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她牵动了我的情思
她牵动了我的情思

【篇一:她牵动了我的情思】

在平淡无味的生活中,是她走进了我的心里。她的尽职尽责让我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是她牵动了我的情思。

她就是我的校本课老师。校本课老师很高,一头黑色短发,带着一副眼镜,一双眼睛里透露出智慧的目光。脸上时常挂着和颜悦色的微笑,显得平易近人。老师很瘦,但不失大气风度。校本课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她总是把她那一方天地管理的井井有条,让我们很喜欢到图书馆去看书、学习。

我也很喜欢校本课老师的课。这个学期,我们的校本课是讲关于姓氏起源的。老师先指导部分学生来讲解自己的姓氏,然后再由这些学生在班级里讲解,让其它同学效仿。我看到其它同学都自豪地讲解着自己的姓氏时,我也跃跃欲试。轮到我讲我的姓氏起源的时候,看见同学们听得出神的样子,我心里也十分高兴。校本课老师每每看到我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时,都感到十分欣慰。校本课老师也讲解了自己的姓氏,老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讲解完所有关于她姓氏的知识,最后还风趣地说:“同学们讲得太好了,我不如你们呀!”

校本课老师还在课余时间邀请我们到图书馆学习。我们围在图书馆的圆桌旁,听老师讲解《弟子规》,学习古人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老师还要我们背诵。锻炼我们的记忆力。还给每个人发一本日历,记录自己的背诵情况。老师告诉我们:“背诵的方法就是朗读,遍数多了自然就会背了。古代帝王小时候除了重大节日外每天都朗读、背诵,每天复习会背的文章,再朗读新的文章,朗读上百遍来背诵。”校本老师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每一句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校本课老师还是个“心理医生”,常常化解同学们之间的矛盾。

在周而复始的学习生活中,是她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我敬爱的老师是你牵动了我的情思,引领我走向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篇二:木棉情思】

喜欢每年的这个时候,花红叶绿。拐弯处,依旧有那片绿的邂逅。每年这春,总勾起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索……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界万物能在无声中变化着,直到最终的蜕变。一直都听说木棉这一树种,甚至曾亲眼看见过。但遗憾的是,所见的只是没有花开的干树枝,不过是树干粗大了点儿,其余的没什么特别。所幸,今年,这春,我看见了!那“百闻不如一见”的木棉树开花了!如羞涩的女子般“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树下抬头望去,火红的花朵如灯笼般高挂树梢。在灿烂的阳光映衬下,火红的外衣是花朵们炽热的生命力!迎着缕缕稍带寒冷的春风,向每一位路人点头微笑,我笑了。阳春三月,这是春天带个我的又一个惊喜。

注视着血红的花瓣,我不禁想起一个个与木棉树有关的故事。或许那花儿真的是被先烈们的鲜血一朵朵染红,最终孕育了鲜红的后代,在每年三月为先烈们的悲壮牺牲而绽放。面对眼前的木棉树,我该如何解读呢?那是生的希望,抑或悲壮的绽放?

我疑惑地低头思索。忽然,一个鲜红的球体撞入我的眼帘,那不正是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吗?棕褐色的外壳无法抵御那突如其来的踩踏,瞬间,一切都终结了。只留下支离破碎的残骸,任风吹干,风化……路过的只是人们匆忙的脚步,没有半点怜惜的眼光。在周围鸟雀们欢天喜地的歌声中,更显得凄凉与哀伤。然而,在我的眼中,那片鲜红多么刺眼,如鲜血般在地上流淌。怎么啦?我的心在流血,刀割般的痛。渐渐地,我蹲下身,用手轻轻地安抚眼下零碎的生命,歇斯底里地大哭。一切都模糊了,生命不再跳动。触碰间,冰冷透骨,如薄冰般一碰即碎。轻声的,我听见,微风中,奏起了生命的赞歌。

下垂的右手慢慢地升起,为这幼小的生命敬礼!正如毕淑敏对于死亡作出的定义——“永恒的艺术”一样,考虑死亡,我们才更能感悟生命。擦干泪水,迎着明媚的阳光,我继续前进,走我不一样的人生路!今年,这春,我给了生命新的定义。

【篇三:端午情思】

小时爱吃粽子,只图它的香甜可口,玲珑别致。

现在爱吃粽子,则更多出于怀念,怀念那位千年前,在浮尘乱世中投入汩罗的古人——屈原。

关于屈原,先前只知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曾著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后来,一首唐代文秀的《端午》,使得我更想了解这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诗人空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针上,他主张与强秦对抗,眼光远大。而楚怀王贪利受骗,楚襄王畏怯受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主张。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万念俱灰,仰天长叹,投入了滚滚激流,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乐章。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都十分哀痛,划起船只,来回地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食物,投入江里,说是让鱼都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但又害怕饭团被龙所食,便又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人们纷纷效仿,此风流传至今,发展成了粽子。

