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青草的骨头读后感
青草的骨头读后感

【篇一:青草的骨头读后感】

假期里闲来无事,又习惯性地来到书架前。眼睛掠过一本本平日里翻烂了的书,无意间看见了一个新的面孔。《青草的骨头》,这是妈妈给我新挑的书?没想太多,我就翻开它。

这本书写的是主人公大水、弟弟小舟、妹妹小鱼一家发生的事。“文化大革命”给本来温馨的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学校当老师的三个孩子的爸爸“很突然”的被大家称做“牛鬼蛇神”。导致原本在学校风风光光的大水和小舟被同学们讥讽、排斥。

主人公大水在父亲当老师时,还是一个动不动就哭的小孩。但爸爸的离去和同学老师给他的多方面的压力让他早早的脱离了稚幼的童年。家庭的不幸让他懂事的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男子汉做的力气活。为了不让母亲受累,他隐瞒了弟弟的种种计划,并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

原先胆小懦弱弟弟小舟忍受不了同学们的嘲笑,逃学了,并越来越冷漠,有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稳和强烈的报仇心理。他不择手段的完成报仇计划。最后在哥哥大水的劝说下,放弃了计划,同哥哥大水承担起了家的责任。

看完了这本书,我的眼睛久久的停留在书名“青草的骨头”上。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有骨头。即使是软弱的小草,也有骨头。在寒冷的冬天,小草会枯萎,但来年的春天,它一定会努力的第一个长出嫩芽,因为它有生存的渴望,坚持下去的力量。又比如书中大水一家,“爸爸”的被抓,让本来温馨家庭,像冬天的小草枯萎了,但大水和弟弟小舟在这时撑起了家庭的重任,渐渐的让这个家又如春天出了芽的小草一样生机起来。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有坚持下去的信念!大水家的骨头就是这几个孩子们坚持,勇敢的精神和他们历经磨难后的成长。

大水一家让我们感受到灵魂深处的震撼,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伤害中寻找爱。他们历经磨难后成长,他们终将发出破茧化蝶的灿烂!

【篇二:青草的骨头读后感】

“直面人性最底部的触探,感受灵魂最深处的震撼。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伤害中寻找爱。历经磨砺后的成长,终将焕发破茧成蝶的灿烂。”

文革之前,大水一家是非常幸福的,兄妹三人各自有各自年龄应有的性子:活泼、纯真、可爱。可是有一天,有人举报大水的爸爸在过年时吃熏鸭子,结果他就变成了“牛鬼蛇神”,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破灭了。

大水的弟弟小舟,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先是逃学,整天躲在菜窖里;然后是每天都没完没了地削木头;后来他终于肯去上学了,却被妹妹小鱼发现他在打人。就这样,弟弟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还说要和哥哥大水断绝兄弟关系。后来大水才知道小舟其实是想让自己的心变硬,学会坚强,来保护家里的人。

在整篇文章中我最关注的是大水和大牛的友谊。在大水的爸爸成为“牛鬼蛇神”时,大水也成为了“黑五类”孩子。因此同学们都排斥他、欺负他,甚至还趾高气昂地在他面前大声喊:“打倒张天清(张天清就是大水的爸爸)!”而这时,大白就像个大人,不卑不亢地为大水辩解。事后,他还安慰大水,告诉大水好多道理,要他学会坚强,不要轻易掉泪。

一个孩子,在失去父亲的情况下,艰难地长大。在这之中,遭遇打击的痛苦和战胜困难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矮矮的孩子走到一面高高的墙的面前,抬头仰望着它。他在想,怎么翻越它。这面墙,是人生的墙。许多年、许多年以后,这个孩子长成了老人,还是面对着人生的这面墙。他感叹,人生的墙,需要用一生去翻越啊!”这面人生的墙是那样的湿滑、陡峭,需要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翻越!

花谢后,留给蝴蝶的,是一肚子心酸;父亲走后,留给孩子的,是一辈子的爱!

【篇三:青草的骨头读后感】

“弟弟问:‘烧草做饭吧?’我说:‘好!’妹妹问:‘草为什么会燃烧?’我说:‘草有骨头,火苗都是草的骨头变的!’”这是这本书的题记。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用这句话做题记,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对它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本书以大水、小舟和小鱼的成长为线索,反映了“文革”给许多家庭带来的苦难。这场浩劫让原本生活拮据的日子雪上加霜,但是,苦难中也有美丽。

苦难会让软弱的人倒下,也会让意志坚定的人更加坚定,就像青草也有骨头一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说,如果不经过苦难的磨练,我们很难变得更坚强。同时,苦难也是一块试金石,它让胆小的人双腿发软,让坚强的人勇往直前。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也许,苦难在我们眼中就像没有边际的海,而我们在苦难面前显得很渺小,那就用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一定可以走出困境。难道在苦难中的坚强不是一种美丽吗?

苦难会加速人的成长,令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就像把草投进火中,草才会知道自己能让火苗变大、变旺。试想一下,一个不会游泳,甚至十分怕水的人在不幸落入水中时,为了生存,也会尽力让自己的头浮上水面。正如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才会发现自己一下子成长起来,发现自己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毛毛虫破茧而出,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只有经过与苦难的抗争,我们才能完成自己的蜕变。难道在苦难中的成长不是一种美丽吗?

虽然苦难在人们眼里代表着悲惨、哀伤,但是苦难中也蕴含着希望,就像草在燃烧时放出的光芒。希望就像一盏灯,可以驱散一切黑暗,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在苦难中,更能体现出希望的重要性。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而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一名随从人员随口答道。“他们肯定能!”波普诺非常坚定地给予了纠正。“为什么呢?”随从人员不解地问道。波普诺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到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人们常说,苦难和希望是对立的,有了苦难,希望渺茫,而我坚信:有苦难,必有希望!

希望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心灵还向往着美好,希望就恒久不变。是的,苦难往往很强大,然而,内心的力量却比它更强大。难道在苦难中的希望不是一种美丽吗?

苦难中也有美丽,它来自苦难中的坚强、成长和希望。

曾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苦难并不可怕!

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登上讲台,面对这位已经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表达了自己的深深景仰之后,不无悲悯地问道:“霍金先生,卢稼雷病已将你固定在轮椅上这么多年,并且这种情形将维持到你的终老,你不认为命运令你失去了太多吗?”这个问题显得如此的突兀和尖锐,本来掌声雷动的报告厅里突然安静了下来,霍金的脸上却依然挂着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随着标准合成器发出的声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但却醒目地显示出一行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的理想,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片刻之后,再次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到台前,簇拥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经受的苦难,而是他在直面苦难时不曾改变的对于理想的信念,还有积极面对苦难的坚守、乐观和勇气。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充满苦难的时代,然而,随着时间齿轮的转动,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而与苦难抗争时的信念却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感染了我们。

少年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只要信念还在传递,我们的国家会一直挺起胸膛,越过困难,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热门推荐
1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2等我来懂你
3我的建议
4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5静的魅力
6仿佛是昨天
7黄士陵公园
8我和弟弟的秘密
9游南京
10一本有魔法的书
11风景这边独好
12感恩母亲
13我又想起了曾爷爷
14难忘的第一次
15难忘的青石板路
16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7半截尺子
18我喜欢的季节作文秋天
19美丽的翠华山
20值得坚持
21美丽的尕护林
22的作文
23收集污点
24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25妈妈生气了
26纯洁的天使
27中国在成长
28让信任永存
29面对挫折
30那感人的瞬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