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去年清明雨
去年清明雨

【篇一:去年清明雨】

听风听雨过清明,这好似是上天一直以来赠予我们的礼物。清明时节的雨,总会如期而至。

靠在门角,倚着一个躺椅的顶头,目光透过玻璃,看向了天。天灰蒙蒙的,雨点击打地面发出的响声,和着山林间时不时传来的鸟鸣,显得有些凄凉与悲壮。

清明是个鬼节,阴森一些也不算奇特。我记得一位老人曾给我说过这样一个传说:每到清明,那些死去的亡魂便会从沉睡中醒来,上天就降下雨来将其禁锢在坟头。如果哪家人没有去扫墓祭祖,日后的生活便会遭到亡灵的诅咒。待到清明当日一过,亡魂便再度沉睡。而没有在该日扫墓之人,会在来年做事不顺。直到哪年清明虔诚祭祖,诅咒才会消失。

这个传说很玄乎,但当时的我还是信了,一天到晚都缠着家人快去祭祖,回来后还怕自己当时不够虔诚,就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一觉睡醒,便已是第二日。

思绪被几滴雨水拉了回来,才发觉窗户并未关紧,用手将玻璃一推,“呯”的一声,接下来又听见“咔”的一下,窗户便锁上了。目光又向前眺望。直视前方,除了山,还是山。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雨不是很大,所以透过有些朦胧的玻璃依然可见几个黑点在青山之上缓步。

我的老家四面环山,但并不像愚公那般“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虽为一个小村庄,却交通便利,也是一座旅游圣地。青山绿水,风景宜人。

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清明时节,正值春回大地,群山在接受过雨的洗礼后变得更加美丽诱人,又好似成熟了些。

整衣出门。

小村的路不甚平坦,坑坑洼洼的路上有着几个浅浅的水坑,来来往往的人们也面含笑容,为这美景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几个小孩在路上你追我赶,累了,便在水坑里蹦蹦跳跳,他们的家长在后面追着,尽管有些气喘吁吁,但口中仍不停喊着:“你们小心点!”

这样的场面在繁华的地方是不常有的,那些人口中的乡音令人听起来很是亲切。虽然我并没有学会任何一种方言。

不知不觉间一个人走入深林,来到了一座坟旁。这是我老爷的坟。

我对老爷并没有什么印象,也并没有打过太深的交道。但他那和蔼的笑容在我心间永恒的存流。这是血浓于水吗?自家人就是感到亲切。

爸爸曾说,小时候,爷爷对他们兄弟仨儿很严格,而老爷却经常在他们要受皮肉之苦时保护他们,与他们经常玩笑,越过我的爷爷,他们四个人关系特别好。如今,我父亲对我的严厉,是否也和先祖们如出一辙,只是我的爷爷,却先行躺在了这里……

一股悲凉从心间涌出,双膝一沉——

雨刚过,看着松软的泥土被我压的陷了下去,心中的滋味儿有些复杂。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年倏忽而过,又是清明时节,今日再回老家,却逢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微风湿润拂面宜人,望空山新雨后的奇景,听鸟鸣林间的欢愉。清明的雨呢?唉,无雨也清明吧!我只知道:去年清明雨,相思到如今。

爷爷,我来看你了!

【篇二:又是清明雨上】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我呆呆地伫立在这曾经熟悉,而今陌生的车站口。杨柳风从鼻间滑过,隐约含着思念的味道,淡淡的,涩涩的。回程的客车渐渐缩小成一个黑点,嘟嘟的车声远了,堤旁的烟柳近了。

走走停停,堤柳仍停驻在儿时的记忆里,仍是如此妩媚婀娜。

记得幼时,亦是在这堤柳下,外婆总会为我编一个柳环。春天的外婆,着一袭青衣,青灰瘦小的背影在春光中显得那么渺小。

她踮起小脚,身子努力向上提,微微向前倾,就像一株弱不禁风的杨柳。她枯黄干瘦的手总能灵巧地抓住调皮的嫩柳枝,布满老茧的手指迅速一掐,柳枝便落入手心。静立在柳树下的她,将柳枝一绕,围成一个圈,手捏住交接处,另一手捏着枝末上下飞快穿梭,就像花丛中翩飞的蝴蝶,灵动,优美。

彼时的我定定地望着外婆,她浑浊的双眼透出一道精光,鬓间飘落的白发在招摇地舞动。鼻尖挂着细微的汗珠,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就像在完成一件工艺品般,专注,入迷。

未几,一个灵巧的柳环就飞到了我的头上。我欢呼雀跃,绕着柳树跑呀,笑呀,想着怎么去炫耀。外婆额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嘴角一抹淡若梨花的笑在春光中晕染开来,袅若晨岚,浓如花香,灿烂着时光,温暖着心房……

