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泪洒敦煌
泪洒敦煌

【篇一:泪洒敦煌】

千年的时光古老了神秘的敦煌,千年的文明沉淀了绚丽的敦煌。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在佛教理义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一脉悬秘。当我真正打敦煌走过,大漠的记忆如利刃割在心头,浸出朵朵血色莲花,任我闭紧双眼,让滚滚热泪没入茫茫风尘。

清晨上路,穿行在绵绵沙山中,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赫。我马不停蹄地奔向莫高窟,口中一遍遍呼喊着:“莫高!莫高!”像呼喊远方的亲人。只有真正进入莫高窟,才会明白其内在的生命。在那无数的飞天的舞者中,有千年来维持着的绝艳舞姿,有柔如秋水的身形,有淡如薄烟的笑容……敦煌文明不是一个死了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千载的生命。只有眼前最真切的美,才会唤醒内心最真实的痛。有无数经典神秘的经文,无数神采飞扬的唐塑,在我们没有珍视敦煌文明时,早已如珍珠般滑落,被渐渐地带到西方。我想,若许那些飞天的美姬也曾在萧萧落雨的异域,遥望东方故里簌簌落泪。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我骑在长毛飘飘的驼背上,走过沙丘,走过座座孤塔,走到了王圆箓的塔前。一声声的叹息叫我须臾间红了双眼,险些垂泪碑前!不是悲王圆箓,而是悲从他手中贱卖的敦煌文明,是悲诺大的中国竟没有方寸土地容下自己祖先的遗赠。历史是铁证,他,王圆箓是敦煌的罪人。这个农民用几车石经换几篮鸡蛋,用几尊塑像换几筐青菜……难道我们的文明就如此轻而易“取”?难忍心中的伤痛,我转身而立。却似乎又在西方看到百年前一车车满载的石籍顺利地运往欧洲,行经大漠的几行车辙印深深压过心头。在东方残阳中,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墨色尽染天幕,独坐窗边,我顿时感到目光如一把青冷的匕首把我的胸腹抛开,让我一下子容纳了敦煌千年的苦楚与沧桑。百年前那些西方实践的学者冒生命危险来求取敦煌文明,他们在大漠里炊烟袅袅,而中国官府内正茶香阵阵。擦干泪水,让艺术从沙漠的起点开始。当甘肃的艺术家从这里撷取一个舞姿,引起全国的狂热,当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便风靡世界画坛。我们知道,流过太多泪水的眼睛已被风沙磨钝,但不要紧,迎面走来的朝圣者,双眼是如此晶亮!

在敦煌,泪水洗净双眸。我深信终有一日我们会抚去敦煌的泪,愈合古老民族的伤口。因为,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篇二:游敦煌莫高窟作文】

暑假一到,本人当然要开始假期之旅喽。没错,今年暑假就去定你了——敦煌。

听说那里水果很甜,因为日常充分;羊肉串的味道也特别地道,想想都流口水。本想好好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攒足了精神出发,没想到兴奋过头了,晚上睡不着。

出发!到了南站,一开始我们坐了动车,转了两三次,最后我们还是坐了火车。火车上已经是拥挤不堪了,我们开始想晚餐怎么解决。因为有老人,所以妈妈们都去给老人安排了。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了。晚上的火车静悄悄的,我,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早上到了,就这样几经波折终于到了敦煌。

敦煌我们来了!

安顿好后,自然要去著名的莫高窟、鸣沙山、玉门关等景点了。其中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是最出名的。

导游和我们说,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始建于一六国的前秦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生人,僧人乐尊路径三危山,忽见金光闪耀,如见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自此,莫高窟1200多年的营造历史开始,为了记念乐尊开创首窟之功,后人将这里称为莫高窟。

经过一两个小时的游览,我见识了前人的能工巧匠的手艺,也看见了莫高窟壁画的惟妙惟肖。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鸣沙山。

一进入大门,我的目光已经被鸣沙山和几百头骆驼给吸引住了。骆驼是可爱的动物,但是当我走到骆驼栖息的地方时,我认为它已经不是那么的可爱了。因为它们拉出来的粑粑,实在是太臭了!

