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追寻渐远的兴化古韵
追寻渐远的兴化古韵

【篇一:追寻渐远的兴化古韵】

你从点点溪流汇成一江春水,在兴化平原上缓缓淌过,淌过我心上。承载的是一方净土,孕育的是如此烟雨江南……

不染秋水不染尘

流过栽满枇杷树的山坡,一路循着柚子的清香,你就这样娉娉袅袅地来了。如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小伊人,身着淡淡的衣衫罗裙,手拈纤巧的荔枝花,清澈澄明的眸子中映着晨曦,步履轻盈地漫步在兴化古朴温软的小调中,走过满山翠绿的壶公山,走过水阡陌畔的寻常百姓家。

沿着老古的青石板路,循着尘封的记忆,我追寻着你,寻到了悠远冗长的兴化古韵——台上的戏角用莆田话咿咿呀呀地吟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抬神供佛的巡游祭祀传来阵阵锣鼓声铿锵;摆渡的小木舟从石桥下缓缓而过,泛起圈圈涟漪;河岸边孩童嬉戏打闹,入水的石阶上大人洗衣打水……

红砖红瓦的古厝,虽无江南水乡青砖黛瓦的马头墙那般清丽隽永,却凝聚着最普通、最简单的淳朴。你与此般兴化古韵相依相偎,静静地流过,从不为谁而停留。

半分行迹半分踪

古厝在风雨侵蚀后无情倒下,河畔的龙眼树也在春冬交替中无言衰老。钢筋水泥筑成的巨兽一点一点吞噬着这片土地,唯有你——依然不染红尘,仍寂寞无声地孕育着这里。只是你的眸子不再如从前那般澄澈,不再如从前那般风姿绰约。

沿着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踏着喧闹下的黄昏,我追寻着你,脚步一点一点变得沉重。再来寻那夹岸的荔枝花,再也没有了,再来寻那曾经为之沉醉的兴化古韵,也伴着斗转星移渐渐消融。再也没有河边打水嬉戏的身影,再也没有悠悠泛过的小木舟,再也没有河边葱葱茏茏的荔枝树……

为何你的眼中常含泪水,只有我知道,因为你对曾经相伴百年的兴化古韵爱得深沉。你缓缓流过,从不为谁而停留。

这人海风起云涌,我追寻着你,追寻渐远的兴化古韵。(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二:阳江古韵】

我去过好多地方,印象最深的莫过那古韵十足的阳江海边的古镇。

那古镇不出名,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也是其中一个,我在那小住了几日。

朦脓的早晨,抬手轻推开窗,望眼掠过。眼前没有鸣鸣的车声,只有清碎的鸟鸣;眼前没有高大的现代楼房,只有古风古韵的亭台楼阁。那里依着高壮的青山,山被清雾笼罩,若隐若现;这里傍这着清静的大海,海被轻纱般的朝阳照红……窗户是最好的画框,把一切美好都定格于此!

炎热的太阳高挂空中,此时是正午。阳光把一切景物的轮廓都照得分外分明。除了那一望无际的海。沙滩上,只有几个渔民在收网。沙滩上旁的那片竹林中,你能听见几个孩童的嬉笑声,你无法判断他们有几人,你看不见他们。因为他们在那竹林深处。碧蓝的海,悠久的古镇,劳作的渔民,嬉闹的孩童,还有清碎的鸟鸣。此时的景象,无论是用朴素的词语还是华丽的词藻可形容的。这一切。都美得脱俗。

傍晚,这时的人是最多的。沙滩上开满了照明灯,把原本是乌黑的一片照亮。柔和又强烈的亮光与古镇昏暗且带韵味的灯光形成对比。一声声叫卖与欢呼声,淹没了周边的宁静,唯独小镇没淹没。小镇也有笑声,那是祖孙们的交谈笑声。这没有叫卖声,只有乐曲声,古筝、笛子、萧等乐器形成的古乐交响。即兴两句“万花丛中一点绿,闹市也有幽静处!”江南风情,这也有!