不知不觉,竟已行至老宅。“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霏霏细雨悠悠飘来,催逼着我叩开那窗久违的大门,古旧的门板吱吱呀呀地呻吟,灰尘纷纷扬扬地洒落了一地。老屋中的景色依旧,厅前仍是张八仙桌,案上供着香火烛台,月白的壁上挂着外公的遗像,简单,平静,只是那曾经永不停下脚步的旧式台钟已经睡下,那八仙桌上不再有熟悉的味道,外公的遗像旁有了陪伴他的身影……

物是人非,欲语泪流。

我呆呆地坐在桌前,直到月影西斜,烛花挑落,月白的壁上剪出我一人的身影。

后院井旁的一株杨柳,在月光的浸渍中依依动人,凹凸不平的树皮倾诉着岁月的无情,在风中摇曳的柳枝却舞出生命的多彩。

仿佛有一人茕然独立于树下,痴痴地编着柳环,痴痴地望着我,眼波流转处,笑意盈盈。

又是清明雨上,是你吗?

【篇三:清明雨】

雨敲着路上的那一块块石板,发出声声寂寞的“滴答”。一层看不见的孤寂,悄悄笼罩了大地。

我倚在窗边,眼睛却望着盆中的一抹新绿。今天,我就要去扫墓了。

我踏上那长长的青石台阶,来到了墓前。用手拨开墓前的杂草,轻抚那一行行凄凉的字。此刻,爷爷您与我虽是近在咫尺,但却又隔着生死两界!爷爷,您知道我有多思念您吗!我知道,现在,您正看着我,微笑着,看着我!

在我能记事前,您就已经去世。记忆里,关于您的就只有奶奶对您的一句评价,一句赞美:“你爷爷,是个有文化、博学广文的人!”所以,对于您,我是充满了崇敬与思念的。

当奶奶叫我来给墓打扫时,我才回过神来。奶奶神色凝重地递来一把扫帚,我接了过来,默默地在墓上扫着。尘土飞扬,霎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龙卷风”。将叶子扫在一边后,我站在干净的空地前,将鲜花摆在墓前。随后,我低下头,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向幕拜了三拜。

大家强忍着痛苦,将眼中即将涌出的泪咽进心里,一个个悲伤地不能自拔,却忍着,强忍着!

回家的路上,气氛低落,大伙儿无言,默默的回了各自的家。我慢吞吞地走进房间,倚在窗边。猛然间,我发现又下起了雨,那朦朦胧胧、孤独寂寞的小雨。

雨,“滴答滴答”的往下落,敲在青石板上,敲在人们的心上。窗外,一片朦朦胧胧的世界……

我默默地坐了下来,低着头。忽然,手上多了几点水珠,抬起头,看见雨依然下着,并未被风儿吹进屋中。不经意间,我瞥到了墙上的一枚镜子,这才发觉,悄悄地,悄悄地,我脸上已经挂满泪珠,泪眼朦胧。

清明的雨,依然下着,而已故的人,却不再复还;已去的时光,却不再复还;已去的亲情,却不再复还!我的爷爷,请您,不要悲伤;请您,不要落泪;请您,看着我,微笑着,看着我!爷爷,您,在天上,过得还好吗?

“爷爷……您,快乐吗?请您……开开心心的,不要挂念我,我也会快乐的去对待每一天,每一年……”我呢喃着,泪水汹涌,一滴一滴的落在手上,落在我的心上。

清明的雨,一滴一滴的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的声音,萦绕在我的耳旁……

【篇四:清明雨】

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

没人想到天公今天真的洒下了淅淅沥沥小雨。雨,不大,但密,密的像牛毛;雨细,细的像柔丝;雨柔,柔的像如水的外婆。

外婆生前最喜欢雨了。

每当天空落下晶莹剔透的水珠时,一个老人总要静静凝望好一阵子。她那本就温柔好看的眸子在看雨时,总会流露出虔诚与迷醉的神情,好像那雨水是她心中最为神圣的信仰抑或最为依恋的爱人。这个痴爱雨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婆。

我很好奇,为什么外婆那么喜欢雨呢?

大人们说:外婆小时候闹干旱,缺水,每一滴水在当时都特金贵,所以外婆特珍惜水。

我不太赞同大人们的看法。因为我觉得外婆对雨不仅仅是单纯的珍惜,而是一种爱雨如爱己的情感,是一种崇尚。那这又是因为什么了呢?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外婆的性格像雨,对谁都和和善善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绵绵的春雨,在世的观音。我基本上没有见过她对别人发过火,即便有,也像夏天的雨,是来得忙忙,去也匆匆;而对你的爱,好似雨后的彩虹,使你陶醉,如秋后的小雨默默滋润,令你动容。外婆待人,没有冬雨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却有腊月初霜般的高洁。

我还知道:下雨后,她常常这样和我对话:“孙儿,你看这棵树雨前和雨后有什么区别?”我对这棵树左右看了看,想了想,说:“这棵树嘛,在下雨前,灰蒙蒙的,很没精神,而下雨后,整个树好像升华了一样,感觉生机勃勃。”“是啊”外婆叹了一口气,“人生又何尝不需要一个像雨一样的老师呢?在你困惑,迷惘,不解时,给你启示,把你救出深渊,让你像一棵被滋润的树,焕然一新。如果有,那该有多好啊!”

