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逛菜场
逛菜场

【篇一:逛菜场】

“今天要吃什么?”奶奶用慈祥的声音问我,“我想吃西红柿。”我略显稚嫩的童声响亮地回答道。“那我们去买菜吧!”火车的声音掩盖了她话中的一丝疲倦。

来到菜场,这庞大的地方有许多小摊子。走到最近的那个摊子,上面放着一些水果和蔬菜,摊主是个中年人,穿着有几个补丁的衣服灰扑扑的,裤子很短,一看就知道是穷苦人家。我拿起一根黄透了的香蕉,问:“能尝一下吗?”对方显得有些不耐烦,“快尝,别打扰我做生意。”撕开皮,咬上一口,入口时有点涩,但下一秒就被甜意充满。“这番茄多少钱?”对方见有生意,立刻就认真起来了。他用既低沉又热切的声音说道:“这可是匠心番茄,无农药,是我爸一手种起来的。”一看那番茄红光闪烁,奶奶不禁赞叹一声:“好番茄。”“唉唉!”那中年人干笑一声,称了两斤。路过一个鸡蛋摊,一个大妈和一个小朋友吵起来。我们走过去看热闹,有个蛋养出了鸡,小女孩要买,大妈给小鸡的价格是20元,不减价!蛋只要3元,很便宜,但是小女孩一直在讨价还价:“姐姐,这只小鸡也是从蛋里出来的,只能算一个蛋,只收3元才对!”我一问才知道,这老大妈是老实人,从来不加价减价,能帮忙的她都会去做。这蛋只有养好了才会有小鸡。我和奶奶说了我的想法,她笑着说道:“这家蛋很有名气,我以前给你做的蛋都是这家的,买了一大筐的蛋,许多小鸡正吵闹,小世界里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不是吵架就是讨价还价。”

回家了,我有了新的认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最好的也是他们,时光不会停下,不要忘记身边的他们,就像美味的西红柿炒鸡蛋,多回味才最好,吃完了就没了,消失了也就消失了。

【篇二:菜场里的小镜头】

生活中到处是小镜头,这些精彩的镜头需要人去发现,今天,我就说说菜场里的小镜头吧!清晨,菜市场的大门开了,卖菜的,卖海鲜的,卖肉的……推手推车的,拿布袋的,攥着钱的……安静的菜场嘈杂起来了。

进入菜场,卖菜的,把菜放好,摆整齐,洒些水让菜看起来更新鲜。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大声开始叫卖着,似乎想让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到他这来。买菜的,从菜中挑选出最好的,小心翼翼地抖掉泥土,似乎怕因泥土多而变重,增加那一两毛钱。

中午,菜场终于安静了些,一位大胡子的伯伯,拿出饭菜狼吞虎咽起来,似乎卖了许多菜,忙了大半天,肚子都饿瘪了。一个姗姗来迟的阿姨飞快地买好菜,走出菜场,似乎想赶紧回家给孩子做饭吃;一个梳平头的小伙子整理好菜便睡起午觉来,似乎想用一个良好状态迎接下午的客人……

我跟妈妈买好了菜,便走出来菜场,我们的生活就是有这些小镜头组成,这些精彩的小镜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我永远忘不了。

【篇三:热闹的菜场】

早晨,当太阳把第一缕阳光撒下大地的时候,菜场就热闹起来了!菜场里的叫卖声在菜场回荡。“老板,这个肉我要了!”“好嘞!马上来!”“谢谢了!”“不客气,下次再来!”……

菜场一楼是各式各样的海鲜。海鲜多得很,尤其是大个螃蟹,细长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像两个拳头,样子神气极了!虾大叔也不落后,灰色的铠甲,精神抖擞的,像个勇敢的士兵一样!

