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我有我的困惑
我有我的困惑

【篇一:我有我的困惑】

新的学期又一如既往地开始了。我穿着校服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再次迈入了阔别了两个月的校园。

但我在学校里看到的还是老样子――不论年级,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穿着校服的上衣,下半身为各自的裤子。极少数低调一点儿的穿着休闲裤,而大部分时尚一点儿的则千篇一律地穿着牛仔裤。走进校门,就像来到了牛仔裤的专卖店。

去年的一天,我在学校里碰见了表姐,她和她的同学看到我穿着校服的裤子,都议论纷纷:“这校服的裤子太难看了。”“这么丑的裤子穿在身上太丢人了!”……“下次不要穿了!”姐姐说。

一番唇枪舌剑我有些招架不住——在这个生物课本上所谓的青春期,谁都会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我受不了了,回到家要求妈妈洗干净后放到柜子里,再也不穿了,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妈妈只好答应。

可当我第二天早晨醒来,妈妈又要求我穿那条校服的裤子。我很不高兴,因为昨天这让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妈妈生气:“本来想换其它裤子给你,但转念一想,你是学生,到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不是去比谁穿的更时尚;虚荣心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东西,这种思想以后不能有。”听到妈妈的话好像有些道理,于是随即脱口而出:“好,我穿。”

冷静下来,我真的觉得自己的思想很可笑——为何要去在意他人的看法呢?为什么要让别人的看法来决定我的生活?但是,我不是个很冷静的人,我随时都有可能再次陷入那片沼泽之中。

进学校的时候,我还是想掩饰这条裤子,飞快地走进教室。但我已经学会了对自己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甚至学会在表姐及其同学的责怪下装得若无其事,满不在乎,或者装愚装憨。

可是,我仍然觉得我身边有一片沼泽,校服的裤子只是个载体,我困惑着……

【篇二:直面困惑】

世人在面对困惑时,无外乎两大结果。一种是解惑,另一种则是麻木。至于哪些结果更多一些,我一直都认为,困惑和麻木更大程度上属于前因后果的关系。

在处世哲学的观念中,有“入世”和“出世”的观点之分。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两者区别,我认为正是对待困惑的方式。“入世”的积极向上使困惑豁然开朗,但“出世”的颓废逃避也导致其继续消极,继续困惑。

面对旧中国社会的怪状,鲁迅先生困惑了。他“彷徨”,他“呐喊”,“狂人日记”震惊神州;面对现行教育制度的畸象,韩寒同学困惑了,先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穿越那“三重门”,后来又把思维定格在不变的“零下一度”,也激发了不少同龄人与他一起振臂高呼,“像少年啦飞驰”;面对当今文化界的种种丑态,余秋雨先生困惑了。他辞去实际官职,轻装上路,进行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行程里作下“山居笔记”,在人情冷暖中领受“霜冷长河”,在古文明遗址边“千年一叹”,最后感悟出“行者无疆”。但是,怪状依旧延续,畸象仍然存在,丑态还在显现。鲁迅先生早已作古,不必再去惊扰他伟大的灵魂;韩寒同学不再愤青,弃笔改作了赛车手,余秋雨先生也放弃申辩,独自揣测下一站路行何处。

曾经的斗士不再抵抗,曾经的智者不再雄辩,曾经的困惑继续困惑,曾经的麻木依然麻木。人生最大的悲哀也在于此,在于面对困惑的麻木的继续,在于面对麻木的精神的僵化。面对麻木的笼罩,“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屈原大夫投入汩罗江;面对麻木的笼罩,孙中山先生依然发出“天下为公”的呼喊;面对麻木的笼罩,鲁迅先生的文章始终如航标灯般清晰。

我们应该如何?是选择麻木,还是选择抗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应该如何?是乖乖地闭嘴,还是对困惑的现象提出质疑,“真理只有一个!”

生活如此,社会已然,困惑依旧。这些都是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要去正面现实,坦然处之。

我们拒绝麻木!