半夜,古镇没有灯,没有声,也没有人。一片漆黑,唯独我住的房间(我们住的是家居式客栈,我不愿与爸妈作邻居,所以我住在他们的上一层房间)发出光亮。坐靠在窗台上,手里拿着一杯清茶。昏昏的灯光照到近我房间的楼阁上。只感觉在梦境存在……

只有几天难忘的光景,但亦足够了,美好只需短暂并收藏,久了也会厌。可那的人不会厌……

【篇三:古韵依然】

深吸一口气,陶醉于这份古韵……

都说徽派建筑保留着中华古韵,有幸看到,心中也沉淀出一份宁静。和母亲先来到宏村,杨柳依依,湖光倒影,映衬着白墙青瓦,别具江南水乡特色,仿佛一个清丽的农家女子,不抹胭脂粉影,让人觉得十分舒心。出了宏村,一时无聊,便寻着江南烟雨,来到了与宏村齐名的西递古镇。

不同于宏村的小家碧玉,西递更为端庄,两条清流穿梭于西递小巷中,高墙深巷,仿佛置身迷宫,村中,各家各户的小院住宅,门框漏窗都更为大气,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亭台楼阁、人物戏文、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坐落于深山竹林中的它,典雅、低调、并自然散发出一股书香气息,进入不久,便被它的笔墨艺术所感染。我徜徉于幽深窄巷中,踏着脚下饱含沧桑的石板路,炊烟袅袅,古镇仿佛也氤氲在朦胧的水汽里,像是用文字雕砌,用水墨勾勒的秀丽图画,像是在宣纸上滴下的浓墨,慢慢晕染开来,像是一块黛色的碧玉,在交织小雨间,朦朦胧胧……

据说,在申请世遗的时候,它带上了眦邻的宏村。如今,宏村由于地理位置更为便捷而名扬天下,客流如潮,导游们为了给宏村带来更多的客源,总不遗余力地宣传:“来过宏村,就没有必要去西递了。”西递人听说也只是莞尔一笑,没有愤怒,没有争辩。你来了,自然可以欣赏到它更为精湛的建筑艺术,你不来,它便乐于安享这喧哗浮躁中难得的宁静,任岁月沉淀出更为凝重的底蕴。

在各地大肆开发旅游业的时候,西递不急功近利,它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静静地散发出它独特的气质。

再过去多少年,它,古韵依然……

【篇四:古韵中华】

古韵,一直以来便是中华的代名词,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化瑰宝熠熠生辉。本次卸甲镇六一“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中,便涌现了大批饱含“中华情”的舞蹈节目。

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京韵梨园戏情》这一节目令我大吃一惊。我惊讶于这样一批尚且稚嫩的娃娃们,着一袭梨园戏袍,勾两抹红霞,在舞台上翩然而立,竟也显现出几分风骨。其中领舞的女童扮演了“女状元”一角,她起初并未披戏袍,只是穿了一身练功服,英气逼人。当她在台上一板一眼地舞动起来时,当真令人感受到了女状元的艰辛与不易,终于她穿上红袍,凤冠霞帔,功成名就,眼神中又多了凌厉,多了威严。诸多细节处理,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女状元形象。

小学表演节目中,我最喜欢《弄堂记忆》。表演者们扎着两根羊角辫,穿着小布马褂。当悠扬轻快的背景音乐响起时,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寄托着童年情怀的弄堂。弄堂里有悲有喜:开心时,孩子们三五成群,人声喧嚷,好不热闹;可当雨漏屋檐声响起,孩子们撑起伞来堵上破洞时,我们又感受到了穷苦人家的无奈与辛酸。在弄堂的记忆里,是男孩们的打弹子、滚铁环;是女孩们的跳皮筋,踢键子;是小贩们形形色色的叫卖声;是妇女嗑着瓜子的闲唠声……悠扬的乐曲中,我们再回弄堂。

初中组中,节目《马步谣》令我十分惊艳,舞台上,姑娘们一身汉服,执一柄油纸伞,巧笑俏兮。长袖长裙,翩苦惊鸿,矫若游龙,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娇美。舞进行到一半时,一女扮男装,书生模样的人上了台,他握着一把折扇,笑得儒雅。他悠然走在舞台上,如闲庭信步一般,发后两根长长的飘带随着他的步伐扬起,一时间,风华绝代。

