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话题作文>表达,切莫过于极端
表达,切莫过于极端

【篇一:表达,切莫过于极端】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之时,总是会有一些人面临着很多的选择,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这很正常,但是有些极端的表达似乎就不合常理。

或许在日本挑起“钓鱼岛事件”后,我们的微信朋友圈中就经常会看到类似“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极端表达,这种言论可以说是一种理智丧失的体现。再到当人们对某一事件极度愤慨的时候就会说:“某某某,抓到一律判死刑。”这样极端的话。还有,在许多报刊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莫名的心灵激荡。

现在这种非黑即白的言论很多,当然这些言论都是不合理、不恰当的,我们不能过于仇恨得去评判某一个人,当然,也不能过于安慰自己,总是一味的寄希望于明天,总是觉得,睡一觉,明天又会是美好的一天。过激的言论只会使我们变得更加不理智,遇到事情只能凭借自己的情感去判断,这当然是很危险的。然而,鸡汤喝的过多,我们也有可能会产生某种因素就一定会导致某种结果的错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而言,表达,切莫过于极端,我们要学会理智地去评判一件事情,才能够真正洞察到事情的真相。

【篇二:爱无需表达】

鲜花美丽,是因为它得到了阳光的爱;小树茁壮,是因为它得到了雨露的爱;我们健康成长,是因为在生命的每一天里,得到了母亲的博大的爱……

今天,徐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是一项非常特殊的作业——对妈妈说:“我爱你”。听到这项作业后,我脑袋里突然“嗡”了一下,很是难为情。

回到家,和往常一样,妈妈帮我洗漱好,便去拖地了。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忐忑不安,我开始写作业了,努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到底是写呢?还是不写?若是光写“我爱你”三个字,肯定很苍白!苦思冥想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写一首诗送给妈妈。

我见妈妈正在拖卧室的地,便脱下鞋,蹑手蹑脚的来到客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哗”的一下抽出了妈妈平时最爱惜的黄本子,迅速冲回自己的小天地——书房。我写下了一首诗,犹豫着要不要给妈妈看,看吧自己会难为情,不看吧又不能表达我的爱!最终是爱促使我勇敢送给妈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妈妈的卧室,闭着眼睛,把本子递给妈妈,妈妈看了看,先是一愣,随即嘴角不禁微微上扬,泪水再眼眶里打转,眼睛湿润了……

突然,妈妈轻轻的抱着我说:“宝贝,我也爱你!”我咬紧嘴唇,尽量不让眼泪流出来,可是我却再也忍不住了……

真爱其实不需要来得轰轰烈烈,不需要用几句话来表达,真爱其实就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来表达自己深沉的爱……爱,无需表达!

【篇三:父爱的表达】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冷漠的,对我毫不关心的,我甚至怀疑过他是否爱过我。

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父亲本着学习靠自觉的态度,例行公事一样随口问我考得怎么样,我也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地回答着。

我“知道”他不会像其他父母一样十分看重我的学习,自然不会去积极的关心我的学习情况。但是那天下午,我分明看到了被裁得整整齐齐的成绩单,放在我的书桌上,旁边还有一个本子,上面清晰的写着对我这次考试成绩的分析,还有对我学习状态的看法,我学习的不足,对我的希望和要求,等等……

我坐在书桌前,眼眶红得发胀。我不知道父亲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的,只是什么的感受到上面无声的表达着父亲对我的爱。

可能因为父亲也是老师的缘故,与父亲的言语交流也少了很多。初四开始训练体育,每天都要跑操,再加上我不常运动,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第一节体育课,我看着偌大的一个操场腿上直打颤。偏偏父亲也在操场上。

随着一声哨响,同学们都冲了出去,只有我,速度逐渐慢了下去,两条腿像灌了铅,于是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远远看到父亲的目光,我不由得叫苦,慢慢的跑起来。

终于跑完了,我一下坐在操场上,只见父亲走过来,对我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训斥,我既委屈又生气,没想到以后竟因为赌气跑下来了。

我告诉父亲,发亲还是一如既往的言语,没有过多的赞赏,但我这时早已不生气了。

父亲对我的爱,表达在“伤人”的言语中,严厉的目光中,表达在对我的“不关心”中,从他第一次让我独自回家,独自出去买东西,在我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对我呵斥,爱就已经流露出来了。

而我现在才知道,这就是父亲爱的表达。

【篇四:爱需要表达】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就和这位仁兄做上了同桌,全班数学最好和数学最差的人因为缘分而坐在了一起,虽然我们之间的间隔不过几厘米距离,但在情感上,说实在的,我没有一天跟他好过,每天几乎都是因为成绩上的差异而天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短,但是情感上的距离却隔得很远。

我和我的同桌坐了将近一年多,但我们之间从来没有向对方说过一句关心的话,甚至还经常互相伤害,直到有一天,他以数学学霸的风范,用马克笔在课桌的中间画上了一道很浓的“三八线”,很精准,毫厘不差,界限分明,那一刻,我发觉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像被狠狠地扔在地上,摔成了尘雾与碎末。

从此,我们失去了对彼此的关心与帮助,一次次因为界限吵架,有时候甚至爆粗,使双方都变得冷酷无情,那条线是一条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实界限,同时也是条情感的界限,无法跨越。

