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写人作文>魔方高手
魔方高手

【篇一:魔方高手】

“哗啦哗啦”,一阵转动声,一个个选手聚精会神,心无旁顾地翻转着,其中一个选手个子不高,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就是季开。只见那三阶魔方在他的手里闪转腾挪,一个个棱块、角块像一个个听话的小娃娃一样,叫它往哪儿它就往哪儿。他双眼专注地盯着魔方,嘴唇抿得紧紧的,双手不断地拨、推、提、压,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同学们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加油声。“上左下右……”他嘴里默默念叨着。还没等我看清楚,他已经“啪”的一声把复原好了的魔方拍在了讲台上。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个个赞不绝口,片刻之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再看看秒表上的数字,天哪!他只用了30秒,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手法是那么的熟练,简直可以和大师媲美。他长舒了一口气,慢慢走回了座位。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每个公式他都做过上百遍,把做的方法烂熟于心了,自然手速会很快。

他不仅会翻三阶魔方,二阶,四阶,五阶,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扇形的……各种各样的魔方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有一次,我把自己的魔棕搞得乱七八糟的,连个粽子的形状都没有了。没办法,我只好向他求助。没想到,那乱七八糟的魔方到了他的手里,不出两三分钟,就被复原了。我十分佩服。还没等我说声“谢谢”,他就已经开始继续钻研了。

其实,在这成功的背后,他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每当下课,同学们总能看到他站在走廊上,手里拿着一个魔方,入神地翻着。也经常看到同学们拿着各种各样的魔方去找他求助。他也很乐意帮忙。正是因为他的勤学苦练,才有了今天的好成绩,也因此,他在比赛时不会手忙脚乱,造成错误,就是这点让他成为了我们班的魔方高手。

这就是季开,一个样样精通,乐于助人,勤学苦练,在年级里也小有名气的魔方高手。

【篇二:我的拿手好戏玩魔方】

我的拿手好戏是玩魔方,人送绰号“魔方小王子”。

说起与魔方结缘,那还是三年前我过生日时,妈妈在网上给我买了一个魔方作为我的生日礼物。得到魔方后,我爱不释手。稍有空闲,我顾不上看电视、玩手机,就钻在我的房间里,照着说明书一步一步地拼魔方。慢慢的,我摸索到了一些门道,越转越熟练,最后终于可以快速复原魔方六面了。

有一天,我看到全班公认的“魔方大咖”曹宇航在玩魔方,我就问他:“你玩魔方厉害吗?要不咱俩切磋切磋?”“好啊,比就比!”他得意洋洋地说。

我们开始比赛了,我十根手指好像事先约定好似的,飞快地转着魔方。他也不甘示弱,熟练地操纵着魔方。不好!曹宇航已先拼好了一面,我得赶紧追上他呀。很快,我也紧跟着拼好了魔方的第一面。我迅速整理好状态,把第二面拼好了,接着又拼好了第三面,第四面……我俩几乎用相同的时间拼好了第五面。

开始拼第六面了。第六面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旦失误就会踏进死循环,很难再复原。拼第六面时,我俩的比赛异常激烈,但我还是不慌不忙地背着复原公式∶上、左、下、右、右、上、左、下,我不一会儿就拼好了第六面。

再看看他,被死循环卡住了,急得团团转。同学们见我把魔方复原了,都为我喝彩。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从那天起,我便获得了“魔方小王子”的称号,魔方让我更加开心,也让我更加自信。

【篇三:第一次玩魔方】

说到玩魔方,很多同学一定对此不陌生。魔方成了现在中小学生最流行的玩具,也成了多数男生展现个人魅力的方式。我并不因为自己学会了三阶魔方而感到满足,因为那是背公式学会的,并不是自己摸索的。

那一次,我爸给我买了一个三阶魔方,我幻想着不用看说明书就能学会。三阶魔方为新手首次学习的魔方,因为它是其它魔方的“基石”,俗话说不打好基础,学的时间再长也学不会。

我拿着这个小巧玲珑的玩意儿缓慢地将它打乱。打乱时,我紧张又激动,不知自己能否学会还原。等魔方表面颜色乱得不成样时,方才停止转动。

我死死地盯着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魔方,不把它看穿绝不罢休。可是翻来覆去总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只好看说明书。死记硬背一番,直到背得滚瓜烂熟后,我再照着公式转动魔方。

嘿!真奇了!竟然复原了。我不太相信,重新打乱并按公式操作,竟然又奇迹般地复原了。我为自己能这么快学会而感到自豪,甚至难以置信。

公式背会了,接下来便是熟练问题。我不断加快了复原速度,还寻找到了一些节省时间的方法,化简了公式。这时,我平均复原的速度达到了48秒每次。

虽然我靠公式学会了玩魔方,并非自己摸索的。但凡事都是由鉴赏到创新,如果不先模仿打好基础,学会本事就比较难了。所以学习是必要的,有了继承,才有创新与发展。

【篇四:魔方的魅力】

一个小小的魔方有什么好玩的?在我生日那天,妈妈居然送给我一个魔方。我勉强地说:“谢谢妈妈!”妈妈笑眯眯地说:“不用谢。”

没想到,不到几分钟我就对这个不起眼的有了极大的兴趣。在路上,我边走边玩。妈妈耐心地说:“你不要走路也玩,危险的。”我快速地搭好一面,然后自豪地说:“老妈,你看,我厉害吧!”“呵呵,这么快啊!不能骄傲哦!”妈妈随口说。