汩罗江水静静流淌,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屈原,他那一腔的爱国情,却只能在凄凉无奈中化作两行辛酸泪。屈原虽死,他的诗作流芳千古,但任时间飞逝,也带不走他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屈原虽死,他的爱国情怀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那“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长叹,曾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凉的泪滴。

子规鸟,相传乃屈原的妹妹所化,每年端午,此鸟便叫“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节,祭祀屈原。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的祖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江南北蒸蒸日上,各行各业欣欣向荣。我中华神舟这一巨龙已然腾飞,香港澳门投入了祖国的怀抱。“神舟系列号飞船”上天,实现了国人的梦想。申奥成功,使我们国家作为奥运的东道主,向世界展现神舟风采,这不正是屈原当初想要建立的人间仙国吗?

我们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崇高品德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魅力,景仰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敬佩他以身殉国的壮举,让我们时刻用行动来弘扬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四:书牵动我的情思】

读一本好书,能够使人身心愉悦。“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冰水所说的话刻在我的心里。书,牵动我的情思。

在朦胧睡意中苏醒,阳光照在眼角,我不禁想拿几本书去读一读。我拿了一本《朝花夕拾》,其中我最爱的一篇是《五猖会》,这幅场景映在眼帘,映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仿佛和作者是同甘共苦的小伙伴,这点我深有体会。《朝花夕拾》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这使我无比感动。这本书,牵动着我的情思,人不应有自私自利之心,家长应成为榜样。他是一名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人,他,满腔热情地培养鲁迅先生。

我又想去读读《城南旧事》。看着那“可爱调皮”的驴子,它又在打滚了!没错,我正在读《驴打滚儿》。英子家的奶娘的两个孩子,一个死了,一个送别人家了,带着酸楚的心情,去找她的女儿,可是没有多大的希望。我很憎恨那位“黄板牙”先生,他怎么可以为了个人利益,去伤害两个无辜的孩子?封建社会国家,我们应竭力反对此行为;我又翻到了《惠安馆》,一个可怜可悲的小女孩——妞儿又让我动情,秀贞在痛苦中寻找着自己的女儿,妞儿也找着母亲,两人的处境时不时的让我流泪,英子撮合了母女俩,去找妞儿的父亲,可又被无情的火车轮压死,她们俩的梦又破灭了,映入眼帘的场景使我流下泪水。书,牵动着我的情思,让我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也让我对封建社会感到无比的憎恨。

读第三本书,已是黄昏之时,我却没有一丝睡意。我翻开了高尔基的《童年》,我想这应该可以让我回味一下我的童年时光。长妈妈给“我”讲了小时候故事,旁边却有一个可怜人在那里独守光阴,他孤独、无助,这使我有了同情之心。作者对他毫无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大公无私的把他的善良抒发到他的心里。我又感动了,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书,牵动着我的情思,让我知道人不应有高低之分。

第四本书,它带我穿越到了神话时期。不必说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善良朴素的唐僧、好色好吃的猪八戒、志向坚定的沙僧,也不必说那调皮淘气的红孩儿,单是金碧辉煌的天宫,就让人陶醉其中。吴承恩写的这部《西游记》,把人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他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读起朗朗上口。比如说《三打白骨精》,他想象的场景、人物,让我赞叹不已。书,牵动着我的情思,它把我带到了一个惟妙惟肖、充满活力的海洋。

书,牵动着我的情思。读一本好书,让我身心愉悦,同时,也可以让我从万丈深渊中得到解脱。书,我不能没有书,书是我的小伴侣。

“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冰水说的这句话,刻在我的心里,刻在大家的心里。让我真正明白蕴含其中的道理,这就是要我们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对自己有益的书。书,牵动我的情思。

【篇五:不变的情思】

浮光再潋滟,淌不过流年。但纵使尘世变迁,情思不变。

——题记

雨后街巷,雨水濡湿了我三秋的情怀,漫步街道,一树紫藤如泉般泻满庭内。书,教书,是她不变的情思。

记忆中奶奶家的紫藤,如紫瀑云霞。奶奶是教书的,一代代青年都曾在她的俯身教诲下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如今奶奶仍爱戴上她的老花眼镜,捧着泛黄的古书报纸阅读。