爱需要表达,我们之间的热爱随着时间的蚀磨而渐渐降温,直至变成冰块。学习生涯中有各种交心的朋友,往往无话可谈,虽然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终生的好朋友难免存在矛盾,如果之间都选择保持沉默,那么这些年来的友情与收获皆等于零。后来想了想,同桌之间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叠起一座嶂壁呢?也许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和好了呢。我明白了,同桌之间的隔阂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双方性格上的怯懦,都羞于向对方表达和谐共处,这些“三八线”,这些无情,都是心病。最直接的治疗,就是用勇气去表达。

第二天,如往常一样,跟他在学校见面,课间时分,我鼓起勇气对他说:“我们……”竟一时语塞,他却先发话了:“sorry,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恨你,想跟你划线分成两半。我们……和好吧!”那一刻,那碎了一地的情感不知不觉拼合了。我一时哽咽,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和好之后的喜悦。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与同桌共同合作、互帮互助的珍贵,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人生阅历。

在表达时千万别犹豫,不要让人生有太多的遗憾。拿出勇气,去诉说,去表达爱。

【篇五:爱需要表达】

将“爱”表达出来,你会收获到更多的爱。

我本是个不善表达的人,以致于那次最好的朋友伤了脚,我显得不知所措。

体育课,她扭伤了。校医室,其他同学早已围去慰问,我却回了寝室。

还是其他舍友搀她回来的。我洗完澡坐在床上,愣看着其他同学忙碌照顾。我很想做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做些什么。

“我跟你暂时换下床铺吧,你脚伤了,睡上铺不便!”一同学俯身询问。

另一个舍友在阳台上喊:“我帮你收衣服吧!”

舍友们一个个忙碌,而我这个号称最好的朋友却什么也没表示。

我该说什么?我该做什么?

我在他的身边坐下。

“嗯……你没事吧?”

“还有些疼。”她没看我,在收拾书包。

“洗澡的时候,记得用袋子把脚包住啊。”她淡淡应了声。整个宿舍突然变得很静,静得似乎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发现这是一场极为尴尬的对话,我痛恨自己不善于表达。

其他同学忙完后相继回教室了,我仍在宿舍。

她终于弄完了所有事,转头看见我,十分惊讶:“你还在呀!”我想了想,犹豫着,终于说出了一句自已都觉得有点肉麻的话:“那个……我不能让你自己去教室呀,我得扶你去!”

“好呀,就等你有所表示啦!”说得出来,她很开心。

我会心一笑,将爱表达出来,真好!

我扶着她,小心地下着楼梯。我不敢捏得太紧,怕弄疼她;又不敢不用力,怕扶不住她,让她摔倒。我倒退着往楼梯下走,双手扶着她,一步一步,慢慢地挪下楼。

终于下了楼,她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单脚跳着就往前走。我忙叫住她:“妈妈告诉我,脚伤了不能跳着走,会伤得更重的。”

“知道你关心我啦——”她向我吐了吐舌,过来扶住了我的肩膀。夕阳穿过稀疏的枝条,柔柔地照在她的脸上。

关心好友,应该表达出来。把关爱表达出来,让自己更加喜悦。从此,我不再别扭于表达爱,因为爱,需要表达,

表达爱,收获爱。

【篇六:理性的极端】

自从人类一脚踏入信息时代的大门后,日益进步的科技将人的理性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中,冰冷的机械被赋予了近似人的外表与思维,而这个时代也在某种程度上将人变得更像了无生气的机械——人们像计算机一般死板地思考着自己的目的与利益,而人所独有的那份感性却愈发淡薄。

曾几何时,世上多了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他们来说,思考只不过是运行既定程序一样,重复着满足自己利益的过程。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库克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如今贵为“造物主”的人类反倒越来越像自己创造的物件,不禁令人哑然失笑。理性固然促进了人类的繁荣,但当人走向理性的极端,便会成为按照固定逻辑生存的行尸走肉。

理性的极端必将会导致矛盾,而感性则恰是缓和摩擦的润滑剂。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若每个人都按照冰冷的思维去漠然地行一切有利可图之事,那么结果一定是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限制,平衡这一切的枷锁正是人类的道德观念,人的感性认知。人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明辨是非,同样,正是因为同情心,才能将每一个个体连系起来,在危难来临时,形成众志成城的集体。

尽管如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好似无形的高墙,我们仍然能避免走向理性的极端。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了被冷落已久的感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塑社会价值观,培养道德观,那些机械思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定会减少。在思考,处事的时候,我们不应仅仅简单地去判断是否有价值,而应更加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当我们因他人的苦难而感同身受时,当我们因某些社会恶习而“见不贤则内自省”时,这些切身体会到的情感让我们有所作为。与其淡漠地冷眼旁观,不如设身处地地思考去如何解决问题。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这也正是孱弱的人类能发展壮大的理由之一。

也许世界并不尽善尽美,但我们仍心存希望,慎思笃行。机器的冰冷本应服务于人的温暖,理性本应该是构筑美好社会的基石,而不是让人日渐疏远的隔阂。在这个尚存一丝温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惜感性的力量。

热门推荐
1父亲的背影
2写字比赛
3我不再能回到那一刻
4假如我是微风
5母爱很伟大
6我们都是一块砖
7一面墙的记忆
8母爱泛滥
9勇气
10《小雨点》诗歌
11漫画老师
12神奇的探险之旅
13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14再见
15我能做到的事
16乡下的美景
17我喜欢的花
18门其实开着
19风筝与线
20秋之情韵
21美好乡村真美好
22秃的老香樟
23我的家乡
24抬起头
25我的未来不是梦
26羽翅梦
27欢乐的采摘节
28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
29我的爸爸
30吹鸡毛比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