扇又晃了几下便不再晃了。躺椅也渐渐停止了摇摆,这时正午的胡同又会夹杂着这独属北京老大爷的鼾声。

安夜、流月、碎星。胡同的夜晚是最让人感到舒适的,搬一把小木凳,和奶奶坐到大门口,看着天空中细碎的星子闪烁着,围在轻若云烟微弱的月的旁边,点缀着一成不变的夜空,这时候奶奶就会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有时讲到兴处,还会绽开一抹笑,似是昨天刚发生的事。小孙女也会一边晃她的小凳子一边听奶奶讲,时不时插上几嘴,等到月光淌在青砖上的潺潺流水流向远方时,人们才会搬着小凳子回家休息,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情系胡同,岁月的沉淀让它一天天的变老,变慢,但它所拥有的,却是大城市所缺少的,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方式与节奏。

【篇二:游北京胡同】

胡同是北京的文脉,是北京文化的根。如果把北京比作一个人,那胡同就是这个人的“血脉”。

六年级暑假之前,我还未到访过北京,却早已对北京的胡同心生向往,但对其的认识只有以上的只言片语,有幸,在同年暑假,我同几位朋友进行了一场北京胡同游,从那以后,北京胡同便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惊鸿一瞥”,深刻于时光中。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庄严的,一草一木,一呼一吸皆有历史沉浸的气息。但当我进入胡同区,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我感受到的更多的却是静谧、和谐、安详更甚是些浓浓的烟火气,在那里,我觉得既陌生又熟悉,第一次体验到"每个将要去的地方,都是素未谋面的故乡”的感觉。

北京的胡同之旅是从北京最早的胡同烟袋斜街开始的,古旧的青石板有着几分江南的青秀齐整也不乏家乡这儿海岛独有的粗犷与大气,几处未与大地相贴的部方被时光悄悄磨得圆滑,上面覆着些许青苔,绿的悄然绿的暗淡。这或许就是导游口中“老街一年四季都充满生机”的原因。石板一块接着一块,延伸至远方,两边是一幢幢紧挨在一起时不时又露几个缝让行人畅通的古朴房子,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家住与店铺混杂着,热闹又喧嚣。

脚步轻缓,慢慢地踏,转过烟袋斜街才真正进入了胡同区,嘈杂声被抛于身后,气氛变得宁静,风轻轻的吹,时光慢慢地流淌。路旁是成荫的绿树,茂密的绿叶层层掩映,午后的阳光从几个小小的叶缝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偶尔,回响起一两声鸟雀啁啾与蝉鸣,声音着实清脆,衬的气氛越加的安静,那声音渲染着夏天的活力,与轻风亲吻,荡漾开去,听在耳边,软在心里。远离闹市的胡同,大概是北京这座都市繁华外表下,柔软内心的展现,是它渐渐老去的青春,是它毫无保留的送给人们全部的情话。这样的北京里的这样的胡同,既像是垂暮之年的老人,又像是朝气蓬勃的少年,若真要解释,那便是成熟沉淀与活力朝气是相通的。走在这样的胡同中,守着清幽,我们谁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迈着步子在小巷中穿梭,尽管不认路,也没地图,但所有人都淡然自若,毕竟北京的胡同儿可都“透着气”呢。“瞎走”,让旅途有多了几分探奇的乐趣。

北京的胡同着实是多,曾经就有俗语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无名的胡同似牛毛。”从正午到傍晚时分,我们才不过走过了快十条胡同。不同于白日里的北京胡同,除了透出一股幽静、古朴的气息,傍晚十分的北京胡同,多了几分温馨的韵味与“人气”。路旁不再是冰冷无趣的精品店,几个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下拉着家常,所有的人们在经历了一天的劳动后,都慢了下来,走出家门,老人们倚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纳凉,孩子们嬉闹着,在大大小小的胡同里穿来穿去。夕阳的余晖中,泛黄的绿阴下,还有年轻人漫步的身影。那时的北京,像个不谙世事的孩童,简直“乖”到不行。

北京的美,游历过的人都慨叹,它将所有的情感都托付给了胡同。

【篇三:黑胡同】

我家旁边有一条黑黑的胡同,以前都有路灯照着,但前几天路灯坏了,还没人来修,所以这个胡同变得阴森森的,好像有鬼会飞出来似的。

晚上,妈妈叫住我说:“儿子,家里没有酱油了,你去便利店买瓶酱油。”说着把十元放进了我的手里。我有点迟疑,因为要去便利店必须要通过那条黑黑的胡同,晚上没有人,我有点害怕。

