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那渐渐消失的老手艺
那渐渐消失的老手艺

【篇一:那渐渐消失的老手艺】

“妈,我出去逛一圈哦!”伴随着妈妈的叨叨声,我走出了家门。

整日沉迷在题海中的我,自然是希望在百忙之中能抽出空闲时候出去玩一玩、疯一疯。而现在的我,正漫无目的地在茫茫人海中穿行,毫无想法,也不知自己要到哪儿去。

不知不觉中,我走进了附近的小集市,耳边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快来尝尝刚出炉额包子哟,又香又美味的喔!”我不禁笑了笑:“还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哎!啧啧,也是没谁了。”我耸了耸肩膀。转身一望,一位老爷爷正蹲坐在地上,捏着个个小小的泥人。

我不由得走过去想瞧个仔细,只见老爷爷手中的泥团在他那一双妙手之下,个个千奇百怪:一只小猫伏在一双鞋旁,慵懒地晒着日光,真是憨态可掬;美猴王腾空出世,不觉让我想到他那大闹天宫的神采。我不禁瞪大了双眼,仿佛所有的事物只要经老爷爷的手中就有了生命似的。

老爷爷望了望我,笑了笑:“小姑娘,真是让你见笑了啊!我的水平还欠火候,这东西不值钱,喜欢就拿一个吧。”我连连摆手:“不不不,老爷爷您的手艺挺棒,简直是位老艺术家,怎么能随便要您的东西?”老爷爷谦虚地笑了笑:“哎呀,还老艺术家?不敢当不敢当!不过这手艺可是祖传的。”

我便坐下与老爷爷攀谈起来,从他口中得知,老爷爷从小便跟自己的父亲学了这门手艺,他盼望着这手艺能有人继承,可现如今,自己的儿子、孙子对此都不屑一顾。“这手艺以后怕要失传啦。”老爷爷叹息道,摇了摇头。

是啊,老爷爷的担忧不无道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事物不断增多,可这些老手艺却遭遇冷落。望着老爷爷略带失望的脸色,我不禁有着微微心疼,也不知原因,我试着想安慰安慰老爷爷。“那,老爷爷,你完全可以把这手艺传给喜欢的人啦!说不准,他们会喜欢的啊?”老爷爷却只是笑了笑:“小姑娘,我知道你的好心,也许城里的孩子只认为是一滩烂泥吧!喜欢,怕是遥不可及。就说说我那孙子,小小年纪,每天盯着手机,一哭闹给他手机就可以,孩子,你说说,这手机有啥好玩的呢?”我羞红了脸:“怕是……这手机魅力大到婴儿都喜欢的吧,或许,他以后做个手机创造者也不一定的呢!”老爷爷无奈的摇了摇头:“想当年,我小时候,手机都没有,要是有,也怕是土豪才会有吧!电视机都是稀罕物,这捏泥人虽比不过手机,却也给了我不少欢乐,我小时候也常说我以后要做一个老艺术家,这手艺可以得到流传,可这愿望,又可曾实现?”虽这手艺得到流传是之艰难,可这坚守了几十年呢。

是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也希望这手艺能有所得到流传,但愿这不会是事与愿违,空谈而论的吧!

【篇二:妈妈的手艺】

星期五放学回家的途中,妈妈神神秘秘地塞了两个鸭蛋给我,并笑眯眯地说道:“快尝尝你老妈的手艺,顺便提点意见。”

我伸手接过,仔细端详了一番。原来啊,这并不是普通的鸭蛋,这个蛋内一反常态的竟有些糯米在里面躲着。我迫不及待地敲开了蛋壳,里面的糯米晶莹剔透,还掺杂着一些腊肉、青豆,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令我食欲大增。

一口下去,糯米的香气在齿间留香,一口接着一口,咬到最后一口的时候,发现下面还有一个蛋黄,咬下去,“吱——”的一声,黄油就冒出来了,真是太满足了。

“哇,好吃!”我惊叹道,“你怎么做的,快教我!”“好呀,我们晚上回去做。”妈妈也兴奋地说,“这就叫糯米蛋,鸭蛋营养丰富,搭配各种食材,含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是早餐或者点心的最佳选择!”