二楼是蔬菜区,蔬菜五花八门。什么弯弯紫莹莹?哈哈!当然是紫色的茄子啦,它弯着腰,像亲切的老爷爷!什么红红,红似火?西红柿出场了!一身红红的大衣,一个圆圆的脸蛋,可爱极了!像个娃娃,正向我问好呢!什么绿绿香又鲜?青菜妹妹到处是,像挺着身子的春姑娘带着春天的气息,绿色的颜料来到了菜场!

菜场可真热闹!

【篇四:菜场见闻】

【菜场见闻】

作者:周希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和妈妈一起去了菜市场。

菜场可真热闹,我们奋力的拥挤过去,终于能看清了菜场的整个环境。我们首先来到了蔬果区,有火红火红的西红柿,金灿灿的南瓜,绿莹莹的青椒,都有。我们又来到了水产区,水里的小鱼小虾活蹦乱跳的,真是可爱极了,但卖鱼、虾的老板却凶巴巴的,这时我听妈妈的那个老板说:“给我来半斤小龙虾。”于是那个人二话不说,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把半斤小龙虾的外壳头全都砍掉了,唉!小虾真可怜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鲜肉区,说是鲜肉,怎么有一股“臭肉”的味道呢?所以我只能站在10米外看着妈妈买五花肉,顿时,我听到远处传来“呱呱”的声音,我屏住呼吸,跑到妈妈面前,问:“妈妈,你买了什么?”她回答:“我准备买一只青蛙。”我连忙叫她把青蛙放下,小声地跟说:“妈妈,青蛙是有益的,不管别人吃不吃,反正我们就不要买。”妈妈点点头同意了我的意见。

我们提着自己买的菜,满载而归了。

【菜场见闻】

作者:彭湃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一早起来准备去买菜,我心血来潮决定去和爸爸一起去。

来到菜市场我才发现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堵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摊位前,精挑细选着。看,那边可真热闹啊!有的顾客在和老板讨价还价;有的顾客因为一下蹦出来而大呼小叫;还有的老板在大声吆喝着。这时,我听到了一阵吆喝声:“瞧一瞧,看一看嘞!大闸蟹大降价嘞!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嘞!”我眼珠滴溜溜一转,对爸爸说:“买几只螃蟹吧,古人云:一只蟹脚一杯酒,中秋佳节少不了。”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当然可以!你妈最爱吃大闸蟹了。”我们挤进买蟹的人群,挑选了四只白白胖胖的大闸蟹。

我们又来到了蔬菜区。橙红色的胡萝卜、黄澄澄的玉米、绿油油的青菜、紫莹莹的茄子……令我目不接暇。接着我们来到了肉摊,听着那剁肉的咚咚声,肚子向我提出了抗议,我要吃土豆--排骨,土豆--排骨,土豆……一阵浓浓的香味向我迎面扑来,我们沿着香味儿找到了烤鸭摊,那转动的烤鸭馋的我垂涎三尺。

啊,中餐真丰富啊!五香烤鸭,胡萝卜炒肉丝,爆炒茄子和清蒸大闸蟹真让我迫不及待。

【篇五:菜场观察记】

假日里,家里要来客人,我就和妈妈一起去逛菜场。

一进菜场,我们就听到了杂乱无章的喧闹声,就像是一首由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鸡鸭鸣叫声组成的“菜场交响乐”。

看那边,一位满脸横肉地大叔右手提着一把锋利无比的排骨刀,左手压着一块色泽鲜亮地牛排。只听“砰”的一声,大叔手起刀落,那硕大的牛排一分为二。他拎起小的那块甩手一扔,那牛排不偏不倚地飞上了秤。我想:这位大叔有如此本事,一定是个老手了。

“老板娘,48元。”大叔边说边娴熟地将牛排套进袋子里,递给了顾客。这会儿他那砍排骨时的狠劲早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见满脸堆着笑,都找不到眼睛了,看起来这笔生意让他收获不少。