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问:“你不敢呀?”为了在妈妈面前逞英雄,我装着自信地回答:“没有啊,我不怕!”说着,我走出了大门。

夜色笼罩大地,外面只有零星几盏路灯照着。我继续向前走了几百米,到了那条黑黑的胡同。我停下脚步,没有再往前走。看着前面黑漆漆的胡同,好像有许多妖魔鬼怪躲在里面。我不禁打起了寒颤,心里胡乱地想着:如果我走过去,可能会被鬼捉走当做晚餐,还有可能被女巫当做奴隶,身体慢慢地被幽灵掏出来吃。可是,如果我不走就会被妈妈嘲笑:“小英雄,酱油呢?是你不敢啦?”我仿佛看到妈妈哈哈大笑的样子。

想到这里,我的冷汗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走,要被鬼吃掉;不走,被冷嘲热讽所袭击。走?不走?我的心里充满了矛盾,一边站着挥着翅膀的小天使,说:“你答应过妈妈要走,你要勇敢哦。”一边站着长着角的小恶魔,说:“走过去,你就会被吃掉。”我想了一会儿,下了决心,一定要走。

慢慢地,慢慢地,我朝着黑胡同迈出了第一步。这虽然是我的一小步,但是心里的一大步。第二步,我的心里还在打鼓,第三步,我紧张地皱起了眉头,第四步,我又打了一个寒颤,第五步,一颗颗豆大的冷汗浸透了衣服,第六步……

我沿着黑胡同走下去,脑子却又开始胡思乱想。我想起上次去鬼屋时,一个鬼从上面飞出来拦住路,那血红的眼睛盯着我。我又想起了电视剧里那条常常闹鬼的巷子,还有《盗墓笔记》里的塔木坨、尸蟞和僵尸,再想到新闻中提到的在黑夜里凭空消失的小孩……

我越想越害怕,后悔不该走夜路。我吓得脸都白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唇一直在抖动着。此刻,我心里的路灯忽然亮了,它为我照明,让我变得勇敢。路灯仿佛在说:“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光明能驱赶黑暗,冲啊,向着光明冲刺吧。”

我挺起胸膛,脚步变得坚定,不停地向前走着。这五百米是我最漫长的五百米,是我懂得最多的五百米,是不平常的五百米,向着光明前进,冲刺最后的一百米,我浑身充满了勇气。

当我拿着酱油,高兴地走在在回来的路上。因为我不再害怕,不再胆怯,不再彷徨。向着光明冲刺,我不会被黑暗征服,变得胆小。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的心里害怕才会有鬼。在以后的道路上,即使前方没有照明的路灯,你也不要害怕,只要我们心中有盏明亮的路灯,它会永远为你照明,为你指引方向。

【篇四:岁月胡同】

看遍了高楼大厦,再来感受这红砖小房;坐遍了汽车飞机,再骑一骑这老式自行车;走遍了千山万水,再来温故这美好的岁月胡同。

——题记

这是三条像双胞胎紧紧靠在一起,便外貌相似的小胡同,很小很窄,小到毫不起眼,窄到最多只能够两个人并肩走。

胡同内外大不相同,就像两个世界。胡同里空气清新,有着专属于自然的清香,知了喊着热,鸟儿唱着歌,更是使气氛热闹了起来。而胡同外则不同,汽车的鸣笛声轰轰作响,闹的人心烦意乱,胡同里的人过着慢生活,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也享受着;胡同外的人过着快生活,他们行路匆匆,不会因为风景而刹车停住脚步,胡同内外的区别可真大啊。

胡同不仅自己就像一个小世界而且他还是有着漫长岁月的胡同。一直都住在这条胡同里的里奶奶用苍老却又地道的兴化话说:“我一直住在这儿,话说起来,这小巷子呐比我都大呢!我家在这儿都住了几代了。这胡同一直在兴化。城里拆了那么多地方盖大楼,大概就剩下这三个靠一块儿的小胡同没动手啦!我们住在里头倒也过的清闲。在家里种种菜养养鸡,每天早上就到后面的菜市场卖点青菜萝卜,也快活的很。这胡同里都是我们这些个年纪的老人,有事没事拉拉家常,散散步,别提有多惬意了!这地儿啊,虽然没你们外头什么大楼好,但咱在里头也高兴!说实话,这胡同真是老了,拿砖头恨不得都被晒脆了呢!”

蝉鸣未停,岁月未满,无论兴化这座城未来如何,这三条胡同都在。岁月胡同,并没有停下记录岁月……

【篇五:北京胡同文化】

北京作为“文化首都,世界名城。”它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同时也饱经了许多历史沧桑。就比如那一条条简朴的胡同,背后则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卖糖葫芦喽,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哟!”现在漫步于胡同之间,依旧能够听到这质朴的叫卖声。胡同里则是一排排青砖绿瓦,之后座落的则是一座座方正典雅的四合院,每家每户的四合院外整齐的排好两个厚重的石狮子,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家的兴衰史,这简简单单的胡同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呢?