回到家,果然桌子上还摆着各种各样的制糯米鸭蛋的食材。我放下书包,一头扎进厨房,与妈妈一同享受这一份乐趣。

首先,妈妈将桌上的咸鸭蛋洗净,晾在一旁。再将糯米浸泡在水中,浸泡数分钟后,又将准备的食材一一拌入糯米中,里面的料很多,有腊肉、青豆、玉米等。妈妈一边放一边说:“放入这些食材后会使糯米蛋更香,更加让人回味。”

我看整个程序中,将蛋清与蛋黄分开,这可是个技术活。要将鸭蛋较尖的那端打碎,留一个圆圆的小洞,既便于让鸭蛋清倒出,又方便将提前准备的糯米放入。这个洞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十分讲究。如果太大,里面的蛋黄就会流出来,也不美观;太小的话糯米又灌不进去了,所以适中才是最好的。

妈妈拿起一把小锥子,给我做了个示范,利落地在鸭蛋壳上敲了个小洞,于是我便负责将糯米填入蛋壳,我小心翼翼地,生怕把壳捏碎了。“放入的糯米也要适量,不可塞得太满,否则在煮的时候,那糯米便会淘气的从蛋壳中溜出来。”妈妈补充道。

这一系列繁琐的过程终于好了,妈妈的“宝贝蛋”终于可以下锅了。妈妈将糯米蛋整齐地排列在蒸笼内,并在锅底放上一小锅水,再开中火约莫煮二十分钟。切记,大火是不行的,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哦。

妈妈的糯米蛋终于出锅了,我心急地打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贪婪的大口吸入鼻中。

我一边喊着烫,手却怎么也放不下这糯米蛋,终于剥好了,吃了满满一大口。

妈妈的糯米蛋是我最回味的美食,以前在别处也吃到过,但是不能和我妈妈做的相媲美。

我想,这糯米蛋只有是妈妈做的才最香的,这就是妈妈的“宝贝蛋”。

【篇三:民间手艺人】

在外婆家,有一张精美的竹席,光滑的竹席两头有各有一个大大的“喜”字,像一件珍藏品,每逢见到这张竹席,我都会想到村里远近闻名的”竹席人“——老蒋头。

老蒋头皮肤黝黑,瘦小的脸上一双明亮的小眼睛格外突出。高挺的鼻梁,宽大的嘴巴,看上去与干巴巴的脸不怎么相称,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上满是老茧,是他编织席子的证明,也是他引以为豪的象征,更是他“竹席人”的徽章。

在平时,编织竹席可是项大活儿,只见他扛着把斧头,去竹林砍竹子,在村上,他砍的最快,不一会儿,他就手提几根竹子气定神闲地走回来,开始了他那独一无二的手艺——编竹席。

他先用蔑刀把竹子轻轻的砍成两半,再一次又一次的对半砍开,只见蔑刀在他手上闪来闪去,神奇极了,接着他仔细的又刮又掏,把每一处竹心都刮了个干净,然后不断的砍、削、刮,越砍越细,竹子在他手中听话的翻来折去。被他轻轻一划,便成了两半,最后成了细细的有韧性的竹篾,接着,就可以开始编了。

他轻松地把竹蔑翻来覆去,快速的编织着,从里往外,一圈又一圈的环绕着,像飞舞的彩蝶,一张席子的雏形很快就形成了。尤其编织最外层时,他屏息凝神,用手聚精会神地挑起,折,再挑起,再折……有时还会涂上颜色,编上图案,打结,这样,一张完美的竹席就完成了。

有一次,一户人家的竹席破了个洞,扔了又可惜,家里人都没有辙,正着急呢。老蒋头见了,接过竹席,看了又看,娴熟地抽出一根竹蔑,手执竹篾在席子上飞快的飞舞着,时而这儿剪剪,那儿编编,不一会儿,竹席就修好了。呵,竹席层次分明,完全就像新的一样,别人接过竹席,啧啧赞叹。

