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我心目中的苏轼
我心目中的苏轼

【篇一:我心目中的苏轼】

苏轼是一位我比较喜欢的词人。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巨人。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山祖师,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特别突出的一位"。除此之外,在哲学、史学、茶道、烹饪、养林、园林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贡献。

但我最欣赏的是他的人格。他不随波逐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着坚贞的气节和独立的人格。他的一生多灾多难,尤其是在仕途上,前后竟被贬了三次,王安石当政时一次,司马光主朝时一次,新党余孽上台时又一次,并且被贬都不是他的错,这对一个封建士大夫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苏轼是泰然处之的,从没有亵渎自己的灵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竞争的年代,可他为人正直,所以在那个年代他的命运注定是悲哀的。他也有迷茫的时候,但苏轼终究是苏轼,他不会向命运低头的。起伏不定的社会,给他精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创,但苏轼的思想却一刻不停的为国家安危思索着他进退自如,在屡次被贬中,他乐观而豪迈,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拥抱大千世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他到何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总能求得孤寂中个人心灵的平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道出了自己的愿望。面对明月,举起一杯浊酒。人生似乎太艰辛了,于是想乘风而去,可是飞出又有何用?何不干一番大事?况且可以“起舞弄清影”,人间也可做天堂。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世事!

他成功的站到了高台上。可是那是很危险的,众人嫉妒他,排挤他。“乌台诗案”之荒唐将他挤出了都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他唯一的态度,即使无处可依,我还有自己,还有我的脊梁可以支撑。世道扭曲又如何?孤独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淡的一笑,接住了所有的打击。我不会改变,我会成功的。回首过去,他看清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世上浮荣本是虚无,世上艰辛本是虚无。我一定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只是如今小人当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需努力,我终会“左牵黄,右擎苍,遣冯唐!”

可是上天似乎是嫉妒他。他始终无法实现愿望。终于他老了。本以为他会放弃。可是当他蹒跚在兰溪旁,望着自己弓形的身躯依旧喊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老了又何妨?我还可以率领千骑卷过平岗。

在我眼中,苏东坡是一个容易解脱的人,当不幸来临时,他总能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面对,就像流水,只是短暂的痛苦,不会永远在不幸中度过,不愿用外界压力来痛苦自己。正是因为这些,让苏东坡和他的宋词,永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苏轼风雨一生、豁达一生、多情一生、美丽一生。他的名篇诗词扮演了一个古代诗文风格中与众不同的角色,他的诗词不像李白那样崇尚自由,也不像杜甫那样为民而悲,也不像李清照那样凄凉悲苦,更不像陆游那样悲愤痴狂。他的诗文充满豪放的风格,具有无限的英雄气概,因此,我心中的苏轼永远是一个千古一人的完美学者。

【篇二:我心目中的妈妈】

成长的这条路啊!处处充满了欢乐,但却不失悲伤,在这条路上,我笑过,也哭过……但有你陪我走过,即便是泪水也充满了幸福。

在漫长人生路上,你像花蜜,我是蜜蜂;你像风儿,我是雨儿;你像路灯,我是路人。总而言之,有你真好。

小时候的我,不会走路,也只能在地上爬来爬去,真羡慕大人们会站起来,看着水中的鱼儿一天天地长大,再看着它老去,看着树苗长成大树,在秋天看着它一片一片地坠落在地,每一秒都是煎熬。

十二月的阳光悄无声息地穿过云雾屋,投入到冬天的怀抱,正如我投入到你的怀抱,感受那份熟悉的温暖。人生路上,有你,真好!

“咔擦”我立马就分辨出那是钥匙与锁对上了暗号,妈妈回来了!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看着她进了房间我又跟了进去,反手就给我了一个拨浪鼓。可能当时我也只能玩拨浪鼓,我欣喜地接过了那拨浪鼓左右转动“咚咚”“咚咚”家里响起了快乐的音符,那声音是多么的美妙,令人陶醉,声音一路相随。妈妈总是在我满怀期待的时候出现,给我惊喜。

等长大了再回头看看以前那样稚嫩的自己,发现自己已不再那么稚气了,但一点儿也不后悔,每一秒都是欣喜的。

在不允许我过多言语的情况下,我只好手举白旗,缴械投降。你把书包硬塞到我的怀里,拉起我的手向那个可怕的地方走去。九月的太阳已不似六月那般毒辣,阳光却依然刺眼。一路上,你耐心地教导我:“你长大了,不能一直玩耍,要去学校学习知识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泪顺着脸颊不断滑落。

从懵懂稚童到青春少年,妈妈就是那个不断给我惊喜,一直悉心呵护,给我带来幸运的人,成长的道路上有你真好。

【篇三:我心目中的父母】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的父母是那样的高尚,伟大而又坚强。

