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清明佳节
清明佳节

【篇一:清明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丝陪伴,大雾弥漫,我们前往高山深处,缅怀亲人,给逝去多年我未曾谋面的爷爷扫墓。

我们一大家族人,有的肩上扛着银光焕发的锄头,有的拿着竹枝做的扫帚,还有的提着插满红的、紫的、黄的花篮……伴着淅沥沥的小雨,绕过一个又一个弯,我们终于到了爷爷的墓地前。

我们的大部队开始清理啦!大人们挥动着锄头,除去猖狂的杂草。我们这些小孩儿,握着扫帚一丝不苟地清理草末和尘土,个个神情严肃。没过一会儿,大家就满头大汗了。

清理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提着篮子,郑重地把它放在了碑前。爸爸放好花篮后,在那儿伫立了好一会儿,大伯、姑姑们也是,我猜他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和爷爷说。爸爸告诉我,爷爷乐于助人,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据说村里的人们写信等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他来办。村里的人称爷爷是“村里的第一支笔”。

扫完墓,我们回老家看望奶奶。一回家,我们洗完手,冲向厨房,抓起一个清明果就塞入嘴里。吃着吃着,我心中就冒出了一连串的疑惑:清明果怎么做的呢?我见过它是一个一个团里边放入馅儿的,这一团团的是从哪来的呢?我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午后,奶奶带上大姑、妈妈和我来到后院一探究竟。奶奶将石头的捣臼清洗干净,放入摘来的新鲜棉菜,把棉菜均匀地铺在捣臼的底部,用捣锤将用力捣棉菜,直到棉菜出菜汁才行。大姑倒入一袋又一袋糯米粉,接来一盆自来水,奶奶又是搓又是揉,大姑则不时加入水。等到米粉和棉菜及菜汁成了块状时,奶奶举起捣臼又继续捣锤起来。大姑则默契地配合着回团着。我看得心痒痒,也想来捣臼试试:“奶奶,我能来试试吗?”“没问题,不过要小心,有点儿重哦!”我点点头,举起捣锤,使出洪荒之力重重砸下去,顿时,我感到捣锤像一位80公斤的胖子一样沉甸甸地压在我双手上。我放弃了,把捣锤还给了奶奶。

糯米团揉成型了,接下来开始放馅了,只见奶奶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凹斗,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咸菜、猪肉,菜头丝等,封上开口,压扁,在底部贴上一张柚子叶,一个清明果大功告成!放在锅里蒸上十几分钟,清香四溢的清明果新鲜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取出它,顾不上烫,狠狠咬下一口。嗯^真是美味!我便三下五除二地“KO”了它。最有趣的是弟弟,咬下一口就卖力地鼓起掌,手掌都拍红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农村真好,浓浓的清明风俗伴随着雨丝浸润我们的心田。

【篇二:中秋佳节晚会】

正月十五中秋佳节,我们三(2)班举行了一次中秋节晚会。这个联欢会,都是由同学们自导自演的节目,很是精彩。

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物吃,还欣赏着节目,可有滋味了。

我们还欣赏到了许多诗歌;第三组读了《中秋赏月》,读的抑扬顿挫。第四组表演的《水调歌头•中秋》,铿锵有力。,第五组的《少年强》,第六组的《正月十五月儿圆》,语句优美,读声动听。

最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我们听的津津有味。我还学到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

孙义翔同学给我们表演了武功:猴子拳。而孙宇杰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下山》,但是唱的五音不全,我们听着哈哈大笑。阳光也发表了他的演讲。我们望着天空上皎洁明亮的月亮,感觉十分美丽。

这次中秋佳节晚会我们不仅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可真大啊。

【篇三:中秋佳节】

都说中秋节是个团圆节,确实是这样。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告诉我全家都会去奶奶家吃晚饭。

这可把我乐坏了,我奶奶的饭菜最对我胃口了,妈妈和爸爸做的饭菜我都吃腻了,这次总算可以吃到想念已久的奶奶做的饭菜。当然我更想奶奶了,因为好久不见了。

当天下午,我们全家早早的就到了奶奶家,奶奶看到我和妹妹非常开心,连连说:“我的宝贝,我的乖乖。”我和奶奶来个拥抱嘴里不停的说:“好奶奶,我想你了。”晚饭出奇的丰盛,吃得我和妹妹连说过瘾。

晚饭过后,走到奶奶家的阳台上,只见天上挂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我问爸爸:“爸爸,月亮上为啥有那么多斑块啊?不好看。”爸爸笑了笑回答我:“传说中,月亮上有个广寒宫,那是嫦娥仙子的家。门前有颗月桂树,有个叫吴刚的人一直在砍树,但是怎么也砍不断这颗月桂。这就是你看到的斑块。”“哦,原来还有这样的传说啊。”“其实你看到的月亮上的这些斑块是因为月亮遭受陨石撞击后留下的坑。月亮是我们地球的卫星,他保卫我们不会遭受太多的陨石撞击,它是地球防卫陨石的最后一道防线。”听着听着我不住地点头。

听了爸爸的介绍,我一下子对月亮有了更多的了解,抬头看着月亮,真希望明年的今天也能明月如镜,满月如盘。

【篇四: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

要说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那当然是非春节莫属。要说原因嘛,那就听我细细道来吧!