坐完了骆驼,我们就要去爬鸣沙山了!刚开始爬鸣沙山,我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我每往上爬一步,沙子就会往下流很多?为什么这么多人爬鸣沙山,鸣沙山依然会那么高?我带着疑问,爬了沙山。一开始爬时很容易,爬到上面时,扶着旁边的绳子也很难爬上去了!在下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阿姨拿个瓶子,随手扔在了沙子上,那个小弟弟还说不能在沙子上面乱扔垃圾。他妈却说,这不是她扔的。难道她不知道“是故诚者,天之道也。”?在下鸣沙山时,那一幕,仍历历在目,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句金句:花卉需要修剪,方能枝繁叶茂;桌椅需要擦拭,才会明净如初。我想再加上一句:鸣沙山需要我们一起去守护,才会是永远美丽如画的鸣沙山。”

爬完了鸣沙山,我的两个问题也被我的舅舅给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沙子很软,所以每走上去时沙子就会流下来;沙子虽然每天被人踩下来很多,但是晚上的风又把它给吹上去了,所以它永远不会变低。

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才能永远的保存下去。

莫高窟的瑰丽艺术让我流连忘返,鸣沙山的曼妙婀娜让我恋恋不舍,真期待下一次的到来,只是那时的敦煌,这颗大漠明珠还会风采依然吗?

【篇三:敦煌历史】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

清朝末年,敦煌疏于管理,大量文物被国外入侵者拿走。在1900年,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散步,突然发现在墙上有一些裂纹,就用手推了一下,墙壁就倒在了地上,就这样一个藏经洞意外的现世。但由于清政府的忽视,使得藏经洞的文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就被国外的侵略者盗取。

最早掠走敦煌遗书的是俄国人,于1905年10月以六包劣质石蜡为饵,从王圆箓的手中换到了两大包珍贵的藏经。后来其它各国得到消息,纷纷来到了敦煌。在1907年英国人在王圆箓的手中骗取了经卷、印本、古籍多达24箱,另外各类织绣品、佛像等5箱。英国人不过付出了180两银子,却获得了如此多的珍品,这种交易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于是在1914年,他们再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从王圆箓的手中取到了不下600卷经书。英国人斯坦英就通过这两次“淘宝之旅”足足收走了敦煌文物万余件。

在英国的博物馆里,有一尊打坐佛像,几百年前的雕刻与漆色,今天看上去依然是栩栩如生,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这原是我们中国的文物啊!侵略者的军刀砍在了它们的故土,时隔百年,再度回首,是否还记得国破的痛楚?记住,这是国耻家恨,我能从佛像的眼中看出它渴望回到自己的故土。还有许多文物同它一样,流落异国他乡。

它告诉我们:请记住这一切!用你们年轻的活力激发古老中华的力量。同学们,牢记历史,让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文物记起自己的故土与国家,让我们用青春的热血努力学习,去拯救他们吧!

【篇四:敦煌游记】

敦煌,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的地方,如今莫高窟壁画也被人们了解。姿态万千的飞天舞者们或手持琵琶,或翩翩起舞。巨大的石像矗立于洞庭之中,神情悲悯,藏书阁中堆叠的书卷竹筒,向人们展示着敦煌的神秘与美好,可谁又知道,敦煌曾经差点消失于世不复存在?

是年,敦煌莫高窟的一处石壁突然掉落,一缕阳光透过,照进了不大不小的藏书阁,透过空气中飞扬的尘土,照在那被尘封多年的文物书卷上,一时间竟让三道士有些移不开眼,就此一处举世震惊的藏书阁被发现了。

又是年,八国联军侵华,带走了圆明园无数宝藏的同时,也带走了这敦煌。王道士曾多次书信情术于京城的各大官员,甚至是慈禧太后也一并寄了去,却杳无音讯,文物书卷被成箱的搬走,被粘走大块壁画的墙壁光秃裸露,它想要细看王道士脸上的表情,可他垂着头什么也看不见……

它以为自己要长眠于世,又或是不将存在于世。可是过了许多年之后,它听见有人来了,隐隐约约地出现在一片黄沙之中,他们或挟着南国的一程烟雨,或带着北国的一片初雪,毅然开始了修复文物的工作,可这份工作哪有那么简单?一位画师伏于壁上细细描绘勾勒着飞天的样子,却又突然抬手将原先勾勒的痕迹一并抹了去,他站起身走到洞窟口坐下,眉头紧皱,抬头张望着被夕阳染红了天。一时间竞有些迷茫。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刮跑了放在一旁的资料,他赶忙起身去追,却因为眼前的景象愣住了。——被风卷起的纸张随风摆动,那上面的飞天就好似活了一般在空中舞动,衣袂翩翩,美轮美奂,神情姿态活灵活现。他跑回洞内,拿起画卷一气呵成,飞天便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画壁上,也就以这样的姿态重新出现于世人眼前,敦煌也就因着这样一群人得到新生。

像这样的文物修复者还有很多,他们闯进了敦煌,闯进了莫高窟。则一事终一生,他们中间有的人已自发苍苍,有的人却已化作黄土撒在了敦煌,有的人葬在了莫高窟的对面的小山丘上,就此长眠,却也默默的护着敦煌。他们没有钱,却用一个饼一碗粥,修复了整个敦煌文明,他们没有权,却在这片黄土上成为了守护者,他们不知姓名,却是我认为最伟大的人。他们便是——敦煌守护者!