哦,我终于明白了,外婆那么喜欢雨,原来是因为:“她,就是那无比神圣的雨啊!”

清明,当我们扫着外婆墓碑时,天空毫无预兆地下起了雨。我没有撑起伞,因为我知道,这是远在天堂的外婆给我们的美好祝福——清明雨!

【篇五:清明雨烈士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虽没有借酒消愁的雅兴,但也是足以在烟雨空濛的美景下驻足停留了。时值到了清明,雨从来不停歇的下着,雨雾渐渐迷蒙,内心的萧条被勾勒了出来,我倚着门槛向外眺望……

我想了好久,雨到底像什么,圆润,似贵妇脖子上的珍珠项链;清莹,宛如正直豆蔻年华的少女,琢磨,猜透,思索到了烈士。

老百姓的家园,他们的一笑,一悲都是真实的。他们认真听着指导员的课,如何心无杂念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天渐渐暗了下来。士兵们临行赴杀场前,借着微醺的灯光补鞋垫,擦拭着闪出冷冽寒光的锐刀,偷偷抹着眼泪看着信……

最后风雨大作,势不可挡!

眼前的他们个个面目狰狞,用机关枪扫射着敌人的胸膛,一个个红色身影窜过,鲜艳的国旗映红了每个战士的脸庞,一个“冲”字鼓舞着士兵们的心,要为了信念,不到生命的关头绝不言败。士兵们喊着最响亮的号声,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殊死搏斗。在敌人猛力进攻时,攻击敌人的后部,缴获弹支;在领头唆使的敌人,战士有着“擒贼先擒王”的谋略;在同伴受死亡威胁之时,他们将宝贵的生命让给了别人,不考虑自己。

雨渐渐转小了,天空放晴了。

世间万物焕然一新,清脆勃发,是赋予了新生,这难道不象征了什么吗?是的,雨水冲刷着万物,他们被净化了心灵,洗涤了躯体,我看着这抹清新的绿,这难道不是一个新诞生的革命?是用许多战士的生命挽回来的。也许,这是他们的灵魂,一个永不言败,不屑于世的灵魂。

烈士,在我看来是一个不断进展的历程。人民,有抱负的人,崇尚国家的战士,为人民,为国家牺牲的烈士。

天空上架起了一座彩虹,是用他们的生命铸就而成的吧!我看不清了,眼前是一股热腾腾的气流,不知是泪还是雨。

【篇六:清明雨上】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木雕流金,岁月涟漪,雨托梦。月影憧憧,烟花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题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是一个信任的高度。人逢清明,必然上山祭祀。为了能四代同堂,身在澳洲的太婆也匆匆赶回故乡。

就这样,我们一家四代就冒雨步行于苍苍竹林路上,步过路旁小溪,哗哗啦啦,流的正欢,似乎不受着悲伤节日的影响。

山顶的炊烟,飘得未免有些荒凉。

年年倚井盼归堂

步行个余小时,终于抵达山顶,现在才是凌晨6点,山头早已遍布人烟,哭泣声,大喊声,连绵不断,使我不禁有些伤感。

远在天堂的先人啊,人间亲人无一不想念你们,他们不知多想让你回到他们身边团聚,于是年年跪在坟前守护,可,死去了还能复活吗,生时不好好孝敬,到死后才天天烧纸钱,有用吗?人死不复生。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纸灰飞作白蝴蝶

来到曾祖父坟前,醒目清楚的八个大红字刺痛我心——默默无私清廉一生。

想当年曾祖父是国民党军医,因犯错误而遣下今韶关仁化地区,虽然是国民党,但他有着一颗强烈爱国心,他相信只要国民安康,就能赶走侵略者,于是他就四处医治被战乱致伤的村民,并免费帮他们治疗。医德传遍各乡各镇流传至今。

我为曾祖父而骄傲,因为有了曾祖父这样的榜样,我才更努力奋进取得今时今日的可喜佳绩。

我独自蹲在坟前烧纸钱,微风轻轻一吹,把一些正着着火的纸带着我的思念吹向远方,仿佛像一群白蝴蝶,轻盈但薄命。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天堂。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热门推荐
1失败也是成功
2仿佛是昨天
3失而复得的幸福
4享受慢生活
5我心中的中国梦
6有时,我也想玩一会
7误会
8长有犄角的盔甲武士
9西行漫记
10梦开始的地方
11青铜葵花读后感
12秋天的田野
13收获
14田园四季交响曲
15吹气球
16愉快的游戏课
17我学会了照顾弟弟
18春节
19挫折也是一种幸福
20未来的生活
21触动心灵的那一幕
22体操比赛
23漓江,我心中的梦
24那一次,我很后悔
25成长路上
26转身已变回忆
27踏青
28我的自画像
29游中海公园
30西安美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