有一次寒假,我的姥姥姥爷从东北来到我的家里过年。大年初一到了,姥姥对我说:“小凝,姥姥给你包饺子吃,好不好?”我听了,连声说:“好,好!谢谢姥姥!”“那你想吃什么样的饺子呢?”姥姥问我。“咦,”我疑惑地问姥姥,“饺子也有不同的吗?”“那当然了,你想吃彩色的饺子吗?”姥姥回答我说。我脱口而出:“当然想啦!我要看着姥姥做!”姥姥笑了。

现在,姥姥要开始包彩色的饺子了。首先,姥姥先把早已准备好的果汁拿出来,用果汁和面,很快,面就变成彩色的了。接着,姥姥拿出昨天已经和好的饺子馅。姥姥先掐下一块彩色的面,揉软,擀成饺子皮,再用筷子夹起一些饺子馅,放进饺子皮的中间。然后,姥姥就按照普通的包饺子的方法,把饺子一个一个包起来。很快,案板上就有几十个彩色的饺子了。现在姥姥要开始煮饺子了。姥姥先把锅里的水烧开,然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里,煮熟,接着把饺子盛到盘子里就可以了。我品尝着姥姥的手艺,不觉赞叹到:“嗯,姥姥做的饺子真好吃!我最喜欢吃姥姥做的饺子了!”姥姥看着我的样子,笑着说:“慢点吃,慢点吃!锅里还有很多呢!不着急!你要是喜欢吃啊,这几天姥姥天天给你做!”“嗯,谢谢姥姥!”我嘴里塞着很多饺子,含糊不清地说。姥姥又笑了。我感受到了姥姥对我的爱,更感受到春节的含义,那就是:全家团圆,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春节,我爱你!

【篇五:中秋佳节】

中秋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举国同庆,我迎来了小长假,与家人欢度中秋,游览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顺德清晖园,那风景优美,景色怡人,古香古色,是亲子游的好地方。

老天像在考验我们,这一路驱车前行,时而晴天,时而大雨,变脸比翻书还快的天气并未阻挡我们一家走进清晖园的决心。当看到门厅悬挂着一块“清晖园”的古老朴素的牌匾显现在眼前,我们跨进大门,园子左右两边亭台楼阁,青砖瓦黛,整个园子的大树郁郁葱葱,绿树成阴,远看像一位位巨人在守着古代相传下来的清晖园,近看像一把把大伞立在那给游客遮风挡雨,暖暖的很贴心。

沿着园子的左边,我们没走多远,又看见了古老的亭台榭宇,四处园林建筑,幽清小池,精巧别致,蔚为壮观,雅读朴素。园林亭阁边四处小池清澈见底,池里游着五颜六色的锦鲤,肥美硕大,它们在水里调皮地摇着尾巴,有时一条紧跟一条,有时一群群簇拥挤堆,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池边的亭阁静静地耸立在温暖的阳光下,我看到亭阁楼顶青砖瓦黛,长满密密麻麻的青苔,别致一格。沿着连廊走道,我一路欣赏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的风景,再听爸爸与妈妈讲述清晖园原主人乃可追溯至明朝万历丁末年间,属状元黄士俊的府邸,后是乾隆年间进士龙应时购得的久远历史,让我对此次游园一走的印象更加深刻。

中秋佳节,清晖园人流如织,行人游走在园林中,彼此擦肩而过,我看到有的拿起手机对准处处自成一格的风景拍照留影;有的交头接耳,余音徘徊耳边,对园中景色赞不绝口;有的坐在沿廊休闲阁乘风小憩,欣赏眼前美景。而我,在这个假期,与家人一起游玩顺德闻名景区清晖园,团团圆圆,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篇六:中秋佳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和家人团聚。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着那一轮轮明月。就让我带你走进中秋佳节!

“八月十五话嫦娥”关于嫦娥奔月,我国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是這样的:在很久以前,神箭手羿射下九个太阳后,顿时名声大震。很多人都找他拜师学艺,其中就有一个名叫逢蒙的人。

羿去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了一粒仙药。据说吃完后能长生不老,还能升天成仙。羿不舍得自己吃下,就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嫦娥小心翼翼,把仙药放在了梳妆台的百宝匣里。

這件事被逢蒙知道了。农历八月十五的时候,他趁羿出门时,闯进了羿的家里,逼着嫦娥交出仙药。在这危急的時刻,嫦娥一口吞下了仙药。谁知她刚咽下,便双脚离地,从窗户飘了出去。她心里挂念着羿。于是便落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神仙,居住在广寒宫。

羿回到家后心痛不己,抬头望去,看到当晚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上面仿佛有嫦娥的身影,于是每年到了这天就在庭院设宴,望着月亮思念嫦娥。这便是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拿出月饼,边赏月边吃着象征团圆的月饼,展现出一幅幅合家欢乐的景象。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淇澳岛过中秋。这里空气清新,月亮皎洁明亮。在这赏月真是再好不过了。这就是我们的中秋佳节!你今天吃月饼了吗?

热门推荐
1割稻
2手机的对话
3我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4体验白洋淀之美
5沙子旅行记
6凌高俯视
7有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8桃花源
9神奇的蛋
10我爱家乡的龙虎山
11蛋雕初体验
12难忘的春游
13爱唠叨的老妈
14小鬼当家
15我的好老师
16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17我的动物朋友
18秋天来了作文
19公园的一角
20真不简单
21教室‘花香’
22科技创造生活
23说变化
24游沙溪古镇
25成长之路
26没想到
27校园里的一角
28和您在一起
29我的小窍门
30说“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