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走过转角
走过转角

【篇一:走过转角】

生命,如同一条大道。路上风景各不相同。我们需要走过许多转角,可能,转角之后的你更加与众不同。

从前,我们一直走在这条路的始端。这条路上没有荆棘,没有绊脚石。这条路是宽阔平坦的。我们走的很快乐,很安全,很平凡。因为我们有父母的庇护,我们不会跌倒;有父母的宠爱,我们很幸福。那时的我,无忧无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翱翔于自己的天空。

然后,上帝看我们小心翼翼的成长,把他的大手一挥,让我们走过转角,走进另一条路。这条路上有鲜花,有大树,也有荆棘。但是,这条路是五颜六色的,看着美好,令人心旷神怡。开始的开始,我还以为它会与从前那条相同,我们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但是!以后的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条路上有坎坷。有风雨等着我们去面对。在这条路上,我们接受了阳光的沐浴,暴风雨的洗礼。我们种下了勤奋,我们洒下了汗水。我们就像那雨后的春笋在渐渐成长。我们,从踉跄学步走到了健步如飞,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小孩走到了男生(女生),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陌生感走到了熟悉感。渐渐地,我们也学会了多愁善感。有时,我们会哄堂大笑;有时,我们也会泣涕涟涟。我们在这条路上学到了很多。我们不像从前一样莽撞,我们懂得如何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我们懂得了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同时,我们也渐渐懂得了亲人的关爱,老师的监督,和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不断经历着种种事情,我们也在不断成长。这条路,名叫青春!

现在,我们也要到这条路的尽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又要转角。转角之后,我们就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的时代的孩子啦。我们背负着亲人们的期待去迎接未来。时间会告诉我们,以后的风雨会更加猛烈,以后的阳光会更加温暖。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彩虹。“童话说雨后会有一道彩虹”。

现在,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下一个转角而奋斗。我们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这条路上的每一步。每个脚印都是我们人生这条路上的轨迹。

人生这条路,需要走过许多转角才能走到生命的尽头。走过一个转角,走过下一个转角,每个转角都有个自己的色彩,每个转角都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收获积累,直至走过最后一个转角,我们还会看到百花盛开!对于我来说,每一个转角之后的路都是一个人生过程,每一个转角都是我成长的转折。经过一个又一个的转角,我们经历了孩童时代的天真可爱,青春年华的轻狂反思。我们在转角之后渐渐变得成熟,我们在渐渐长大!

走过转角,走向未来!

【篇二:走过那一年】

那一年,我十五岁,那一年,迷茫过,那一年,奋斗过,那一年,那些事,苦乐交织,我无法忘怀。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回想起初四的那段时光,恍如昨天一般浮现在脑海,无法忘怀那温馨的教室,那活泼开朗的同学们以及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

仍记得我们埋怨初中生活的话语,仍记得那枯燥无味的书本,那严格的制度,仍记得当时的不情愿,还记得在六个月前班主任那句话“也去你们现在抱怨,也许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后,你们还想回来看看这所学校,还想看看909班这间教室,还会去找教过你们的这些老师。”这句话迎来了我们议论的话语:“就这破学校谁还会回来啊,也学我们同学之间还会交流,也去还会和老师聊天,但绝不会再回这间教室了。”

可现在回想起当时说过的话,怎么这么幼稚,这么无知,现在多想再抽出时间会母校看看再回到属于49人的明亮教室,再伴着那三台风扇,六盏灯,一个多媒体苦读;多想和同学聚在一起畅谈,交流;多想再和以前一样,几个同学一起,拿着书到办公室问题,多想时光可以倒流,在回到那温馨的教室,再重温那段时光,49个同学重聚,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分钟,真的很想很想……

那是一个多么团结的集体,里面有团结互助的同学,有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有我们响亮、充满气势的誓言,有我们为中考奋斗的身影,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对我们殷切的希望和无私的教诲……

可当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的幼稚,我们不知多少次气走老师,不知多少惹老师生气,可又不知有多少次看到老师为我们批改作业的疲惫身影,不只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老师给我们讲了几遍,可我们却屡次出错。

然而,初四这一年有美好的回忆,有太多的不舍,还有那形影不离的朋友,现在也分开了,因求学的缘故,有的也到了他乡,虽然我们离得很远,但距离未能冲淡我们的感情,我们仍然会在周末互相交谈彼此的不愉快,互相鼓励对方,安慰对方,那是一段多么深厚的友谊啊,他不会因距离而隔断,也不会被时间冲断,而是越来越深,它将永远扎根于此,永远不会挪动。

那间教室,有我最美好的回忆,“科技发展好九连”的称号,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走过初四,经过了磨练,经历了分离,是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真想再重温时代经典,现在,就让那回忆留在心中,守护着属于它的那一片天地吧!

