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华夏如花
华夏如花

【篇一:华夏如花】

雍容、华贵、绚丽,都不足以形容华夏的耀眼。华夏如花,那花则必定是贵为花中之王的牡丹。

任岁月浩浩而过,华夏这个国家由兴起到繁荣到辉煌再到衰败,以及后来的重新崛起,文明未曾间断,正如一朵花的绽放、凋零再到重新开放的过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朝代的更替,列强的侵略,都不足以撼动华夏这个庞然大物,五千年不曾间断过的文化底蕴支持着华夏再一次华丽绽放,这倒和牡丹一致了。传说当年牡丹仙子触怒了身为女皇的武则天,武则天把牡丹花丛长安贬到洛阳,牡丹不但不见衰败,反而长势更加喜人,花朵也更加美丽,牡丹也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选材。华夏正如牡丹,即使身处困境,也照样能绝处逢生,遇强则强,以比以往更加强势的姿态回归。

华夏这个神秘的国家,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外国人,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不知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科技,航海方面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万里长城凝聚着多少华夏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而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却毁在了英法联军的手里,现在的我们不能窥其真容,但能够被世界赞誉的它又岂非等闲。中国的剪纸艺术,被许多国家的艺术爱好者所喜爱,中国的功夫更是被众多外国人赞美,中国的旗袍成为外国流行,中国的语言、哲理被外国学习。华夏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八年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却是由五百万人民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华夏如花,则必定是那如血般的牡丹,华贵却不妖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科技、文化各方面以奇迹的速度发展。到了今天,中国已屹立在亚洲的顶端,牡丹是华夏的国花,她陪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

风雨,身上荟萃着华夏的精神,陪华夏一起辉煌。

华夏如花,牡丹,千姿国色,是唯一可以与华夏相比拟的花。

【篇二:泱泱华夏,巍巍信仰】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论在哪一时代,都有着一束名为信仰的火炬,代代传承。至今,这火炬仍燃烧着熊熊烈火,不曾停熄。

上古时代,他们的信仰是抗击自然灾害,勇敢地生活下去。面对洪水、暴雨、烈日,他们并不曾胆怯,反而衍生出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这些,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他们美好信仰的体现。

明清时期,他们的信仰是驱除倭寇,振兴中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可能也并非对君王的职责所在,而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种山河支离破碎的痛心。

抗战时期,他们的信仰是收复河山,独立富强。“我泱泱大国,四万万人口,怎可被区区弹丸,倭岛之国所侵略?”于是他们奋起抗争,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大地,他们万分悲奋,看到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他们挥舞手上的大刀,鲜血浸透浅绿色的军装,汗水滴落古铜色的面颊,他们眼里攒动着的,是希望的火光,他们心理,涌动着的是一腔热血!布满弹孔的党旗,立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那被鲜血浸透的红色,与信仰的火炬交相辉映,那火苗,并没有因为侵略者而逐渐黯淡,而是燃得愈加夺目了。

在民族灾难深重时,我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凭着“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信念,终于保住这一方河山。当她被竹签钉手指,当他被燃烧弹吞噬,当他拉开炸药包的引线,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不放弃,是什么给了他们忍受巨大痛苦的勇气?是信仰!是不甘为亡国奴的信仰,是为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的信仰,是为这饱含热血的中华大地不被他人侵占的信仰。

火炬愈燃愈旺,胜利的那一刻,火苗跳动着,似乎在欢呼,又仿佛是在指引,指引下一代青年接下这英勇的火炬,指引后世勿忘这火炬传承之艰,勿忘先烈崇高信仰。中华民族,从来不曾倒下。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住种花家!

【篇三: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它不仅在中国有深远影响,而且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吧

传说古时候,人类没有字,人们都不会说话,只能用行动来表达语言,发生的任何大事都只是在绳子上系个结。后来有个人觉得这样记事不清楚,于是他便发明了汉字,这便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全民族的经济文化、巩固国家政权的统一,对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大地作用。河南也对我国的汉字做出过不少贡献,像近代著名的甲骨学家董作宾,他和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

古代的李斯、许慎等人也为中华汉字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我们写的各种现代汉字都是从古代的汉字演变而来的,它们博大精深,甚至有不少外国朋友也在专心的练习毛笔字,有的比中国人写得还好。而在中国,却有许多学生把我们这最独特的文明不当做一回事,他们把汉字写的歪歪扭扭,老师反复的强调,却还是有人不以为然。

外国朋友都这样重视对汉字的学习,那我们中国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就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传承并弘扬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吧!