悠悠中华情,是戏曲艺术,是民俗风情,是汉服文化。这个六一,你我共赏古韵中华。

【篇五:追寻那渐远的古韵】

在这炎炎夏日到来的时节,我如愿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江南之旅。

我渐渐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当华灯将上时,我已悄悄走进了她——江南。

烟雨朦胧,江南的老屋上仿佛披上一层轻纱,若隐若现,给予人一种神秘感。流水潺潺,泛出一阵阵波纹。我独自漫步街头,看着远方炊烟袅袅升起。“滴——”地几声,雨落了下来,打湿了我的衣裳,我撑起我的油纸伞,继续在石板路上,在江南的老屋间穿梭而行,感受着江南的古朴和轻盈。

汉《乐府》有诗云“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伟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赞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色。水,或许就是江南的生命了。

江南的水,流淌着,永不停息。既柔情万分,又轻盈灵动,一如江南的女子。

那河水倒映着老屋,加上雾气的渲染,水乡愈发显得朦胧而神秘起来。远处不时飘来几艘小船,悠闲的船夫随意地倚着长篙,任小船在水中漫溯。此时,河水如温情的母亲,悄悄地将小船揽入怀中跟着朦胧雾色,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河水的尽头……

我很想一直沉浸在这美好之中,不愿离去。可都市的匆匆,总让我们无暇停下脚步,车来车往,沧海桑田,再美的事物都敌不过岁月的悠悠。慢慢地,江南的那份悠远、恬淡在渐渐消逝着,比起过往,江南少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丝尘嚣。

或许有一天,我们只能有在梦中、在记忆中随着小桥流水,去追寻着渐行渐远,令人沉醉的烟雨江南;去回味那在小桥流水间荡舟的闲适;去聆听江南雨的轻声细语;去遐想撑着油纸伞穿越江南雨巷悠然……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篇六:古韵】

台灯下,翻着泛黄的诗集。听着缱倦的音乐,触摸心底最柔软的深处。悠悠的夜晚,看着星星点点的夜空,伴着书香一起魂回那遥远的历史。一字一句,无一不透露着对人生的慨叹。落花流水总无情,时间无法抹去那经典的回顾,就让我们随着历史走在那风花雪月的世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我的肯定,无以复加的洒脱,不羁,自由,浪漫……你在我眼里总是如此的潇洒,宛如谪仙下凡,不带一点世俗的尘埃。慢慢寂寥人生路,陪着你的不是世人渴望的荣华富贵,也不是高官俸禄,只有那清冽的琼浆和浪漫的韵味。正所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人容易醉,寂寞总能扰人心扉,对月饮酒又有何不可,也就大醉一场罢了。“高公公,给爷脱靴。”这是何等的洒脱,世上又有几人能如你一般羁傲。仕途财富于你不过浮云。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愿休。或许你只是沉入了梦里的净土而已……

一腔仇怨无处诉,双鬓青丝尽白发。世人称之为奇女子,却也如此,国破家亡的摧残并没有将你击倒。你用笔墨勾勒悲苦,用愁苦编织动人的宋词。“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烟花巷陌深处,红粉绣楼帘外,家人情殇,四天下之变故,恐家园之游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深秋,卧在床榻,凄凉而又萧瑟,当西风卷起纱帘,这该是多么的刺骨,曾经相偎相依的两人如今徒留你在人世间徘徊。没有了温暖的依靠,我不知你是如何在夜里安眠。“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闲愁。”物是人非,孤独是你的归宿,再多的执念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助,到最后还是谢了幕……

你不该出生在那个时代,那个地位。你只是想简简单单的为自己而活,活在那美好的词海。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它生生的扼制住了你的命运,你天生是个文人,却无法摆脱皇家的束缚。“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地位的牵绊,人心的险恶,江山岌岌可危,无论怎样你还是成了亡国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终还是将你送上了陌路……

李白饮酒成诗,清照以愁谱词,李煜空留《虞美人》。那些辗转飘零的愁绪,那些悲欢离合,满城风絮,都凝结在古典诗词中,千年依旧在,只候解语人。

热门推荐
1手机迷
2故都的秋
3五一劳动节作文
4我喜欢生活
5迷人的秋天
6春之景
7海边遐思
8妈妈,您辛苦了
9他让我如此美丽
10此心永恒
11真人CS活动体验
12令我惭愧的事
13关于错别字的作文
14
15春日江南
16结就是力量
17暖冬
18忙碌的身影
19我爱故乡
20我想长大
21爱与不爱
22海市蜃楼读后感
23压岁钱的故事
24奇怪的电话铃声
25找春天
26珍藏一路春光
27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28在图中与在途中
29游迪士尼乐园
30真实的自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