小时候,母亲教我认1、2、3、4、5……,我从不认识这些难看的数字,而妈妈却耐心的教我,妈妈用美丽的物体教会了我认数字。“1像铅笔长又长,2像耳朵听声音。“你听话吗”妈妈温柔的声音说。“听话”我踊跃地说。“那么你就一定会写它,因为你是非常的听话”。妈妈摸着我的小脑袋对我说。“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以我们也会认识祖国的标志。就这样妈妈那美丽的语言教会了我无穷的知识。我简直就是小魔法。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妈妈时常接送我读书,天冷了,妈妈送上我最喜欢的小棉袄,并再给我煮俩热鸡蛋。下雨了,妈妈给我送来那可爱的雨伞,总在为我遮风避雨。在太阳公公发脾气时,妈妈又妈它来保护着我,在太阳公公温柔的时候,妈妈给我唱儿歌。我的童年时光比什么都还要美好。

在5·12大地震那天。我们的父母可能并不在我们的身边。可是他们的心在我们的身边。可是他们的心在我们的身边。5·12大地震那天,汶川小朋友,像我们这么大的同学几乎不多了。他们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的父母看着自己养育了这么多大的女儿已经去世了,心里一定比刀割还痛。一定比往伤疤上洒盐都痛,那种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可是他们的父母有将这种痛苦表现出来吗?没有,他们是多么的坚强,是多么的伟大。他们博大的胸襟感染上了我,感染了任何人。我们为他们这种精神而呼唤。呼唤出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我们都上初中了,还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都十三、四岁了,母亲还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按照古时候来说,像我们这么大的人已经都在挣钱了,哪像我们在这种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啊!总之,我们太幸福了。

我心目中的父母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高尚,伟大而又坚强。我实际的父母就是和我心目中的父母相互依存的,所以我心目中的父母就是我实际的父母,我爱我的父母!

【篇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启蒙老师】

都说老师是园丁,培育了一株株娇嫩的花朵;都说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中也到处留下了老师的足迹和身影……

记得在幼儿园时,我还是个无知的儿童,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眼睛大的缘故吧,老师好像特别喜欢我,她经常给我一点玩具,还教我一些简单的数字,语文知识。

当时的我特别淘气,上课时到处乱跑,不仅撕烂了老师为我们准备的数字卡片,而且还把小椅子也推倒了,妈妈在一旁直摇头,对着老师苦笑。可老师却说:“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嘛,你的孩子还是很聪明的,只要现在多努力,长大后肯定也会有大成就的。”老师安慰完妈妈后笑眯眯地向我走来。这时,我看着老师的眼睛,仿佛听到了老师用她那鼓励、亲切的眼神对我说:“小宝宝,好好学喔,这样长大之后才会有成就。”这目光胜过了千言万语,犹如一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乖乖地把小椅子扶起来,静静地坐在了上面。老师看了欣慰地笑了。“下面开始上课罗!”老师用银铃般的声音说:“1像小小火柴棍,2像鸭子水上漂……”老师边教我们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边耐心详细地给我们讲解着。我听得如痴如醉,一会儿就入了迷。“下课了!大家都去玩吧。”老师再次向我走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呵呵呵!老师又笑了,露出了两个甜甜的酒窝,在我眼里这就是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

记得有一次,我作业忘了带,可是又不敢跟老师说,等到老师发作业成绩的时候,我还是没说,我以为可以逃过一劫,但那天正碰上学校检查,老师便知道我没有交作业,在下课时把我叫进了办公室,用严厉的话语问我:“你是不是没交作业。”我从没看过老师这么严肃,于是我“哇”的一声就哭了,我以为老师不会再逼问我了,可是却恰恰相反,老师更严厉地说:“别哭了,到底交还是没交?”我只得摇了摇头。我以为老师会把我打一顿,没想到老师的眼神却从严厉变得温柔了,她为我拭去眼泪,用轻柔地语气对我说:“别哭了,下次一定要交,就算写不完,也要跟我说,我会帮你的。”我点了点头,老师又说:“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嘛。”然后,老师就带我回教室了,她要我安静地反省一下。

春去秋来,日复一日,我终于在老师的细心辅导下学会了许多东西。

我深深地感谢我的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感谢她用爱心、耐心、恒心和专心扶着我一步步走向知识殿堂。

【篇五:向心目中的自己学习】

骄阳炙烤,我去上学。

静静地,我徒步奔向远处可以眺望到的校园。周围的一切于我若似幻似真的梦,商店大喇叭跳出的清脆音符,树杈上张望闲游的麻雀,茸茸绿意中的沁人花香,都无法阻挠我坚定不渝的疾步向前。

我这是怎么了?思想仿佛不能被自己支配,一切都恍恍乎、飘飘然的。无形的“包袱”总是沉重地压着我炽热的跳动的热血沸腾的心。是的,我朦胧间忆起了铺天盖地的试卷,鲜红锃亮的数字,这些,就是学习的“包袱”啊。

