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远足
远足

【篇一:远足】

随着同学们的欢笑声,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小墨山,开始了有趣的远足。

我们在山脚玩了片刻,就开始爬小墨山。

在徐领队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一条不是很窄的路上了山。上山不久,我们发下了一个分岔路口,就沿着小路继续前进。这条路比之前的路窄得多而且是泥土路,路两旁的灌木上都长着尖刺,稍不留神就会被刺伤。大家沿着小径,有的摸索前进,有的用路旁捡的小木棍探路而行。

突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半山腰上的寺庙。参观完寺庙,我们便朝着寺庙边的石阶路继续前进。

但是,石阶路并不长,迎接我们的又是陡峭的山路。这条路的坡度比刚刚的路更斜。为了防止大家摔下去所以领队让我们每个人只间隔两米。我们前面的同学对后面的同学大声喊:“一个‘姚明’,一个‘姚明’!”

终于,我们爬上了山顶。眺望山脚,屋子都若隐若现,但是可以看清楚是白墙红瓦。旁边的水库也呈现在我们眼前。下山了,我们还是走的山间小道。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接住了好几根木头,才从上面滑下来。

终于,我们来到了山下,领队先去探路,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又向“小阿凡达”发起了进攻。

上山没用路,领队把绳子系在了上面的一棵树上,我们一个接一个的从这个75度的斜坡往上面爬。过了几分钟,大家才全部上来。

接着,我们沿着石阶前进,来到了一片很大的空地,拍照、观赏、玩……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结束了远足……

【篇二:远足有感】

“啪啪啪”在操场的同学鼓起了掌,那激烈的掌声顿时沸腾了我们的心,因为我们就要去远足啦!这是我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远足,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远足,我相信也是大多数同学的第一次远足。我们都激动的涨红了脸,快捂不住那颗兴奋狂跳的心,张望着早点出发。

八点钟我们长龙般的队伍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是太阳山。我是听说过的,但是没去过,据老师介绍有二十几里路,我不知到底有多远,只是兴奋的走向前走。

我们庞大的不见头,不见尾的队伍,引起了好多好奇的目光。人们及车都不由自主的为我们让行,我真的好感谢他们。老师时而提醒我们安全,时而维持我们次序,就像妈妈那样的紧张我们,我的心感觉暖暖的。“哇!你们是去旅游吗?”一个路人问我们。“不,我们是去远足的”。我们不由的看一眼自己,帽子。背包。手机。照相机。领队旗……。感觉声势还是满大的。

逐渐林立的高楼少了,有些绿黄的山近了,我们时而叽叽喳喳的走着,时而唱着歌儿伴着,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哇,那有牛”,“呀!那是山羊”“嘿,那有鸭子”一声声的惊奇声从队伍中传出,怎么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意境。我们兴奋的向前冲着,“我们要去太阳山,大家不要用力过多”。不知哪位老师“指点”我们,但我们兴正浓那里听的进。渐渐的山更是近了,太阳也更是亲热我们了,使我们不得不脱了外衣。这时我们的脚也痛起来了,我们身体也觉着累了,但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就过了,而我们才二十里,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又鼓起了勇气。

我们都疲惫不堪的时候,不知谁大喊“前面就是太阳山,同学们加油呀”!我此时像是被注了能量样,兴奋的冲起来。终于我们冲到了,我们一下子就坐下来,调养生息,但心却被胜利的满足感充实着。

我们吃完午餐就看同学们演出,同学们好像忘了来的艰辛,都在快乐的海洋中畅游,但好景不长,我们又要回去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我们一起唱着这首歌相互鼓励,踏上了归途。归途的艰辛不用我细说,相信大家都知道。

我们经历了这第一次远足之后,更是体会到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法想象的艰辛,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敢于挑战自己,挑战极限,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

【篇三:植物园远足记】

今天,我们走了九公里去植物园远足。一路上人很累,脚都走麻了,可是一进园里,我们就全然忘记了之前的风尘仆仆。

眼前一片山清水秀,尽管已到晚秋,可景色还是以她的特色热烈地迎接了我们:常青的池杉高耸着,像忠实的卫兵,指引着我们走向大门;而树丛中点缀着火红色的火棘果实,像是在用热烈的眼光欢迎我们的到来。这让我对这次远足更加充满期待。很快,我的目光粘在了一片大湖上。

湖水清澈而透明,如同一块玻璃,周围杂生着苍苍芦苇。风乍起,吹皱一汪“秋水”,芦苇也迎风起舞。“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的就是这样一派静寂祥和、让人肃然的景色吧。

我沿着湖边走,竟看到了一株荷花,含苞待放着,淡淡的绿裹着热烈的粉,在秋风中如欲语还休的少女,虽羞涩却傲然屹立!世人因出污泥而不染爱荷花,此刻我是完全被她给点阳光、给点暖意就绽放,绝不虚度时光的精神所折服。