偏阳微露,我在清晨暖色的阳光中醒来。刚走出房门,便听到庭院中琐碎的响声,是奶奶在院中为紫藤花浇水。

我走到她的身旁,帮她一起摆弄着如锦般的紫藤。奶奶轻声跟我诉说着她在报上读到的文章,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点评着时政,紫藤花架下的奶奶有种说不出的美好。我惊讶于奶奶的好记性,好习惯。可转念一想,不,这是奶奶一贯的坚持,潜滋暗长,已深入骨髓的不变情思。

淳风润楚,一束亮白的光打在奶奶微躬的身躯上,打在花白的发间,打在被层层刻深的眼角的纹间,尽显着流年走过的痕迹。奶奶对书的眷恋,一如少女。阅读无法阻止时光对她容颜的雕琢,可阅读让她总是眼中有光。倾尽一生的华年,守住对书的初心,这样的奶奶如紫藤一般永远明艳照人。

奶奶的小阁楼内,全是她珍藏的书籍,每一本,都留有她阅读的痕迹。先前,我不懂她对书的情,只觉得这是奶奶最为珍视的东西,但在我有了对书的认识后,才明白,这是一种出自内心的热爱与珍惜,是一种不变的情思。

“奶奶,你为什么老捧着那几本书?”

“书是奶奶的宝贝,如果可以继续教书,那该多好啊……”

一道斜阳铺染了半透明的天空,风筛过窗棂,悦耳动听,紫藤花如云似锦,若瀑布可掬,云隙可透。我,遥遥地,看着远处晃动着瘦小身躯的奶奶,似看到文化在不断传承的微光……

奶奶以对书的满腔热血,在乡间把留守儿童聚集起来,自掏腰包购置书籍,爱心讲堂每天欢迎孩子们去读书。这是奶奶内心的幸福。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灵魂散发的香味是多么美好,多么诗意,让我在弥漫着爱的世界,自由地呼吸灵魂的香味。”

【篇六:不变的情思】

细风爬入窗扉,我看到夜色中月若流金,掠过屋檐,成了清明的琴弦,弹奏着我不变的情思。

小时,小河如一曲清新绵柔的歌。天蒙蒙亮,提着水桶,拿起钓竿,三步并作两步在小河边钓龙虾。熟睡的龙虾,闻着食物的香味,就上钩。星光灿烂的夏夜,小河边透着缕缕麦香,芦苇边的青蛙最是快活,总是忍不住纵情欢歌。

在如墨的夜幕下,我和小河共赏星月。不知小河陪伴了我,还是我陪伴了小河。月光照亮了我的脸庞,也映明了河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我与小河中那个自己翩翩起舞,乡邻的笑声成了我最好的伴奏。

岁月神偷,不知不觉已离开水乡多年。城里的灯光如此璀璨。各种炫丽的光笼罩着钢筋水泥筑成的丛林。那个夏夜在小河边翩翩起舞的女孩,只能在梦中回她的江南水乡,情思不变,归乡的梦一遍又一遍。

暑假里返乡,信步又走到了小河旁。河流缓缓地流动着,河还是那条河。远处有几只稀疏的小船载着满舱的光亮驶来。我不自觉地被耀眼的船灯吸引。

老乡们装饰了画船,顺便卖些水果小食。那五颜六色的闪烁的彩灯正在迎接着纷至沓来享受水乡风情的游客。这还是我记忆中那如羞涩少女般的小河吗?

人影绰绰,夜晚闲游的乡人,说着我熟悉的家乡话,灌入耳朵,一股温暖遍布全身,心里漾起了层层涟漪。

在喧闹的人潮和似水的情思中,我陡然想起自己即将又一次离开这个魂牵梦萦的地方,不舍之情犹如水满溢,涤荡了整个胸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些年间,小河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弃用,又重新开始了征程,以新的方式热闹着。河水细长,如缱绻的岁月,它向前流着。

我释然,带着欣喜与不变的情思,迈上前行的道路。

阳光倾洒窗前,成了耀眼的琴弦,弹奏着我不变的情思。

热门推荐
1月亮离我有多远
2你爱,世界便不再冷漠
3最美的声音
4不长大该多好
5春的声音
6最美城市美容师
7田野的风
8我们班的“调皮鬼”
9税收在我心中
10渐渐地我理解了
11我喜欢的小动物
12青春的色彩
13我们的青春长着风的模样
14我的王国
15生日快乐
16我和妈妈一起上课
17难忘的生日续写
18生命的意义
19楼下的小狗
20我们村的春季
21
22侃侃座位
23沉重的脚步
24一堂难忘的尝瓜课
25我的作文
26这里的风景最动人
27我有个新想法
28感动常在生活美满
29美丽的花园
30我的力量来自对梦想的追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