到了吃中饭时间,菜还没上,我又把魔方拿出来。这个魔方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我低下头,“哒哒哒……”,又摆弄着。“你去倒点水吧。”妈妈说。我急躁地说:“等我把这个搭好。”“耶!”我像个弹簧一样蹦起来,“搭好了。”我开心地站起来去倒水。一坐下,我又专心研究起我的魔方。妈妈说:“你就不能停一下吗?”“那得问问我的手呀,它被魔方吸住了。哈哈……”我乐不思蜀地回答。

真没想到,小小的魔方居然能让我这么投入,这么用心。我真是佩服我自己了。假如我能把6面全部复原,那才是真正的厉害。听说网上有视频和解说,可以更专业地学习魔方复原。我得找来好好学习学习啊!神奇的魔方真牛掰。我要是把这股劲用在学习上,那就更牛掰了。

【篇五:魔方高手】

今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魔方大赛,让我们大开眼界。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班的魔方高手——施雨松。

瞧,他正在和其他几位同学比赛呢!只见他先把魔方观察一下,接着就开始了暴走模式。施雨松先是把它向左转了两下,接着向上一拨,又用左手往右一拨,然后再两手按住两边,中指将中间层一挑,再往上一提,还连惯地拧了几下……40秒不到,施雨松便把一个三阶魔方完整复原。

这几天课间,我们几个人就团聚在一起,那是我在给施雨松出题呢!我拿过魔方,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打乱,待我“出题完毕”,那魔方看上去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可他却丝毫不畏惧,把魔方仔细端详了一下,随后就毫不犹豫地翻了起来。他专心致志地拼着,卡啦卡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旁边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那看似无规律的魔方,到他的手上就渐渐听使了,经过他的闪转腾挪,随着“咔嗒”一声响,魔方已经复原完成!

施雨松不仅玩得快,而且还会许多种魔方,三阶、四阶,他可样样不在话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会的魔方可以摆满一桌子!

“功夫尽在勤奋中,在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有那些不为人知晓的刻苦努力”,施雨松也是这样。一开始,他先是把说明书翻出来,照着上面的公式来,每一步都要对着说明书去做。过了几天,他已经背出了还原公式,只不过有时还需要想想再转,还是有点儿不熟练。又过了几天,施雨松已经熟背公式,有时转错了,他会叹一口气,想尽一切办法把它转到原先状态,虽然最后还原成功,可就是因为那个错误,浪费了时间。又是三天过去了,我们喊他出去玩,他仍是手不离魔方,但令人惊讶的是,施雨松不用看魔方,他一边玩儿一边转魔方,不一会儿那魔方就恢复了原样,真是令我佩服,他居然能一心两用,可见他有多熟练呀!

看,那一个个如乱麻的魔方在施雨松手中,迅速还原,他仿佛一个魔术师,“哗”的一声,还没等我们看清楚,那魔方就恢复了原形,我们给他的“魔方高手”的称号,真是当之无愧呀!

【篇六:魔方高手】

周末我在家里看电视,无意中看到了一个人正在挑战世界记录。只见他双手各抓着一个魔方,闭着眼睛,双指飞速的转动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两个魔方就恢复了原样。这让我突然想到作文辅导班也有一个人会拼魔方的同学。他性格内向但是头脑灵活。他就是我们的“魔方小王子”-——朱净君。

有一次,在作文辅导班里,我们发现朱净君在拼一个三阶魔方,就都围过去看。他的手速超快,上、下、左、右……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一个打乱的三阶魔方就被他拼好了。

我嘴张得大大的,惊讶地瞪着眼:“朱净君你真厉害,什么时候学的这门绝活?”他用手挠了挠后脑勺,谦虚地说:“两周前。”这可让我们大吃一惊。用短短的两周时间,就可以拼这么高难度的魔方,想起我三年前买的魔方还静静的躺在书柜上,真是没法比,我都有拜朱净君为师的想法呢!

从此,朱净君的“魔方小王子”这个绰号就在辅导班传开了。

朱净君不仅三阶魔方拼的特别溜,对一些高难度的魔方也如臂指使。他会拼金字塔魔方和好多镜面魔方,就连十二面的魔方他都拼的飞快。我们问他怎么学会拼这么多的魔方的,他竟然满不在乎地说:“就是在闲暇之余看着视频学会的而已。”

现在我也看视频学着拼三阶魔方。可能是因为我的眼力不好,反应太迟钝,花了好长时间才学会。但是我不会放弃,因为我敬佩的那个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而且他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可以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盲拼。

这就是我们班的魔方小王子,一个让我敬佩的,有毅力,有想法的朱净君。

热门推荐
1童年趣事
2小树的心思
3我家的蚕宝宝
4飞向月球
5看天安门升国旗
6描写糖的作文
7一次特殊的听写
8别样的运动会
9魔法花园
10快乐的一天
11我不愿做个“哭宝宝”
12未来的汽车
13抓螃蟹
14奶奶家的流浪猫
15我的读书经历
16往年
17春节响当当
18放下碎片化的生活
19我的数学老师
20坚持就能成功
21老师谢谢您
22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色彩
23我想对您说作文
24读国学,诵经典,传美德
25难忘的研学
26有关哭的作文
27给闲暇时光着色
28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29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作文
30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