对着荷花感叹再三后,和同伴搀扶着上了有一块块石头垒成的石桥。一眼看见了一大群金鱼,大大小小混杂在一起争食。它们扭动着轻盈的身躯,围着一小块面包转圈——大的在里面,小的本来在外围抢不到,此时充分发挥身体灵活的优势,一哧溜钻到圈子里面去抢面包了,瞬间被吃完的面包像璀璨的烟火一样一下没了痕迹。于是,吃饱的鱼儿热闹的嬉戏,没吃到的鱼儿失望地吐着泡泡,瞪着大眼四处张望,显得楚楚可怜。正准备再喂食,同伴却催促前行了。

蓝天下,碧水边,清新空气中,我摇动一截枯苇,看着芦苇的绒毛随风飘向潋滟的湖水,与同伴谈笑着,嬉戏着。这一刻,真的是悠然自得,是完全放松的。可是,集合返程的时间到了,真的好舍不得啊。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的行路的机会。

【篇四:徒步远足】

星期五下午,我们迎来了既让我们兴奋,又有些小紧张的远足活动。这是一个漫长、艰苦的旅途,对我们是一个蛮大的挑战。

在我们那充满信心的一句“准备好了”后,远足活动正式开始。我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踏上了大巴车,同学们一边养精蓄锐一边看着精彩的表演。有的同学准备了英语演讲,有的同学一展歌喉,还有的同学背诵了经典的古诗。在欢笑声中,我们到达了峡山水库。

我们作为一班,是全年级的“领头羊”,有着很重要的带头作用,所以当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路,脚底开始疼,身体开始累时,我们用“坚持就是胜利”的口号一遍遍鼓励着自己和后边的同学。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又开始了漫长的远足。刚刚还笑得灿烂的唐炳润好像遇到了点困难,不过充满正能量的同学们不会让自己的同伴就此放弃。看,郑皓轩和辛旭彤立刻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自己也非常累,但依旧扶着唐炳润继续向前,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在这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终于,大巴车的影子隐隐约约出现在我们面前,脚上的疼痛也在胜利的曙光下烟消云散。

这一下午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做“累并快乐着”。同时,同学们的相互鼓励让大家没有一个掉队的,没有一个放弃的,让我们突破自我,我想这就是远足的意义吧。

袁校长在动员大会上讲到:“一个人要想健康的成长必须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自然也是一本书,它是一本无字的书,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此次拉练读懂大自然这本书,喜欢上大自然这本书。

同时,此次远足拉练也是对同学们的一种考验,有天气的炎热对同学们的考验,有行军路程对同学们体能的考验。希望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掉队,圆满完成此次拉练。”

最终,每一位同学都像袁校长期望的那样在克服困难、展示自我的同时超越了自我、丰富了自我。

她在学校她的成绩很好,每次都拿第一,有一次她的成绩下降了,被她的爸爸妈妈打了,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发现她没来上学。

我来到她家她在家的一个角落哭,我过去一看她满身都是伤,我问她:“你怎么了。”她对我说:“妈妈打我,我好伤心,她是第一次打我。”

我生气的对她的妈妈说:“她是你女儿,即使她考的再不好也不可以打她啊。”她妈妈说:“对不起,女儿,妈妈错了,请你愿谅。”李送张说:妈妈我愿谅你。

这就是我的朋友,我永远的好朋友。

【篇五:第一次负重远足】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为少年军校,学校组织高年级全体师生参加“负重远足拉练”活动,老师让同学们做好准备,我真担心自己能否坚持到最后。

周五早上,秋高气爽,天空晴朗,我背上了装有3公斤水的背包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云龙湖音乐厅开始出发,一路上,只见湖边的树木,叶子的颜色各异,金色像耀眼的黄金,红色像新娘的裙纱,平静的湖面像一面硕大的银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真是风景如画!

同学们都兴高采烈,轻轻松松地走着这段路程,树上的小鸟在向我们歌唱,小草也向我们点头。忽然传来一阵有力的歌声“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一,二,三,四!”美好的友谊温暖着每一个人,如果静下心来听一听,你就会听见同学们互相鼓励的声音,就连小鸟也唱着欢快的歌曲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

欢歌笑语中,大部队已行至湖东路,完成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我的脚和腿却有些酸疼了,脚步也慢了下来,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气喘吁吁中掉了队。这时,王金瑶赶忙跑过来,关心地对我说;“你没事吧,是不是脚疼了,我扶你走吧!”有朋友的关怀,我觉得心里很温暖,脚步也变得有力起来。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同学们都已满头大汗、筋疲力尽,我的衣服也湿透了,顾不上擦汗,就迫不及待拿出水杯喝水,这漫长的8公里,如果没有同学的鼓励,我也许不会坚持到最后,这次活动我收获的不仅是温暖友谊,更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体,真是一次有意义的远足活动。

热门推荐
1成长从不怕开始
2那一年春天的歌
3我第一次洗碗
4向你介绍我
5生命的跳动
6清明节忆外公
7拔牙
8我敬佩的同学
9一场精彩拔河比赛
10将跳跳糖进行到底
11我的新语文老师
12眼神
13备舌战惠德堂
14神奇的胖大海
15老师是本书
16家中的客气话
17窃吃记
18邻居家的小狗
19快乐的一堂课
20小草赞
21未来
22感悟自然
23《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诗歌
24美丽的云龙湖
25迪士尼之旅
26冬日暖阳
27温暖2019
28那一刻我的心温暖了
29妈妈并不平凡
30挂牌仪式讲话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