【篇三:困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急切的想要寻找一样东西时,其实把家翻成了底朝天也找不着;当你终于放弃并瘫坐在乱成一锅粥的地板上时,轻轻碰一下桌子,它竟然从天而降。是我们寻找的不仔细吗?不,也许不是。也许是我们的潜意识告诉自己,那里不可能有我们要的东西。于是放过了就在眼前的答案。

就像做一道数学题,它不可能这么做的,这太简单了。于是即使空着也不敢写出心中的答案。等到老师讲的时候才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是我不会吗?我想,当然不是。

就比如对一个男生有好感,于是每日谈天说地,谈人生谈理想。总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一丝丝好感,却又在心里不停的告诫自己,别自作多情,人家只把你当哥们。于是,男生变成回忆中的初恋,却无从谈起。

遗憾吗?当然遗憾。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我们失去了最初的本心。在喧嚣杂乱的金钱世界中,我们何不抬起头看看城市上空?在这哄闹的城市中,寻找一份宁静,在繁忙中觅得一个归属。

或许这篇文章偏离了它原本的立意,但是在日复一日的高三复习当中,我很害怕自己会迷了心,变了样。为了找一支笔急的乱发脾气结果发现它只是掉在了书的背后;做题时想太多,以至于总是否定对的。

愿自己在这种嘈杂的世界中取得一份自己的清静。

【篇四:不必困惑】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路。路上有风景,也有荆棘。看着风景,心情便愉快起来,快步前进;若是不慎被荆棘刺破皮肤,忍受着现在的痛苦,回想起上一站的得意尽欢,愈感现实的玩弄和不公。为什么?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为什么要让我的人生如此大起大落,充满挫折?也许有人会为此感到困惑。可以说,挫折是人生最大的困惑。

在一座云烟缭绕的青山之上有一尊石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不少人来此游玩,就免不了踏着蜿蜒直上的石阶来到它的脚下,或顶礼膜拜,或照相留念。不管如何,人们都对石佛的艺术价值赞不绝口。这使石阶困惑起来。它问道:“我与你都是出自同一条矿脉,同一块矿石的,为什么上天的待遇如此不公?你风光无限,而我却只能是让人踩踏的角色?”石佛平和地答道:我经过了千锤万击,无数次的打磨才得以有今日的境遇,而你却只经了六刀。”

挫折是上天给予的财富,是眷顾而非不公。人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学会生存,变得成熟。到了最高境界,便只剩下乐观的心态和波澜不惊的从容。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它就像开在荆棘丛中的一朵玫瑰,待人采撷,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得到它。李白和苏轼都是千古文豪,都有相似的境遇:官场波折,人生失意,颠沛流离,最后客死他乡。他们也曾不解,也曾困惑。但是正是这些挫折所带来的磨砺,才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恢弘大气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胸襟。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才能唤起创作的灵感,浇铸成千古绝唱。

挫折能使顽石变成艺术品,也能使人从”材”变成”才”。所以,不必为挫折带来的困惑而困惑。在人生路上,荆棘丛中或许就藏着路人最想要的东西,或金钱,或快乐,或健康。也只有那些鼓足勇气面对横在眼前的荆棘,正眼而视的人,才有机会发现它。而那些逃避荆棘,躲躲闪闪的人,只能在原地徘徊,等待别人来为他砍断荆棘,这可能吗?

遇见挫折,不必困惑,也不必感叹。挫折的龙卷风也只能有几分钟的疯狂。挫折过后,生活还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篇五:不再困惑】

每一片树叶都是一把钥匙,每一滴雨露都是一个答案,每一丝云彩都是一盏明灯……他们为我解开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锁,为我指明了方向。

记得小学有这样一段经历:六一是我们孩子们理想的节日,想着又将会有许多的玩意儿,许多的零食和许多的游戏,大伙高兴极了!老师还说要开一场六一晚会。

大家踊跃报名,欢呼声连绵不断,节目单也琳琅满目。可是有一个小男孩却在一角默不作声——他就是我。我几乎想不出什么,唱歌?不行,我唱歌简直就是夺人性命。再想想啊,小笨蛋,别人为什么天赋异禀?