【篇五:敦煌游记】

人人说“敦煌如同在画中游”,那日,我终于到敦煌游览了一番。敦煌的沙子,仿佛粒粒金沙般光彩夺目。

暑假里,我和妈妈、哥哥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敦煌。到了大门口,我发现到处都是车与人,简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去,连忙让妈妈去买票。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终于买到票了。我们进门就看见大群大群的骆驼坐在地上,骆驼看到我们,对我们摇摇尾巴,像是在对我们打招呼。我激动地坐上那头健壮的骆驼,准备向山上爬了!

骑在骆驼上,转眼间,我就来到了山顶。下了骆驼,从山顶往下眺望,看见那像月牙的泉水,那就是传说中的月牙泉,月牙泉旁边种满树木,旁边还有一个塔。从山上往下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让人难以忘怀。走下山来,在树下悠闲地走着,我听说今年的月牙泉水比前几年的水位降低了许多。旅途中,不时飞来几只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优美的歌,那声音十分清脆悦耳。远处那火红火红的高塔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人们前进,我置身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月牙泉美丽的景色让我难以忘怀,仿佛是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敦煌一游,果然如同在画中游。敦煌的美景,使我终生难忘。敦煌,你是祖国的明珠,祖国的骄傲!

【篇六:敦煌,我眼中的诗和远方】

在祖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敦煌。在这次九天甘肃之行的最后,敦煌缓缓走来,一层一层掀开了她厚厚的面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她最珍贵的宝贝—莫高窟那如诗如画般的美貌。

那天小雨淅淅沥沥,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如火般的急切心情。千年莫高,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中。密密麻麻的洞窟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举头仰望,那古老文明散发出的神圣而庄严的气息将所有人包围、笼罩,沐浴其中,陶醉其中。穿过洞窟前曲折的回廊,“吱呀—”钥匙微转,洞门应声而开。漆黑之中,一股浓浓的但又不刺鼻的味儿扑面而来,颜料味吗?不像!泥土味吗?不像!呵,想必,这就是历史的味道了吧!“各位游客,请随我来,”我们随着讲解员有序地步入洞中。只见两尊大佛迎面端坐于佛龛中,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嘴角挂着满足的微笑,那样亲切,那样和蔼。菩萨、弟子伺立于两侧,好像正在认真聆听佛祖讲解佛法。高耸的洞顶中央,绘着一朵惟妙惟肖的青莲花。那青莲已完全盛开,片片花瓣奋力伸展向四面八方,似乎有袅袅幽香阵阵飘来,沁人心脾。

啊,壁画!顺着讲解员手电筒的光亮,一幅幅的壁画惊艳呈现。我细细欣赏着。五彩斑斓的色彩和轻盈通透的线条,绘出了一幅又一幅巧夺天工的壁画,绘出了一场又一场栩栩如生的景象,绘出了一个又一个美艳绝伦的飞天。壁画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解释佛教意义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应有尽有,宏伟瑰丽,令人啧啧称奇。壁画上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了。瞧,飞天多么千姿百态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金鸡独立;有的倒悬身子,从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我静静地望着,感慨万千,就像步入了一个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对于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常书鸿。他与敦煌莫高窟,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1935年秋天,常先生在法国看到了由伯希和编撰的《敦煌图录》,他惊讶万分,方知祖国还有这样一个艺术宝库存在,内心被深深震撼了。为了好好研究并不使她再受破坏,他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建立了“敦煌艺术研究院”,成为其首位院长。但常先生考察莫高窟时,条件异常艰苦,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也遭遇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幸,但他义无反顾,一旦决定绝不回头,将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终于获得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并引领一批又一批后来人为保护敦煌莫高窟持续的努力。常先生这种为艺术、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用诗来赞美,用歌来颂扬。他,难道不是我们有理想的当代人的榜样吗?

如今,敦煌依然昂首屹立在远方,她如诗般的千年历史和辉煌文化,在无垠的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啊,敦煌,我眼中的诗和远方,我不会忘,也不能忘!

热门推荐
1多变的妈妈
2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3难忘的爱心义卖活动
4最后一次春游
5节约用水作文700字
6往事难追
7明媚的角落
8想起那件事我就遗憾
9再见盛夏
10难忘的运动会
11生命因爱而感动
12红场游记
13美丽的迪荡湖
14我的好老师
15“多嘴熊”
16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17捉鸡记
18这个夏天,我们即将离开
19对着干游戏
20我为自己点个赞
21春游方特
22从来没有这样
23我是一阵风
24我的生日
25读论语有感
26我妈妈的一件蠢事
27难忘的桂林之旅暑假作文
28撒谎的滋味
29珍贵的礼物
30游峨眉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