【篇三:走过转角】

人生有很多路要走,每到一个转角处,就要开始下一段新的路程。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条小巷里,每天奶奶都在小巷的转角处接我下学。有一天奶奶跟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奶奶也老了,以后不能再接你了,你要学着自己走你的转角。”当时我不以为然,每天蹦蹦跳跳走过小巷。

在读初三的时候,面临着中考带来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却无法提高,这让我非常着急。在学校的家长的双重压力下,我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还直线下降。那时候的我总是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用。甚至开始放弃。

现在我如愿以偿考入了梦想的高中。那么我是凭借什么走出困境呢?因为我想起了奶奶对我说的那句话,原来奶奶早就告诉了我她用一生悟出的道理: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的黑暗,你都要转角冲过去,到了尽头。回头,你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这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信念:相信这条小巷会有尽头,在那小巷的尽头转角处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走出去了,你就可以看到它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丽,所以我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最后,去看那美丽的风景。

就像贝多芬,一个人尽皆知的音乐家。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在他五岁的时候患上了中耳炎,可他依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而是一步步走出了困境,创作出了惊世巨作。到了四十六岁听觉完全丧失,可还是完成了《第九交响曲》。在人生的转角处,他没有放弃,而是向黑暗宣战,勇敢的走过转角,留给小巷的是一个不畏的微笑。

贝多芬告诉我们,其实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如果你总是认为这条小巷是没有尽头的黑暗,那么你怎样也看不见希望和光明,只有当你轻视它的时候,你才能轻易地克服它并且走出了。

在困境中,我们也经常迷失方向,无法自拔,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早早的为我们的未来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坚定的大步上前,遇到那个转角,勇敢点,迈步,转身,头也不回的向前,只留给它一个成功的背影。

【篇四:走过转角】

青苔悄然覆上记忆的城墙,淡淡的清香牵引我穿越重山叠岭,抵达那个沉睡在梦里的小巷。

阿婆的家就坐落在青瓦白墙的巷子里。大小不一的青色石块一直延铺到巷子转角处的银杏树下,风一吹,银杏叶翻涌成海,黄色的颜料肆意渲染了天空。

那时候的我不过八九岁的模样,父母外出工作,因此被寄居在阿婆家,那段日子是我最难忘的。

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阿婆就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喃喃着:“起床了,小朋友都上学去了”。出门时,阿婆总会紧紧地牵着我的手。阿婆的手枯瘦而布满老茧,和所有老人的手一样,但在我心里这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手。太阳还只露出半个脸,我们祖孙俩暖融融的谈笑声总会引来几声狗吠。走到巷子的转角处,阿婆会停住脚步,慢慢地松开抓紧我的手,一个劲地叮嘱:“路上注意安全,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放学早点回家,不要让阿婆担心……”。直到我走出很远,阿婆还是站在银杏树下,一动不动地目送着我。风吹起她银白的发丝,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放学回家,远远地就看见阿婆在银杏树下急切地眺望着,在看到我后,慈祥一笑,阳光顺着皱纹,哗啦哗啦流了一地。

走过转角,就可以牵住阿婆的手,就可以走向回家的路。

后来,爸爸妈妈在城市买了房子,安定下来,于是把我接回他们身边。

我记得那天,阿婆笑得格外灿烂,不顾在一旁生闷气的我,一个劲地说:“囡囡乖,住大房子,上好学校……”。我固执地以为阿婆是不爱我了,一个人冲向巷子转角的银杏树,情感化作眼泪汹涌而出,一个劲地踢着树干。

远离了小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耳畔再也没有阿婆的叮咛声,只有此起彼伏的鸣笛,没有让人翘首以盼的小巷转角,只有鳞次栉比的商楼大厦。妈妈曾想接阿婆来城里住,但是被阿婆一口回绝,她说人老了,笨手笨脚的会惹人嫌,住在小巷里好,左邻右舍的都似亲人。

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让我歇斯底里地无声咆哮,我极度期盼放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回到小巷,陪伴阿婆走过巷角,这一次我们谁也不松手。

只是还没等到放假,阿婆就住我家来了,我既欣喜又疑惑,围着阿婆问长问短,阿婆没有急着回答我,而是从她带的蛇皮袋里拿出一个铁皮盒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黄色的银杏叶铺满了我的眼睛。“阿婆,这……”“茵茵,小巷要拆了,银杏叶也要被伐了,阿婆没有什么能耐,只是拾了这一盒银杏叶,你就替阿婆好好收着”。阿婆轻轻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里流出了清澈的泪,好像有什么从我的情感中迅速抽离,昔日的美好轰然倒塌,变成一堆废墟。

走过转角,我能否再牵住您的手走向回家的路。

热门推荐
1家乡的山水
2勇敢
3做家务
4大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5我的作文
6我家的小狗
7我的妈妈作文
8梦遇桃源人
9读《狼王梦》有感
10秋菊
11感悟时间
12我的姥姥作文
13失败,这不是一切
14生命因你而美丽
15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6家乡的黄花菜
17那些消失的虫鸣
18未来的汽车
19钢笔的自述
20寻找自己的位置
21阅读
22螺丝壳画
23鹬蚌相争
24小学
25我的好朋友书
26我在生活中学语文
27那天我回家晚了
28春游
29难忘的一件事
30书香弥漫,幸福生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