一日复一日地匆匆地来,一年复一年地匆匆地去,学到了什么?无非是一些文化知识罢了,但也因其所促进的压力,我麻木了。

我减缓了步伐,想寻找我心目中最真实的自己。繁乱的思绪又带我忆起某个人,那么熟悉,可又叫不上名字,他经常在绿荫下驻足,观察着每一片树叶不同的脉络和形态,梦想着从中获得什么天大的发现;他经常在花园中游弋,目不转睛地盯着被蝴蝶映衬的娇嫩花儿,绘出稚气的图画;他经常挂着微微泛起的笑容,即使是跌倒时伤到了自己,呲呲牙也就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眼前突然闪出了一个孩童的身影,他正在满世界地乱窜,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平凡的世界。我心头一震,幡然醒悟——记忆中浮现出的那个人,就是心目中的自己呀!

面对苦难与挫折,我选择了掩面而逃,贪图安逸;面对着周围的美好的世界,我选择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就是我成长路上要摈弃的啊!

向心目中的自己学习吧,去学习他的从容与淡然;向心目中的自己学习吧,去学习他的童真与梦幻;向心目中的自己学习吧,去学习他的内行与坚定……让蛰伏在内心的翅膀舒展开来,让童真的霞光照亮漆黑的眸子,让最初的坚定烙印在心扉的玄关,也许有一天,心目中的自己会成为榜样源头,淙淙地流向你的全身,彻头彻尾地感动每一处角落,让青春不寂寞。

心目中的自己,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峰回路转,到学校了。

【篇六:我心目中的苏轼】

1037年的一日,在温暖的四川盆地中,一颗光华将普照万世的文坛巨星出生了,他便是苏轼。他为后世留下不计其数的诗书作品,他的一生如万顷巨波中的一叶小舟,曲折坎坷,但是,他却能航行得十分自在。自在的心灵不只影响他的诗文,生活更被后世所赞扬。但这背后也隐藏了许多辛酸,许多神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独特的苏轼。

苏轼的品格、事迹、作品已经被后世吹捧得万古无一,然而在他乐观豁达的神奇身影后,也藏着不凡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苏轼的为人也许并不如他的精神一般超脱俗世,然而正是在这超脱俗世的精神影响之下,才造就了他的为人,才造就了他的故事,他的诗文。苏轼与其弟弟、父亲在同一年进京赶考,三人竟也都能在朝廷谋得官职,可谓是北宋众举子中的特例。但他们也生不逢时,活在一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社会。尤其是在勾心斗角的朝廷中面对王安石的新法与其它势力的掺杂,让初涉政事的苏轼未免有些为难,但他的文人直觉却为他做出了选择,可惜是与大潮流相左的,自己被抓入乌台,许多朋友为保得自身安宁而攻击他,让本来欣赏他的皇帝也为了难。最终保住了性命,被发配黄州。他的第一次被贬的经历,让我看出他那追求自我理想的文人之心,让他不能扎根于朝廷,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一个固执的封建文人的形象。

苏轼的大半部分人生几乎在贬谪之中,而他许多精彩的诗文也是写作于此时。在苏轼真正获得乐观旷达的品格前有着许多悲惨的心情。苏轼初到黄州住在一户寺庙中,一天晚上夜深人静,苏轼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对比如今悲惨境遇,写下了一首《采桑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中的场景孤寂悠远却令人惊悚,无处不流露出诗人悲伤的心情,这也能看出此时苏轼并不具备一颗旷达的心。他的性格还是和大众一样,因挫折而生悲。

苏轼虽然也有成功后的阴影,但他的文学造诣是有目共睹的,西湖、庐山、月夜——世界万物早已化作他的知心朋友,与他作伴与他同行。他又精于散文,无论在石壁耸立,江水汹涌的赤壁,还是在黄州的月夜下,他用他简练而优美的语句,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的书法与文章也相得益彰,广播后世。他的思想受到不同文化的感染,让人神秘莫测。他也与世无争,耕耘着自己的东坡。苏轼的一生如一首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带着不同的感情,但始终有着相同的信念。

苏轼其人也许正像他笔下的庐山,我们无法看清他的正面目。但我相信他的思想与精神已经随着时间,渗入了中国人的灵魂。

热门推荐
1《弟子规》读后感
2不要让幸福走远
3友谊作文
4油菜花飘香的时光
5春日随想
6记忆深处的泪珠
7暮色
8阅读真好
9啄木鸟医生的愤怒
10上海文学之旅
11跑步比赛
12我心中的三颗明星
13难熬的一天
14难忘暑假作文
15我的“变色龙”妈妈
16
17我眼中的冬天
18宽容
19宝泉一日游
20《西顿的动物故事》
21我的假期生活
22亮丽的风景线
23银杏湖一日游
24谢谢您,妈妈
25方特之旅
26家乡的节日
27一封家书表孝心
28暑假之旅
29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30故事新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