老蒋头他手艺高超,技艺娴熟,是当之无愧的“竹席人”。

【篇四:夸夸我的手艺】

“南瓜冬瓜小雨花,王婆卖瓜自家夸。”这是我编的广告词,今天就来夸一夸我那做菜的高超手艺吧。

我最爱吃的就是炒鸡蛋饼了。首先,把鸡蛋拿出来,一个个娇小的鸡蛋像一个个小小的行星一样,静静的躺在那里。我先把那一个个“行星”打碎,放在碗里,那清脆的破裂声不时在耳边回荡,似乎在弹奏一首曲子,这曲子就应该叫做《美食交响曲》对吧?

你听,那细面与蛋液交融的景色,好像玻璃池被雪花浇盖,十分的壮观;那黄中透白,白中又好似透着青色的蛋液进入油锅时,不时地有油滴在里面蹦来蹦去,一股子香味便迎面而来。

当蛋液与油锅快要融合在一起时,再用厨房“神器”——大宝铲(其实就是锅铲)来回翻炒,使油锅与鸡蛋液融合得更加透彻一些,让事先投进去的葱花与半成品的鸡蛋饼合到一起,使鸡蛋的清香在葱花的渲染下散发出更加美味与不可抵挡的香气。

不一会儿,在时间的推磨中,鸡蛋饼就新鲜出炉了。我还觉得缺些什么,就把西红柿切小块与鸡蛋饼配合,一道老少皆吃的美味就出现了。

我是一个小厨师,烹饪本领强,我先把那鸡蛋饼做的很美味。”怎么样,我的手艺不错吧?

【篇五:爷爷的手艺】

一天晚上奶奶不舒服,不能下厨房,所以晚饭就由爷爷来代班。

爷爷说:“我给你们炒一盘花生米吧,香香的可好吃了。”只见他先在锅里倒了一些油,然后快速地把花生米放在锅里,接着他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挥动铲子,左炒一下右炒一下,不一会儿锅里的花生米就开始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吧嗒吧嗒”声没有了,爷爷又炒了两下就把锅里的花生米倒在盘子里,说:“香脆的花生米来啦!”全家人都凑过去看。咦,怎么都炒黑了?我心里想:平时奶奶炒的花生米可没这么黑呀!爷爷笑嘻嘻地说:“来来来,都尝尝,我炒得好不好吃呀?”我们一人夹了一粒,吃完都一声不吭,就怕伤了爷爷的心。

接着爷爷又开始烧我最爱吃的鱼了。我想:爷爷会不会把鱼也烧焦了呢?只见爷爷很熟练地热油,煎鱼,放调料,最后盖上锅盖。爷爷转过身来,对我和小弟弟说:“你俩别着急啊,这个鱼呢要多烧一会儿的,这可是我的拿手菜,你们等会多吃点啊!”不多久,锅盖里飘出了一阵阵香味,我闻得肚子咕咕叫,心想:这次爷爷的手艺应该不错。爷爷烧的鱼终于出锅了,我看着热气腾腾的红烧鱼,筷子都要忍不住伸出去了。只听爷爷说了一声:“吃饭啰!”我就快速地夹起一块鱼肉,吹了吹,放到嘴里吃起来。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们:“鱼的味道怎么样?”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太好吃了!”说完我又夹了块鱼肉吃。

吃完饭,桌上的鱼只剩下了骨头,而一盘花生米几乎没有少,看来红烧鱼才是爷爷的拿手菜呀!

热门推荐
1鸭子的启示
2碎片化
3温暖的背影
4胆小如鼠
5别怕
6阅读伴我成长
7我眼中的秋天
8我的数学老师
9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10和平中国我的梦
11有趣的亲子活动
12我想对妈妈说……
13雪中的情
14爸爸,您听我说
15海之美
16我的妈妈作文
17家宴
18游茶马古道
19霸道同桌
20读《刘胡兰传》有感
21重返母校
22最动听的声音
23时间的痕迹
24还书小学
25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高铁
26愿为窗帘
27讨厌的公鸡
28味道
29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三年级作文
30第一次骑马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