【篇四:中华精神华夏文化】

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中华文化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那中华精神,在华夏大地生酝酿了几十个世纪,最终成为溶于华中。中华精神,我为你自豪。

唐玄宗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乃中华精神之本,唐代唐太宗意识到了。不然一个与太子无缘的皇子怎敢在玄武门将太子与齐死怎能造就那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呢?怎么会中华精神—华夏文化

有那贞观之治呢?中华精神在那征战中不断成长。

玄奘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乃中华精神之根,在玄奘眼中,中华精神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是那能使座落庙中的佛祖大悦吧!是啊,早中国古代,能有及个僧人真正痴迷佛经呢?可玄奘不然。取回经书与翻译经传的责任早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了。不然,他怎能甘心舍弃自己青春的岁月,把人生全部置于那苍凉荒芜的沙漠之中?他怎甘心舍弃寺中的香火旺盛,把汗水滴在沙漠的戈壁之上。没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常人也难恐胜任,而中华精神,也在取回天竺经书的路上应运而生。

文天祥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乃中华精神之精华,试问世间能有几个人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毫无疑问,文天祥乃豪杰不论是宁死你降金,而还是闯入金宫之中无不体现着他坚强不屈的中华精神。好一个将强之将,好一个不屈的中华精神。

中华精神历来被人们所赞爱,中华精神也未停止过成长的足迹。只要我们用淡泊喜书写,用灵魂未谜继承,无数中华精神会在华夏之中,被华夏儿女装点的更辉煌。而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中华精神也会化为永恒,直到永远。

【篇五:千年古华夏魅力新中国】

驼铃声声,马嘶阵阵,丝绸古道跨越漫漫的沙漠,险阻的大山,绵延千里,成为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开篇语句简练优美,画面感极强,用“驼铃”“马嘶”“沙漠”再现古代丝绸之路场景。)

来往的商贾把中国丰富的物产带给沿线国家的人民,让他们穿上漂亮的丝绸,用上精美的瓷器,传递着中国风,装扮着全世界。同时,也带回了香料,各种奇珍异宝,人们在这条路上互通有无,交流文明。时光流转,悠悠的驼铃声逐渐沉寂下来,这条承载着千年沧桑的古道渐渐湮没在历史的风沙里,沉封为历史厚重的记忆。(第一段笔调美妙,代入感极强。回顾古时中国丝绸之路的繁华情景及伟大作用。)

如今的古丝绸之路又喧闹起来,你听!你看!“一带一路”重新让中国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只不过原来的丝绸变成了时尚的服装,精美的瓷器变成了智能的产品。我们正把工厂建在他国,把高铁通向异乡,把电网联往世界,让全球共享中国崛起的光和热。(叙述简洁切题,由“古丝绸之路又喧闹起来”很自然地过渡到现代,引出关键词“一带一路”,选取“时尚服装”“智能产品”“高铁”“电网”等时尚元素,在字里行间流露着现代气息。)

便利的交通、快捷的支付显示着中国创新的速度;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共享的理念,共同的梦想,打造大同的世界。我们会让蓝天更蓝,河水更清,火车更快,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文字生动,写景如画,将一个时尚的、现代的、和平的、美好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

古老的中国旧貌换新颜,中国正奋力开拓新局面、努力创造新机遇,这必将给全世界加入更多新能量、新活力。

【篇六:此生无悔入华夏】

太阳再次冉冉升起,将每一抹曙光播撒向大地,驱走沉浸了一夜的黑暗,青翠的枝叶将生机再次焕发,我们又一如既往地——面向东方。

望一片碧蓝的无垠里,是广袤的苍穹。

一抹亮丽的红色迎风而扬,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目光……

五星红旗初上长杆,旗手将其向左而扬,在空中划出一道殷红的弧度。我好似瞧见了,那七十年前,北京巍峨的天安门广场上,人民朴实而又充满希冀的目光,城楼上,国家领导将腰板挺直,目光深邃,凝望着远方,好似看见了中国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蓝图,嘴角难掩的,是自豪亦是喜悦。片刻,毛主席肃穆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城下,一片雀跃的哗然。

五星红旗起初趁着东风的势头,迅速地升起着。曙光的无限灿烂里,晃神,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建起。那个时期的中国:土地改革,第一个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经济在迅速发展。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他们不仅站起来了,在用自己不断的拼搏,向世界证明着中国人的魄力!

步入中间段的五星红旗向上的进度忽而缓慢。中国也遭遇了一段成功路上在所难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人民的生活更是陷入了一个低谷。可那又怎样?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更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雄厚的实力。

五星红旗未停下他的步伐,坚定的信念使他不断向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条无人能阻的巨龙,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空间领域、政治层面、科技领域……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更是让世界予以瞩目。我回过神,发现五星红旗已悬挂在最高点,随着东风而神采飞扬的模样、浸润阳光的每一丝暖意。我的胸腔内溢满自豪:此生无悔入华夏。

五星红旗虽然已经升至它的最高点,可中国还没有!仰望,还有一篇开阔的天际待中国去征服!

热门推荐
1失败也是成功
2仿佛是昨天
3失而复得的幸福
4享受慢生活
5我心中的中国梦
6有时,我也想玩一会
7误会
8长有犄角的盔甲武士
9西行漫记
10梦开始的地方
11青铜葵花读后感
12秋天的田野
13收获
14田园四季交响曲
15吹气球
16愉快的游戏课
17我学会了照顾弟弟
18春节
19挫折也是一种幸福
20未来的生活
21触动心灵的那一幕
22体操比赛
23漓江,我心中的梦
24那一次,我很后悔
25成长路上
26转身已变回忆
27踏青
28我的自画像
29游中海公园
30西安美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