“快点来,快点来,我这儿的牛肉是顶便宜,顶好吃……”顾客前脚刚走,大叔便又吆喝起来。

再看看这边的老婆婆,她可高兴不起来。她的蔬菜摊很少有人光顾。好不容易盼着了零星的几个顾客,也都是挑三拣四,不是嫌她东西少,就是嫌她的菜不新鲜,气得老婆婆直叨叨。

“豆豆,发什么呆,回家了。”妈妈的“女高音”唱响了,我就跟着妈妈回家了。

【篇六:菜场里的向日葵】

向日葵,是我认为花中最美的。每每看到她那灿烂的笑容,心中的阴霾也就一扫而光,心里留下的也只剩温暖了。望着那一个瘦弱的身影慢慢隐去,心里暖暖,就像是在一个乌云密布的雨天看见了一朵灿烂依旧的向日葵。

我最厌烦的莫过于菜市场,整个市场里满是菜农的吆喝声。更接受不了的是拥挤的人群,但又迫于无奈,被老爸拉去买菜。“久经沙场”的老爸快速穿梭其间,得空还与结识的各路好汉(菜农)打打招呼。一脸木然的我跟着老爸,时而东瞧瞧,时而西看看。我的目光停滞了,停在了一个鱼老板和一个老奶奶之间。

我被他们的对话吸引住了……

“这鲈鱼多少钱一斤?”“嗯,大妈,你就拿去吃吧。”那鱼老板包好塞到了老奶奶的怀里。我心里十分敬佩这位老板,敬佩他的大方。“不行,钱怎能不付呢?”大妈推辞道。“那就八块钱一斤。”鱼老板是商人,也只是表面客气,暗地还是要赚钱的。老人从口袋摸出钱付给了鱼老板。我觉得奇怪,鲈鱼什么时候这么便宜了,于是好奇地问了老爸。恰巧想要买鱼的老爸也决定去买那便宜的鲈鱼。

“老板,今天鲈鱼怎么卖?”“十八块钱一斤。”老板回答道。“刚刚不是八块钱一斤?”老爸反驳道。老板给我们解释了原因。因为熟识,老板给我们说了老奶奶的身世。老奶奶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一个人独自抚养女儿,女儿长大了,便去了上海工作,就在那里安家。女儿也有五十多岁了,年纪大了,就不愿赶来赶去,一年最多也就来了一次。老人没买养老保险,村干部、好心人帮她报了低保户,每月可以领三百多块。村里的房子早就已翻新,唯独她还住在老房子里。

老人这么困难,又是独自一人生活,大家总得帮助她,改善她的生活状况。我们总是拿一些东西,但她从来不收,所以只能这么帮她。每当她来买鱼,都会给她便宜,我们少赚几个钱无所谓的,但她就不一样了。年纪这么大了,总不可能让她去赚钱吧。

老板一边熟练地杀鱼,一边灿烂地笑着,那笑容宛若在阳光下怒放的向日葵。

我望着老人颤颤巍巍离去的背影,又看看她手中的袋子,那袋子装的是满满的热心与善良。

这朵生长在菜场里的向日葵,照亮了整个菜场,一反菜场平时的冷漠,当然也感化了我的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变得喜欢去菜场,心里总希望能够再看到这样的情形,但很难实现。

希望,在地球各处开满这样灿烂的向日葵,不停地传播着温暖。在无形之中,眼前浮现了这样一句话:情暖他人,温暖自己。

热门推荐
1我们班的新老师
2人生难得几回搏
3手可摘星辰
4读《老人与海》有感
5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6逆风奔跑作文
7我的校园
8书架上的故事
9生活中的启示
10秋天的乡村作文
11鲸的自述
12行走在校园中
13真情无处不在——读《那个黑色的下午》有感
14只言片语
15我的妈妈
16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变
17新发现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与书同行
20一花一世界
21未来的房屋
22军训日记
23第一次包饺子
24走进婺剧文化
25触及那颗明星
26我的妈妈
27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28一封家书表孝心
29爱从未远离
30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