老师看我心不在焉,便缓缓走来问我:“你为什么不报,坐在这里昏昏欲睡?”我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什么才能。他笑了,往回走,口中回荡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听着听着,又不断琢磨,最后认为:不经历风雨,怎能遇见彩虹?于是报名“爵士鼓”。

一个锁解开了,可锁中锁却仍未解开。爵士鼓可不一般,学过的人都知道,五鼓四镲片,对于一个三年级而且刚开始学的人来讲,十分不容易。我每天都去练习,有时到十二点钟了作业也还未动过。这一个星期里几乎没睡好,但我又时刻想着:反正都下定决心了,不如把它做到底。

打鼓有时可能会受伤,但是我必须得忍着,流汗时也不敢去擦,流鼻涕时也不管。后来基本可以完成一首曲子了。

明锁已破,可暗锁仍存。到了晚会那天,学校几个高级领导都受老师邀请来了,家长们也数不胜数,一片人山人海,我的节目不知为何被排在了第四个,前几个人都上去了,快轮到我了,我有些胆涩。完了,怎么办?不上去吧,不行,可上去了,万一打错了呢?我正发呆时,忽然听见上面主持人在叫我的名字了,糟了。我突然看见了台上,那练习用的鼓似乎在等我坐上去,我鼓起勇气,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上了台……

相信自己,你的努力能换来相应的收获,此刻的我,不再困惑!

【篇六:时代的困惑】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以碎片化形式铺扑面而来。眼球经济和网红经济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谁谁谁网络直播月入十万以上、某某明星为了不掉粉在节目录制现场耍出种种把戏算尽机关;微信朋友圈各种刷屏,QQ空间里大家各种显摆,万能的社交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实时推文,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引导大家进化成“低头族”

我那70岁的老奶奶只有小学文化,以前连报纸都不看,如今用上了智能手机,每天半眯着眼翻看手机,时不时在微信家庭群中发一些所谓“致癌”绝、“养生”、“第一次流出”的文章——她也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存在感。还常常问我们:“我发的东西你们到底看没看”?反正我是从来没有打开过。然而奶奶照样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跟爷爷吵架,照例各种“作”,看不出有多大变化。

大时代背景下,我坐在镜子前上下打量一番:——我不漂亮,靠颜值吃饭是肯定没戏啦;我也不“博学”,拼凑不出那许多煽情的循循善诱的美文,我还有许多的数理化作业和ABC,我只能偶尔在朋友群里冒个泡算是签到吧,朋友们以为我不合群,我也只是浅浅的苦笑。

在这种强大的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想要独善其身着实不易。有时候,我会习惯性地点开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刷刷空间,看看朋友圈。然而当我回过神来,时间已经悄然逝去了,而脑海中也没有留下什么映像。虽然短信电话已经退出了我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当紧急事情发生时,我还是会立刻拨出对方电话,在最短时间里联系到他,而不是慢慢地编辑完一条微信,点击发送,再等待对方回复。

开学后,课余时间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也更不值得把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周末回到家,我会翻开这几天里送到家的从《参考消息》,闻着油墨书香,了解这段时间里的时事新闻。或者泡泡图书馆,在鸦雀无声的人群中,找一隅之地坐下,左手边是一排中国古典文学的书架,右手边则是外国名著的集萃,摊开一本书,沉浸在书海中,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碎片化生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一些人眼中,它或许是有韵味,有价值的。但是对我而言,它的博人眼球,华而不实却远大于好处和帮助。碎片化的时代带给我很多困惑,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油墨书香的年代。在这个时代中不忘初心,独善其身是非常难得的希望我能一直保有这份心境。

热门推荐
1做人要真诚
2魔术作文课
3新学期新起点
4温柔的天使——春雨
5热情奔放的映山红
6那双温暖的的手
7追梦路上
8以雨为话题
9外婆家的狗
10我爱迷人的秋天
11秋天
12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文
13哦原来这才是失去
14妈妈我想对你说一封信
15父亲的爱
16我懂得了您的爱
17懂你
18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19有趣的课外实践
20走在路上
21有一种力量叫坚持
22我的
23我的青春里有你的笑
24推荐一个好地方
25观察日记
26有一种花
27故乡的春天
28梦遇我的世界
29中华文化的魅力
30现代化不是碎片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