打小儿我们一大家子就住在胡同背后的四合院中,爷爷总对我说:“咱这胡同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咱这儿也不像那些高楼大厦出门要锁门,这条胡同的每家每户我们都视作亲人,忘记锁门也无妨。”是啊,每当中午的饭点在胡同里见面,大家总会互相问一句:“吃了吗您呐?”这亲切的声音就仿佛自己家人喊话的声音。午后的阳光洒落在胡同里,几位爷爷奶奶便会坐在一起聊聊家常,说说笑笑,他们脸上虽已面脸皱纹饱经沧桑,但我却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丝毫没有隔阂的那种声音,显得十分温暖,这质朴胡同背后,保留了老北京的人美。

秋天总是老北京胡同最美的季节,秋风乍起,枫叶上金黄的枫叶如同精灵舞动一般卷起来,温暖的阳光也穿过枝叶斑斑驳驳散射在绿瓦红墙之上,枫叶飘落到胡同口的大井里,哥哥便会带着我到胡同口,用大网捞起落叶,清澈的井水映出我们稚嫩的面庞,别有一番风味。金黄的枫叶晒干后被我们制作成书签、叶画,保留下了我们纯真的童年。这青砖绿瓦背后,留有了老北京最美的景色。

春节则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拿出自己的绝活儿,有的负责酿腊八蒜做腊八粥,有的负责做豆汁儿驴打滚,我家则负责包饺子。这一天走在胡同里便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这是长辈对于晚辈的心意,这种文化也一直被流传至今。到了晚上,哥哥会拉着我在胡同里放鞭炮,家里会聚齐了亲人吃团圆的年夜饭,然后在一起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热闹的“春晚,”直到零点的钟声响起,爷爷带着我们兄妹俩为各家各户送上热腾腾的饺子,胡同里满是新年快乐的祝福声,十分喜庆,胡同背后还保留了老北京的情美!

再听听这质朴的名字:帽儿胡同,水井胡同,新莲子胡同……简单的名字背后却藏着许多深层的文化内涵,这似简而深的胡同被永久的保留下来,流传下它独有的特殊魅力。老北京胡同的韵味无穷、魅力无限!

【篇六:《将军胡同》读后感】

遥看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庆幸背后这个日渐强大的国家!

这本书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纨绔子弟图将军因心中那股爱国情怀,看不惯侵略者欺凌百姓。最终打死了两个日本“便衣”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每一个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文中的主人公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作出选择。有痛恨日本残暴中国人的日本老横泽;也有为了眼前之利甘愿与敌为伍的中国商人王金标……他们每一次选择其实都是一场人性的抉择,没有谁对谁错,但每个人都要为所做事情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图将军,生为八旗子弟的他,出场时只会斗虫遛鸟,以卖自己祖上的宝贝换取生命费,但他从不会将宝贝卖给日本人,他说:“我们中国的玩意儿,决不能到日本人手里!”后来,他从姥爷的建议,开始为别人打车而谋生,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他失去心中的那份爱国情操。在他倒下之前,他还满脸笑意地说:“瞧,我杀了两个鬼子。”这种精神,是他之前的一切傲慢都烟消云散,留给世人的只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对比今天,我们处于和谐而民主的社会,中国日渐强大,强大到让外国纷纷仰视这条大展宏图的巨龙,而,慢慢忘却了他身上的创伤。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被人踩在脚下蹂躏的耻辱,不能忘记那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与南京大屠杀惨死的无辜百姓!

书中以喜庆的皮影曲开头,以凄美的《祭塔》结尾,以传统的京腔与北京话作为串联,使人倍受感动。

因为那一年的战火纷飞,使我懂得了许多……

热门推荐
1以早为话题的作文
2今夜月儿圆
3新学期,新打算
4在聆听中成长
5收获告别
6向日葵的日记
7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8中国梦,我的梦
9小熊过河记
10游泳趣事
11时思基地实践活动
12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13遇上碎片化生活
14记一次游戏抢椅子四年级作文
15我为祖国点赞
16自编童话故事
17我的妈妈作文
18爱祖国
19陌上花开,彼岸花落
20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21寒假趣事作文
22第一次摆地摊
23学会微笑
24给自己一个微笑
25火车上的年味
26一封家书表孝心
27考试的启示
28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29假期泰山游记作文
30新学期新梦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